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燕 《江苏医药》2013,39(10):1221-122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88例,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92例,比较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疼痛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长,术后排气早,术后疼痛时间短,住院时间少,住院费较高,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具有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晶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4):118-119
目的 比较腹腔镜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61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患者与同期43例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生活恢复自理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使用止痛剂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疼痛轻等优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50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和50例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前者作为腹腔镜组,后者为传统开腹组。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日。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与传统开腹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对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中,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较,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明显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4.
黄丹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31-132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实验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肌瘤复发率和肌瘤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预后好等优点,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术切除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从而制订更合理的术式。方法对58例腹腔镜下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和93例经开腹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组)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耗时较开腹组长(P<0.05),但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恢复较开腹组快(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剔除子宫肌瘤虽然耗时长,但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时间短,可以推广应用,但要注意病例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苏振平 《临床医药实践》2011,20(12):888-890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1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患者与同期43例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组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生活恢复自理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开腹组(P<0.01),术后使用止痛剂率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年内妊娠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疼痛轻等优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壁间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70例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和术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确切,具有微创、失血少及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56例行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开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比较2组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安全有效,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136例(A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采取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136例(B组)进行比较,比较两组肿瘤大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9,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1,P>0.05);A组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比B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5.678、8.956,均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B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25,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较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96例腹腔镜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83例作对比分析.结果 96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两组比较,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腹腔镜组较开腹组长(P<0.05);但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腹腔镜组均短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微创、安全的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