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目的探究激励护理在神经内科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神经内科收治的112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激励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为(32±6)分,对照组患者的ADL评分为(33±5)分,两组患者的ADL评分无统计学意义(t=0.9581,P=0.3422,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为(70±8)分,对照组患者的ADL评分为(63±10)分,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904,P=0.0001,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励护理在神经内科康复护理中能起到积极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自信心,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科学》2017,(15):143-146
目的探究护理质控在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经我院诊治的1652例住院患者随机纳入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护理质控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日常生活能力及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实施护理质控管理后,观察组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且患者的CD-RICS(70.39±5.78)分、ADL评分(55.93±4.92)分与对照组患者的(61.29±4.19)分、(47.39±3.87)分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患者的SAS、SDS评分(37.90±3.31)分、(36.48±3.1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45.39±3.98)分、(44.39±3.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开展护理质控的效果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增加心理弹性,缓解患者负面心理,改善生活质量,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56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按照随机奇偶数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干预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67.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的ADL评分(86.87±12.03)分高于对照组的(80.25±10.24)分,VAS评分(1.33±0.56)分低于对照组的(2.56±1.0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通过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疼痛情况,是一种优质的护理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过程中的实施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172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87例)和对照组(8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指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科护理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骨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对骨科患者开展预见性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2013年骨科收治住院的患者156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其中护理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满意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6.3±2.5)d,短于对照组的(31.6±2.1)d,满意度评分为(84.7±5.1)分,高于对照组的(61.8±3.1)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126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案分为两组,观察组(68例)行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58例)行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用药、自我监察、临床护理依从率均高过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评分(32.16±5.41)分、SDS评分(28.10±5.42)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情感职能、精神状态、总体健康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改善心理负性情绪,且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1月~2013年10月的184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采用SCL-90量表评估两组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并对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护理后的抑郁、焦虑、恐惧、敌对、偏执、人际关系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抑郁、焦虑、恐惧、敌对、偏执、人际关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8.32±3.5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3±3.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缓解手术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模式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实行预见性护理模式,观察组实行普通护理模式,观察并且记录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的预后情况以及患者家属对医院的治疗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4.8±3.01)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20.8±5.0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2组患者的肺部,脑部,消化道以及尿道情况,发现观察组的肺部,尿道感染率,脑部,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家属对医院治疗情况的满意程度调查为:观察组满意度(97.12%)高于对照组(86.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模式能够减少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提高家属对医院治疗的满意度,在临床上有较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60例脑出血患者,依据干预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健康知识知晓度、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ADL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ADL评分(76.7±11.4)分高于对照组的(65.8±1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度和治疗依从性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度96.7%和治疗依从性100.0%均高于对照组的80.0%、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加强健康知识认知程度,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分级康复护理对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6例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按随机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分级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抢救总有效率为84.85%,高于对照组的5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74,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4,P<0.05)。观察组NIHSS评分(14.32±3.15)分低于对照组的(19.28±3.58)分,GCS评分(12.05±1.33)分、ADL评分(67.52±10.2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5±1.52)、(48.39±6.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早期分级康复护理对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进行干预能提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是一种可行的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治疗中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透析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透析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患者护理后焦虑以及抑郁情绪改善情况,以及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66.67%);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改善患者抑郁以及焦虑等不良情绪,降低患者透析中各类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控制护理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波  张媛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8):268-269
目的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降低护理缺陷、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安全、有序的优质护理。方法回顾五年来心内科发生的护理缺陷的典型案例,分析发生的原因,制定防范措施。结果分析出护理缺陷发生的主要原因4条,并制定出相应防范措施。结论只有认真分析缺陷原因,持续改进防范策略,全面落实防范措施,才能有效控制护理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14.
段亚梅 《北方药学》2013,(6):137-137
护理学生对护理专业认知程度,直接影响护士的职业意识训练和职业技能培养。本文通过调查,探讨了高职院校护理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知,阐述了提高专业认知的途径,进而为护理学生的专业认知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许静 《中国当代医药》2015,22(8):170-171,174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6月在本科治疗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能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产科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产后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中、重度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为8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减轻产妇产后疼痛程度,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电子护理病历与手工护理病历的不同书写方式,从中找出丽者的差异.方法 采用临床调查的方式.2010年8月1-30日手工护理病历2031份,平均住院67.7人/天,为A组;2012年8月1-30日电子护理病历2132份,平均住院71人/天,为B组.调查体温表绘制、医嘱处理、护理记录书写速度、质量.手工护理病历与电子护理病历书写格式相同.结果 A组、B组体温表绘制耗时比较,A组:(82.93±1.92)批量/天(min),(1.23±0.02) min/份;B组:(14.97±0.46)批量/天(min),(0.21±0.00) min/份;t值分别为70.23与120.82,P均<0.05.A组、B组医嘱处理耗时比较,A组:(187.93±5.89)批量/天(min),(2.78±0.05) min/份;B组:(80.67±3.05)批量/天(min),(1.13±0.04) min/份;t值分别为33.08与54.72,P均<0.05.A组、B组书写耗时比较,首次护理记录单:A组(10.10±0.47) min,B组(2.85±0.21)min,t值为28.24,P<0.05;护理记录单:A组(4.99±0.54)min/次,B组(1.72±0.23) min/次,t值为11.13,P<0.05.结论 电子病历改变工作流程和方式,不仅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还便于检索、查阅和管理护理病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药科学》2016,(20):121-124
目的探讨前伸后延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孕产妇11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6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56例,基于常规护理采取前伸后延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孕产妇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前后SDS评分与SAS评分。结果观察组温馨服务评分、护理质量管理评分、护理沟通评分、礼仪服务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后,对照组SAS评分与SDS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评分与SD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孕产妇SDS评分与SAS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与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实施前伸后延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评分,改善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