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巨大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51例要求保留子宫的巨大子宫肌瘤(肌瘤直径7~11cm)患者纳入研究。腹腔镜手术26例,开腹手术25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价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术后疼痛、术后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手术均取得成功,无一例发生并发症。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术后2级以上疼痛发生率、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下巨大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微创手术的优点,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21例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37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日及镇痛剂的使用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腹手术组在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剂使用腹腔镜组2例(9 %),开腹组32例(86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聂晶 《肿瘤学杂志》2008,14(8):671-67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0年4月至2006年12月同期卵巢肿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腹腔镜组(38例)和开腹手术组(40例),比较分析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2.28±1.07h、24.06±5.26h、4.52±0.82d.开腹手术组分别为22.15±5.48h、35.30±6.25h、7.76±1.16d,腹腔镜组明显低于开腹组(P〈0.01)。[结论]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术具有安全、微创、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40例(阴式组)及同期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40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5,P=0.243;t=0.482,P=0.631).阴式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18±8h vs 29±9h,t=5.778,P=0.0001)、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4±1d vs 6±1d,t=8.944,P<0.001).两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症状均改善;与对照组比较,阴式组患者术后康复快.[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较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及手术操作。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51例(腹腔镜组)及同期开腹子宫肌壁问肌瘤剔除术54例(开腹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中和手术后的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所需时间短,下床活动早,术后住院时间短,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和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只要病例选择适当,并熟练掌握腹腔镜操作技术,改进手术方法,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是可行的,腹腔镜下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比开腹手术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传统开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传统开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50例(腹式组)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30例(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复发率等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腹式组(P0.01),术中出血量与腹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病率均少于腹式组(P0.05),但术后复发率腹腔镜组明显高于腹式组(P0.01)。结论开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各有优缺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势,而对于体积较大且多发性的子宫肌瘤,传统开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是较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对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机体应急反应的影响。[方法]2007年9月~2008年9月6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30例和开腹手术组30例。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1、3、5d内皮素(ET)、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腹腔镜组术后第1dET显著下降(P〈0.05),术后第3d恢复至术前水平:而开腹组手术前后ET无显著性变化。两组患者术后IL-6、CRP水平均增高(P〈0.01),且开腹组显著高于腹腔镜组(P〈0.01),术后第5d腹腔镜组IL-6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第5d两组CRP水平仍显著高于术前水平(P〈0.05).且开腹组显著高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对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相比开腹手术应急反应轻.强度小.持续时间短。  相似文献   

8.
余月琴 《肿瘤学杂志》2008,14(3):216-2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的手术价值。[方法]21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同时25例良性卵巢肿瘤病人行开腹手术作对照研究。[结果]两组比较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出血量腹腔镜组(70.2±9.5)ml,开腹组(120.1±14.7)ml,有显著性差异(P〈0.01),肛门排气时间腹腔镜组(21.2±3.2)h,开腹组(33.1±4.4)h,有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住院日腹腔镜组(4.8±1.9)d,开腹组(9.3±2.1)h,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可减少手术出血量,缩短平均住院日,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的情况下,可作为良性卵巢肿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悬吊式腹腔镜(悬吊组)与气腹腹腔镜(气腹组)在结直肠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2005年7月14日~2008年7月10日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病人42例,其中悬吊组20例,气腹组22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除淋巴结数、术后排气时间。[结果]手术时间:悬吊组100~310min,平均205.5±14.37min;气腹组90.480min,平均244.77±23.65min(P=O.174)。术中出血量:悬吊组100—260ml,平均160.9±12.28ml:气腹组20.700ml,平均218.41±35.92ml(P=0.153)。清除淋巴结数:悬吊组5~25枚,平均15.2±1.16枚;气腹组6~44枚,平均17.05±1.9枚(P=0.424)。术后排气时间:悬吊组26~46h.平均35.7±1.48h;气腹组18-48h,平均32.55±1.86h(P=0.198)。气腹组术中损伤输尿管1例.中转开腹2例:悬吊组术后阴道直肠瘘1例:两组各有1例直肠癌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结论]悬吊式腹腔镜手术消除了CO2气腹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可能成为心肺功能较差及老年病人的一种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21例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37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日及镇痛剂的使用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腹手术组在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剂使用腹腔镜组2例(9%),开腹组32例(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