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比较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足月引产的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宏  程利南 《新药与临床》1996,15(4):220-222
目的:比较阴道给米索前列醇与静脉滴注缩宫素对足月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50例产妇(初产妇49例、经产妇1例)年龄20-40a,妊娠37.6-42.4wk,随机分为2组,各25例,A组用米索前列醇1片(50μg/片)阴道给药,4-6h重复直至临产。B组用静脉滴注缩宫素2.5-5IU。结果:用药后6hA组比B组宫颈Bishop评分改善更明显(P〈0.05);从给药引产到阴道分娩的时间短,但无统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米索前列醇组:有引产指征、无引产及使用米索前列醇禁忌证的单胎、头位、胎膜完整的足月妊娠妇女62例,采用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引产,间隔4h重复给药,24h最大剂量为200pg。缩宫素组:同条件足月妊娠妇女62例,采用小剂量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结果:米索前列醇组和缩宫素组引产成功率分别为93.6%和85.4%,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是有效而且安全的方法,其引产成功率和缩短引产时间方面优于小剂量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足月妊娠用缩宫素引产失败后再用卡前列甲酯栓的疗效。方法:46例孕妇,妊娠41.2±s1.3wk,年龄25±s5a,无前列腺素药物禁忌证,在用缩宫素引产失败后10~12h内,于阴道后穹窿放置卡前列甲酯栓0.3mg,平卧30min,24h无宫缩再放0.3mg。结果:46例中1次用药引产成功36例,2次用药引产成功10例,成功率100%。与同期缩宫素引产成功的86例相比,诱发宫缩的时间明显缩短,P<0.05。但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1min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两者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缩宫素引产失败后,再用卡前列甲酯栓,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合理剂量。方法:210例有用药指征的孕妇随机分为3组,均采用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25μg组:25μg,q4h;50μg;q18h;100μg组:100μg组和50μg组引产时间显著少于25μg组(均P〈0.05),3组宫缩过频的发生率依次为21%,4%,10%,(P〈0.01)。3组脐动脉血流速度测定及吕产率判别无显著意义(均P〉0.05)。结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米索)终止16周~24周妊娠的最佳给药途径。方法:将240例孕16周~24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30例.米非司酮50mg每天二次,连服3d(总量300 mg),第4天晨阴道内放置米索200μg,2 h~3h1次.24 h内最多6次;对照组110例,米非司酮用法同观察组,第4天晨口服米索400μg,以后隔2h~3 h服药1次,24 h内可服4次.两组若24h内宫口未扩张第2天均可重复用药。结果:两组48h内的引产成功率分别为99.23%和98.18%.差异无显著性(P<0.05),24h小时内流产成功者米索的用量.阴道给药者比口服给药者明显减少(P<0.01).胃肠道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米索200μg阴道小量序贯给药是中期引产较好的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配伍卡前列甲酯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疗效。方法:妊娠≤49d孕妇199例,年龄26±5a,随机分A组89例,B组110例。2组均用米非司酮25mg,bid,3d,于d4,A组阴道后穹窿置卡前列甲酯栓1mg。B组米索前列醇po,600μg。结果:A和B组完全流产率各为83%和93.6%,经X2检验,P<0.05;胎囊排出时间,A组4±5h,B组3±6h,2组无显著差异。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抗早孕效果优于配伍卡前列甲酯。  相似文献   

7.
王修性  陆杏仁 《医药导报》1998,17(4):215-215
128例单脂、头位、足月妊娠的初产妇分别用米索前列醇和缩宫宫进行引产,观察比较二组效果。结果:两组用药至临产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总产程、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二组差异不明显(P〉0.05)。说明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姑引产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用普拉睾酮0.1g加入5%葡萄糖液10mL内静脉推注,qd×3d,d4用缩宫素2U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连用3d,对108例(平均年龄25±s3a)宫颈评分<7分的足月孕妇引产。并与单用缩宫素的43例(年龄24±3a,缩宫素的剂量、方法同前,一般资料有可比性)作比较。结果:普拉睾酮加缩宫素组在引产成功率、促宫颈成熟度方面高于单用缩宫素组(P<0.05),用药后出现正规宫缩所需时间亦短于单用组(P<0.01)。不增加难产率。  相似文献   

9.
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周妊娠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口服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wk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175例妊娠10~16wk妇女用2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组Ⅰ25mgbid×3d,总量150mg;组Ⅱ200mg单次用药),合并米索前列醇(最大剂量不超过1.6mg)口服。结果:2组流产成功率分别为89%和84%,P>0.05。组Ⅰ胎儿排出时间(7h)明显短于组Ⅱ(9h),P<0.01。组Ⅰ米索前列醇用量(0.7mg)明显少于组Ⅱ(1.0mg),P<0.01。结论:口服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wk妊娠是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法以米非司酮小剂量多次给药法更可取。  相似文献   

10.
徐萌 《贵州医药》2001,25(7):632-634
为探讨米索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有效性,总结我院近一年的米索引产资料,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选择1999年12月至2000年12月在我院住院待产,有引产指征,无引产及使用米索禁忌症的单胎头位的足月妊娠初产妇100例,随机等分为两组,即米索引产组(观察组),缩宫素加安定组(对照组),两组孕妇特征相似,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用药前均经NST检查,为反应型。1.2用药方法1.2.1米索组:米索片 50μg舌下含服,4h后无宫缩或宫缩无力重复给药,总药量200μg。1.2.2缩…  相似文献   

11.
四种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目前常用的各种促宫颈成熟方法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妇女210例,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A)、蒂洛安组(B)、催产素组(C)、米索前列醇组(D)及空白对照组(E),观察各组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结果米非司酮组宫颈评分增高为(3.39±0.87)分,高于其他各组。各种配伍组中,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或催产素的引产成功率高于其他组。结论米非司酮有显著的促宫颈成熟的作用,米索前列醇及催产素有显著的刺激宫缩作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或催产素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过程中为非常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片对晚期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00例妊娠≥38周宫颈评分2~6分的单胎头位初产妇分成米索组与缩宫素组,每组各50例。米索组应用米索前列醇25μg (1/8片),置于阴道后穹隆,6 h后未临产可重复给药1次,一日最大量≤50μg;缩宫素组应用0.5%或1%缩宫素持续静脉滴注,6~8 h/d,最多不超过72 h。比较两组的引产效果、第1次用药至临产的时间、总产程时间、剖宫产率。结果米索组的引产成功率高于缩宫素组(P〈0.05)。米索组引产前宫颈评分2~4分(包括4分)的引产有效率为89.3%,高于缩宫素组的32.0%(P〈0.05)。米索组的第1次用药至临产的时间明显短于缩宫素组(P〈0.01),米索组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缩宫素组(P〈0.01)。结论小剂量米索前列醇(25μg/次)阴道给药用于晚期妊娠引产促宫颈成熟的效果肯定,易被产妇接受,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尤其是对于有阴道分娩条件而宫颈条件不成熟者更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 :观察采用小剂量 (33.3μg)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米索前列醇组 :有引产指征、无引产及使用米索前列醇禁忌证的单胎、头位、胎膜完整的足月妊娠妇女 31例 ,采用小剂量 (33.3μg)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引产。间隔 4~ 6h重复给药 ,2 4h内最大剂量为 2 0 0μg。缩宫素组 :同条件足月妇娠妇女 2 8例 ,采用小剂量缩宫素 (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50 0mL +缩宫素 2 .5IU)静脉滴注引产。结果 :米索前列醇组和缩宫素组引产成功率分别为 81%和 57%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首次用药到临产时间分别为 14h±s 13h和 2 7h± 16h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 2组比较 ,P>0 .0 5,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 :小剂量 (33.3μg)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是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其引产成功率和缩短引产时间方面优于小剂量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地诺前列酮栓用于妊娠晚期引产的效果极其安全性。方法:妊娠晚期患者3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引产,观察组采用地诺前列酮栓引产。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宫颈Bishop评分、宫颈成熟率、临床效果、引产成功率、临产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及不良反应情况差异。结果:用药后两组Bishop评分均较前显著增加(P〈0.05),且观察组评分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宫颈成熟率、引产成功率、临产时间、阴道分娩率等各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效果比较,观察组的显效率(45%)、总有效率(9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宫内窘迫、宫缩过强、新生儿Apgar评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诺前列酮栓用于妊娠晚期引产,能显著的提高宫颈成熟、引产成功率等指标,节省临产时间,减少产后出血,效果优于催产素。  相似文献   

15.
欣普贝生用于足月胎膜早破病例引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欣普贝生用于足月胎膜早破引产病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足月胎膜早破≥12h、Bishop宫颈评分≤6分、无妊娠合并症、无阴道分娩禁忌证、单胎头位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分为阴道放置欣普贝生的研究组和小剂量缩宫素静滴的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比较两组用药12h后宫颈Bishop评分变化、临产情况、分娩方式、产后2h出血量、产程及新生儿的情况.结果 研究组促宫颈成熟评分及引产成功率均高于缩宫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至临产的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的产后出血量及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欣普贝生用于足月胎膜早破安全有效,与缩宫素相比,促子宫颈成熟有效率高,临产时间短,对新生儿不良影响小,可有效降低难产率及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子宫颈扩张球囊导管联合缩宫素用于过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3月信丰县妇幼保健院收入院的过期妊娠初产妇88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单一应用缩宫素引产,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子宫颈扩张球囊导管引产。比较2组产妇引产前、后宫颈成熟度评分(Bishop评分)、2组产妇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时间、妊娠结局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引产后2组的Bishop评分均高于引产前,同时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分别短于对照组(t第一产程=4.331,P第一产程=0.000;t第二产程=5.713,P第二产程=0.000);观察组产妇引产成功率、顺产率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产妇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64%,低于对照组的31.82%(χ2=4.141,P=0.042)。结论子宫颈扩张球囊导管联合缩宫素用于过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佳,利于提高引产成功率,对降低剖宫产率有积极作用,同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颈Bishop评分与fFN的测定对预测延/过期妊娠患者引产效果的价值。方法对300例延/过期妊娠患者进行宫颈评分及fFN测定,宫颈评分>6分者直接进行催产素引产,≤6分者则给予硫酸普拉睾酮钠促宫颈成熟3d后再次评分及fFN测定并催产素引产,追踪分析宫颈评分及fFN检测结果能否预测孕妇的引产效果。结果随宫颈评分的增加,fFN的阳性率上升,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当Bishop>6且fFN阳性时,引产成功率高达98.8%,Bishop≤6且fFN阴性时,引产成功率为8.8%。结论fFN对于预测引产成功率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等均要高于宫颈评分,而如果将两者联合进行测量将更明显增加预测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8.
崔晓聪  董素芹 《安徽医药》2018,22(2):301-303
目的 探讨宫颈阴道分泌物中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联合宫颈Bishop评分对延期妊娠引产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孕龄287~293 d、单胎头位、无产科并发症且符合自然分娩指征的初产妇115例,在缩宫素引产前测定其宫颈阴道分泌物中fFN含量并进行宫颈Bishop评分,观察应用缩宫素引产的效果.结果 115例延期妊娠的孕妇中,剔除引产未满72 h且尚未临产及因其他因素(如社会因素等)行剖宫产者11例,在符合研究条件的104例孕妇中,fFN检测阳性且宫颈Bishop评分>6分的孕妇有49例,其中引产成功的有46例,引产失败的有3例,其引产成功率为93.88%,高于单独采用fFN检测阳性或宫颈Bishop评分>6分者的90.80%、75.76%.结论 宫颈Bishop评分和fFN检测均可以作为预测延期妊娠引产难易程度的评价指标,且fFN检测阳性与宫颈Bishop评分>6分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延期妊娠引产成功率,提高其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120例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60例)用米索前列醇50μg阴道用药,每3小时1次至正式临产;对照组(60例)用蓖麻油鸡蛋餐口服.结果 两组引产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引产时间[(12.2±3.5)h]显著短于对照组[(18.1±3.2)h](P<0.05),研究组需静脉滴注缩宫素人数为10%,显著少于对照组的40%(P<0.05),用药6h后研究组评分提高5.5分,对照组提高3.1分,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子宫收缩过频的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为3.0%.结论 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能促宫颈成熟及发动子宫收缩,是安全、有效的引产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与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在本院进行引产的中期妊娠孕妇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口服引产,比较引产成功率、用药至宫缩时间、用药至胎儿娩出的时间以及宫颈成熟度(Bishop)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引产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孕妇的宫颈 Bishop 评分均有升高,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孕妇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中具有引产率高、不良反应小、宫颈 Bishop 评分高、减少清宫率等方面的优势,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