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杨丽萍  李伟宏 《中成药》2023,(11):3520-3527
目的 制备桔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 熔融-高压均质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以脂(单硬脂酸甘油酯)药比、泊洛沙姆188用量、Labrasol用量、均质压力、均质次数为影响因素,包封率、载药量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试验优化处方。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形态,测定溶解度、体外释药、稳定性,进行晶型分析。3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灌胃给予桔皮素、物理混合物、桔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不含Labrasol)、Labrasol+桔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桔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含Labrasol)的0.5%CMC-Na混悬液(50 mg/kg),于0.5、1、2、3、4、5、6、8、12 h采血,HPLC法测定桔皮素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最佳处方为桔皮素用量30 mg,脂药比15∶1,泊洛沙姆188用量1.0%,Labrasol用量0.16%,均质压力80 MPa,均质次数6次,平均包封率为(90.16±1.67)%,载药量为(5.66±0.24)%,粒径为(189.76±8.92)nm, Zeta电位为-(36.08±1.72)mV。固体脂质纳米粒增加了桔皮素在模拟胃液、模拟肠液中...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2019,(8)
目的优化藤茶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并考察其体外释药行为。方法熔融-超声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后,以投药量、药脂比、乳化剂(泊洛沙姆188)用量为影响因素,粒径、包封率、载药量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处方。然后,透析法考察其体外释药行为。结果最佳处方为投药量0.48%,药脂比1∶5,乳化剂用量6.6%,所得固体脂质纳米粒混悬液均匀稳定,平均粒径、包封率、载药量分别为(148.2±7.1)nm、(87.27±0.96)%、(12.43±0.49)%,而且其24 h内累积释放率为98.81%,体外释药行为符合Weibull模型(R~2=0.999 5)。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制备具有缓释特性的藤茶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蟾酥固体脂质纳米粒(CS-SLN)制备工艺。方法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CSSLN,以包封率、载药量、粒径及综合值为指标,考察载体(GME)用量、大豆磷脂用量及泊洛沙姆188(P188)用量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同时运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制剂处方,并对结果进行方程拟合,预测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制备60m L蟾酥固体脂质纳米粒混悬液的最优处方构成为单硬脂酸甘油酯0. 56 g,大豆磷脂量2. 24 g,泊洛沙姆188 0. 5 g,根据优化方案制备的蟾酥固体脂质纳米粒包封率为86. 4%,载药量为1. 88%,平均粒径为116. 3 nm。结论该处方可用于蟾酥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工艺简单,Box-Behnken响应面法可用于蟾酥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工艺优化,建立的模型具有良好预测性。  相似文献   

4.
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β-榄香烯固体脂质纳米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制备β-榄香烯固体脂质纳米粒,并对其粒径和包封率进行考察.方法 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并以包封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β-榄香烯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工艺.结果 所得β-榄香烯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最佳制备条件是β-榄香烯20μL,卵磷脂90 mg,硬脂酸90 mg,2.5%聚山梨酯80 5 mL,2.5%泊洛沙姆1885 mL.结论 该处方可用于β-榄香烯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5.
吴茱萸碱分散片及吴茱萸碱不同处理方法的溶出度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测定吴茱萸碱分散片及吴茱萸碱经不同方法处理后的溶出度。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溶出度测定法第二法(浆法),以1%SDS 900 mL为溶出介质,转速100 r.min-1;制备吴茱萸碱-泊洛沙姆188固体分散体、吴茱萸碱超微粉及吴茱萸碱超微粉-泊洛沙姆188固体分散体,HPLC测定溶出度。结果:吴茱萸碱分散片45 min溶出度>60%;吴茱萸碱超微粉-泊洛沙姆188固体分散体体外溶出度较好。结论:建立的吴茱萸碱分散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可作为吴茱萸碱分散片的溶出度检测方法;吴茱萸碱几乎不溶于水,超微粉碎联合固体分散体技术能显著提高吴茱萸碱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6.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吴茱萸次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严春临  张季  刘敏  徐梦  侯勇  薛贵平 《中草药》2015,46(9):1307-1313
目的优化吴茱萸次碱固体脂质纳米粒(Rut-SLN)的处方。方法以薄膜-超声法制备Rut-SLN,以包封率、平均粒径、Zeta电位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考察单硬脂酸甘油酯/主药质量比(A)、卵磷脂/单硬脂酸甘油酯质量比(B)、泊洛沙姆188质量(C)3因素对包封率、平均粒径、Zeta电位的影响,以效应面法选取最佳处方条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根据优化处方制得Rut-SLN的包封率、平均粒径、Zeta电位分别为84.27%、122.6 nm、-20.7mV。结论优选的Rut-SLN处方稳定可行,包封率高,稳定性好,可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7.
郝吉福  王建筑  郭丰广  孔志峰  李菲  彭新生 《中成药》2011,33(10):1713-1718
目的 基于Box-Behnken实验设计探讨影响龙血竭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处方因素以优化最佳处方.方法 以龙血竭为模型药物,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利用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实验设计,考察单硬脂酸甘油酯的用量(X1),泊洛沙姆188的用量(X2)以及药物的比例(X3)对固体脂质纳米粒包封率(Y1)、浊度(y2)和载药量(Y3)的影响,通过建立相应的二项式数学模型优化处方.结果 最优处方为固体脂质纳米粒中脂质单硬脂酸甘油酯用量为5%,5.39%的poloxmer 188作为乳化剂,含药物量为15%.结论 采用Box-Behnken实验没计可用于龙血竭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处方优化筛选.  相似文献   

8.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蟾酥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备工艺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优化蟾酥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冷却-匀质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以平均粒径、包封率、载药量及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考察辅料山榆酸甘油酯用量、注射用大豆磷脂用量、泊洛沙姆188用量3因素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对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和二项式拟合,效应面法选取最佳工艺条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从复相关系数上看,各指标二项式拟合方程均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根据优化工艺制得蟾酥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71.5 nm,包封率为92.45%,载药量为5.26%。结论:优选的蟾酥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包封率高,可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 优选苦参碱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处方工艺并考察其外观性状、粒径分布。方法: 采用超声分散法制备苦参碱固体脂质纳米粒,以苦参碱包封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苦参碱-硬脂酸质量比、硬脂酸-大豆卵磷脂质量比、泊洛沙姆质量浓度、油-水相体积比对处方工艺的影响。结果: 优选的处方工艺为硬脂酸-大豆卵磷脂(1:1),苦参碱-硬脂酸(1:6),泊洛沙姆质量浓度12 g·L-1,油-水相体积比(1:5)。制备的苦参碱固体脂质纳米粒为乳状溶液,呈乳白色,晃动后可能会产生白色絮状物,有光泽,平均包封率82.8%,平均载药量5.5%。该纳米粒呈不规则类球形或椭球形,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155 nm。结论: 优选的处方工艺稳定可靠,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7,(6)
目的优化水蜈蚣Kyllinga brevifolia Rottb.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方法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以总黄酮含有量、泊洛沙姆188用量、单硬脂酸甘油酯用量为影响因素,包封率和平均粒径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效应面优化处方,并通过透析法考察其体外释药性。结果最佳处方为总黄酮含有量7%,泊洛沙姆188用量6.73%,单硬脂酸甘油酯用量3.49%,包封率99.30%,平均粒径76.5 nm。固体脂质纳米粒8 h时累积释放度为53.83%,24 h时达90.41%,与Ritger-Peppas模型拟合度最高,为药物扩散和脂质载体材料溶蚀的协同过程。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为开发水蜈蚣新型制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