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联合治疗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针灸推拿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症状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6.12±1.03)分、症状评分(7.12±1.03)分低于对照组的(9.22±10.03)、(11.65±1.03)分, ADL评分(78.65±1.32)分高于对照组的(72.21±1.0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风后遗症在治疗过程中应用针灸推拿以及药物联合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极高,值得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正天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偏头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针药组30例采用针刺和中成药正天丸综合治疗,中药组30例采用中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后针药组临床有效率96.7%,中药组临床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良好,显著优于单纯中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模式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综合康复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康复模式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AS评分、FMA评分、ADL评分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AS评分、FMA评分和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康复组通过康复治疗的疗效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7008,P〈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综合性康复模式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密集型银质针加温针灸治疗臀中肌损伤的疗效.方法 臀中肌损伤8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应用局部密集型银质针加温针灸,每周1次,2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应用常规针刺法加温针灸,每周5次,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VAS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局部密集型银质针加温针灸治疗臀中肌损伤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金志萍  刘学源 《上海医药》2012,(14):51-52,I0002
目的:探讨双乳突法头部低频电刺激及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ADL)恢复的影响。方法: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低频电刺激及早期康复训练组(A组)、低频电刺激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A、B两组均采用低频电刺激、常规药物治疗,A组在发病48h内立即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ADL的变化。结果:三组在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D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DL评分明显好于B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频电刺激及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络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朝阳市中医院内科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60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均应用信封法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应用通络针灸治疗,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针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应用通络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临床效果优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2011年8月收治的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药巴曲酶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在治疗第28d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在第3、7、14、21d对患者进行纤维蛋白原(Fib)测定,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DL评分及Fib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DL评分、Fib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加用灯盏花素静脉滴注治疗,14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4项指标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灯盏花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确切,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热腑实型便秘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痰热腑实型便秘160例随机分为针药组、中药组、针刺组、西药组,每组40例.针药组予针刺少商、商阳(双)、丰隆(双)、天枢(双)、支沟(双侧)、归来(左)、水道(左)、中脘穴方,及中药双花、连翘、黄芩、栀子、胆南星、全瓜萎、当归、生大黄、白术、云苓组方;中药组采用同针药组的中药组方;针刺组采取同针药组的针刺穴方;西药组使用开塞露治疗.比较治疗7 d及21 d的效果及神经功能评分. 结果 治疗7 d和21 d时,针药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组神经功能评分与治疗初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药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其他3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 结论 针药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热腑实型便秘可达到作用互补、增强效果的目的 ,是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的可行途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30 d后分别对两组临床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E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结果高压氧治疗组ESS评分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DL评分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脑梗死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探寻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对更为有效的方法。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74例LDH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常规针刺组,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结束2个月后VAS评分和ADL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种针刺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VAS评分和ADL评分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VAS评分和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治疗后2月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P<0.05)。结论电针治疗与常规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在止痛的远期疗效方面电针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中医定向透药配合超声波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予以两组患者常规手法按摩治疗,另予以治疗组中医定向透药配合超声波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的疼痛情况与上肢运动功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ADL、FMA评分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VAS、ADL、FMA评分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临床疗效(93.33%)优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采用中医定向透药配合超声波治疗,可改善患者疼痛症状,促进上肢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联合康复理疗治疗中老年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76例中老年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中医针灸联合康复理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06,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4.56±2.2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06±4.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联合康复理疗治疗中老年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和4周分别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2周、4周MD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DL、FCA评分均较前升高,4周后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疗法配合药物和康复训能够促进卒中后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灸与康复护理联合应用对老年中风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观察护理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接收诊治的86例老年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针灸联合康复护理的方式。护理2个月后,通过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康复效果;通过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护理2个月后,两组患者HAMD、NIHS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ADL均较护理前升高,其中观察组HAMD、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SF-36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针灸与康复护理联合应用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中风后遗症患者抑郁情绪和神经缺损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护理效果显著,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老年中风后遗症患者中推广及应用价值均较高。  相似文献   

16.
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脑血栓64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养民 《中国实用医药》2012,17(17):132-133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4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68.8%.观察组总有效率87.5%.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脑血栓,疗效优于单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西医常规治疗联合芪蛭通络胶囊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术后患者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该院介入科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6例,介入术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3例,给予阿司匹林及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4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芪蛭通络胶囊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水平、生活质量评分[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0%(40/43),高于对照组的76.7%(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风偏瘫采取针灸治疗对神经功能恢复的促进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当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针灸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工具(Barthel指数)、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量表)、神经功能缺损(CSS)评分以及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FMA评分、C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风偏瘫应用针灸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强化肩胛带训练及早期康复治疗对经针灸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选取67例发病2~12周的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针灸治疗+常规训练治疗,23例)、B组(强化肩胛带训练+针灸治疗,20例)、C组(强化肩胛带训练+针灸治疗+早期康复治疗,24例),分别于入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简化Fugl-Meyer评估( FMA)上肢功能评分和改良Bathel指数( 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3组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B组VAS指数、FMA指数、MBI指数优于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VAS指数、FMA指数、MBI指数优于A、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肩胛带控制训练联合早期康复治疗能很好地改善经针灸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肩痛、上肢运动能力并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韦氏壮药烫疗包联合华佗夹脊点穴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宁市武鸣区中医医院2018年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bobath康复技术治疗,治疗组采用韦氏壮药烫疗包联合华佗夹脊点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韦氏壮药烫疗包联合华佗夹脊点穴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增强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