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俊萍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2):5104-5107
<正>宫颈病变是女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我国的宫颈病变患病率占全世界患病率的1/3,同时,年龄趋于年轻化,其中宫颈癌是女性发病和死亡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其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但宫颈癌是目前唯一一种可以预防的恶性肿瘤。其有较长的癌前病变阶段,这阶段是早期发  相似文献   

2.
<正>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妇女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宫颈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筛查的首要方法。宫颈细胞学检查发现的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是最常见的宫颈细胞学异常改变,它与宫颈病变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对铜陵市2 001名低保女性宫颈细胞学ASC-US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浙西妇女宫颈病变的特征及宫颈癌筛查的现状。方法:应用液基细胞学(TCT)对3247例门诊就诊妇女(门诊组)和1187例妇女病普查的妇女(普查组)进行宫颈病变的筛查,对细胞学异常者行阴道镜检查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①门诊组、普查组宫颈病变总检出率分别为21.53%和12.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门诊组细胞学异常检出率为7.85%(255/3247),普查组检出率为5.14%(61/118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细胞学检查阳性者316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有CIN以上病变为57.91%(183/316)。结论:门诊就诊妇女宫颈病变的发病率较高,筛查覆盖率低。常规对就诊妇女进行宫颈癌的机会性筛查,是提高宫颈癌筛查效率和覆盖率的切实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癌前期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对8407例门诊患者行宫颈/阴道细胞学检查,其中538例异常细胞学进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多点活体组织检查(活检),必要时行宫颈管诊断性刮宫(诊刮)术或LEEP术,送病理检查(病检)。结果:8407例宫颈/阴道细胞学涂片中,检出WNL7605例,占90.46%,检出ASC以上异常802例,占9.54%,其中非典型鳞状细胞(ASC)515例,占6.12%,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52例,占1.81%,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95例,占1.13%,非典型腺细胞(AGC)40例,占0.48%。对其中538例行病理学检查:检出ClNⅡ、ClNⅢ128例,宫颈癌6例。结论:液基细胞学为一种准确、简便的宫颈病变筛查方法,能够早期发现宫颈癌前期病变及宫颈癌,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发病率呈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阻断这一过程是预防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主要途径。目前,液基细胞学(liquid-based cytology,LBC)技术是筛查宫颈病变最优质的检测方法,在宫颈细胞样本采集、制片以及阅片过程中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克服以往巴氏涂片技术的不足,LBC技术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新柏氏膜式薄层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液基离心沉淀式薄层细胞学(AutoCyte Prep)和新柏氏影像系统(ThinPrep Imaging System,TIS)。液基细胞筛查技术应用于临床已明显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受到客观技术设施的影响,液基细胞筛查技术仍存在一些不足,如何弥补这一缺憾,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检测联合LBC检查作为宫颈病变筛查模式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6.
从感染HPV发展到宫颈病变甚至宫颈癌是一个漫长的可逆的过程,宫颈病变的筛查、早期诊断、恰当的干预措施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宫颈病变的各种诊断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并对行之有效的宫颈病变筛查方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在筛查子宫颈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2年1月~12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18 904例门诊患者进行TCT筛查,发现细胞学异常(TBS系统诊断≥ASC-US)的患者688例,其中416例进行了阴道镜检查并取活检,以病理学为标准,评价TCT筛查子宫颈病变的临床意义。结果:细胞学异常的416例患者中,ASC 195例,LSIL65例,HSIL 138例,宫颈癌52例,病理学诊断为炎症128例,CINⅠ106例,CINⅡ78例,CINⅢ52例,浸润癌52例(其中腺癌1例),TCT与病理组织诊断符合率:ASC为48.21%,LSIL为81.54%,HSIL为89.13%,宫颈癌为100.00%,对宫颈高度病变(≥CINⅡ),TCT(≥LSIL)的敏感性为90.66%,特异性为76.07%。结论:TCT能提高涂片异常细胞的检出率,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符合率高,有较高的敏感性,可减少漏诊,是适合宫颈病变筛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阴道镜在宫颈病变临床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0例宫颈病变患者的宫颈组织活检结果和电子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不同年龄段患者阴道镜检查结果的差异性。结果电子阴道镜检查结果示宫颈癌7例,宫颈炎33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39例,CINⅡ~Ⅲ级19例。镜下定位活检送病理检查确诊宫颈癌7例,CINⅠ级35例,CINⅡ~Ⅲ级18例,电子阴道镜检查结果准确率分别为100.0%,89.7%,94.7%。21~30岁女性患者患慢性宫颈炎较多,51~60岁女性患者患宫颈非典型增生较多,宫颈癌均发生在41岁以上的女性患者。结论采用阴道镜对宫颈病变进行临床筛查,准确率较高,有利于CIN病变的早期发现,结合组织学检查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率,在宫颈病变临床筛查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子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据世界范围统计,每年约有46.6万宫颈癌新发病例,其中80%的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新发病例为每年13万以上,占1/4~1/3,每年约有2~3万妇女死于宫颈癌.近年来宫颈癌患病的"年轻化"十分明显,特别是在20~30岁之间,且呈上升趋势,并有全球普遍性.据德国、美国、挪威、澳大利亚等国报道,在过去的20年里,发病年龄从53岁推早到45岁.我国吉林省的一项调查表明,<35岁的年轻宫颈癌患者由1975~1984年间的4.8%(占全部宫颈癌患者)升至目前的34.1%[1].这使得规范化筛查宫颈病变极具重要性.本文就近年来宫颈病变筛查手段和方法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669例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或LCT)检测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69例宫颈病变患者进行宫颈刮片TCT细胞病理学检查,诊断标准采用TBS分类系统。结果:669例患者TCT检测阳性71例,阳性率10.61%;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9例,其中3例为原位癌(CINⅢ);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51例,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11例。结论:TCT检测用于宫颈病变筛查,可提供早期宫颈癌变和癌前病变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妊娠期宫颈病变及筛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吴霞  黄醒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1):1590-1593
宫颈病变是女性最常见的疾患之一,其最严重的结局是宫颈癌,对广大妇女的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本文旨在综合探讨妊娠期宫颈病变的现状、相关影响因素、发展及诊断、筛查方法和处理原则,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1宫颈病变的概念、范畴和发展1·1妊娠期宫颈细胞学特征。宫颈位于女性阴道内,与阴道内环境相同,故易感染,易患病;宫颈表面被覆鳞状上皮细胞,易与病变细胞亲合,易于脱落;宫颈病变时,镜下可以观察到脱落的上皮出现异常表现。与非妊娠期相比,妊娠期由于高雌、孕激素的作用,宫颈鳞-柱交界外移,柱状上皮暴露于宫颈阴道部,外观似“糜烂”。高雌…  相似文献   

12.
黄颖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3):2077-2078
目的:对巴氏涂片及TCT检测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03年9月~2010年9月在门诊部行妇科体检和就诊的女性共1 278例,其中608人采用巴氏涂片法、670人采用TCT法进行宫颈病变筛查。结果:TCT标本的不满意率明显低于巴氏涂片;TCT方法提高了病原微生物的检出率,尤其是HPV感染阳性率;TCT技术明显提高了宫颈癌前病变的阳性诊断率。结论:TCT方法应用于宫颈病变筛查,更有利于宫颈阳性病变的检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工液基薄层细胞学(H-TCT)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316例宫颈病变患者做了宫颈刮片H-TCT细胞病理学检查,诊断标准采用TBS分类系统。结果2316例患者宫颈刮片标本,H-TCT检测阳性79例,阳性率3.4%,其中鳞状细胞癌2例(0.08%),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5例(0.2%),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32例(1.4%),不典型鳞状细胞40例(1.7%)。按病例分组:宫颈光滑组阳性检出率为3.2%,轻度糜烂组3.2%,中度糜烂组3.5%,重度糜烂组3.7%。结论H-TCT检测用于宫颈病变筛查,可提供早期发现宫颈癌变和癌前病变的信息,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手工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更适合在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全姬善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6):3792-3792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6月~2007年6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对4000例宫颈病变患者做了宫颈刮片TCT细胞病理学检查,诊断标准采用TBS分类系统。结果:4000例患者宫颈刮片标本,TCT检测阳性312例,阳性率7.8%,其中鳞状细胞癌2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6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80例,不典型鳞状细胞140例。宫颈光滑患者阳性检出率为17%,轻度糜烂患者阳性检出率为40%,中度糜烂患者阳性检出率为30%,重度糜烂患者阳性检出率为12.5%。结论:TCT检测用于宫颈病变筛查,可提供早期发现宫颈癌变和癌前病变的信息,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一,是导致妇女死亡的第二大癌症,随着宫颈癌筛查的开展,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可明显下降。初善仪(TruScreen)是一种新型的宫颈病变筛查方法,它具有与病理学诊断的一致性好、敏感性特异性较高、简单无创、易携带、客观性和实时性等特点,还可以联合其它筛查方法[宫颈涂片、新柏式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ThinPrep liquid-based cytology test,TCT)、液基细胞薄层涂片(liquid-based cytology test,LCT)、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human papilloma virus test,HPV-test)等提高宫颈疾病的检出率,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及预后判断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液基超薄层细胞学(LCT)制片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液基超薄细胞学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讨论宫颈癌筛查方案。方法在2007年5月至2007年1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宫颈病变患者中,采用LCT制片技术,结合Bethesda 2001报告,随机对1972例患者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并对非典型鳞状上皮以上病例进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972例患者取材均为满意涂片;检出异常结果有不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ASC—US)54例,不除外高度病变的非典型鳞状上皮(ASC—H)18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L)43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L)6例。病理组织学结果为上皮内病变(≥LSL)49例,病理符合率为94.23%。结论液基超薄层细胞学制片技术(LCT)用于宫颈病变筛查,可提供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和癌前病变的信息,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是妇科最常见的具有传染性的可治愈疾病,采取有效的检查方法,可提高对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率。宫颈涂片筛查异常细胞,是宫颈癌防治学上成熟手段之一。巴氏染色及分类法应用,为早期诊断宫颈癌及降低患者死亡率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传统巴氏人工阅片会出现较高的假阴性率(文献报道为2%~50%)。因此,该技术的临床应用受到严格限制。近年问世的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使宫颈涂片的准确性达97%以上。为了正确处理宫颈病变,我院妇科于2002年12月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联合开展了自动细胞学检测系统(LCT)筛查子宫颈病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LBP制片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标本均来自我院门诊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就诊宫颈病变患者。对7445份标本患者采用LBP制片技术与Bethesda 2001报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并在阴道镜下对非典型鳞状上皮以上病例进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检出异常结果有441例不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ASC-US)患者,21例不除外高度病变的非典型鳞状上皮(ASC-H)患者,126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患者,33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组织病理学检查133例,结果为上皮内病变(≥LSIL)125例,病理符合率为93.2%。结论资料显示年龄在30~39岁之前的阳性率最高,同时发现20岁以下10例病人中,病理结果都≥LSIL,表明宫颈癌前病变在年轻妇女中发生率有上升趋势。ASC-US病人复查率低;活检率低;阳性率年龄趋向于年轻化等。反映了我们本地区对宫颈癌的防治方面,在公众教育和信息科学的不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南丁DNA宫颈癌早期筛查包括常规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和DNA定量分析在宫颈病变早期筛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育龄妇女普查中给与南丁液基薄层细胞学和DNA定量分析,采用TBS分类法及DNA倍体定量分析诊断报告,将诊断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以上病变均列为阳性病例,且在阴道镜下行宫颈组织活检,将DAN细胞学检测结果与活检病理结果作对比分析,回顾分析阳性病例。结果TCT及DNA阳性及阴道组织病理活检阳性者共162例。南丁液基细胞学与DNA定量筛查检查结果与阴道镜下组织活检符合率平均84.9%。结论南丁DNA宫颈癌早期筛查诊断(包括液基薄层细胞学和DNA倍体定量细胞学检查)与阴道镜下组织活检病理符合率很高。是一种简便、准确的宫颈癌早期病变筛查方法,为宫颈癌防治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0.
宫颈细胞学检查是检测宫颈病变的主要方法,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了关键的作用.有性生活的妇女应每年或每两年进行1次宫颈疾病的检查,能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