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椎练功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的影响。方法 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采用针灸牵引协同颈椎练功疗法治疗,对照组32例牵引加针灸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及3个月后采用VAS、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在治疗4周、3月的颈椎病治疗改善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4周、3月的VAS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灸牵引结合颈椎练功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明显,结合颈椎练功疗法能显著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毫米波结合牵引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将7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毫米波结合颈椎牵引疗法治疗)、对照组36例(推拿、牵引疗法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痊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毫米波结合颈椎牵引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加味葛根汤结合龙氏治脊疗法、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PNF)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160例,按就诊顺序,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采用加味葛根汤联合龙氏治脊疗法、PNF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加传统按推、穴位点按手法.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臂丛牵拉试验、视觉摸拟评分(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情况,对比2组疗效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在疼痛、臂丛牵拉试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葛根汤联合龙氏治脊疗法、PNF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优于牵引加传统按推、穴位点按手法.  相似文献   

4.
张新根  石钢  曹铨  孙贤杰  范杰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1):2927-2928
目的 观察小针刀治疗和颈椎牵引、中药熏蒸及中频电治疗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平分两组,针刀组采用小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中药熏蒸及中频电治疗;治疗一疗程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复查,并记录患者的主观症状(眩晕、疼痛、臂手麻)、工作、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及临床体征(骨关节、软组织体征,椎动脉受压体征)的缓解情况.结果 针刀组治疗1个月后,主观症状、工作、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及临床体征改善明显;在缓解头痛、项背痛、软组织压痛、枕部神经压痛方面经随访1个月、3个月均疗效显著.随访6个月临床指标方面能达到治愈的程度,椎动脉受压体征阴性.对照组治疗1、3、6个月后,主观症状、工作、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稍有改善,但临床体征尤其是椎动脉受压体征改善不明显.针刀组和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刀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小针刀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加味桂枝葛根汤配合牵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确诊为颈椎病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加味桂枝葛根汤配合牵引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牵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92.5% vs.77.5%,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加味桂枝葛根汤配合牵引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卧位颈椎牵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卧位牵引)和对照组(坐位牵引)。两组均实施颈椎牵引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卧位和坐位下牵引治疗。对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进行评分,根据临床症状评分增减情况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牵引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牵引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采用卧位颈椎牵引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坐位下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症状总评分和对照组治疗后的症状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卧位下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点穴推拿联合牵引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4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观察组在牵引治疗基础上行点穴推拿治疗。两组患者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15次,总计1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点穴推拿联合牵引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8.
滕红君 《首都医药》2013,(10):62-63
目的观察探讨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处理经验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42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的方法分成两组,各有21例。观察组使用针灸推拿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针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总有效率为100.0%(21/21),痊愈率为71.4%(15/21),随访8个月复发率为4.8%(1/21),随访18个月复发率为9.5%(2/21);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5.2%(20/21),痊愈率为47.6%(10/21),随访8个月复发率为19.0%(4/21),随访18个月复发率为28.6%(6/2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近期与远期复发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对比单用针灸治疗痊愈率有提高,更能有效控制近期与远期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健 《河北医药》2013,(23):3558-3559
目的探讨小角度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病理学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颈椎牵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小角度牵引进行治疗。比较2组疗效、颈椎病评分、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结果(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00%,明显低于观察组(94.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根据颈椎病评分标准,对照组治疗前后总得分分别为(62±12)分、(71±14)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总得分分别为(64±13)分、(89±21)分,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3)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根据QLQC-30评价标准,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劣于观察组,且QLQC一30各项指标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角度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床颈椎牵引治疗,颈椎恢复速度快、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明显提高,应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点按人迎穴配合颈椎牵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选入的57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持续点按人迎穴,两侧交替进行,每侧约5 min,共10 min,1次/d,10次为1疗程,共3个疗程;配合颈椎牵引1次、d,每次20 min,10次为1疗程,共3个疗程.对照组给予颈椎牵引,方法同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3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并随访1年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CASCS评分比较(t=13.793 6),治疗后两组比较(t=5.1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3.1%)明显高于对照组(67.9%),1年后复发率(13.8%)明显低于对照组(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点按人迎穴配合颈椎牵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桂枝葛根汤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颈椎病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止痛剂、镇静剂、维生素B1、B12等药物处理,并结合牵引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桂枝葛根汤,连续治疗14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疼痛VAS评分,并统计两组整体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均从治疗后3d开始其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从治疗后3d开始其疼痛VA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5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5%(x2=7.366,P=0.007)。结论针对颈椎病患者使用桂枝葛根汤,能显著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推拿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20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推拿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刀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疗效、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随访3个月,观察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VAS值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刀配合推拿治疗颈椎病效果良好,可以有效控制症状,缓解颈肩部疼痛,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刘铭 《中国实用医药》2013,8(17):160-162
目的通过桂枝加葛根汤结合颈椎整脊疗法,寻找治疗风寒束表证颈椎综合征(Cervical Vertebrae Syndrome,CVS)的有效方法。方法风寒束表证CVS患者48例,分组治疗,采用桂枝加葛根汤结合颈椎整脊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5.22%,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各自治疗前后比较症状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患者在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加葛根汤配合颈椎整脊治疗风寒束表型CVS,疗效良好,易为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4.
腹针配合颈椎康复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腹针配合颈椎康复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腹针配合颈椎康复操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电针配合颈椎康复操治疗。分别对两组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组在急性发作期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针配合颈椎康复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桂枝加葛根汤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将10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实验1组给予桂枝加葛根汤治疗,实验2组给予桂枝加葛根汤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各36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药物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2组显效率77.8%,有效率97.2%;实验1组显效率22.2%,有效率66.7%;对照组显效率30.5%,有效率72.2%;两实验组的药物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桂枝加葛根汤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联合治疗时疗效更佳,且安全性较高,对症状的改善更好,并可明显减少药物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入院治疗的10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53例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方剂、颈椎牵引及推拿等治疗),53例单纯给予西医治疗(给予丹参注射液、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4.736,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其中对照组出现2例头晕、头痛症状,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满意,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牵引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7月~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3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前者采取推拿联合牵引治疗,后者采取单纯的牵引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其中,观察组患者痊愈106例,有效37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95.3%;而对照组患者痊愈73例,有效35例,无效42例,有效率为72.0%,两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联合牵引治疗可有效的改善人体的微循环,调整人体颈椎内外力的平衡状态,恢复颈椎的正常结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徐卫红  周贤斌 《中国药业》2012,21(15):106-107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选择功能性便秘患者72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莫沙必利5 mg,每天3次,餐前30 min服用,连用4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0.42 g,每天3次,连用4周。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并随访观察治疗后3个月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67,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8例,对照组复发16例,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9.27,P<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可迅速、持续缓解功能性便秘的相关症状,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研究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型颈椎病患者90例开展本次研究,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4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采用西医方法治疗基础上增加桂枝加葛根汤,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视觉模糊评分差异不明显,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3、7、14 d的疼痛视觉模糊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例数为43例,治疗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例数为34例,治疗总有效率75.56%。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颈型颈椎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纠正肢体及颈部活动受限情况,缓解颈部及肩背部疼痛感,与单纯给予西医治疗相比较,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卢渊铭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280-281
目的探讨血栓通胶囊联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给予丹红注射液及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给予中药四物汤,比较两组治疗1个月后临床有效率及椎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经联合治疗后,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