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主要阐述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举例说明中药饮片炮制的重要性,开展临方炮制的必要性,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传承中药炮制技术。  相似文献   

2.
摘 要中药“临方炮制”是适应中医辩证施治用药需求发展而来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是保障中药饮片质量、提高中药临床疗效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医医疗机构当以发挥中医药优势与特色为立足之本,大力开展中药临方炮制技术,丰富中医临床用药品种,发扬中医辨证论治、个性化给药的特色优势。中药“临方炮制”是体现中医药特色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提高中医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工作实践出发, 从中药“临方炮制”的发展现状、意义、技术标准、炮制品种及方法例举等方面进行概述,为中医医疗机构开展中药“临方炮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王信  袁丹凤 《中国药房》2007,18(21):1677-1679
目的:加强中药临方炮制,确保中药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介绍目前常用的临方炮制方法,并阐释其临床意义。结果与结论:中药临方炮制对传承与发展祖国传统医药、推动中医药发扬光大并走向世界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查阅近几十年来漳州、福州、广东等地具有代表性的中药炮制书籍,举例说明漳州(闽南中药炮制)中药炮制技术的地方特色,同时通过比较漳州地区中药炮制技术与福州、广东等地的差异性,来说明保护、传承地方特色中药炮制技术和中药临方炮制的重要性,为国家出台有关保护、传承和弘扬中医药特色之一--地方特色中药炮制技术的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开展中药临方炮制,满足中医临床需要,适应当下医改的需要,使医患双方满意。从医生临床需要和患者对药学服务需求两方面加以说明开展中药临方炮制的必要性。开展中药临方炮制,使医患双方满意。  相似文献   

6.
郭桂明  王宏蕾  范峥 《中国药师》2015,(9):1526-1529
摘 要中药煎服与临方炮制是与中药疗效息息相关的重要内容,这两方面对于体现中医的辨证论治、整体观及更好的发挥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这两方面又是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欠缺和薄弱环节。本文就如何开展中药煎服和临方炮制相关的工作提出了四点建议:文献研究、资料整理、用药咨询、人才培养。这四者之间紧密联系,互相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有助于促进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和药学服务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中药临方炮制,即在中药调配时对饮片的临时加工。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医院并没有遵方调配,而是有什么药,只要名字相同,就发什么药,违背了处方应用的原则,降低了临床疗效,贻误了患者的康复。这种现象不仅在规模小的医院有所出现,甚至一些大医院也时有发生。故笔者认为应加强临方炮制,调剂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炮制,绝不能该炮的不炮,该制的不制,以生品代熟品,造成“病准、方对、药不灵”的后果。中药饮片的临方炮制,是中药炮制的一个组成部分,中药饮片临方炮制的范围比常规炮制小,以火制法为主,根据加热的方法、温度、时间的不同,可分为炒、…  相似文献   

8.
目的恢复中药临方炮制,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阐述临方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常规炮制"未能满足临床用药的需要。结果中药临方炮制缺乏不利于提高煎药质量,不利于保存药性,还会造成"药不灵"的后果。结论为提高饮片质量,确保临床疗效,医院还是有必要根据医嘱确实搞好临方炮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药临方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在我院进行的临方炮制中选取1000张,分析1000张临方炮制对临床效果,并总结中药临方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在药物炮制过程中药物的形态变化、性质变化、性能变化及添加辅料等不同的炮制方法均会对中药的临床疗效产生影响。结论在为患者开药时必要需要充分认识到中药临方炮制的重要性,并遵医嘱进行正确的临方炮制,以保持中药的药性,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全国医疗机构中药饮片临方炮制开展现状。方法 以中医医院、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及社区医院为调研对象,采用“问卷星”平台进行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在用中药饮片的基本情况、临方炮制室的建设情况、临方炮制项目的开展情况、临方炮制人员的配备情况等。结果 共73家医疗机构参与调研,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中医医院(61家,83.56%)和三级医院(62家,84.93%)为主,在用中药饮片多仅由生产企业提供(54家,73.97%)。64家(87.67%)认为临方炮制与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密切相关。56家(76.71%)的临床医师有临方炮制需求。27家(36.99%)设有临方炮制室(其中12家设备完善),仅24家开展该业务,其中7家(29.17%)的临方炮制有收费项目;7家(29.17%)的临方炮制业务已列入医保(2家全部列入,5家部分列入);16家(66.67%)的临方炮制人员为专职药师;13家(54.17%)对临方炮制人员的学历要求为大学本科及以上;18家(75.00%)对临方炮制人员的职称要求为药师(初级)及以上。62家(84.93%)认为有必要建设中药饮片临方炮制室,68...  相似文献   

11.
探索研究中药复方制剂的改进。中药学作为一个体系,是目前世界上保留最完整的传统医学,但中药学也要与时俱进,也要不断发展和完善。本文从加强中药复方标准化,开展中药血清药理学以及中药方、别药化学研究等方面,探讨中药复方研究的思路。以中药理论为基础指导方针,应用现代的科学方法,结合临床实际研究开发新品种、新配方,制定处方依据,才能准确地组方,治法根据病情一经确定,它就成为指导临床运用、创新的基础。中药复方制剂在防治疾病、保护人类健康方面,将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鑫  闫影  孙志伟  张文君 《药学研究》2020,39(11):666-669
经典名方疗效确切、应用广泛、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是当前中药复方制剂二次开发的热点之一,而中药复方颗粒剂作为其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之一,除继承经典名方的优势外,还具有起效快,便于服用等特点,是新药研究和申报的重要方向。针对中药成分复杂、研究不深入、质量不易控制等问题,本文从药品基本属性出发,与当下新药研发模式相结合,提出中药复方颗粒剂的设计原则,以回归经典,传承创新思想对药材来源、炮制与制备工艺体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李卫敏  车晓平  李洋 《中国药房》2008,19(6):475-476
目的:探讨医院中药制剂在中医药工作中的作用,为医院中药制剂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从医院中药制剂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医院中药制剂研发、配制、使用在中医药发展链中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结果与结论:医院中药制剂的研究和配制不仅弥补了产业化生产的不足,还在传统中医药的继承和创新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安慰剂的制作成功与中医药临床试验的整体质量以及成功直接相关,因此可靠的质量评价标准可以为成功制备安慰剂提供更有力的证据。保障中药安慰剂的正常制作以及进行质量评价对于保护患者和试验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就不同剂型中药安慰剂的制作(中药汤剂、中药颗粒、中药丸剂安慰剂)、中药安慰剂的质量评价方法(人工打分法、电子仿生测评法),中药安慰剂的临床使用和注意问题等进行综述,以期为提高中药安慰剂的制作工艺及评价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综述各种可用于口服液体制剂的掩味技术及目前中药口服液体制剂掩味技术的研究现状。方法:查阅近十几年来的中外文献期刊和各国专利,对各种口服液体制剂的掩味技术进行了分类总结。结果:以适当的方法对中药口服液体制剂进行了初步的掩味研究,使该种剂型掩味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结论:人们对药物的掩味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应该开发更为有效的掩味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药物制剂新技术不断涌现,在推动我国中药制剂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药物制剂新技术与传统中药制剂方式相结合可以有效提升中药治疗的质量与临床药用价值,为中药现代化发展不断开拓空间。本文主要详细分析几种药物制剂新技术及其在中药制剂领域的实际应用,希望为中药制剂现代化提供一些参考经验,为中医药从业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黄叶 《中国药业》2012,21(16):23-27
微生态中药制剂是以微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在传统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中,结合益生细菌等有益微生物发酵及酶法水解等现代生物技术制备的口服类中药制剂.微生态中药的发酵工艺是一项共性技术,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广泛的实用性,可成为现阶段实施大中药产业战略的有力助推器.将该创新工艺引入到中药复方制剂生产中,可望实现对传统名优中药进行"批量式"二次开发;引入到药用植物提取物生产中,可望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引入到中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中,可望破解人、畜同用抗生素引起交叉耐药的困境.根据中药的属性和类别,分别以食品级、保健食品级、医院制剂、国家级中药新药、中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等各种类别,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发、推广微生态中药产品,可望创建一个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话语权的战略性新兴医药产业群.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发生中药药源性疾病患者一般资料、药品名称、用法用量、给药途径、主要临床表现、转归等。方法收集2004-2012年东营地区(东营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提供数据)中药及制剂导致的药源性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药及制剂导致的药源性疾病共计3446例,共涉及603种中药,包括中药制剂599种,中药饮片4种。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结论急需建立中药制剂致药源性疾病的防御体系,对中药药源性疾病进行系统的资料收集、监测和分析,并通过有效途径及管理措施为临床医生提供合理用药信息及咨询服务,为药品管理行政部门提供修改说明书的依据,最大限度降低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维护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重庆市范围内中药炮制技术传承现状,为进一步建立"重庆市中药炮制技术传承中心"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文献查阅、电话咨询和实地调研等方式,收集、整理和挖掘散落于民间的特色炮制技术、传承资料和传承人员信息,全面了解当今重庆市中药炮制技术传承现状。结果:此次调研共实地考察区县35个,建立了37位中药炮制技术传承人员档案,记录了传统炮制工具145份,收集了文字传承资料12份。结论:重庆市中药炮制技术传承现状及前景堪忧,传承人员严重流失,传承资料及传统炮制工具十不存一,加大传承保护力度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中药浓缩丸具有载药量大、顺应性好、服用和携带方便、适用人群范围广、易于贮存和运输等特点,改善了传统汤剂、蜜丸和煎膏剂等剂型的服用、贮存和运输不便等问题,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具有深刻的研究意义。查阅了近年来发表的中药浓缩丸研究的相关文献,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的上市中药浓缩丸为研究对象,对其分类、数量和适应证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对其制备工艺、干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指出了中药浓缩丸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质量评价缺乏统一标准等。中药浓缩丸既改善了传统剂型的缺点,顺应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又可以结合现代缓控释技术研制成具有缓控释功效的中药浓缩丸剂,尤其是在对胃肠道有刺激性、药效成分稳定性差和不良反应强的中药中发展前景广阔,符合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