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中、老年冠心病伴高血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00例中、老年冠心病伴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给予辛伐他汀10 mg/d口服,B组给予辛伐他汀20 mg/d口服,C组给予辛伐他汀40 mg/d口服。3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测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及安全性指标(ALT、CR、BUN及CK),比较不同剂量辛伐他汀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辛伐他汀常规剂量降低TC、LDL-C的作用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结论辛伐他汀常规剂量(20 mg)治疗中、老年冠心病伴高血脂症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降脂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48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及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组,进行12周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TC、LDL-C、HDL-C和TG水平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后2组TC、LDL-C、TG都明显下降,HDL-C明显上升,二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有更好的降脂(LDL-C、TC)效果,并提高降脂达标率,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应用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12月行PCI且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甘油三酯(TG)均明显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未达标的患者共100例,随机分组: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组为观察组;单用辛伐他汀组为对照组,均服药4周,观察患者TC、LDL-C、TG及HDL-C变化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TC、LDLC、TG较用药前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TC、LDL-C较用药前明显降低(P0.05),TG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HDL-C均明显增高(P0.05)。用药后观察组TC、LDL-C、T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标率TC、LDL-C、TG用药后明显增高,HDL-C两组相仿。用药后两组肝肾功能及肌酸激酶(C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PCI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观察组调脂效果更为显著,达标率明显增高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CRP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 选取血糖控制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126例,随机均分为A、B、C三组,在常规降血糖治疗基础上分别接受辛伐他汀10、20、40 mg/d治疗8周,测定治疗前后血清TC、TG、LDL-C、HDL-C、FBG、GHbA1c、空腹胰岛素(FINS)、CRP等,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 结果 服药8周时与入院时比较,A、B、C三组的TC、LDL-C水平依次降低(P<0.05或<0.01);TG、CRP下降只在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尤以C组明显(P<0.01);HDL-C、ISI升高仅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8周时B、C组与A组比较TC、LDL-C下降(P<0.01);HDL-C、ISI升高,CRP下降仅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扣除TC、TG的影响后,C组CRP水平仍明显低于A、B组(P<0.01). 结论 大剂量辛伐他汀(40 mg/d)可以在短期内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CRP水平,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辛伐他汀与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锦荣 《中国校医》2008,22(5):563-564
目的比较辛伐他汀与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将原发性高脂血症132例,分为二组,辛伐他汀组70例,给予辛伐汀10 mg/d;洛伐他汀组62例,给予洛伐他汀20 mg/d,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情况,二组不良反应和效价比。结果二组均能明显降低TC、LDL-C、TG,升高HDL-C(P<0.01)。二组比较,辛伐他汀降低TC、LDL-C作用优于洛伐他汀(P<0.01),降低LDL-c的效价比优于洛伐他汀,二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而少见。结论二种药物均为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药物,辛伐他汀优于洛伐他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C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连续用药6个月,观察记录3组患者血脂情况、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3组患者用药治疗后第6个月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C、TG、LDL-C降低速度与HDL-C升高速度,C最快,B组次之,A组最慢。三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10 mg/d、20 mg/d、40 mg/d的阿托伐他汀用于ACS均有效,但40 mg/d的阿托伐他汀效果更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08年9月我院诊治的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311例.随机分为3组,A(依折麦布)组、B(辛伐他汀)组和C(联合用药)组。分别使用10mg/d依折麦布、不同剂量辛伐他汀、10mg/d依折麦布与不同剂量辛伐他汀联合治疗12周,检测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甘油三脂(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B(Apo-B)情况,并分析比较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C组TC、HDL-C、LDL-C和Apo-B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平均变化量与A组、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用药的调节程度与辛伐他汀的剂量无关(P〉0.05),依折麦布与最小剂量(10mg/d)的辛伐他汀联用降低LDL—C的作用优于大剂量单独辛伐他汀(P〈0.01)。C组总有效率为69.8%,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1)。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具有较好的调节胆固醇代谢的作用.效果显著优于单独使用.其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6例≥60周岁的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8例,所有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外,分别服用辛伐他汀10mg/d(对照组)和20mg/d(观察组),均为晚上顿服,服药12周后查血清三酰甘油(TG)、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TC、TG、LDL-C均降低,观察组TC、TG、LDL-C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治疗老年高脂血症,20mg/d更适合,有较好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依折麦布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的调脂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阿托伐他汀,20 mg/d)及依折麦布联合治疗组(阿托伐他汀,20 mg/d;依折麦布,10 mg/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三酰甘油(TG)的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均可使TC、LDL-C、TG降低(P0.05),依折麦布联合治疗组的TC及LDL-C达标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而肝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折麦布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有更好的调脂效果,且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0.
周乃菁  蒲鹏  江洪 《职业与健康》2011,27(18):2157-2160
目的探讨水飞蓟素胶囊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在常规扩冠、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基础上,A组口服辛伐他汀片10 mg/d(34例),B组口服辛伐他汀片20mg/d(33例),C组口服辛伐他汀片10 mg/d及水飞蓟素胶囊120 mg/d(33例),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8周末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测定血中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脂联素,瘦素(hs-CRP、TNFα-、IL-6、APN、LP)及血脂各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C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Ρ〈0.05),3组患者治疗后hs-CRP、TNFα-、IL-6、LP、TC、LDL-C水平明显降低,HDL-C、APN升高(Ρ〈0.05或Ρ〈0.01),A组TG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除TG、HDL-C外,B、C组各指标变化幅度相比A组更明显(Ρ〈0.05),而B、C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Ρ〉0.05)。结论在冠心病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水飞蓟素可有效降脂、抗炎,其效果与强化降脂组相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他汀类药物对高血压并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疗效和对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干预。方法选择高血压并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辛伐他汀40mg/d;B组:阿托伐他汀20mg/d;随访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测血脂水平,记录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TC、TG、LDL-C、HDL-C水平。治疗6个月后,A、B组患者TC、TG、LDL-C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变化值更高,随访6个月后,A组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0.0%,B组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降低血脂、稳定斑块、减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中,阿托伐他汀较辛伐他汀可能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在为高脂血症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天津市宁河区医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使用辛伐他汀剂量的不同分为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各46例,小剂量组给予10 mg辛伐他汀治疗,大剂量组给予20 mg辛伐他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改善程度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HDL-C、LDL-C均有明显改善,且大剂量组改善程度优于小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高于小剂量组的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辛伐他汀在治疗高脂血症的过程中有着明显的效果和安全性,改善了患者TC、TG、HDL-C、LDL-C等各项指标,值得作为理想的治疗方法给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20 mg/d)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高剂量(40 mg/d)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压、血脂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舒张压、收缩压、TC、TG、LDL-C、HDL-C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压、血脂。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综合评价2型糖尿病病人强化他汀治疗(20mg阿托伐他汀钙)与常规他汀治疗(辛伐他汀20mg)的疗效与安全性差异。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2组进行研究。阿托伐他汀组患者每天晚饭前服用阿托伐他汀钙20mg/d,辛伐他汀组患者服用辛伐他汀20mg/d,疗程12周。观察2组治疗后1,3个月的相关血脂参数变化: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BS),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以及肌酸激酶(CK)并观察2组的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阿托伐他汀组TC,LDL-C较治疗前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辛伐他汀组(P<0.01)。治疗后12周,20mg/d阿托伐他汀钙降低TC和LDL-C水平明显优于辛伐他汀20m/d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升高HDL-C水平及降低甘油三酯水平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阿托伐他汀钙20mg/d的降脂疗效明显优于辛伐他汀20mg/d,且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型糖尿病并高脂血症患者2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42例与治疗组144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10 mg/次,1次/d,每晚口服;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次,1次/d,每晚口服.2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TG,TC,LDL-C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HDL-C水平较治疗前增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疗效优于辛伐他汀,且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阿托伐他汀10 mg和辛伐他汀20 mg对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藏族患者降脂疗效和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藏族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托伐他汀10 mg组和辛伐他汀20mg组,每组35例。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分别测定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B(ApoB)、白细胞(WBC)计数、空腹血糖(FBG)和hs-CRP水平,并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4周,两组TC、LDL-C、ApoB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阿托伐他汀10 mg组治疗后4周T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1.39±0.63) mmol/L比(1.95±1.62) mmol/L,P<0.05],而辛伐他汀20 mg组治疗后4周TG水平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2±0.32)nnol/L比(1.93±0.83) mmol/L,P>0.05]。两组治疗后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阿托伐他汀10mg组hs-CRP水平降低幅度大于辛伐他汀20mg组(40.51%比3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逐步回归分析表明,hs-CRP水平的降低独立于降脂效果,仅与他汀种类相关(标准化回归系数=-0.384,P=0.022)。结论 辛伐他汀20 mg对于血清TC和LDL-C水平的降低作用与阿托伐他汀10 mg相当,两种他汀类药物均可降低藏族2型糖尿病患者hs-CRP水平,阿托伐他汀疗效略优于辛伐他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8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口服辛伐他汀10 mg/d,共12周.治疗前后观察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血常规、心电图等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辛伐他汀降低TC、TG 、LDL-C,增加HDL-C的作用显著,与治疗前比较,均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3.02%、63.89%、96.77%、68.97%,6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患者能够耐受.结论 辛伐他汀治疗老年性高脂血症患者疗效可靠,且不良反应小,适合老年高脂血症患者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高龄老年人(≥80岁)血脂异常危险分层高危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8例高龄老年血脂异常患者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d,疗程6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肌酸激酶(CK)等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98例患者使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TC、TG、LDL-C明显下降,HDL-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过程中有3例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但均能够耐受,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高龄老年人血脂异常疗效可靠,且不良反应小,服用方便,适合高龄老年人血症异常危险分层高危患者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脂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并进行对照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2010年8月~2011年8月高血脂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10mg组、20mg组、30mg组,均为晚餐后1次服用。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TC、TG、HDL-C、LDL-C变化,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C、TG、LDL-C指标均明显降低(P<0.01),HDL-C明显增高(P<0.01)。但总体疗效30mg组优于20mg组;20mg组优于10mg组(P<0.05或P<0.01)。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在治疗高血脂患者方面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调脂,其疗效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本研究三种剂量治疗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值得认可。  相似文献   

20.
杨婧  杜万红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1):1686-1688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d。观察治疗前后的血脂(TC、TG、LDL-C、HDL-C)及hs-CRP。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的TC、TG、LDL-C、hs-CRP明显下降,HDL-C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的TC、TG、LDL-C、hs-CRP明显下降,HDL-C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脂各指标及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使老年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的TC、TG、LDL-C、hs-CRP下降,HDL-C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