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取向的团体辅导对降低学业拖延,提升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效果。方法对10名大学生进行6次团体辅导,采用学业拖延量表和学业自我效能问卷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前后测,并对团体成员填写自编的自我评估表。结果经过团体辅导后,实验组在学业拖延和学业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著差异(t=9.181,-4.250;P0.001);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学业拖延和学业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著差异(t=-8.946,6.409;P0.001)。结论团体辅导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减少学业拖延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时间管理团体辅导对小学生学业拖延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选取20名小学生为被试,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学业拖延量表测试并观察在干预后3个月团体辅导的效果。结果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学业拖延量表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辅导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时间管理量表总分显著提高(t=13.219,P<0.01),学业拖延量表得分显著下降(t=-2.918,P<0.001),实验组被试时间管理学业拖延前、后测差异显著(t=8.509,P<0.001;t=5.119,P<0.01)。结论时间管理团体辅导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改善小学生学业拖延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济危机下唐山大学生自我和谐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5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刻板性与不和谐性皆高于常模(t=8.891,7.04;P<0.01),灵活性低于常模(t=-3.87,P<0.01)。独生子女在和谐总分、不和谐性和刻板性上高于非独生子女(t=2.366,2.075,0.374;P<0.05)。不同年级学生灵活性得分差异有显著性;②男生一般自我效能感高于常模(t=3.448,P<0.01)且高于女生(t=3.572,P<0.01)。不同自我效能水平的学生在和谐总分、灵活性得分差异有显著性(t=2.767,-3.673;P<0.01);③和谐总分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负相关(r=-0.251,P<0.01)。结论①处于经济危机时期的唐山大学生内在一致性不高;非独生子女自我和谐水平较高;②男性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更高;③大学生自我和谐水平越高效能感越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情绪、自尊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筛选出9名具有抑郁症状的大学新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对团体辅导前后大学新生的抑郁、焦虑、自尊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得分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自尊量表(SES),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进行评估。结果抑郁得分显著降低(t=2.824,P0.05);自尊得分显著升高(t=-2.341,P0.05);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提高(t=-2.926,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情绪、自尊和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学业情绪、提升核心自我评价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以团体辅导的形式对9名大学生进行为期6周的干预辅导,干预前后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大学生一般学业情绪问卷、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ES)测查。并通过团体满意度问卷判断团体辅导的效果。结果经过6次团体辅导后,实验组成员负性情绪分数有所降低,放松、兴趣两积极情绪差异显著(t=-2.421,-3.092;P0.05);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厌学、愉快两个分测验上差异显著(t=-2.58,2.52;P0.05)。结论团体辅导对于改善大学生学业情绪、提升核心自我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同时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大学生自信心、容纳他人和自我和谐水平的效果。方法采用个人评价量表、容纳他人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对某医学院2009级28名同学进行施测,其中14名同学自愿编为实验组,接受团体辅导,其余14名同学编为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措施。团体开始前对28名同学进行前测,团体结束后再对28名同学进行后测。结果①实验组团体心理辅导后与辅导前在个人评价(t=-2.46,P<0.05)、容纳他人(t=-2.65,P<0.05)和自我和谐(t=2.61,P<0.05)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未经团体心理辅导的对照组在个人评价、容纳他人和自我和谐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②团体心理辅导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分维度容纳他人方面(t=2.18,P<0.05)存在显著差异,团体心理辅导后在分维度容纳他人(t=2.62,P<0.05)、被他人容纳(t=3.18,P<0.05)、自我经验不和谐(t=1.78,P<0.05)、自我灵活性(t=9.16,P<0.01)和自我刻板性(t=2.52,P<0.05)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团体心理辅导能增强大学生个人自信心;提高大学生容纳他人和被他人容纳能力;加快大学生自我和谐的成熟。进而可以促进大学新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相似文献   

7.
高中生自我和谐状况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高中生自我和谐状况及其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369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中生在自我不和谐的3个维度中有18.7%的人进入高分组;不同性别在自我灵活性上存在显著差异(t=-2.58,P0.05);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著差异(t=-2.96,P0.01;t=-2.21,P0.05);自我和谐总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和自我刻板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显著的负相关。结论高中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越高,其心理和谐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通信施工人员自我和谐、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职业倦怠通用量表、一般自我和谐量表对260名通信施工人员进行测评。结果①城镇与农村员工及离开与未离开原籍工作员工的自我效能差异具有显著性(t=-1.667,-3.075;P<0.01);自我效能感高分组与低分组在灵活性、自我和谐总分、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个人成就感和职业倦怠总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128,4.081,3.934,3.640,-3.853,4.117;P<0.01);②自我效能感与灵活性、个人成就显著正相关,与自我和谐总分、情感衰竭、去人性化、职业倦怠总分显著负相关(r=0.374,0.305,-0.225,-0.328,-0.313,-0.340;P<0.001)。结论自我效能感影响自我和谐及职业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职业规划的影响。方法大学新生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名,实验组接受为期3次的团体辅导活动。3周前后对两组学生采用生涯决策量表和团体单元回馈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①通过t检验,实验组经过团体辅导后在自我信心、生涯目标方面的得分极其显著高于参加团体辅导前(t=4.74,6.216;P<0.001);在自我了解、生涯决策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参加团体辅导前(t=4.133,3.261;P<0.01);②通过t检验,经团体心理辅导后的实验组在自我了解程度、自我信心、生涯目标方面极其显著高于对照组(t=-4.152,-5.396,-5.014;P<0.001)。结论团体辅导对大学新生在职业规划的自我了解程度、自信心、生涯目标、生涯决策方面的影响是积极的,并且效果明显;学生主观反馈良好,针对生涯规划的团体辅导受学生欢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改善服刑青少年心理和谐状况的作用。方法:将某未成年犯管教所20名被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实验组进行共10次团体心理辅导,以国民心理和谐状态问卷进行前后测及重测。结果: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自我状态、家庭气氛、人际关系和心理和谐状态总分上差异显著(t=2.656,4.905,5.424,3.536;P0.01);实验组成员心理和谐状态的改善,显著大于同期对照组成员心理和谐的变化(t=2.920,4.076,2.856,3.397;P0.01)。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服刑青少年心理和谐干预有效,且存在延续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团体心理辅导对学业不良初中生学业求助的影响。方法:从长沙市两所中学分别选取24名和20名学业不良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实验设计,使用学业求助态度问卷和学业求助行为问卷进行测量。结果: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学生的学业求助态度(P<0.001)和学业求助行为(P<0.001)有明显改善。结论: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改善学业不良初中生的学业求助态度和学业求助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高三学生自我和谐以及应对方式的基本情况,了解高三学生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及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邯郸市9所高中82名高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农村学生在自我和谐总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量表分上低于乡镇、城市学生,具有统计学意义(d=8.680,P<0.05);②积极应对与自我和谐呈显著负相关(r=-0.307,P<0.01),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呈显著负相关(r=-0.37,P<0.01);消极应对与自我和谐总分呈正相关(r=0.228,P<0.05),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呈正相关(r=0.282,P<0.05);③积极应对方式对自我和谐总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有负向预测作用(B eta=-0.278,t=-2.615,P<0.05;B eta=-0.334,t=-3.256,P<0.01);消极应对方式对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有正向预测作用(B eta=0.231,t=2.248,P<0.05)。结论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一定联系,特质应对方式对自我和谐有一定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医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效能性。方法对自愿参加团体心理辅导的33名医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内外心理控制源量表作为研究工具。结果1团体心理辅导前后,实验组在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变化量显著高于对照组;2实验组在团体心理辅导后各量表的得分与辅导前各量表得分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提高医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与自我和谐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工作满意度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736名中小学教师进行测量。结果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大多数中小学教师自我处在比较和谐状态,但有一部分教师自我和谐水平不高;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自我和谐在性别、学校类型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工作满意度与自我和谐总分(r=0.162,P<0.01)、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r=-0.150,P<0.01)呈显著负相关,与自我刻板性(r=-0.008,P>0.05)没有显著相关,与自我灵活性显著正相关(r=0.135,P<0.01)。结论工作满意度是影响中小学教师自我和谐的重要因素,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越高,其自我和谐程度也越高。  相似文献   

15.
卫校学生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卫生学校学生自我和谐的特征,并进一步认识其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自我和谐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为研究工具对363个卫校学生进行施测。结果①卫校学生在自我的灵活性上显著高于高中生,其他2个分量表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总分及其分量表得分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结论采用积极应对方式有助于促进卫校学生的自我和谐,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对其自我和谐存在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英语教师教学行为对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方法采用学习自我调节问卷、一般性学习动机问卷、英语教师教学行为问卷对662名初中生进行测试。结果在控制了一般性学习动机之后,英语教师的自主性支持行为会积极促进学生内在动机(β=0.34,P<0.001)和认同调节动机(β=0.22,P<0.001)的发展,组织行为对学生的认同调节动机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β=0.10,P<0.01),控制行为则增强学生的外部调节动机(β=0.19,P<0.001)和投射调节动机(β=0.08,P<0.05)。初中生的一般学习动机和英语学习动机存在交互作用。结论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行为对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具有独特影响,同时可以通过英语学习动机,影响学生的一般性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训练对护理大专生自我和谐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团体心理训练对护理大专生进行训练,运用自我和谐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70名护理大专生分为实验组(n=24)和对照组(n=46)在训练前和训练后进行观察。结果①训练后自我和谐得分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t=2.498,P0.05);实验组训练后与训练前比较,自我和谐水平提高(t=2.759,P0.01);②训练后主观幸福感得分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t=2.865,P0.01),实验组训练后与训练前比较,主观幸福感得分提高(t=2.569,P0.01)。结论团体心理训练能提高护理大专生自我和谐水平和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8.
通过团体心理咨询提高初中生自我概念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自我概念 (Self -concept)是个人对自己多方面知觉的整合 ,包括个人对自己性格、能力、意趣的了解 ,个人与他人和环境的关系 ,以及对个人现实生活的评价等等。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 ,这个时期的学生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变化较大 ,自我意识渐趋成熟。许多研究表明 ,青少年的自我概念与其行为问题和心理健康具有相关性 ,低自我概念的学生比高自我概念的学生存在更多的心理和行为问题[1- 2 ] 。因此 ,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概念水平 ,从而改善其心理和行为问题 ,就成为教育心理学领域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团体心理咨询 (GroupC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