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究中医优势与特色专科护理在外科的创新性实践效果。方法:医院自2021年1月起对外科管理方案进行调整,将2020年设为实施前,将2021年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外科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实施前后外科护士的中医护理技术水平评分及实施前后患者对外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实施后外科的综合护理能力、中西医护理实践、护理服务能力、持续质量改进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外科护士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评分、中医护理操作能力评分、中医综合护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对外科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98.80%,显著高于实施前的8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分把握外科护理工作特点,发挥中医优势与特色专科护理的作用,能够显著提高外科的护理管理质量,提升护士的中医护理水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系统化培训与考核标准在促进中医护理方案推广实施中的价值。方法:为提高中医护理护理方案实施质量,促进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推广应用,医院从2021年开始对相关科室护理人员展开系统化培训与考核标准管理,统计2021年4月—2022年4月期间,医院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次数,并从中选取患者80例,作为管理后研究对象;另查阅2020年2月—2021年2月医院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情况统计实施次数,并从中选取患者80例,作为管理前研究对象。探讨系统化培训与考核标准管理前后,医院中医护理方案开展实施情况,评估管理前后医院中医护理方案开展质量,调查患者对中医护理方案实施的满意度情况,比较组间数据差异。结果:管理后医院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次数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医院实施系统化培训与考核标准管理,不仅能促进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各部门的实施推广,还能提高中医护理人员主动学习能力,中医护理专业技术落实改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贯穿中医药文化的管理措施对精神科病区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医院自2021年1月起调整精神科护理管理方案,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到病区管理中,内容包括加强病区文化建设、加强中医药文化培训、调整护理制度及流程等,2020年为实施前,2021年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期间护理人员共22名,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精神科护士在中医护理方面的认知、信念、行为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精神科病区的基础护理、优质护理、服务管理、安全管理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精神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贯穿中医药文化的管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精神科病区护理管理质量,提高了精神科护士在中医护理方面的知信行评分,也改善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消化内科病区开展9S管理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运用效果和价值。方法:医院消化内科自2021年11月起对收治的患者在开展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时实施9S管理,2020年11月—2021年10月为实施前,2021年11月—2022年10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患者SF-36健康生活量表中的8个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总依从性、总满意度等,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开展9S管理能够显著提高中医护理操作在消化内科的运用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和依从性,增加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案例导入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外科中医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从2021年2—10月医院外科在职护士中随机选择60名为研究对象,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教学,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研究期间接受传统的中医护理技术教学,观察组则采用“案例导入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士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护士的中医护理理论知识和中医护理技术掌握度考核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的个人能力评估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对教学满意度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外科开展“案例导入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管理,不仅能提高外科中医护理技术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还能提升护士的个人能力和教学满意度,对促进外科中医护理技术整体水平提升有积极意义,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追踪管理法在提升老年康复科中医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自2022年1月起采用追踪管理法进行老年康复科中医护理管理方案的调整,2021年7—12月为实施前,2022年1—6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老年康复科的中医基础护理、辨证施护、中医护理记录、中医护理安全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老年康复科护士在管理制度、护理流程、绩效评定、护理质控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老年科患者在护理内容、护理技术、护理态度、护理方式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应用追踪管理法进行老年康复科中医护理管理方案的调整,能够显著提高中医护理管理评分,改善了护士对管理方案的满意度评价,也提高了患者对老年康复科中医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评价,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专项管理在促进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开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统计2021年医院中医护理技术开展情况和中医护理科研情况,包括开展项目种类、开展例次、人均开展例次、撰写和发表中医护理文章数量、中医护理科研立项情况;2022年实施中医护理专项管理,对比实施中医护理专项管理前后的中医护理技术开展情况和中医护理科研情况。结果:2022年在开展的中医护理项目由2021年的11项增加至15项,人均开展例次由2021年的4.58次/人增加至7.74次/人;2022年撰写中医护理相关论文由2021年的10篇增加至22篇,申报的科研项目由2021年的2项增加至3项,主持的继续教育项目由2021年的1项增加至4项,2022年新增中医类新技术新项目1项、中医类专利授权1项、主编中医护理口袋书1部、作为副主编专著中医护理技能手册1部。结论:开展中医护理专项管理可促进医院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提升中医护理科研质量和护士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中医适宜技术在外科开展存在的问题,并探索相应管理对策。方法:调查2021年医院外科中医适宜技术开展过程存在的问题,于2022年提出并落实相应管理措施,2021年为实施前,2022年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期间科室护理人员共13名,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科室中医适宜技术存在的问题涉及科室、护理人员、患者三个层面。实施后护理人员对中医适宜技术的掌握度及执行过程中各方面能力得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科室中医适宜技术的知晓率、态度评价、满意度等,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分析明确外科开展中医适宜技术过程存在的问题,并予以针对性管理对策,不仅有助于提升科室护理人员对中医适宜技术的掌握程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能有效改善患者对中医适宜技术的认知与态度,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中医体质辨识结合个体化健康指导在老年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医院老年科于2021年3月开始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合个体化健康指导方案,将2020年3月—2021年2月设为实施前,将2021年3月—2022年2月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科室护理管理评分、护士的考核成绩及护士和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实施后老年科中医护理、个体化服务、护患沟通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老年科护士的中医理论知识、中医护理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护士对管理方案的满意度、患者对老年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体质辨识结合个体化健康指导是一项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围绕该方案开展护理管理工作调整,能够显著提高护士的中医知识及技能水平,提高了老年科护理管理质量,获得了护士和患者双方的共同好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基于中医药文化理念下的中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措施。方法:医院自2021年8月起应用基于中医药文化理念下的感染防控管理措施,2021年2—7月为实施前,2021年8月—2022年1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应用常规感染防控管理,实施前随机选择60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后随机选择6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期间护士共12名,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护士的中医药文化水平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的病房中医药文化建设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的中医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的洗手正确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病区空气菌株数显著少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感染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基于中医药文化理念下的中医院感染防控管理的成效显著,与常规感染防控管理相比,大大提高了护士的中医药文化水平,促进了病房中医药文化建设,且能提高护士的中医护理质量,改善其手卫生执行情况与病区空气质量,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中医药文化建设在老年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7月起开展加强老年科中医药文化建设活动,以推动中医药特色服务在老年科诊疗活动中的优势,通过培训加强老年科护士的中医护理水平,建设良好的护理队伍形象,塑造中医文化风貌,并按照中医药特色服务的需求进行护理管理制度调整,将中医药文化建设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全面提高老年科的中医护理管理质量,2022年1—6月为实施前,2022年7—12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实施常规管理,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老年科的各项护理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老年科护士各项中医护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老年科患者对护理水平、护理态度、护理效率、履行告知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能够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显著提高了老年科的护理管理质量,提升了老年科护士的中医护理水平,改善了患者对老年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加强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及推广模式的价值。方法:医院消化内科从2022年开始实施加强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和推广管理,统计2022年2—12月管理实施后消化内科接诊的805例患者中中医护理技术服务例数,与2021年2—12月管理实施前消化内科接诊的760例患者中,开展中医护理技术管理患者数量进行比较,探讨加强规范及推广管理的实际作用和价值。另从实施前后消化内科中医护理技术服务患者中各随机抽选35例展开调查,评估消化内科中医护理技术实施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探讨加强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化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消化内科临床中医护理技术服务例数较实施前有明显提升,实施后服务患者331例高于实施前的132例。实施后消化内科临床中医护理技术实施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加强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及推广模式应用于消化内科临床护理管理中效果良好,对促进科室中医护理技术应用率提升以及增加中医护理技术服务患者数量均有积极意义,还能提高科室中医护理规范化管理质量,保障患者中医护理服务水平和服务安全性,患者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方位管理在促进康复科病区开展中医适宜技术中的实践。方法:为促进中医适宜技术在康复科病区的开展和应用,医院康复科从2021年1月开始实施全方位管理,对科室现有中医护理管理项目作出一定调整。全方位管理实施后,统计康复科2021年(实施后)期间临床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数量,并与2020年(实施前)康复科临床中医适宜技术应用数量进行比较,分析全方位管理对促进康复科病区中医适宜技术开展的作用。另在全方位管理实施前后对所有接受中医适宜技术护理的康复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同时评估康复科患者实施中医适宜技术护理的依从性,探讨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医院康复科中医适宜技术开展数量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调查康复科中医适宜技术服务患者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评估康复科患者实施中医适宜技术护理的依从性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全方位管理的实施对促进康复科病区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有积极作用,能明显增加康复科临床中医适宜技术服务数量,提升临床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知晓度和信任度,提高康复患者实施中医适宜技术的依从性,对促进中医适宜技术在康复科的发展有重要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发挥中医药优势在促进中医护理管理工作持续改进中的价值。方法:医院胸外科于2022年开始基于中医药理念进行中医护理管理工作质量改进,将2021年的40例患者设为实施前,将2022年的40例患者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患者中医护理管理质量、患者护理期间护理问题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中医护理管理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患者中医护理管理质量考核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中医护理问题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中医护理管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基于中医理念开展临床中医护理管理工作持续改进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临床中医护理患者管理质量,减少护理问题和不良事件发生,患者护理满意度高,能更好且更充分地发挥中医药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药服务与技术在康复科的应用现状与管理对策。方法:医院自2019年1月起对在康复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实施中医药特色护理干预措施,2018年为实施前,2019年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期间随机选择18名护理人员进行研究,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于科室中医护理技术的各项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对于自身的各项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中医特有的护理技术应用到医院康复科就诊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可以帮助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本身的满意度,同时也可以改善就诊患者的负性情绪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肿瘤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肿瘤科于2023年1月调整管理模式,加强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将2022年7—12月的70例患者设为实施前,将2023年1—6月的70例患者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实施前后护士的中医护理能力评分,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实施后患者在生理状况、情绪状况、社会状况、功能状况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的辨证施护能力、护理记录能力、护理操作能力、安全防控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调整管理措施,加强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肿瘤科的临床应用,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同时也提升了护士的中医护理能力,提高了患者对肿瘤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文化建设活动在推动中医适宜技术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医院自2023年1月起以推动中医适宜技术应用为目标,开展中医文化建设活动,2023年1—6月为实施后,2022年7—12月为实施前,实施前仍按照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开展工作,研究期间护理人员共16名,实施前随机选择323例为研究对象,实施后随机选择33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患者的中医适宜技术应用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在护理评估、干预计划拟定、护理操作、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执行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开展中医文化建设活动是推动中医适宜技术应用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提高了护士在中医护理工作方面的执行能力,改善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综合评估技术干预对肛肠科中医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医院肛肠科自2022年1月起构建综合评估体系,成立综合评估技术干预小组,采用文献法、德尔菲法进行评估指标及体系的构建,并予以落实。2021年为实施前,2022年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的西医护理、中医护理、健康教育、护理安全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的理论考核、技能考核、综合实践、突发情况应对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构建综合评估体系及技术干预小组,能够显著提高肛肠科的中医护理管理质量,也提高了护士的中医护理岗位工作能力,改善了患者对肛肠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月报手册"的应用在医院外科新护士教育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和管理意义。方法:医院自2018年起,在外科新护士教育管理工作中应用月报手册。医院外科2017年6~12月收治患者500例,期间负责护理工作的新护士采用传统教育模式,为实施前;医院外科2018年1~6月收治患者500例,期间负责护理工作的新护士在教育管理中应用"月报手册",为实施后。分析比较新护士应用不同教育手段进行培训后,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情况及患者对新护士护理工作的整体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实施后患者及家属对新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医院外科科室新护士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全面使用月报手册,能够有效降低新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住院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大大提升,在医院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加强骨科患者中医药素质培养管理的实践价值。方法:医院骨科从2022年6月开始对临床患者开展中医药素质培养管理,2022年6月—2023年4月为实施后,2021年8月—2022年5月为实施前,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骨科患者对中医健康管理知识的知晓度和了解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临床中医诊疗和护理管理工作的依从度、配合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科室护理管理工作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加强骨科患者中医药素质培养管理,能提升患者对中医健康管理知识的知晓度和了解度,让患者更愿意主动选择和接受中医药管理,继而提高患者对临床中医诊疗和护理管理工作的依从度、配合度,患者管理满意度高,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