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康医生:我经常有牙龈出血现象,以感觉身体热气重而刷牙的时候明显,又没有其他的全身问题。请问为什么会出现牙龈出血,牙龈出血怎么办?广西刘先生刘先生:你好!牙龈出血是很常见的疾病,引起牙龈出血的原因有局部刺激因素和全身疾病因素。局部刺激因素最常见,如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物等。局部刺激因素导致牙龈发炎,发炎的牙龈在刷牙或咬硬物时则易出  相似文献   

2.
牙龈出血有时不仅仅是口腔局部的问题,还可能是其他全身疾病的预警。牙龈出血常为牙周病患者的主要症状,大多在刷牙、咬硬食物时发生,说明牙龈已经发生了炎症。它发病的原因主要是局部刺激因素的存在,如牙石、不良修复体、口呼吸、食物嵌塞,等等。牙龈炎的病因明确,只要去除病因,做口腔的局部治疗,较容易治愈。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口腔医学里,并没有“上火”这个说法。牙肉红肿出血,大多数是由于牙龈有炎症,而牙龈有炎症,主要原因是牙石。  相似文献   

4.
正不少人平常刷牙,没太用力就牙龈出血了,吃个苹果,咬一口就有血,是什么原因呢?牙龈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是牙龈炎和牙周炎。?牙周病喜欢侵犯哪些人烟民吸烟是牙周病的一个重要促进因素。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局部血液循环障碍,降低牙周组织的局部抵抗力。烟雾会使牙龈角化并加速牙结石形成,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平时看到很多抽烟多年的人牙齿普遍比较黄。就是因为牙菌斑和牙石量增多,这个很容易诱发或加重牙周  相似文献   

5.
世界卫生组织将口腔健康的标准定为: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感、齿龈色泽正常、无出血现象。牙石是附着在牙齿表面的菌斑和食物残渣等天长日久形成的钙化物,牙石是造成牙龈炎、牙周炎的主要原因,它附着在牙面上压迫牙龈,牙石中的大量细菌及毒素,无时无刻不在破坏着牙齿和牙周组织,它早期可以引起牙龈炎,表现为:刷牙出血、牙龈边缘红肿,继续发展,还会引起牙周炎,  相似文献   

6.
《食品与健康》2008,(12):47-47
问:应该怎样预防和去除牙石呢? 答:1.正确刷牙:牙石比较硬,与牙齿附着很紧,一般刷牙是刷不掉的。但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是防治牙石形成的最重要措施。使用保健牙刷,采用正确的方法——竖刷法进行刷牙,纠正横刷法。这样不仅可清除食物残渣、牙面菌斑、牙垢污物,防止牙石的形成和沉积,而且还能起到按摩牙龈。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牙周组织的抗病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牙龈出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口腔疾病。多是由牙周组织疾病引起,也有的是某些全身性疾病在口腔的表征。引起牙龈出血的局部原因有: 1.龈缘炎、牙周炎和增生性龈炎。常因口腔卫生不良,牙面上堆积有软垢、牙菌斑、牙石,或因牙齿排列不齐、牙咬合创伤、食物嵌塞和不良修复体等局部刺激,引起牙龈  相似文献   

8.
口臭可由于牙龈出血,牙槽溢脓或食物残渣被细菌作用腐化发酵而产生。一般无全身性疾病的人,口臭主要因牙周炎引起。 引起牙周炎最多见的原因是牙垢和牙石。食物残渣、脱落的口腔粘膜上皮、细菌、粘液等混合软质的污垢贴附在牙齿缝隙中,称为牙垢;唾液中所含的矿物质沉积在牙垢上,日久形成坚硬如石的刺激物,称为牙石。牙垢和牙石附着在牙面和牙与牙龈的交界处,对牙周组织产生机械性刺激;另一方面,牙垢和牙石内存在着大量的细菌,不断生长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引起牙周组织发生慢性炎症。加上两牙之间的食物嵌塞等,可加重牙周组织的炎症。牙龈与牙齿表面之间,有一条狭窄的缝隙,叫作龈沟,正常约1毫米深。当受到牙垢和牙石等慢性刺激后,牙周组织发炎,龈  相似文献   

9.
牙龈萎缩通常可由病理因素或生理因素引起。当牙龈局部有不良刺激物(如牙结石、食物嵌塞)出现时会导致牙龈萎缩。而洗牙只是清除不该保留的刺激物而已,应该说跟牙龈萎缩并无什么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我牙齿不好,刷牙时经常出血,是不是缺乏维生素?刷牙出血有多种原因,维生素缺乏是其中一种。但现在这种原因比较少见,大多数原因是牙龈炎和牙周炎,因牙齿表面有菌斑和牙石附着、牙龈组织受到炎症侵袭而致。所以,发现牙龈出血时不要盲目服用维生素,以免耽误治疗。  相似文献   

11.
林朝霞 《家庭医生》2014,(12):69-69
刷牙是控制牙菌斑的基本方法,刷牙的目的在于清除牙面和牙间隙的菌斑、软垢与食物残屑,减少口腔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防止牙石的形成。同时,通过刷牙给予牙周组织以适当的按摩刺激,促进牙龈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牙周组织的新陈代谢,增强牙龈组织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2.
牙根埋伏于牙槽骨中,牙根表面的牙骨质借牙周膜与牙槽骨相连。牙龈、牙槽骨、牙周膜、牙骨质就构成了牙周组织。牙周病指牙周组织的炎症性疾病。而牙石、牙垢就是牙周病发病的重要因素。牙垢是牙面上软而粘的沉积物,呈黄色、灰白色。可在表面、义齿、牙石和牙龈上附着。它是由细菌、脱落的上皮细胞、白细胞和唾液中蛋白质及脂类混合而成的浓缩物。它对牙龈的刺激主要是其中的细菌以及  相似文献   

13.
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慢性感染性疾病,可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破坏和随后的牙齿松动脱落。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牙周健康率仅为9.1%。菌斑和牙石是引起牙周炎的主要原因。肉眼可见的牙龈上方的牙石是龈上牙石,而牙龈下方、牙周袋内的牙石对口腔健康更具“杀伤力”,被称为龈下牙石。人们常说的“洗牙”,其专业术语是“龈上洁治”,仅针对龈上的牙石和菌斑。除龈上牙石外,牙周炎患者通常还存在龈下牙石,需要进行龈下刮治,以控制牙周炎症,预防牙齿松动和脱落。  相似文献   

14.
牙石洁治后为什么会感觉牙不舒服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授管宇牙石是由口腔内的脱落上皮细胞、白细胞、食物碎屑及菌斑等沉积物被矿化后形成的,容易附着在下前牙的舌侧、上磨牙的颊侧及下磨牙的舌侧牙颈部。牙石是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因此有牙石必除。有些患者洁...  相似文献   

15.
牙龈出血以局部原因最为常见,但也有其他疾病在牙龈组织上出现的一种症状。局部原因是牙龈炎和牙周炎,主要是口腔卫生不佳,牙垢、牙结石、不良修复体、补牙材料、食物嵌塞等局部刺激因素引起牙龈充血肿胀,在刷牙、咬硬物、吃水果时发生牙龈出血,有时可有少许的自发性渗血。将刺激因素去除后,出血即会好转。牙龈外伤主要是指剔牙时造成的牙龈损伤,致使牙龈出血。应采取正确的剔牙方法,保护牙龈。全身因素有血液病,如血友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是最初以牙龈出血而到口腔科就诊的。其他一些慢性疾病亦可导致牙龈出血,如糖尿病、维生素 C 缺乏及一些消耗性疾病。肝脏疾病可因影响凝血因素的合成,也会有牙龈出血。如发现牙龈出血,不可过度紧张,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如为局部因素引起,经口腔科治疗即可。如出血量多不易止血时,应到内科诊治,要及时做血液系统检查。  相似文献   

16.
洗牙5问     
袁庆  张志 《健康世界》2005,(6):78-79
人们在吃各种食物时,就会在牙面上留下痕迹这些痕迹,单靠每天早晚刷牙是难以清除干净的,何况有些人还没有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牙石,色素等顽固的牙垢,牙垢是引发牙周病的主要原因,牙周病引起牙龈发炎、出血和口腔异味,严重时使患者的牙齿松动,移位、甚至脱落,所谓“老掉牙”就是因牙周病引起的。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牙周疾病治疗的实习效果,作者设计了在离体牙列上制成仿生牙龈。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用硅橡胶,最好用粉红色,若没有可加入少许红色弹性硬模材。1.2 方法在石膏牙列或离体牙列上制成仿生牙龈,可做成正常的、尖性的牙周尖状的,还可制成牙周袋内有牙石状等等。1.3 用(牙合)架固定在仿人头颅模具上。2 结果  相似文献   

18.
引起牙龈出血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局部性因素和全身性因素两种: 一、局部性因素,是指因细菌等因素引起的牙周组织的变化,并由此而产生牙龈出血、口臭等症状.常见病为牙龈炎和牙周炎.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软垢和牙结石.软垢是指附着于牙床表面,接近牙龈边缘的软性污物,主要由食物残渣、微生物、脱落的细胞、唾液中的黏液等混合组成.牙结石又称牙石,是由食物残渣及矿物质钙化后附着在牙齿表面而形成的. 2.因牙间隙过宽引起的食物嵌塞.在正常的食物咀嚼过程中,食物被咬合力压入牙间隙中,这种现象称为食物嵌塞.  相似文献   

19.
口腔出血的原因很多,主要为全身或局部因素引起的牙龈等口腔黏膜出血和拔牙手术后出血。也可以从口腔自身来源或口腔相邻解剖部位来源来判断。  相似文献   

20.
“洗牙”在医学上称为龈上洁治术。洗牙可清除牙面的牙石、软垢和菌斑,使牙面得到清洁,从而有效地防治牙周病。 牙周病顾名思义就是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的疾病。牙齿的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和牙槽骨。牙槽骨即人们所说的牙床子。牙齿长在牙槽骨内。牙根和牙槽骨之间有一个约0.2毫米宽的间隙,牙周膜就在这个间隙内,它像一束束小的韧带把牙根和牙槽骨联结在一起,使牙齿牢固地植于牙槽骨内。牙龈包绕牙齿及牙槽骨。牙周病就是牙齿的这些支持组织遭到破坏而产生的疾病。 牙周病的症状是牙齿松动、流脓、疼痛、不敢咬东西等。由于牙周膜和牙槽骨的破坏,牙齿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持组织而松动,甚至脱落。另外,由于牙周膜牙槽骨被破坏消失,在牙根周围就形成了间隙,这种间隙叫做牙周袋。由于牙周袋内存有大量的细菌,所以就会出现经常发炎、流脓、疼痛、不敢吃东西的症状。 引起牙周病的原因很复杂。有全身因素也有局部因素。全身因素包括内分泌紊乱、机体抵抗力降低、长期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