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母婴保健服务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健康教育,在产后访视中开展健康教育有利于培养健康的行为、习惯,增加产妇自觉、主动接受保健的意识,从而预防、减少甚至消除有害因素对母婴的伤害,以达到母亲和婴儿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网络健康教育在HIV感染孕妇母婴阻断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建立孕期档案、经HIV-1确认实验确诊为HIV/AIDS的孕妇152例为研究对象,对她们进行母婴阻断干预以及网络健康教育。比较实施网络健康教育前后孕妇的疾病知识知晓情况、母婴阻断干预前后孕妇的免疫功能状况以及母婴阻断成功率。结果开展网络健康教育前HIV感染孕妇的疾病知识知晓率为23.68%,开展网络健康教育后的疾病知识知晓率为99.34%,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V孕妇母婴阻断干预前的CD4~+T细胞计数为5~520(M为167.5)个/μL,母婴阻断后CD4~+T细胞计数为6~1010(M为479)个/μL。婴儿出生后6周和3个月时的两次检测结果均显示,孕妇所产的152例婴儿均未感染HIV,母婴阻断成功率达100%。结论对进行母婴阻断干预的HIV感染孕妇进行网络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孕妇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以及免疫功能,促进母婴阻断的顺利实施,提高母婴阻断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对孕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干预效果,为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条件接近的两个地区作为干预地区和对照地区,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干预研究。干预措施包括举办讲座和发放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宣传资料等。通过干预前及干预后的两次问卷调查,了解孕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及艾滋病一般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变化,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共完成1 541名孕妇的调查,其中干预组933人,对照组608人。干预前两组对象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对艾滋病一般防治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干预组。实施干预后,干预组孕妇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及艾滋病一般防治的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高了孕妇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以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的提高较为明显,因此,应继续开展综合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4.
妊娠期血糖升高可严重危害母婴健康。在不同时期,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精心护理,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才能降低围生期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保证母婴健康,使得住院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探讨健康教育与管理对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自我管理、血糖控制和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进行,以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各40例,以常规护理为对照,以健康教育与管理为观察组,分析健康教育与管理的价值所在,并对比两组的自我管理、血糖控制和母婴并发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较对照组高,血糖控制较对照组的要好,母婴并发症较对照组的要少,观察组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对照组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采取健康教育与管理,效果显著,可以帮助患者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控制血糖,稳定病情,值得去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刘彦君 《糖尿病之友》2014,(1):I0004-I0004
近年来,我国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每年大约有120万~140万孕妇受此疾病困扰,严重影响到母婴的健康。虽然目前妊娠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是妊娠和糖尿病相互影响,不仅会增加母婴围产期疾病危险,而且导致将来母婴患2型糖尿病的机会明显增加。因此,做好孕期管理,对于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改善妊娠结局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二甲双胍在糖尿病合并妊娠或哺乳期间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已有初步研究提示,二甲双胍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妊娠和哺乳期糖尿病妇女,对母婴健康无不良影响。但是,其对母婴的近期和远期安全性尚有待更大型的、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8.
HBV母婴传播及其阻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引起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的主要原因是HBV的母婴传播。近年来,HBV母婴传播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相关的研究成果也是层出不穷。现将HBV母婴传播的途径、机制、影响因素及阻断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在产科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我院收治435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250例和对照组185例,分别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和常规健康教育指导,观察出院4周后健康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母婴护理知识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母婴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探讨艾滋病母婴传播概况以及中国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现行阻断方式,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对健康教育、咨询检测、妊娠结局、药物治疗、婴儿喂养、追踪随访等有关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一些看似简单的临床决策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伦理学观点和建议。同时也呼吁全社会为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创造一个宽容的伦理关爱环境,有效遏止艾滋病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作为研究时段,选择此时间段内该院妇产科收治的9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实验组(n=49),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妇产科护理,实验组则采取优质护理,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血糖情况、分娩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血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分娩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孕妇的健康知识及控制血糖,有效降低分娱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改善妊娠高血压母婴结局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母婴结局。结果实验组剖宫产2例,产后出血1例;对照组剖宫产12例,产后出血4例,子痫3例;且两组患者护理后母婴结局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高血压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母婴结局,利于母婴健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在糖尿病产妇母婴同室产后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影响.方法:以母婴同室的80例糖尿病产妇为例,时间为2019.05-2021.01之间,将80例按照不同干预分为2组(各组40例).参照组实施产后常规护理,实验组基于前组上加强健康教育.比较2组不同护理干预效果、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与...  相似文献   

14.
艾滋病是威胁人类健康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卫生和社会问题。感染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 deficiency virus,HIV)的妇女在怀孕、分娩或产后哺乳等过程中均可能将HIV传染给其所娩婴儿。近年来,全国HIV感染者中母婴传播的比例为1%左右,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是艾滋病防治的工作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围产期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47例,所有孕妇根据其自身身体状况实施综合护理。结果经过治疗以后,孕妇均顺利生产,在分娩过程中未出现心力衰竭的现象,且只有1例出现产后严重的并发症,经过抢救后康复。母婴均健康。结论对所有孕妇制定特殊的护理方式对于避免孕妇死亡,母婴健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自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妊娠糖尿病作为糖尿病的一大亚型独立划分出来至今的30.年间,妊娠糖尿病患病率不断增加,其对母婴健康的影响巨大,值得密切关注。妊娠糖尿病的病理机制可能与妊娠期问胰岛素抵抗加剧,以及胰岛素信号转递过程中多个环节受损有关,尚需更多的探索。为了保证母婴健康,对妊娠糖尿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仍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对其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2—2013年收治应用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该院同期收治应用常规妊娠期治疗护理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孕妇妊娠结局。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母婴合并症状有显著改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孕妇平均住院时间要短很多,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应用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母婴合并症状发生概率,保障母婴身体健康安全,具有突出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正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苍白亚种感染所致的一种全身性且具有较强传染性的慢性传染病,早发现、早治疗是阻断母婴传播的关键,因此开展孕产妇梅毒监测对控制梅毒疫情、减少母婴传播及保护母婴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孕产妇梅毒感染状况和特点,本研究对7 146例孕产妇梅毒筛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HC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人群普遍易感,主要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制品抗HCV筛查大大减少了HCV血液传播几率。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丙型肝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HCV传播趋势得到明显遏制。但HCV感染具有隐匿性,丙型肝炎疫苗尚未研制成功,母婴传播缺乏有效的阻断措施,将成为HCV主要传染方式之一。降低HCV母婴传播率,对预防新生儿HCV感染及降低人群中丙型肝炎的感染率仍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关于HCV母婴传播具体机制、危险因素的研究一直在进行,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有许多问题尚无统一认识。现就HCV母婴传播具体机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住院的120例初产妇,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其中前者采用普通母婴护理方法,后者采用优质母婴床旁护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育儿相关技能掌握程度、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43例,占71.7%,治疗组58例,占96.6%,满意度有很大提高,健康基本知识掌握情况治疗组和对照组的58.3%>41.7%,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实施有效的优质母婴床旁护理服务,不仅可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护理满意度,同时也有利于增强产妇的信心,对整个护理来说有实质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