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超导磁共振设备诞生30周年之际,GE医疗将业界唯一的专业化超导磁共振Optima MR430s引入中国,凭借强大的功能和亮丽的身形引起行业瞩目。当今,影像诊断类设备发展呈现两大趋势:一是,高端设备向影像融合发展,无论是PET/CT,PET/MR还是磁共振引导复合手术室都已经成为大影像学术发展的方向。二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以来,国家政策对医学影像设备扶持不断加强,由政策推动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国产化进程促使我国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增长,国内企业在高端市场有所突破,进口替代进程加速。随着计算机辅助诊断高新技术日趋成熟,并在医学影像领域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创新势必成为影像技术发展的核心力量,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将  相似文献   

3.
在数字一体化手术室中,影像工作站是关键性的载体和展现设备,它将具有各种功能的管理软件和相关的设备集成到了一起,通过它不仅能够对手术室环境和各个设备的状态进行控制,还能对手术过程中各种音视频影像源进行整合,满足手术示教等需求。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需求的增多,手术室对影像工作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清2D/3D手术影像工作站”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它不仅提高了手术效率,满足手术示教的要求,还可以创造更加有序的手术空间。  相似文献   

4.
医疗设备包括影像设备、实验室设备、手术设备、激光治疗设备、医疗机器人等。这些设备的应用在医疗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生物传感技术等的不断发展,智能辅助诊断、数据分析和预测、生物传感器、远程监护、3D打印技术等将成为医疗设备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现代医疗设备在应用过程中面临许多挑战,未来的发展将会更加智能化,科技化。分析现代医疗设备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可为医疗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只有不断引入新技术、加强管理、提高安全性,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医院内常用影像设备和医疗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对影像设备图像接入医疗信息系统的几种主要模式进行讨论,分析了不同接口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将各个分立的系统进行有效整合,把相关数据纳入全院影像信息系统中,满足临床电子病历等临床信息系统对于快速调用医技检查结果和相关图像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医疗设备信息》2011,(5):170-171
康达国际医疗作为国内最大的医学影像设备供应商之一,2010年的销量相比2009年增速超过100%,首次突破5亿元人民币。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康达国际医疗在第65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主厅设立了超过200平方米的大型展位,展出了16台不同类型的中高端影像设备。  相似文献   

7.
影像设备种类众多,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医院诊疗活动新需求的不断出现,影像设备亦不断发展变化。作为医院必不可少的硬件,影像设备的配置数量、安装位置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对用房也有各种各样的要求。如伺科学配置影像设备,并且将其合理地安置于建筑内,最终使其很好地为诊疗服务,是医院管理者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期专题,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医院影像设备用房规划设计与设备配置的思路、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逐渐从模拟影像走向了数字化影像。我院为满足医院发展要求,新购置1台GEVR型X线机和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国内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为PACS未来的设计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依据。方法:回顾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某院介入诊疗科PACS运行情况,结合全院实际情况系统分析国内PACS的应用现状及问题。结果:介入诊疗科PACS运行存在问题较多,影像采集设备使用时间跨度长达13 a,6.8%的工作站、14.2%的影像采集设备未接入PACS,4.1%的患者、2.9%的影像未传至PACS。结论:国内PACS设计要适合未来发展预期,运行要稳定、高效、安全、可靠,应用要满足未来医疗、科研、教学需求,为PACS在互联网医疗时代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解决大医院高端影像检查设备成为社会共享资源的问题,促进患者合理向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分流的就医模式的形成.方法:研究跨医院异构系统影像转诊服务的流程,确定支持区域转诊信息共享和互操作平台架构及提供的关键信息服务,并通过一个实例,介绍了区域协同影像转诊系统的具体操作流程.结果:通过建立针对影像转诊患者的服务系统,解决了目前跨医院影像转诊过程中异构系统间信息共享和协同互操作问题.结论:区域协同影像转诊系统为医院间检查互认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陈丽娟 《工企医刊》2012,25(6):19-20
目的熟练使用高压注射器,评价其在磁共振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患者行磁共振增强血管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经右上肢大静脉进行快速大剂量对比剂团注。结果 60例患者均获得高质量,高清晰度的影像资料,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强有力的依据。结论高压注射器满足了造影剂输注的更高要求,使磁共振血管造影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社会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阐述了镇江地区大型医用影像设备的现状,通过对镇江地区拥有DSA、CT、MR的19家医院.就机器运行情况作全面实地调研的方法,最后对所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针对大型医用影像设备的管理和配置问题,根据镇江地区医用影像设备的现状,提出了在有教学任务的地区可考虑在三级医院配置64排CT相关的后处理软件,在三级医院至少配置2套以上的多排CT,二级中心医院可考虑配置16排CT,对于二级和一级中心医院可适当考虑国产CT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功能影像设备(核医学影像)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越来越显著。SPECT-PET/CT结合功能影像和解剖影像的特点,使受检者在一次检查中可同时得到两种影像并进行同机图像融合,为临床提供前所未有的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医学影像。如何引进SPECT-PET/CT,使其其达到最高的性价比,即实用又能满足临床需求,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从多个方面论述了引进SPECT-PET/CT需要考察的各种要素,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邹旭认为,民营医院存在和发展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能成为构建和谐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一个方面,满足人们不同层次医疗需求,缓解人民群众的就医压力。公立医院主要目标是为民众的基本医疗需求提供满意服务,而民营医院尤其大型民营医院则是提供差异化或高端医疗服务的机构,个体诊所也是一样,最好是能提供公立医院一般不涉及的医疗服务项目,这样才能形成互补优势,避免资源重复。  相似文献   

15.
2013年11月3~6日,飞利浦医疗保健携多款创新医疗解决方案参展第70届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新纳米CT(计算机断层扫描仪)、飞利浦联合手术室、木兰数字乳腺影像系统以及ClearVue650彩色超声等主要影像创新产品悉数登场。此外,在创新设备强势登台的同时,飞利浦还在本届博览会上,首次系统发布了其针对中国医疗健康市场的金融解决方案,以满足医疗机构全方位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6.
<正>四川欧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医疗设备、科研仪器、检验试剂、医用耗材代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组织机构完备,拥有员工30余名。该公司是四川省内放射类产品及超声类产品的知名代理商,坚持"质量第一,服务至上"的原则,凭借出色的业绩获得了上海联影高端医疗影像设备、日立阿洛卡超声产品、英国史密斯留置针等近十项四川总代理权,并逐渐发展成为在业界颇具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技术也在日新月异,利用高端计算机科学技术,对各种手术全程画面影像实时记录,使之用于研究、教学和病例存档。这样既可以提高各医院的手术水平,又可以提供手术的全部实时影像记录,使之成为提高手术技术水平的必要材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孙黎明 《医疗装备》2007,20(2):14-15
将专用于写临床报告的计算机接入医用影像设备的以太网,利用FTP远程登录及拷贝图像的方法,用彩色打印机打印满足临床要求、价格低廉的报告单。解决基层医院自行建立图文工作站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新CT新技术——“后64排CT”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2008年北美放射学年会(RSNA)上推出的高端新CT被业内人士称之为“后64排CT”,其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和Z轴覆盖范围都有明显的提高,进一步拓展了冠状动脉的成像质量和诊断准确性,特别是双源CT对高心率患者冠状动脉的成像足以满足诊断要求,射线剂量也明显降低。文章综述了高端CT(如宝石CT、320排CT)的性能及发展.随着X线管和高压发生器、探测器、原始影像重建后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高端CT及其伴随的软硬件技术也将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医疗设备信息》2010,(9):160-161,157
在这个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介入临床诊疗对影像设备的性能要求日益提高,尤其在复杂的神经介入领域,更是对医务人员和设备厂商提出了不断挑战.数字化动态平板探测器技术经过近10年的考验和不断改进已经进入到成熟阶段,血管机机架技术也经历了由双U型臂到双C型臂的突破性技术革命,在心血管介入、脑血管介入、肿瘤介入等方面体现了巨大的临床优越性,已经成为公认的高端血管造影技术的最主要标志,其临床价值和潜力已经被业内广泛认可和接受,代表了血管机系统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