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无痛分娩配合自由体位分娩对初产妇母婴结局及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初产妇,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产妇均接受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无痛分娩,对照组配合传统体位进行分娩,观察组配合自由体位进行分娩,比较两组的母婴结局和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张文喆 《工企医刊》2010,23(4):76-77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前后的护理干预。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09年5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足月单胎,头位,孕37周~41周,年龄在20岁~30岁,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100例孕妇作为对象。结果:全部产妇均实行了硬膜外阻滞麻醉无痛分娩,对其进行了无痛分娩护理干预。结论: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无痛效果显著,能为孕妇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分娩过程,增强了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提高了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3.
闵慧  彭玉红 《现代保健》2012,(16):125-126
目的 探讨无痛分娩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 硬膜外阻滞麻醉无痛分娩40 例为观察组,未加干预,自然分娩40 例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两组产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硬膜外阻滞麻醉无痛分娩安全有效,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周海慧 《浙江预防医学》2005,17(4):48-48,56
我们对部分自愿接受无痛分娩的产妇进行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无痛分娩是指分娩时利用麻醉药物或镇痛药物进行全身或局部麻醉,有效缓解疼痛程度,减轻产妇心理负担的一种分娩方式.在可以顺产的情况下,使用无痛分娩技术,对于减轻分娩疼痛,缓解准妈妈心理负担,尊重和维护产妇尊严,都是十分有帮助的. 无痛分娩的时机 目前,临床常用的无痛分娩方式为椎管内阻滞镇痛,其于腰椎间隙穿刺,于蛛网膜下腔予以少量麻醉药物,进而发挥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硬膜外麻醉与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麻醉(简称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40例要求无痛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120例和腰硬联合麻醉组120例;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麻醉起效时间、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 两种麻醉方法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均很好,腰硬联合麻醉组麻醉起效时间较硬膜外麻醉组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90.55,P<0.01);分娩方式(χ2=0.48)、催产素使用率(χ2=0.10)、新生儿Apgar评分(χ2=0.52)及产后尿潴留发生情况(χ2=2.11)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较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起效时间短,其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行无痛分娩的12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镇痛,研究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镇痛,比较两组的分娩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及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研究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8.
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是我院近期开展的分娩镇痛方法,因其镇痛作用快而完全,运动神经不阻滞,对母婴影响小,使产妇感到满意,自然分娩率提高,剖宫产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联合小剂量缩宫素在无痛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100例,根据产妇要求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实施自然分娩,观察组实施硬膜外麻醉联合小剂量缩宫素无痛分娩,观察两组的分娩结局、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及胎儿出生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分娩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第一产程及总产程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1)。两组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及胎儿出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联合小剂量缩宫素在无痛分娩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安全性较高,可有效缩短产程,改善分娩结局,提高自然分娩率,减轻产妇分娩痛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间歇脉冲泵注给药与持续机械泵注给药在无痛分娩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行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的足月单胎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间歇脉冲给药,对照组采用持续机械泵注给药.观察并比较两组分娩过程中产妇疼痛情况、麻醉药追加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和总产程、鼓膜体温变化情况、镇痛效果评分.结果观察组鼓膜体温上升幅度小于对照组、麻醉药追加量低于对照组、产妇镇痛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过程中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总产程和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无痛分娩的产妇,硬膜外间歇脉冲泵注给药与持续机械泵注相比,可减少麻醉药用量,对产妇的体温影响较小,可提高无痛分娩产妇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初产妇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无痛分娩对医院感染及母婴结局的影响,为初产妇无痛分娩方法的选择和医院感染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于鄞州人民医院行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无痛分娩的初产妇200例并设为镇痛组,另选取同期拒绝行无痛分娩的200例初产妇为对照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分娩镇痛措施,镇痛组给予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无痛分娩,观察两组母婴结局及分娩后医院感染情况。结果镇痛组剖宫产率为7.50%(15/200)低于对照组17.00%(34/200)(P=0.004);镇痛组非病理因素剖宫产2例,剖宫产率为1.00%,对照组非病理因素剖宫产24例,剖宫产率为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镇痛组阴道分娩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54.27±47.80)min、(52.93±27.65)min、(3.19±0.62)d短于对照组(P均<0.001),而分娩疼痛程度评分为(2.28±1.04)分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1 min时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镇痛组发生7例医院感染,感染率为3.50%,对照组发生27例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初产妇给予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无痛分娩能减少分娩时疼痛、有效缩短产程,降低非病理因素剖宫产率和医院感染率,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2.
<正>根据国家卫健委官网的公告,分娩镇痛试点于2018年11月~12月开始进行筹备,2019年1月~2020年9月在部分试点医院实施,之后进行总结评估,进一步在全国推广。什么是无痛分娩无痛分娩,更准确地说应该是"镇痛分娩",即减少疼痛的意思,包括精神安慰、口服药物和麻醉注射的方法。此处说的无痛分娩指的是麻醉注射的方法。麻醉注射方式有三种,分别为硬膜外腔镇痛、蛛网膜下腔镇痛(常称为腰麻)和硬膜-蛛网膜联合镇痛。都是通过向椎管内注射麻醉药物达到镇痛的目的,统称为椎管内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80年代,无痛分娩开始成为众多西方国家产科的常规服务,无痛分娩率>50%,但20余年过去,如此成熟的技术并未在我国得到推广应用.我国年平均分娩约2000万人次,却仅有1万名左右的产妇接受硬膜外镇痛分娩,无痛分娩率不到1%.在基层医院,享受无痛分娩的产妇更是廖廖无几.我院是一家地市级三级甲等医院,自2003年1月实施了第1例硬膜外镇痛的无痛分娩以来,通过4年的临床观察,总结如下:硬膜外镇痛分娩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无产程延长、胎儿抑制等副作用;虽增加催产素使用几率,但并未增加胎儿风险及医疗纠纷.接受无痛分娩的产妇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和分析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进行无痛分娩的产妇30例(B、C)和常规分娩的产妇15例(A),A组进行常规分娩、B组进行硬膜外麻醉的无痛分娩、C组进行笑气无痛分娩。分别观察三种方法的镇痛效果和相关效果。结果 B、C组的镇痛的总有效率、总产程、剖宫产和助产的人数要显著优于A组,但是B、C两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的产后出血、新生儿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和吸入笑气的无痛分娩方法作用迅速,镇痛作用强,但是对产妇和胎儿的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和分娩镇痛仪的无痛分娩效果及对分娩方式和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50例行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病例为A组,采用L2-L3穿刺,向头侧置管3—4cm,采用负荷量+持续背景剂量+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给药模式;另50例镇痛仪镇痛分娩为B组。结果A组镇痛效果明显;平均宫口开全时间短,宫缩被抑制比例较高需缩宫素加强宫缩。如因某种原因改行剖宫产不需另行置管。但具有创伤性,对麻醉要求高,费用高B组只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疼痛,不能达到完全无痛,产妇仍有宫缩感及宫缩痛,但多数VAS评分〈5,产程干预相对较少,产妇在第二产程可以主动屏气用力,显著降低阴道助产率。结论两者均有效缩短第一产程,对母婴安全;硬膜外无痛分娩较分娩镇痛仪镇痛效果显著,但阴道助产率及缩宫素干扰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4月-2016年10月接收产妇中抽取30例,随机分成硬膜外麻醉对照组、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统计分娩结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在分娩30分钟、60分钟、90分钟的疼痛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有差别,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93.3%,高于对照组分娩率的60.0%,有差别,P<0.05.结论:给予无痛分娩产妇腰硬联合麻醉能减轻疼痛度,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0月60例实施硬膜外无痛分娩产妇与60例未实施硬膜外无痛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有效牢达100%,两组比较总产程(P〈0.05)、剖宫产率(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无痛分娩技术可使产程缩短,剖宫产率下降,而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联合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8例足月初产妇,随机分组,观察组(n=44)采取硬膜外阻滞麻醉无痛分娩方法,麻醉药物选择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对照组(n=44)单纯给予罗哌卡因,对比2组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镇痛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联合行硬膜外阻滞麻醉无痛分娩,能够提高麻醉处理效果,减少疼痛,对安全分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参与对象为1000例无痛分娩产妇,采用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500例,应用盐酸罗哌卡因实施硬膜外麻醉;实验组500例,应用舒芬太尼联合盐酸罗哌卡因实施硬膜外麻醉。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和记录产妇的产程时间、不良事件。结果:实验组的产程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相对较短,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顺产率与对照组比较相对较高,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盐酸罗哌卡因以及舒芬太尼对产妇实施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可缩短产妇产程,提高顺产率。  相似文献   

20.
为解除妇女分娩时的痛苦 ,降低产时并发症 ,提高顺产率 ,确保母婴安全 ,大量研究证明硬膜外电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痛分娩方法 ,但未见与体位配合应用的报道。我院 1998年以来 ,选择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坐位或半坐位待产 5 0例 ,随机与5 0例阴道分娩配对分析 ,现将配对观察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1998年 11月~ 1999年 12月在我院住院初产待产妇 ,无妊娠合并症 ;胎位及各项检验指标正常。年龄平均2 5岁 ,观察组 5 0例自愿接受无痛分娩 ,对照组 5 0例。1.2 方法 观察组 L 2~ 3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 ,待宫口开至2~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