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估分期双侧单孔胸腔镜肺减容术(LVRS)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E)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东南大学附属徐州市中心医院11例双侧COPE合并肺大泡的男性患者行分期双侧单孔胸腔镜LVRS的临床资料,年龄(60.27±12.11)岁。采用腔镜切割缝合器(Endo-GIA)切除过度充气的肺大泡组织,用4-0 Prolene线连续缝合加固切缘并涂抹生物蛋白胶。比较患者术前、单侧术后3个月与双侧术后3个月的肺功能、血气分析、6分钟步行距离(6-MWD)及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结果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9.09±1.31)d,住院时间(15.73±2.75)d。术后持续肺漏气5例次,肺部感染7例次,均治愈。单侧或双侧术后3个月肺功能、动脉血氧分压、6-MWD及生活质量均较术前改善,而单侧与双侧LVRS术后比较无差异。结论分期双侧单孔胸腔镜LVRS可改善COPE患者的近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老年自发性气胸合并肺大泡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预防和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合并肺大泡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经验、治疗难点,探讨治疗对策,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17例老年自发性气胸合并肺大泡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117例患者中55例行胸腔镜手术,62例行开胸手术.结果 住院死亡4例(3.4%),均死于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发生并发症45例(38.5%,45/117),主要并发症为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肺部感染等.术后胸腔引流管漏气72例,其中16例漏气时间>7d,5例漏气时间>14d,再次开胸修补1例.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1~60d(5.2±8.2d).随访113例,随访时间3~18个月,无气胸复发.结论 老年自发性气胸合并肺大泡患者由于术前合并症多、肺组织质地和弹性差以及愈合能力差,导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增高.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术中采取有效的肺修补方法减少漏气、减少手术时间和创伤是患者术后顺利康复的重要条件.同时应强化呼吸道祛痰、营养支持,尽早拔除胸腔引流管,早期活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SP)患者的外科诊治经验,探讨治疗策略,以尽可能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老年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57例患者中45例行胸腔镜手术,12例行开胸手术。结果住院死亡2例(3.5%),均死于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术后发生并发症25例(43.9%),主要并发症为肺创面漏气、心律失常、肺部感染等。术后胸腔引流管漏气10例。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1~21天(平均4.1天)。随访55例,随访时间3~18个月,无气胸复发。结论老年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由于术前基础病症多、肺组织质地和弹性差以及愈合能力差,导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有手术条件者尽早选择手术治疗、术中联合采取防止肺创面漏气以及促进胸膜腔粘连的措施是患者术后顺利康复的重要条件。同时应强化呼吸道祛痰、营养支持,采取各种措施促使肺复张,尽早拔除胸腔引流管,早期活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青年自发性气胸患者实施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接受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的46例青年自发性气胸患者,实施术前规范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加强呼吸道管理等围术期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9.5±5.8)min,术中出血量(63.8±6.2)m L。未发生肺漏气、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6.90±1.78)d,均痊愈出院。出院后随访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对接受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的46例青年自发性气胸患者,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术中熟练完成医护间各项配合,术后加强呼吸道护理等围术期护理干预,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是使患者获得最佳康复效果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老年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探讨老年性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老年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组26例老年病人,年龄平均67.5岁,均有肺气肿及气肿型肺大疱病变肺组织,均每年至少1次发作自发性气胸,均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或胸腔内灌注药物病史,均在小切口下行肺大疱和部分无功能肺组织切除术,痊愈25例,死亡1例,平均住院10.5d,死亡1例为肺气肿Ⅲ级合并矽肺,术后长期漏气致呼吸衰竭所致。术后随访16例,时间6个月~5年,无一例复发。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术前肺功能差,体质差,但如果术前适应证选择恰当、准备充分,术后治疗积极,在小切口下行肺大疱及部分无功能肺组织切除手术是一种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的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2007年5月~2014年6月31例肺气肿合并气胸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的护理,27例顺利完成胸腔镜肺减容手术,4例由于胸膜腔严重粘连中转开胸手术,无严重呼吸道并发症发生。我们认为护理的要点为术前积极的心理护理、呼吸道准备和训练以及适当的体能训练,术中积极防止误吸等情况发生,术后有效镇痛,有效管理胸腔闭式引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良性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3年4月德阳市人民医院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良性疾病1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1例、女85例,年龄15~65(30.1±5.3)岁。结果全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18~88(47.2±7.6)min,术中出血量5.0~110.0(49.8±9.4)ml,患者术后住院时间7~16(9.2±2.1)d。2例因致密粘连转为辅助小切口手术。自发性气胸肺大泡切除术后当日及术后1~2 d出现持续肺漏气3例,1例肺漏气持续9 d,1例肺漏气持续10 d,1例肺漏气持续11 d,均经保守治疗治愈。切口脂肪液化4例,换药后治愈。术后肺部感染3例,经加强抗感染后治愈。随访3~24(6.8±3.2)个月,失访18例,总体随访率90.3%(168/186)。随访期间气胸复发4例,气胸压缩肺组织10%~20%,观察5~8 d自行吸收,未再次手术;肺及纵隔良性病变无复发;结核患者术后抗痨治疗12~18个月治愈。结论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良性疾病创伤小,切口美观,患者恢复快,手术安全,对适应证患者可作为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肺减容手术病例筛选及手术方式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肺减容手术(LVRS)治疗重度肺气肿 (COPD)在国内开展时间还比较短 ,对病例筛选、手术方式、双侧病变同期手术还是分期进行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争议。 1998年 4月至 2 0 0 2年 4月 ,我们共为 31例重度COPD病人行LVRS手术。现对病例筛选及手术方式结合本组手术情况进行临床分析探讨。资料和方法 本组 31例病人均符合重度COPD标准〔1〕行LVRS手术 ,其中男 2 6例 ,女 5例 ;年龄 35~ 76岁 ,平均6 2 8岁 ,既往均有吸烟史 (Brinkman平均指数 5 71) ,术前均已戒烟 ;术前肺功能指标见表 1。术前合并陈旧性肺结核 2 1例、自发性气胸 19…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双侧肺减容术(BLVRS)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E)的临床经验,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对21例COPE患者行电视胸腔镜BLVRS,均为男性,年龄(65.71±9.05)岁。采用电视胸腔镜专用切缝器(Endo-GIA)切除过度充气的肺大泡组织,常规用4-0Prolene线连续往返缝合。术后观察患者的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和6 min步行距离(6-MWD)的变化,并与术前进行比较,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无围术期死亡,术后住院时间(13.20±4.60)d,胸腔引流时间(5.33±3.67)d。术后持续肺漏气(5.91±3.52)d 12例,出现急性呼吸衰竭1例,广泛皮下气肿2例,合并肺部感染5例,均经相应的处理治愈。随访21例,随访时间6个月,术后6个月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1.63±0.23)L vs.(1.21±0.17)L]、动脉血氧分压[(77.62±6.98)mm Hg vs.(67.54±8.12)mm Hg]和6-MWD[(430.55±80.49)m vs.(283.48±108.12)m]较术前增加,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残气量(RV)较术前降低(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BLVRS安全、有效,特别对非均质性肺气肿,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近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康复新液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难治性气胸的治疗价值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难治性气胸患者50例,分为2组,各25例,所有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待肺大部分复张后,两组分别给予胸腔注入康复新液100mL(治疗组)、沙培林5KE+生理盐水100mL(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漏气终止时间为6.88±3.47d,略低于对照组(8.60±5.63 d),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胸液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个月至12个月的随访,治疗组没有复发病例,对照组复发2例(8%),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内灌注康复新液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难治性气胸,临床效果良好,是治疗难治性气胸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