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苍 《陕西中医》2002,23(3):276-278
一贯煎出自魏玉璜《柳州医话》,方由沙参、麦冬、生地、当归、甘杞子、川楝子六味药组成。其功用滋阴疏肝 ,主治肝肾阴虚 ,血燥气滞 ,肝气横逆之胁肋疼痛。魏氏取孔子“吾道一以贯之”之意冠以方名 ,是因此方立法遣药以脏腑制化关系作为依据。沙参、麦冬润肺金以生水 ,兼制肝木 ;生地、枸杞滋肾水以涵木 ;当归养血活血以柔肝 ,川楝子理气疏滞而泄肝。全方金水相生 ,滋水涵木 ,一以贯之 ,故张山雷评之为“涵养肝阴无上良药”。用于治疗阴虚血燥 ,肝气横逆诸证 ,确有良效。笔者以此方加减治疗内伤杂证 ,颇感应手 ,现举例如下。  例 1 胃脘…  相似文献   

2.
名方"一贯煎"出自清代名医魏之琇的<柳洲医话>,堪称滋阴疏肝的良方妙药.由生地黄、麦门冬、北沙参、川楝子、枸杞子、当归组成,具有疏肝调气,养肝血之效.方中重用生地为君,滋阴养血以补肝肾,壮水之主以滋肝木;配枸杞子以益肝阴、养肝体,使肝气条达,以防横逆为害;臣以沙参、麦冬既能滋脾胃之阴,又滋水之上源,肺胃津旺,金气清肃下行,自能制木,共奏培土荣木、养金抑木之功效;佐以当归身柔肝;川楝子既能疏泄肝气,又能顺肝木条达之性,且制诸药滋腻碍胃之弊.  相似文献   

3.
正中医滋阴柔肝名方一贯煎出自清代名医魏之绣的《续名医类案》,善于滋阴疏肝,滋阴养血。方中以生地黄为君,补益肝肾,滋阴养血,体现滋水涵木之意。臣用枸杞、当归滋阴养血柔肝;麦冬、北沙参滋养肺阴,养阴生津。又佐少量川楝子,疏肝止痛。诸药合用,肝体得养,肝气得舒,诸症可解。近年来,关于一贯煎在临床和实验方面又有了许多新用途及研究进展,现就这些新近内容作如下介绍分析。临床应用1.1肝胆病证  相似文献   

4.
王宏仁 《山西中医》1993,9(6):37-38
一贯煎是清代医家魏玉横创制之方,始见于《续名医类案·心胃痛门》,后来王孟英将其辑入《柳州医话》一书,是治疗肝肾阴虚,血燥气郁的著名方剂,多用于胸胁脘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及疝气瘕聚等症。该方由北沙参、麦冬、当归身、生地、枸杞子、川楝子等六味药组成。方中重用生地为君药,滋阴养血以补肝肾;以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为臣药,配合君药滋阴养血生津以柔肝;更用少量川楝子疏泄肝气为佐使;共奏滋阴疏肝之功,使阴液复充,郁热得清。 我在临床中凡遇到具有阴虚肝郁的病或证,以此方随证加减化裁,常常取得满意的疗效,兹介绍验案3则。  相似文献   

5.
李治田 《河北中医》1992,14(3):11-12
一贯煎是《柳州医话》(清·魏之琇)的一张方子。历代医家认为此方乃为肝肾阴虚,血燥气滞而设。方中生地为君,滋阴养血以补肝肾,辅以沙参、当归、枸杞子滋阴而柔肝,合主药以滋阴养血生津,更伍以少量川楝子,性虽苦燥,但配入大量甘寒养阴药中,则不嫌其伤津之避,仅能疏泄肝气,为佐使也。诸药相伍,使肝肾之阴得养,  相似文献   

6.
韩萍 《吉林中医药》2007,27(3):43-43
一贯煎出自清代魏玉璜的《柳州医话》,方由沙参、麦冬、生地、当归、枸杞子、川楝子6味药组成。其功用滋阴疏肝,主治肝肾阴虚之胁痛。全方金水相生,滋水涵木,为涵养肝阴第一良药。笔者跟从宋卓敏教授在临床上应用此方加减治疗妇科疾病,颇感得心应手,仅举验案二则,以资佐证。1绝  相似文献   

7.
正桃红四物汤出自于清·吴谦的《医宗金鉴》,为活血化瘀方中的经典方剂,功效以活血祛瘀为核心,辅以养血、补血、行气。本方由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六味药组成。方中以桃仁、红花为主,主要发挥活血化瘀之功;以甘温之熟地黄、当归滋阴补肝、养血;白芍养血和营,以增补血之力;川芎活血行气、调畅气血,以助活血之功。全方配伍严谨,使瘀血去、新血生、气机畅,活血而不伤血,化瘀而不伤正。  相似文献   

8.
一贯煎方出魏玉横《续名医类案》,其药物组成:沙参、麦冬、生地、枸杞、当归、川楝子,功能滋阴疏肝。主治:肝肾阴虚、肝气横逆、胸胁疼痛、脘痛、咽干口燥之症。  相似文献   

9.
正桃红四物汤出自《医宗金鉴》,由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6味组成。具有活血化瘀、养血补血的功效,方中主以桃仁、红花,发挥其活血化瘀之效;辅以甘温之熟地黄、当归滋阴补肝、养血调经;白芍养血和营,以增补血之力,并有柔肝止痛之功;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活血行气、调畅气血,以助活血。全方配伍得当,使瘀血祛、新血生、气机  相似文献   

10.
正"滋水清肝饮"出自清·高鼓峰方,见于《医宗己任编》:"疏肝益肾汤,凡胃脘痛,大便秘结者,肝血虚也,此方主之。"[1]吴仪洛《成方切用》[2]引用此方,更名为"滋水清肝饮"沿用至今。本方为六味地黄丸合丹栀逍遥散化裁而成,其中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壮水制火;柴胡、栀子、牡丹皮清泻肝火;当归、白芍滋阴养血;茯苓、酸枣仁养心安神。此方立方之初用于治疗肝郁阴虚之胃痛、胁痛,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  相似文献   

11.
两地汤出自《傅青主女科》,由生地、玄参、白芍、麦冬、地骨皮、阿胶组成。原方主要用于治疗由于肾火旺,肾水亏所致之月经先期量少者。方中生地、地骨皮能清骨中之热,而又不损胃气;玄参、麦冬滋阴壮水;阿胶滋阴补血;白芍养血敛阴。全方重在滋水,使水足而火自平,阴生而阳自秘也。笔者在临床运用此方化裁治疗多种疾病均获良效,现举验案3则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一贯煎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林  秦应娟 《山西中医》2004,20(2):46-46
一贯煎出自清代医家魏之的《续名医类案》,实由固本丸、集灵膏二方加减衍化而来 ,独加一味川楝子 ,方中生地、当归、枸杞子补肝肾之阴 ,滋水涵木 ,沙参、麦冬补肺胃 ,扶金制木 ,佐以川楝子顺肝木调达之性 ,同时助阴液运行 ,共达滋养肝肾 ,疏肝理气之功。常用于慢性肝病表现为  相似文献   

13.
“一贯煎”出自《柳洲医话》,是由北沙参、麦冬、当归身、生地黄、甘杞子、川栋子等六味药组成,为滋阴疏肝之剂。主治肝肾阴虚、气滞不运、胸脘胁痛、吞酸吐苦、疝气积聚、脉反细弱或虚弦、舌无津液、咽喉干燥者。  相似文献   

14.
滋阴疏肝清热化瘀法治疗萎缩性胃炎伴肠化5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金仓  蔡玉荣 《陕西中医》1998,19(3):106-106
采用滋阴疏肝清热化瘀法(基本方:沙参、麦冬、当归、川楝子、地黄、半枝莲、枸杞、白花蛇舌草等)加减治疗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或异常型增生56例,总有效率96.5%。提示本方有改善本病症状及胃粘膜之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贯煎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兰萍 《四川中医》1998,16(12):51-51
“一贯煎”为疏肝理气,滋肾补肝之良剂。方中地黄、花果滋水涵木,以柔肝木刚悍之性;辽参、麦冬滋水之上源,以强金制木;当归入肝,养血活血,辛香走散;J;1椽子舒肝通络,条达气机,合为舒肝调气,滋阴补液之良剂。故凡肝肾阴虚,血煤气滞,舌红少津,脉象虚弦之症,皆可用之。根据脏腑生克规律,在临床应用中,只要加减得宜,不但治疗范围广泛,而且效果极佳。视录临床验案几则,以资佐证。[功能性子宫出血〕李某,女,36岁,1996年5月来诊。月经过多1年余,淋漓不止2月余。伴腰腹酸痛,小腹下坠发凉,经血红伴有瘀血块,头晕目眩,…  相似文献   

16.
一贯煎方见《柳州医话》,为清代钱塘名医魏之琇所创。方由沙参、麦冬、生地黄、枸杞、川楝子六味药组成。全方组合严谨,柔而能疏,滋而不腻,原治肝肾阴亏、肝气不舒所致的胁痛症。笔者依其义灵活化裁,治疗下列病症,亦收佳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滋水清肝饮出自《医宗己任篇》,本方属肝肾同治之方,由六味地黄汤合丹栀逍遥散加减(生地、山茱萸、茯苓、当归、白芍、山药、丹皮、泽泻、柴胡、栀子、大枣),方中以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之阴;栀子清泻肝热;柴胡调达肝气;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笔者根据此方滋养肝肾、疏肝解郁、清热泻火、养血柔肝的主要功效,结合妇科月经病与肝、肾关系密切的特点,应用于妇科月经病的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经行先期,月经过多经行先期、月经过多均为血热、气虚所致。二者之中,常以血热为主,血热又以肝郁化热为多见。热则迫血妄行月经先期而致,经量…  相似文献   

18.
消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咏梅 《陕西中医》2005,26(8):792-793
目的:观察滋阴清热、理气止痛类中药配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采用消痛汤(生地、枸杞、沙参、麦冬、丹参、延胡索、当归、川楝子等)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2例。结果:总有效率96.87%。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滋阴清热,理气化瘀止痛之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总结肺癌的中医证型规律和方药使用规律,探索中医治疗肺癌的常规治法及常用药对。方法:收集到中医方药治疗肺癌的方剂213首,构建肺癌方剂库,运用频数统计及频繁集分析肺癌的中医证型规律和方药使用规律。结果:肺癌以气阴两虚、阴虚内热、脾虚痰湿、痰瘀互结等为主要证型。肺癌常用治法应为:化痰祛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固本(补气、滋阴、养血等)。肺癌用药以补虚药为第一位,其中气虚为最,之后为化痰药、祛湿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等。具体又以白术-黄芪补气,麦冬-沙参滋阴,半夏-陈皮化痰,白术-茯苓祛湿,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清热解毒,当归-桃仁活血化瘀。结论:肺癌治疗当围绕气虚、阴虚、痰浊、水湿、热毒、血瘀等病机,以补气滋阴、化痰祛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基本治法,以白术-黄芪,麦冬-沙参,半夏-陈皮,白术-茯苓,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当归-桃仁为常用药对,临症加减化裁。  相似文献   

20.
更年期综合征是更年期妇女的常见病,导师张智龙教授认为本病病机多为肝郁血虚、阴虚肝旺,故治疗当从肝论治,以滋阴平肝、养血柔肝为基本治则,应用逍遥散、滋水清肝饮配合养血柔肝针法治疗,针药并用,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