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Forsus矫治器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合的效果.方法 采用Forsus推杆矫治器对12个下颌后缩安氏Ⅱ类Ⅰ分类错合青少年患者进行治疗,平均年龄12.6±1.1岁.治疗前后分别摄头影X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X线片显示Forsus矫治器均刺激了下颌的生长,增加了患者的前面高.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并压低,覆合.覆盖减少,患者咬合均达安氏Ⅰ类关系,并且侧貌得到改善.结论 Forsus矫治器对于恒牙早期Ⅱ类Ⅰ分类错合的患者矫治效果明显.Forsus矫治器既可刺激下颌骨的生长同时又可抑制上颌骨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Twinblock矫治器对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的矫治效果。方法该文对10例以夏颌后缩为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患者(年龄10岁左右且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应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矫治。结果患者侧貌改善明显,X线头影测量显示SNB角增加,ANB、SNB角减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对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具有疗效显著,制作简便,高效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两种拔牙模式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9例治疗完成的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其中上颌单颌对称拔除两个前磨牙的14例(A组),双颌左右对称拔除四前磨牙的15例(B组),利用头影测量的方法,分析两组矫治前后软硬组织测量值的变化。结果两组SNA角、U1-SN角变化无明显差异,两组ANB角、SNB角、Ns-Sn-Pos角、SL值变化有明显差别(P<0.01~0.001),B组下颌向前自然调控生长及侧貌角改善更明显。结论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采用上颌单颌拔牙模式要严格把握适应证,否则不利于发挥下颌的生长潜力,矫治后美观效果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改良肌激动器+下唇挡矫正恒牙早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合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4名恒牙早期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行改良肌激动器+下唇挡矫治,对治疗前后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磨牙,尖牙中性关系,前牙覆合,覆盖正常,面型侧貌改善明显。结论改良式肌激动器可作用于双合,协调上下合的生长发育,戒除不良唇习惯,简单高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Forsus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下颌后缩的疗效,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安氏Ⅱ类下颌后缩畸形患者的资料,采用Forsus矫治器进行功能性矫治,治疗前后均拍摄头颅侧位片并评价Forsus的矫治效果、磨牙关系改善情况、软硬组织变化情况。结果:经Forsus矫治器治疗后,SNB角、ANB角、SN-OL角、N’-Sn-Pg’、S-N’-Pg、UL-ELine、LL-Eline与治疗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磨牙关系由远中关系改善为中性关系、上前牙内收、下前牙唇倾、侧貌有所改善;治疗后,上颌牙弓后部宽度、下颌牙弓前部与后部宽度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Forsus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效果确切,具有抑制上颌骨生长、促进下颌骨逆时针旋转生长、改善磨牙远中关系、改善下颌后缩的软组织侧貌等功能,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应用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及侧貌改变.方法 回顾分析2007~2010年在我院就诊的并采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术后软组织以及侧貌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软组织颏部变厚,软组织面角增大,下唇突点-H线距离、H角、颏唇沟深度和骨骼侧面凸度减小(P<0.05).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效果明显,并有改善软组织及侧貌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郑莹  卢晓玲 《江西医药》2009,44(12):1171-1173
目的探讨SUS矫治器矫治恒牙初期骨性Ⅱ类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择11例恒牙初期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患者,应用SUS矫治器治疗,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通过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治疗前后的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经SUS矫治器治疗4~6个月后,11例患者的下颌均明显前移,下颌后缩面型显著改善。结论SUS矫治器对恒牙初期的骨性Ⅱ类错合可以产生一定的生长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8.
周宝 《安徽医药》2010,14(9):1042-1043
目的应用双期矫治的方法对以下颌后缩为主要表现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进行矫治。方法选择14例双期矫治的替牙期、恒牙早期以下颌后缩为主要表现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Ⅰ期采用Twin-block矫治器,导下颌向前促进下颌发育;Ⅱ期应用方丝弓矫正器排齐整平牙列,精确调整牙位和颌位。结果双期矫治中Ⅰ期治疗可纠正骨骼矢状关系不调,减小覆盖。14例患者经过双期矫治下颌前移明显,面型协调美观。结论双期矫治对以下颌后缩为主要表现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力矫治器矫治早期功能性-骨性安氏Ⅲ类错合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20例替牙期功能性-骨性安氏Ⅲ类错合前牙反合患者。使用磁力矫治器进行矫治,并作头影测量分析及面型分析。结果经治患者面型改善,前牙反合解除,磨牙Ⅰ类关系,效果满意。结论磁力矫治器矫治早期功能性-骨性安氏Ⅲ类错合疗效显著,使用方便,患者易合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儿童替牙早期安氏Ⅱ类错合畸形患者采取T4K矫治器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接收的22例替牙早期安氏Ⅱ类错合畸形患者,就诊时间为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患者均拍摄X线全景影像及头颅定位侧位,矫治时,先戴T4K软质矫治器,再戴T4K硬质矫治器,矫治12个月后,进行工作模型制取。结果:矫治后,SNA、ANB、前牙覆盖、前牙覆合、U1-SN及上、下牙弓拥挤度明显小于矫治前,上、下牙弓宽度、SNB显著高于矫治前(P0.05)。结论:儿童替牙早期安氏Ⅱ类错合畸形采取T4K矫治器治疗,能使矢状方向不调得以改善,使牙弓宽度扩张,从而使牙列拥挤程度有效减轻,减小深覆合、深覆盖,改善牙齿咬合关系,临床效果确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 2 0例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 2分类牙颌畸形患者 ,以平面导板和斜面导板结合上颌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 ,意在寻求一种简便、有效而快速的矫治安氏Ⅱ类 2分类牙颌畸形的方法。结果完成矫治的平均时间为 8 2个月。本文认为平面导板、斜面导板结合上颌固定矫治器治疗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 2分类牙颌畸形 ,能简化治疗程序、降低成本、缩短疗程、减少正畸医师临床操作时间 ,而且矫治效果良好、患者乐意接受。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科共收治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 2分类错牙合患者 2 0例 ,上下颌牙列轻度拥挤 ,前牙Ⅲ度深覆牙合 ,其中女 1…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应用Twinblock治疗安氏Ⅱ1错(牙合)高角病例前后颌骨形态的变化,评价功能矫治器对矫治Ⅱ1错(牙合)高角病例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20例(平均年龄11.4岁)Ⅱ1分类错(牙合)高角病例应用Twinblock治疗,拍摄治疗前、后头颅X线侧位片,测量骨性标志点的垂直与矢状向变化,分析颌骨形态的变化.结果 矫治后,明显促进了下颌的生长,对上颌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上前牙唇倾度减小,有效的改善了面型.结论 早期应用Twinblock矫治Ⅱ1伴下颌发育不足高角病例,矫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常忠福  尹传卫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2):3052-3053
目的评价舌簧活动矫治器和直丝弓矫治器联合治疗恒牙早期骨性Ⅲ错[牙合]的疗效。方法舌簧活动矫治器和直丝弓矫治器联合治疗恒牙早期骨性Ⅲ错[牙合]12例患者,在矫治前和矫治后拍摄并分析头颅定位侧位片,比较它们前后的变化。结果X线片测量显示SNA增加2.800,SNB减少1.390,ANB减少4.88°。结论舌簧活动矫治器和直丝弓矫治器联合治疗恒牙早期骨性Ⅲ错[牙合]的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X线投影测量技术,观察分析MBT矫治技术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时上颌切牙转矩及位置变化,为正畸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1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的病例,采用MBT滑动直丝弓矫治器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进行矫治,测量分析矫治前后X线的变化.结果 MBT矫治技术能有效控制上颌切牙唇舌向倾斜度,平均增加16.60°;同时切牙的阻抗中心U1R至颚平面的距离U1R-PP平均减少0.53mm.结论 MBT滑动直丝弓矫治器对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拔牙病例前牙的转矩有着很好控制,MBT矫治技术是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作者对40例恒牙列早期安氏Ⅱ2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两组进行矫治,治疗组以平面导板和斜面导板结合上颌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意在寻求一种简便、有效而快速的矫治安氏Ⅱ2类错[牙合]畸形的方法,结果完成矫治的平均时间为9.8个月。对照组应用常规标准方丝弓矫治,完成矫治的平均时间为13.9个月。作者认为平面导板、斜面导板结合上颌固定矫治器矫治恒牙列早期安氏Ⅱ2类错[牙合]畸形,能简化治疗程序、降低成本、缩短疗程、减少正畸医师临床操作时间,而且矫治效果良好、患者乐意接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应用Twinblock治疗安氏Ⅱ^1错[牙合]高角病例前后颌骨形态的变化,评价功能矫治器对矫治Ⅱ1错[牙合]高角病例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20例(平均年龄11.4岁)Ⅱ^1分类错[牙合]高角病例应用Twirrblock治疗,拍摄治疗前、后头颅X线侧位片,测量骨性标志点的垂直与矢状向变化,分析颌骨形态的变化。结果 矫治后,明显促进了下颌的生长,对上颌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上前牙唇倾度减小,有效的改善了面型。结论 早期应用Twinblock矫治Ⅱ^1伴下颌发育不足高角病例,矫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胡建 《淮海医药》2011,(2):139-140
目的 观察应用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及侧貌改变.方法 回顾分析2007~2010年在我院就诊的并采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术后软组织以及侧貌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软组织颏部变厚,软组织面角增大,下唇突点-H线距离、H角、颏唇沟深度和骨骼侧面凸度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双期连续矫正的方法,对下颌后缩引起的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进行矫治的效果。方法Ⅰ期矫正采用头帽-肌激动器矫治器(headgear-activator),Ⅱ期矫正采用MBT直丝弓矫正技术。结果在双期连续矫治中Ⅰ期治疗改善了上下颌骨间,牙齿与颌骨间以及侧貌软组织的关系,使Ⅱ期矫治的难度降低,疗效提高。结论双期连续矫治对下颌后缩的错合有明显疗效,优于单纯采用固定矫治器并能获得较好的软组织侧貌、改善颜面部美观,疗程并不明显加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Coben法分析女性恒牙初期安氏Ⅱ2类错畸形患者的颅颌特征,比较安氏Ⅱ2和Ⅱ1类女性患者及正常值间差异。方法 24名女性恒牙初期安氏Ⅱ2类错畸形患者,用Coben法分析其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所得结果与安氏Ⅱ1类女性患者及哈尔滨地区正常女性间进行比较。结果恒牙初期女性安氏Ⅱ类错畸形2分类和1分类间的Coben分析法中很多测量项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大部分测量结果明显偏离正常值。结论 Coben分析法反映了女性恒牙初期安氏Ⅱ2错畸形患者的颅颌特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作者对40例恒牙列早期安氏Ⅱ2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两组进行矫治,治疗组以平面导板和斜面导板结合上颌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意在寻求一种简便、有效而快速的矫治安氏Ⅱ2类错牙合畸形的方法,结果完成矫治的平均时间为9·8个月。对照组应用常规标准方丝弓矫治,完成矫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