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8S管理模式,促进外科实训室的建设管理。方法对外科实训室的现状进行细化分析,并引入8S管理,对于8S管理在外科实训室中的管理应用进行讨论,为外科实训室管理提出建议,并对整理后的实训室进行定期检查和持续整改。结果 8S管理可以提升管理效率和文化素养,消除安全隐患,使实训室管理更加标准化、规范化以及制度化。结论实训室是学生临床技能训练的重要场所,引进8S管理,可以节省材料的损耗,增加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为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提高实训室管理和实训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6S”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1年7月,医院体检中心实施“6S”管理模式,以2021年1月-6月为实施前组,以2021年7月-2022年1月为实施后组。对比“6S”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护士自我综合素质评分,并在实施前后随机挑选150名参检人员对体检中心的护理工作进行满意度评分。结果:实施后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护理人员自我综合素质评分、体检人员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在体检中心实施“6S”管理模式,可提高科室整体护理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有效防止发生院内交叉感染,保障护理安全,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及探讨生化质控管理模式在现阶段医院检验科工作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9年1-3月期间在该院检验科38例检验人员为重点对象,并分别采用全自动分析仪各监测63例生化检验标本统计对比两组检验人员管理前、后的工作质量评分、各项检验标本不达标率及患者对检验人员工作满意度情况,并予以评价。结果实验组操作技能、业务知识、学科发展、检验效率及检验质量评分情况,均较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健康体检患者标本、门诊患者标本及住院患者标本不达标率均为1例(1.59%),明显低于参照组健康体检患者标本、门诊患者标本及住院患者标本不达标率的6例(9.52%)、8例(12.70%)、7例(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检验人员工作满意度98.41%,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对检验人员工作满意度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生化质控管理运用在现阶段医院检验科工作管理中的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5S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制定5S管理活动计划、实施方案、考核标准,并检测基础护理质量、护士综合素质等方面内容.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在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了5S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合格率、一级护理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以及患者满意率均优于实施前.结论:在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5S管理模式,可以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护理人员的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效果.同时,还能提升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6S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手术室护理与管理人员共计19名,在6S管理模式下,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对比实施6S管理前后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应用6S管理后,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大幅度提高,护理满意度上升,与应用6S管理前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6S管理可以明显改善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保证患者治疗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 OEC 管理模式在泌尿外科开展以来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某医院泌尿外科实施 OEC 管理模式,其内容包括确定护理工作目标的责任体系、建立护理工作的日清体系和激励机制。通过对比实施前后患者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理工作质量,验证 OEC 管理模式在临床上应用的效果。结果 OEC 管理模式实施后,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指标(整体护理能力、病区管理能力、基础护理能力和护理文书管理)平均得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患者对护理工作认同满意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OEC 管理模式可促进临床护理工作实行更加统筹的精细化和目标化管理,进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9S”管理法在我院多院区标准化陈设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调研我院多院区病房管理现状,在标准化陈设管理中采用“9S”管理方法,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各院区在环境、耗材、消防、门诊等方面与本部做到同质化管理。调查患者满意度、护士对“9S”管理满意度和安全通道管理规范质量评价,观察标准化陈设实施“9S”管理后的效果。结果:“9S”管理实施后,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提高,病区安全通道规范率达到100%。结论:在一院多区标准化陈设管理中采用“9S”管理模式,可改善医院各院区病区环境,保障病区安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和临床科室满意度,促进医院多院区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在神经外科监护室仪器设备安全管理的过程中6S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将实施6S管理前后的神经外科监护室仪器设备与医护人员作为分析对象,进一步分析实施6S管理后神经外科监护室仪器设备的安全管理情况。结果:实施6S管理后医护人员对仪器设备满意度相对较高,与实施6S管理前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实施6S管理前相比,实施6S管理后神经外科监护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效果更具优势,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实施神经外科监护室仪器设备安全管理的过程中6S管理是一种相对较为理想的管理方式,有助于医护人员对仪器设备满意度的提升以及安全管理水平、质量的提升,保证了仪器设备可以处于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9.
赵成铎 《智慧健康》2022,(36):30-33
目的研究生化质控管理在现阶段医院检验科工作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检验科于2020年10~12月工作的62位检验工作人员以及在此阶段经相关工作人员检验的74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检验工作人员以及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1,47)以及对照组(n=31,47)。对照组检验工作人员使用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检验工作人员使用生化质控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检验工作人员使用不同管理后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检验工作人员的知识掌握评分、技能操作评分、检验效率评分、检验质量评分与学科发展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检验工作人员标本检验结果不达标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检验工作人员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现阶段医院检验科工作管理中应用生化质控管理效果显著,值得在检验科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临床医学检验工作中质量控制提高因素和相应的对策,为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接受医学检验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医学检验工作中通过常规管理模式进行质量控制管理,研究组患者在医学检验工作中通过有针对性的管理模式进行质量控制管理,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对于检验工作的满意度以及产生差错事件几率,将所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对于检验工作质量控制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检验期间产生差错性事件的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医学检验工作中开展有效的质量控制管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差错性事件的出现几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消毒安全管理对供应室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天津市宁河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2018年1月—2019年12月的护理人员10名,根据研究时间分为对照组(2018年1—12月)和观察组(2019年1—12月)。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消毒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消毒安全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消毒模式的服务质量与消毒工作满意度。结果实施消毒安全管理模式的观察组各项服务质量指标均明显优于实施常规各项管理模式的对照组,观察组各项消毒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安全管理可明显提高供应室的管理效果,提高了服务质量及消毒工作满意度,值得在消毒供应室管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分组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采用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建立起护士长、护理组长、护士、助理护士四级质控体系。观察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实施效果。结果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后,各项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实施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手术科室医生对护士满意度评分分别为72分和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管理效能,同时也可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实施效果显著,可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流程管理模式的效果评价。方法该院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流程管理模式,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实施前后1年的护理工作进行效果评价,对护理质量进行分析。结果护理流程管理模式实施后的护理服务水平,护理安全意识,工作效率,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均比实施前显著升高,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流程管理模式能够使医院护理管理水平更加规范,提高了护理安全和质量,可以作为护理管理的理想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7S现场管理模式在血站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对血站的人员、设备、物料、环境等要素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和“节约”7个环节的现场管理,统计分析血站7S现场管理模式实施前和实施后主要质量指标情况。结果:献血者、用血单位及血站员工满意度均大于99%;设备使用及维护正确率均为100%;物料使用、血液储存正确率均为100%;医疗废物处置、清洁消毒正确率均为100%。结论:将7S 现场管理应用在血站管理中,有利于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员工素养及血站服务质量,更好地保障血液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精神科安全护理中实施"5S"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以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精神科病房的精神疾病患者共340例为对象开展研究,在病房安全护理工作中实施"5S"管理模式,分析实施前后在护理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实施后,病房护理管理质量合格率、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综合满意度分别达到了97.35%、98.53%、0.59%、99.41%,较实施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护理后患者PANSS评分、PSP评分较实施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在精神科安全护理中实施"5S"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增强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有利于改善患者症状及功能表现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分析口腔医学实验实训室安全管理,全面保障实验室的安全,打造稳定、有序的教学工作环境。方法:通过对实验室现状展开分析,提出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并坚持执行。结果:从建立实验室安全管控风险清单,安全监管体系,强化安全文化建设,推动安全标准化建设等几个方面,全面打造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另外,对实验室内的安全隐患点加强管控。结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对于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给予高度重视,强化师生安全意识,打造全面的安全体系,为广大师生提供安全的实验实训环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在提高器械手工清洗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模式,通过界定、测量、分析、改进、控制5个阶段,对器械手工清洗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比较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前后器械手工清洗合格率以及临床对CSSD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后器械手工清洗合格率达96.40%,临床对CSSD的满意度为96.67%,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可明显提高器械手工清洗质量,提高临床对CSSD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期间的脑外科护士43名,同时选取脑外科同期住院治疗的患者100例。医护管理人员将人性化管理模式充分运用到脑外科的护理管理工作中加以实施,并对干预措施实施前后的护士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干预措施实施前相比,干预措施实施后护士对工作环境和同事关系和谐及知识技能增加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而护理纠纷则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措施实施后患者对护理态度和护理技能以及护理环境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合理应用对于提高护士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孔彩霞  杨芳 《现代保健》2013,(24):65-66
目的:总结应用走动式管理于护理管理的具体方法,探讨实施走动式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效果。方法:在护士长的带领下,对工作任务进行分配,各级护士每天不定时巡查病房以实行走动式管理及现场管理,在走动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严格按照护理质量标准进行质量控制,实施走动式管理模式1年后,对护理质量控制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走动式管理模式后,护理质量控制中基础护理、护理文书书写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较之前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工作中实施走动式管理模式可促使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和隐患及时发现并改正,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面质量控制管理在生化检验科工作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以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该院检验科的26名检验人员为研究对象,并采用全自动分析仪对128份生化检验标本进行监测,根据该次管理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参照组(常规管理)及实验组(全面质量控制管理),各组均分为(13/64)例,统计及比对两组检验人员管理前、后的工作质量评分、各项检验标本不达标率对检验人员工作满意度情况,并作出总结。结果实验组操作技能、业务知识、学科发展、检验效率及检验质量评分情况,均较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健康体检患者标本、门诊患者标本及住院患者标本不达标率均为1份(1.56%),明显低于参照组健康体检患者标本、门诊患者标本及住院患者标本不达标率的7份(10.93%)、9份(14.06%)、7份(1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检验人员工作满意度63(98.44%),显著高于参照组对检验人员工作满意度56(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生化检验科实施全面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检验结果及准确度,可为临床诊断病情及诊治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