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目的了解南京市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和生命质量的现状,探讨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与生命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利用健康素养问卷、EQ-5D量表对南京市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应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南京市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为38.1%。健康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具备率分别为65.2%、42.6%、46.9%。南京市大学生生命质量:EQ-5D均分为(0.92±0.11)分,自评均分为(85.13±12.49)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女生、高年级、医科生、母亲文化程度高的大学生具有更高的健康素养水平(P 0.05);男生、低年级、文理科学生具有更高的生命质量(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学科(OR=2.316,95%CI=1.837~2.920)、年级(OR=1.138,95%CI=1.019~1.271)、学校(OR=1.253,95%CI=1.109~1.415)、母亲文化程度(OR=1.124,95%CI=1.069~1.183)、学习状况(OR=0.898,95%CI=0.849~0.950)以及月消费(OR=0.947,95%CI=0.902~0.995)对大学生健康素养均有影响。大学生健康素养得分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相关系数为0.042(医学生和非医学生分别为0.040和0.046)。结论南京市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较高,但是其健康素养得分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存在极弱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山东省城市初中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进行青少年健康素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山东省16个市各抽取1所城市初中学校,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采用自填、匿名、集体调查的方式,对12 458名城市初中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山东省城市初中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14.6%,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比例分别为13.0%、17.7%和5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中生健康素养总体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性别(OR=1.129,95%CI:1.019~1.251)、年级(OR=1.221,95%CI:1.142~1.305)、自评学习成绩(OR=1.220,95%CI:1.167~1.276)、父亲文化程度(OR=1.193,95%CI:1.104~1.289)和母亲文化程度(OR=1.193,95%CI:1.107~1.285),母亲职业对健康素养总体水平没有影响,但对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OR=1.042,95%CI:1.015~1.07)、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OR=1.031,95%CI:1.008~1.056)、基本技能素养(OR=1.043,95%CI:1.024~1.062)均有影响。结论山东省城市初中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影响健康素养的因素很多,包括个体、家庭及学校等多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重庆市巴南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巴南区15~69岁的779名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的健康素养水平为20.2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城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农村居民(P0.05);慢病患者健康素养水平低于无慢病居民(P0.05);此外,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年龄组、家庭人均年收入、自评健康状况调查对象的健康素养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对象3个方面(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的素养水平分别为31.07%、20.15%、20.54%;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48.91%)、科学健康观(41.08%)、健康信息(33.25%)、慢性病防治(27.86%)、基本医疗(19.77%)和传染病防治(14.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居民(OR=0.532)、初中文化程度(OR=2.853)、高中/职高/中专文化程度(OR=5.983)、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OR=5.522)、家庭人均年收入10 000~20 000元(OR=3.532)、家庭人均年收入20 000~30 000元(OR=2.841)、家庭人均年收入≥30 000元(OR=7.968)均为调查对象是否具备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农村居民、低收入人群及文化程度较低者是今后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妇联女性职工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素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于2019-11对北京市顺义区妇联系统的全部在职女性职工使用全国统一的《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描述分析。结果北京市顺义区妇联女性职工具备健康素养率是48.4%。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3个方面健康素养具备率分别是66.3%、40.4%和49.3%。6类问题素养具备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75.1%、科学健康观68.1%、传染病防治66.9%、慢性病防治50.0%、健康信息42.0%和基本医疗38.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02;18~40岁:OR=1.770,95%CI:1.199~2.612;41~50岁:OR=1.931,95%CI:1.329~2.807)、文化程度(P0.01;高中/中专/技校:OR=2.397,95%CI:1.522~3.776;大专及以上:OR=2.910,95%CI:1.840~4.602)、家庭年收入(P0.01;9万元~:OR=2.957,95%CI:1.651~5.299;12万及以上:OR=3.040,95%CI:1.720~5.374)和慢性病患病情况(P=0.004)是影响顺义区妇联女性职工健康素养水平的因素。结论 2019年北京市顺义区妇联女性职工的总体健康素养水平较高,但健康信息和基本医疗素养偏低。应着重加强健康信息和基本医疗方面的专业知识传播,并引导妇联女性职工如何选择和利用正确的健康信息和基本医疗方面知识,尤其是要对文化程度偏低、家庭年收入不高、年龄偏大的患有慢性病的妇联女性职工群体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2012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分析教师的健康素养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居民健康素养监测中"职业"填写为"教师"者作为调查对象。结果 2012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中职业为教师的调查对象共1778人,男性815人(45.84%),女性963人(54.16%)。调查对象的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18.50%;男性为17.55%,女性为19.31%。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素养水平分别为35.49%、19.91%和22.78%;科学健康观素养为51.57%、传染病防治素养为27.33%、慢性病防治素养为17.77%、安全与急救素养为60.80%、基本医疗素养为12.88%、健康信息素养为31.55%。以西部地区为参照,东部地区教师健康素养水平较高(OR=1.666,95%CI:1.180~2.351)。以初中文化程度为参照,高中/职高/中专和大专/本科及以上教师健康素养水平的OR值分别为3.293(95%CI:1.572~6.897)和5.709(95%CI:2.813~11.589)。以家庭年收入24 000元及以下为参照,家庭年收入在60 000元以上者健康素养水平较高(OR=2.503,95%CI:1.627~3.852)。结论教师的健康素养水平高于普通居民,地区、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是教师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年9—10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对乌鲁木齐市4 000名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调查,不同特征人群健康素养水平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影响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二分类变量的logistic回归方法。结果乌鲁木齐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3.1%。3个维度水平依次为基本技能(25.7%)、基本知识和理念(19.2%)、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16.6%);6类健康问题的水平最高为安全与急救知识(40.1%)、最低为健康信息素养(8.6%)。健康素养水平25~34岁年龄段最高(19.6%),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水平越高(χ2=238.96,P 0.05);事业单位人员健康素养水平最高(17.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35~44岁年龄组素养水平高于15~24岁年龄组(OR=1.82,95%CI=1.18~2.80);本科及以上组健康素养水平最高(OR=8.75,95%CI=5.30~14.45);其他职业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工人/职员(OR=1.58,95%CI=1.21~2.07)。结论乌鲁木齐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仍有待提升,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均是健康素养水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19年贵州省农民群体健康素养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农民群体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方法抽样,使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问卷,以面对面调查方式对贵州省15~69岁7 214名农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19年贵州省农民健康素养水平为5.48%,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健康技能3个方面的健康素养水平为11.23%、7.78%、6.50%,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分别为:科学健康观25.41%、传染病防治6.38%、慢性病防治10.91%、安全与急救24.34%、基本医疗9.09%、健康信息11.7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不吸烟、年龄小、文化程度高、收入高是健康素养的正向影响因素(P0.001):男性健康素养高于女性(OR=2.220,95%CI:1.234~2.961),不吸烟者健康素养高于吸烟者(OR=1.481,95%CI:1.116~1.965),30~39岁(OR=4.145,95%CI:2.635~6.519)、大专及以上(OR=36.931,95%CI:14.417~88.466)、家庭年收入5万元及以上(OR=2.094,95%CI:1.438~3.048)健康素养最高。结论贵州省农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尤其是基本健康技能和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较低,政府相关部门应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佛山市顺德区妇科门诊流动人口对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知识知晓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320名妇科门诊流动人口进行一般情况、HPV及其疫苗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 320名调查对象平均年龄(25.20±6.78)岁;63.1%(202名)为未婚,家庭月收入以3 000~4 999元所占比重最大,占33.8%(108名);HPV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25.3%(81名),HPV疫苗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29.7%(95名)。不同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职业、居住地、医疗付费方式以及是否听说过HPV的流动人口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结果显示,职业(OR=1.541,95%CI=1.051~3.185)、文化程度(OR=1.883,95%CI=1.129~4.981)、接受过宫颈癌宣教(OR=3.412,95%CI=2.175~5.405)是妇科门诊流动人口HPV疫苗知识知晓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佛山市顺德区妇科门诊流动人口对HPV疫苗的认知较差,尤其是低文化程度,职业为工人、农民、服务员和未接受过相关培训的患者,需对这部分人群加强HPV及其疫苗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成都市部分大学生新冠肺炎防治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优化大学生疫情防控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滚雪球方法,网络邀请成都市10所大学的在校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问卷包含知识、态度、行为3个维度,正确回答率≥80%者视为具备新冠肺炎防治健康素养;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问卷2 315份,其中有效问卷2 137份,有效率为92.31%。成都市2 137名大学生新冠肺炎健康素养水平为74.78%,知识、态度、行为素养水平分别为69.77%、79.64%和77.45%。新冠肺炎总体健康素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生高于女生(OR=2.43,95%CI:1.73~3.41);与大一学生相比,大四及以上学生最高(OR=1.96,95%CI:1.08~3.56);汉族学生高于少数民族学生(OR=33.59,95%CI:24.5~46.05);医学生高于非医学生(OR=1.88,95%CI:1.4~2.51);与家庭月收入<3 000元的学生相比,家庭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学生最高(OR=7.72,95%CI:4.37~13.64)。结论 成都市2 137名大学生新冠肺炎健康素养总体较好,但知识素养水平整体偏低。加强对女学生、少数民族学生、非医学生、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群体的健康素养教育,对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20年重庆市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及PPS法,抽取重庆市15~69岁农村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做χ~2检验,多因素分析做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重庆市农村居民2020年健康素养水平为17.26%,其中健康技能素养(17.98%)、慢性病防治素养(12.03%)相对较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健康素养水平高于男性(OR=1.126,95%CI:1.016~1.248);健康素养水平与年龄在35~44年龄段(OR=1.531,95%CI:1.235~1.896)之前呈正相关,之后呈负相关;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最高的为研究生文化程度(OR=48.502,95%CI:11.848~198.55);家庭人均年收入15 000元的健康素养水平最高(OR=1.472,95%CI:1.244~1.743)。结论重庆市农村居民2020年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不高,以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最不容乐观,提示需要对高龄、低文化程度和低收入的农村居民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江苏籍大一新生健康素养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青少年学生健康素养提升行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江苏省20所高校15 602名江苏籍大一新生,使用标准健康素养问卷通过“江苏高校大一新生健康数据管理系统”线上调查,应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  结果  江苏籍大一新生健康素养水平为20.2%,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基本技能3个方面素养水平分别为23.0%,30.7%和31.5%;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72.8%)、科学健康观(58.7%)、传染病防治(28.5%)、健康信息(28.2%)、基本医疗(20.3%)和慢性病防治(15.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校类型、家庭居住地、地区、是否独生子女、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结构是江苏籍大一新生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本科院校(OR=2.77,95%CI=2.47~3.11)、城市(OR=1.20,95%CI=1.07~1.34)、苏南地区(OR=1.10,95%CI=1.00~1.22)、独生子女(OR=1.13,95%CI=1.03~1.25)、母亲文化程度为专/本科及以上(OR=1.53,95%CI=1.30~1.79)以及父母健全家庭(OR=1.16,95%CI=1.00~1.34)的学生具有更高的健康素养水平。  结论  江苏籍大一新生健康素养水平一般,健康素养3个方面、6类问题的发展不均衡。健康素养是社会、家庭、个人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针对重点问题加大健康促进力度,有效提升青少年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及满意度现状,为提升居民获得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2500名重点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重点人群知晓率和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395份,有效回收率为95.8%。重点人群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知晓率为89.5%,满意度为93.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为:人群类别(0~3岁儿童母亲OR=0.333,95%CI:0.160~0.696;65岁及以上老年人OR=1.564,95%CI=1.014~2.414)、地区(中部OR=3.679,95%CI:2.378~5.690;西部OR=1.704,95%CI:1.081~2.687)、医保类型(其他保险OR=2.664,95%CI:1.376~5.157)、职业(专业技术人员OR=0.352,95%CI:0.144~0.860)。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为:人群类别(0~3岁儿童母亲OR=3.023,95%CI:1.712~5.340)、地区(中部OR=3.078,95%CI:1.569~6.038;西部OR=5.252,95%CI:2.762~9.987)。结论重点人群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均处于较高水平,但依然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建议今后应继续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宣传力度,提升服务质量,提升居民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西部农村初中教师健康素养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西、云南、四川、贵州等4省(自治区)农村初中的一线任课教师3213名作为调查对象。结果本次共调查农村初中教师3213人。西部4省(自治区)农村初中教师的健康素养水平为13.23%。农村初中教师的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25.37%、12.04%和16.00%。科学健康观素养水平为43.29%、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为18.11%、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为17.49%、安全与急救素养水平为45.04%、基本医疗素养水平为12.16%、健康信息素养水平为33.21%。农村女性初中教师健康素养水平较高(OR=1.547,95%CI:1.236~1.870);以大专文化程度为参照,本科(OR=3.518,95%CI:1.178~8.914)和硕士研究生(OR=5.312,95%CI:2.438~11.614)文化程度教师健康素养水平较高;有班主任职务的教师健康素养水平较高(OR=1.412,95%CI:1.114~2.079)。结论西部农村初中教师的健康素养水平较低,性别、文化程度、是否为班主任是农村初中教师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重庆市贫困地区居民的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市贫困地区15~69岁13 404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17年重庆市贫困地区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具备率为9.33%。其中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具备率城市(6.08%)低于农村(10.03%)(P0.05);年龄间慢性病防治素养具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5~34岁最高(15.29%);不同文化程度的慢性病防治素养具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受过教育者最高(10.54%);不同职业的慢性病防治素养具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医务人员最高(46.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庆市贫困地区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是年龄(55~64岁:OR=0.627,95%CI:0.441~0.892;65~69岁:OR=0.546,95%CI:0.377~0.789)、文化程度(受过教育:OR=1.793,95%CI:1.456~2.206)、职业(医务人员:OR=3.977,95%CI:1.802~8.776;农民:OR=0.448,95%CI:0.215~0.930)和城乡(农村:OR=2.432,95%CI:2.004~2.952)。结论重庆市贫困地区居民2017年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具备率不高,应以农民、年龄较大者和文化程度较低者为重点干预对象,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的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城郊接合部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城郊接合部居民的健康素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概率比例规模(PPS)抽样方法,从上海市某郊区9个镇、1个街道和1个工业区抽取15~69岁常住居民,采用2016年版《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分析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结果有效调查1 815人,居民总体健康素养具备率为19.50%;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具备率为17.96%,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具备率为24.46%,基本技能素养具备率为38.40%;安全与急救素养具备率为58.46%,科学健康观素养具备率为44.74%,健康信息素养具备率为32.73%,传染病防治素养具备率为31.74%,基本医疗素养具备率为25.56%,慢性病防治素养具备率为11.2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OR_(高中/职高/中专)=2.658, 95%CI:1.381~5.117;OR_(大专及以上)=4.130,95%CI:2.139~7.974)、家庭人均年收入≥5万元(OR=1.654,95%CI:1.155~2.368)是城郊接合部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促进因素;患慢性病(OR=0.667,95%CI:0.492~0.906)是制约因素。结论上海市城郊接合部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低于上海市平均水平,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和是否患慢性病是城郊接合部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河北省外来务工青年所具备的健康素养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对河北省张家口市和保定市4个区县的4个大型商贸城和4个大型工厂1157名16~35岁外来务工青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健康素养水平为8.0%,低于2016年全国健康素养水平(11.58%),健康素养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为21~25岁(OR=0.171,95%CI:0.072~0.407)、26~30岁(OR=0.184,95%CI:0.090~0.376)的外来务工青年健康素养具备水平低于31~35岁的外来务工青年;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OR=0.105,95%CI:0.018~0.630)、初中(OR=0.149,95%CI:0.059~0.377)、高中/中职/中专(OR=0.278,95%CI:0.106~0.725)的外来务工青年健康素养具备水平低于本科及以上的外来务工青年;到当地从业时间为3~5年(OR=5.510,95%CI:2.431~12.485)、6~8年(OR=2.948,95%CI:1.120~7.759)的外来务工青年健康素养具备水平高于8年以上的外来务工青年。结论河北省外来务工青年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各方面健康素养水平不均衡,应针对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外来务工青年特点,加强对从业时间长,低收入群体的健康教育干预,提高外来务工青年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长沙市居民心理健康素养现况,为心理健康促进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1年5—10月采取分层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抽取长沙市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6 426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国民心理健康素养问卷、2条目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2)和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筛查量表(GAD-7)和失眠严重程度调查问卷(ISI)。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6 286人完成问卷调查,长沙市居民心理健康素养达标人数为470名(7.4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为3 000~5 999元(OR=0.607,95%CI:0.395~0.933)、6 000~9 999元(OR=0.460,95%CI:0.300~0.705)、1万元及以上(OR=0.362,95%CI:0.237~0.553),职业为商业或服务或后勤保障人员(OR=0.518,95%CI:0.360~0.747)的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高;患慢性病(OR=...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州市大学生安全用药素养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运用自行编制的问卷对14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广州市3所高校大学生安全用药知晓率为44.39%;男性用药知晓率为47.3%,女性用药知晓率为40.6%。不同学校、年级、专业、生源地、健康状况的高校大学生安全用药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学院校(OR=1.661,95%CI:1.224~2.254)、理工类(OR=1.708,95%CI:1.236~2.362)、城市地区(OR=1.671,95%CI:1.312~2.127)安全用药知晓情况优于中山大学、其他专业、农村地区的大学生。经济类专业(OR=0.505,95%CI:0.258~0.987)的学生的安全用药知晓情况与其他专业的相比较差,健康自评状况非常好(OR=0.292,95%CI:0.143~0.595)的学生的安全用药知晓情况与急慢性疾病的相比较差。学校、年级、专业、生源地、健康状况是影响高校大学生安全用药的主要因素(P0.01)。结论广州市高校大学生安全用药知晓率较低。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在高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加大宣传和普及力度,提高学生安全用药的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低年级大学生性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性教育活动的实施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立意抽样结合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成都市低年级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性知识条目得分情况、性知识来源和偏好采用频数或百分比描述,计算性知识总体知晓率,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性知识总体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053人,年龄范围为15~24岁,男女比例为1:1.49;性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6%;性知识来源的主要途径是同伴交流、学校课堂/活动和性书籍杂志,分别为63.2%、56.8%、40.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知识总体知晓率随着母亲学历(OR=1.536,95%CI:1.159~2.036)和本人月生活费(OR=1.480,95%CI:1.069~2.049)的增加而上升,且性少数者相较于异性恋者有着更高的性知识知晓率(OR=1.812,95%CI:1.070~3.066)。结论成都市低年级大学生性知识水平不高,改善目前的现状需要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医学类大学生丙肝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影响进行调查和研究,为提高医学生丙肝防治认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整群随机抽样,对河南省某综合类院校医学类专业1302名在校大学生对丙型肝炎的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使用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大学生丙型肝炎认知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河南省医学类大学生丙肝知识的总知晓率为73.90%,传播途径、预防方法、风险知识和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75.52%、73.98%、78.22%和72.4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为女生(OR=0.449,95%CI:0.340~0.592),父母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OR=0.521,95%CI:0.393~0.691)的学生丙肝知晓率更高;与一年级大学生相比,二年级大学生丙肝知晓率更高(OR=1.884,95%CI:1.279~2.775);与临床医学系大学生相比,护理与健康学院(OR=0.446,95%CI:0.267~0.746)大学生丙肝知晓率最高,其次为公共卫生学院(OR=0.304,95%CI:0.202~0.458),基础医学院(OR=0.062,95%CI:0.028~0.137)(P0.05)。医学类大学生认为通过互联网方式进行丙肝防治知识的宣传最有效。结论医学类大学生群体对丙肝知晓程度尚可,并与多种因素有关。选择互联网、电视广播等大学生认为,采用最有效的宣传途径来进行丙肝知识教育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丙肝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