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重建股骨矩(股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联合前侧短重建钢板内固定)和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之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7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并择期行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177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重建组(n=88)及PFNA组(n=89)。重建组行股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及前侧短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PFNA组则采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3月疗效及术后1、3、6、12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PFNA组患者手术耗时、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总输血量均明显低于重建组(P=0. 001); PFNA组患者术后引流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明显低于重建组(P 0. 01); PFNA组术后3月的疗效优良率明显高于重建组(P 0. 05); PFNA组患者术后1月及3月Harris评分明显高于重建组(P=0. 001); PFNA组患者一般并发症及器械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重建组(P 0. 05)。结论 PFNA对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效果较好,能减少患者术中骨折周围组织的损伤,同时提升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明显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改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且手术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有限切开重建股骨外侧壁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逆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3—2017-02采用有限切开重建股骨外侧壁PFNA内固定治疗的25例股骨逆粗隆间骨折。于股骨大粗隆稍远端骨折处作切口,A3.1型骨折用顶棒或复位钳辅助复位并维持,A3.3型骨折复位后用钢丝捆扎或锁定钢板固定股骨大粗隆骨折块,重建股骨近端外侧壁。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感染及血管神经损伤。25例均完成12个月随访,无肺栓塞、脂肪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骨折不愈合、骨折畸形愈合、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出现。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平均7.5(3.5~12)个月。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17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2.0%。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逆粗隆间骨折术中根据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恢复股骨外侧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能使内固定物更好地支撑头颈骨块,防止退钉及髋内翻,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累及股骨颈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2例累及股骨颈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骨折组)及12例单纯股骨粗隆间骨折(单纯骨折组)均采用PFNA内固定。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12周骨折愈合情况,以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多发骨折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开复位例数明显多于单纯骨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骨折组术后12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较单纯骨折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术后未出现感染、皮肤坏死、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但多发骨折组1例于术后4周螺旋刀片切出股骨头。结论对于累及股骨颈的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可以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但需要更高超的复位及固定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刀片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2组,各30例。PFNA组实施PFNA治疗,DHS组实施DHS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DHS组,术中出血量少于DH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16个月,末次随访依据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PFNA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术治疗高龄粗隆间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愈合时间短,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及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44例,随机采用PFN内固定治疗21例,PFNA治疗23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评估。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明显比PFN组缩短;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方面,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FNA组术后并发症较PFN组减少。结论 PFN和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可早期活动、并发症少等优点,但PFNA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优于PFN。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8月至2014年8月筛选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采用股骨近端外侧锁钉钢板辅助前侧短重建钢板(重建股骨距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组)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重建股骨距组:男8例,女22例;年龄63~85岁,平均(73.41±5.12)岁;病程1~3 d;骨折按AO/ASIF分型,AO 31-A2.2型12例,A2.3型11例,A3.3型7例。PF NA组:男10例,女28例;年龄65~90岁,平均(74.26±4.53)岁;病程1~3 d;AO 31-A2.2型15例,A2.3型13例,A3.3型10例。68例患者均为外伤致患侧髋部疼痛、肿胀,X线片证实股骨粗隆间骨折。分析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质量、骨折愈合时间、开始部分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并发症:PFNA组出现螺旋刀片切割1例,深静脉血栓1例;重建股骨距组深静脉血栓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68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0~24个月,平均22.5个月。两组患者部分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PFNA组明显低于重建股骨距组(P0.001)。愈合时间:PFNA组低于重建股骨距组(P0.05)。结论:重建股骨距和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均有良好疗效,PFNA内固定操作简单、创伤小、愈合快,应为首选。  相似文献   

7.
陈志祥  王传功 《中国骨伤》2020,33(11):1053-1057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及重建钛板重建外侧壁及股骨矩治疗Evans-JensenⅤ型转子间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分析自2013年10月至2016年3月采用手术治疗的股骨转子间Evans-JensenⅤ型骨折患者30例。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16例行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闭合复位组);14例行小切口切开重建钛板重建股骨矩及外侧壁PFNA内固定(切开复位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中(失血量、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后康复(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性愈合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内固定断裂、退出、螺旋刀片切出),术后12个月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观察比较颈干角丢失度数。结果:30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18个月。所有患者骨折顺利愈合,切开复位组患者手术失血量、手术持续的时间均明显大于闭合复位组(P<0.05)。切开复位组患者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性愈合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颈干角丢失度数均优于闭合复位组(P<0.05)。。结论:使用重建钛板对股骨矩及外侧壁进行复位和固定,PFNA髓内固定治疗Evans-JensenⅤ型的转子间骨折,能够恢复股骨矩及外侧壁对股骨头颈的支撑,有利于提高手术以后骨折断端及内固定的稳定性,减少单独采用PFNA治疗以后骨折断端移位、内固定松动、切出甚至断裂等风险。缩短老年患者卧床时间,减少手术相关的并发症,为Evans-JensenⅤ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Gamm钉、PFNA及股骨重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8例,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3组,PFNA组56例,Gamma钉治疗组12例,股骨重建钉组1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髋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PFNA组及股骨重建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小于股骨Gamma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FNA组与股骨重建组间无明显的差异PFNA组及股骨重建钉组住院时间较Gamma钉组有所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rker髋关节功能评定结果显示,Gamma钉组、PFNA组及股骨重建钉组3组术后总优良率分别为75%、92.8%、90%,PFNA组及股骨重建钉组高于Gamma钉组(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PFNA组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PFNA、Gamma钉及股骨重建钉均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股骨重建钉及PFNA具有创伤小、手术方法简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更适合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9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使用DHS内固定术,观察组(46例)行PFNA内固定术。观察和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5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DHS内固定32例(DHS组),PFNA内固定24例(PFNA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总失血量、术中透视时间、下床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Harris评分。结果 PFNA组在手术时间、失血量、下床负重时间以及术后3、6个月Harris评分优于DHS组,但DHS组术中透视时间少于FPNA组。结论 DHS和PFNA均是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PFNA能提供早期的负重及功能锻炼,更适合骨质疏松、不稳定骨折合并外侧壁骨折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林鸿宽  赖草生  周之平  曾峰  王朝强 《中国骨伤》2022,35(11):1081-1086
目的: 比较加长型股骨近端带螺旋刀片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联合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与普通PFNA治疗AO-A3.3 型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58例AO-A3.3 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27例采用加长PFNA+MIPPO钢板重建外侧壁(A组),31例采用闭合复位PFNA固定(B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 d、6个月股骨颈长度和顶尖距(tip apex distance,TAD),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10个月采用Harris评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28个月,术后切口愈合良好。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明显多于B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 d股骨颈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股骨颈长度均较术后2 d缩短(P<0.05),且B组术后6个月股骨颈缩短较A组明显(P<0.05)。术后2 d、6个月 TAD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 d与术后6个月TA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P<0.05)。术后10个月A组髋关节Harris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B组(P<0.05)。结论: 加长PFNA联合 MIPPO小钢板重建外侧壁固定,相比较单纯闭合复位PFNA固定治疗AO-A3.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虽然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增加,但术后促进骨折愈合,患者功能恢复更好,并发症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2.
管国平  蒋旭  易进  王超 《中国骨伤》2020,33(4):302-305
目的:探讨Mimics辅助虚拟复位个体化辅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 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外侧壁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不稳定性外侧壁损伤的股骨转子间骨折11例患者资料,男3例,女8例,年龄64~81岁。骨折AO分型,A3.1型3例,A3.2型6例,A3.3型2例。所有患者作CT扫描,根据CT扫描数据,采用Mimics重建三维重建骨折,先进行虚拟复位,复位满意后,模拟置入PFNA。根据外侧壁骨折特征与拉力螺钉尾在外侧壁的位置关系,采用PFNA+钛缆或钢丝4例,PFNA+重建锁定钢板7例。通过术后随访评估骨折复位质量及愈合情况,最后一次复查行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骨折均获得良好复位,无术后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发生。骨折愈合时间12~20周。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优6例,良3,可2例。结论:采用Mimics辅助虚拟复位个体化辅助PFNA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有助于术前计划,能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DHS、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Gamma钉和PFNA 4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DHS(30例)、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18例)、Gamma钉(22例)和PFNA(38例)治疗,比较4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10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36个月。4组内固定方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DHS组(13.0±1.9)周,锁定钢板组(13.5±3.3)周,Gamma钉组(12.5±2.0)周,PFNA组(12.0±2.8)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功能:DHS组(85.6±5.3)分,优良率86.7%;锁定钢板组(86.1±6.5)分,优良率83.3%;Gamma钉组(88.2±4.2)分,优良率90.9%;PFNA组(89.3±3.8)分,优良率92.1%;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稳定型骨折应用4种内固定方法皆可;对于不稳定型骨折宜选用Gamma钉和PFNA;PFNA尤其适用于不稳定型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相似文献   

14.
王强  冷燕奎  夏冰 《中国骨伤》2023,36(7):641-646
目的:探讨微创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术治疗高龄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20年4月至2020年10月治疗高龄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6例,分别采用微创股骨头置换术(假体组)与PFNA内固定术。假体组35例,女24例,男11例,年龄(86.2±6.1)岁;PFNA组41例,女28例,男13例,年龄(84.6±5.3)岁。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6、12个月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17(14.3±1.4)个月。假体组手术时间长于PFNA组(P<0.05);PFNA组出血量少于假体组(P<0.05);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假体组明显早于PFNA组(P<0.05);术后1、6个月假体组的Harris评分高于PFNA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体组并发症少于PFNA组(P<0.05)。结论:高龄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微创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是一种良好选择,有利于术后早期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属及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15.
3种不同方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病例对照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成国  叶君健 《中国骨伤》2012,25(7):549-553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3种不同方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资料及其随访结果,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自2004年6月至2010年6月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31例,其中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screw,DHS)内固定组72例,男20例,女52例,年龄(72.5±5.5)岁;PFNA(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组43例,男12例,女31例,年龄(72.8±4.9)岁;人工股骨头置换组16例,男4例,女12例,年龄(76.0±5.0)岁。分别对3组患者手术创伤(手术时间、切口长度、X线透视次数、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非负重行走时间、住院时间、临床愈合时间、术后12周Harris髋关节评分)及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8.2个月。手术创伤: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方面,DHS组>人工股骨头置换组>PFNA组;X线透视次数PFNA组最多,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最少。术后恢复:非负重行走时间、住院时间、临床愈合时间方面,DHS组>PFNA组>中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术后12周Harris评分,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明显高于DHS组和PFNA组;DHS组与PFN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DHS组比PFNA组发生率高,3组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FNA可以作为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优先考虑的疗法。DHS较为适合于基层医院、AI型骨折及骨折部位在PFNA入点附近;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粉碎性不稳定型并(或)高龄严重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但不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6.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3种内固定治疗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比较动力髋钢板(DHS)、PFNA、InterTa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2月至2012年5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13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71例,女65例;年龄60~88岁,平均69岁。分别采用DHS(A组,80例)、PFNA(B组,36例)、InterTan(C组,20例)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髋内翻及股骨颈短缩畸形愈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随访,时间2.5~14个月,平均4.1个月。B、C组与A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髋内翻及股骨颈短缩畸形愈合发生、骨折固定失败例数、Harris总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的髋内翻及骨折畸形愈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和InterTa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均优于DHS,而InterTan在粉碎、复杂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更优于PFNA。  相似文献   

17.
韦旭明  孙振中  宋骁军 《中国骨伤》2013,26(12):981-984
目的:比较经皮加压钢板(percutaneous compressing plating,PCCP)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9月至2010年6月,对43例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分别采用PCCP和PFNA治疗。其中PCCP组22例,男9例,女13例;年龄60~86岁,平均(68.4±17.6)岁;A2.2型13例,A2.3型9例。PFNA组21例,男7例,女14例;年龄57-93岁,平均(67.7±20.1)岁;A2.2型10例,A2.3型11例。观察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术后1年Harris评分情况。结果:43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4个月(12~22个月),全部患者获骨折愈合,恢复外伤前行走功能。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术后1年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均有1例出现大粗隆顶端骨块上移、1例患髋外展无力。PCCP组1例出现螺钉断裂,PFNA组1例出现髋关节疼痛。结论:PCCP以及PFNA均能有效治疗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但对于外侧壁顶端骨块移位的影响和治疗策略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合并股骨大粗隆顶点局部骨折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将股骨大粗隆顶点局部骨折复位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合并股骨大粗隆顶点局部骨折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46例,股骨大粗隆顶点局部骨折复位固定26例(复位组),未复位固定20例(未复位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2天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复位组较未复位组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复位组在术后并发症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的功能恢复方面明显优于未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在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第2天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位固定移位的股骨大粗隆顶点骨折能够提高PFNA主钉进针定位的准确性,降低股骨大粗隆外侧壁继发性骨折的发生率,改善术后髋关节功能,减少术后隐性出血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股骨近端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老年特殊类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2009-11—2015-12采用改良股骨近端锁定板内固定治疗的20例老年特殊类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并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7 d血流变学指标水平,分析患者术中指标及术后愈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80~120(90.00±9.86)min,术中出血量400~800(480.00±20.37)ml。骨折均一期愈合。术后6个月疗效根据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12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0%。术后7 d患者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血沉、红细胞电泳和红细胞压积等血流变学指标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殊类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大粗隆顶骨折、梨状窝粉碎骨折、严重粉碎的外侧壁骨折、冠状面骨折)采用改良股骨近端锁定板内固定能更好形成内在支撑,符合生物力学特性,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