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病人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通过回顾20例妇科肿瘤病人合并糖尿病的治疗经过,分析手术前、中、后治疗方法,加以总结。结果:20例中良性肿瘤合并糖尿病13例,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7例。肿瘤发生前糖尿病诊断已成立者5例,15例为住院后术前检查所发现。20例术后刀口7天拆线,均甲级愈合。术前、术中、术后均用普通胰岛素控制糖尿病、补糖以5%的等渗液为主。结论:积极进行围手术期管理确保血糖、尿糖稳定在允许的范围内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妇科肿瘤病人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通过回顾 2 0例妇科肿瘤病人合并糖尿病的治疗经过 ,分析手术前、中、后治疗方法 ,加以总结。结果  2 0例中良性肿瘤合并糖尿病 13例 ,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 7例。肿瘤发生前糖尿病诊断已成立者 5例 ,15例为住院后术前检查所发现。 2 0例术后刀口 7天拆线 ,均甲级愈合。术前、术中、术后均用普通胰岛素控制糖尿病 ,补糖以 5 %的等渗液为主。结论 积极进行围手术期管理确保血糖、尿糖稳定在允许的范围内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长托宁在颈、颌面部肿瘤手术前应用对腺体分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颈、颌面部肿瘤手术患者,术前30min肌注长托宁1mg。常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插管、拔管及术后患者口腔、上呼吸道分泌物量及镇静作用。结果 插管、拔管时患者口腔、上呼吸道分泌物均减少,其中48例气管插管时口腔无明显分泌物;54例术毕气管拔管时口腔分泌物明显减少。麻醉苏醒时大部分病人较安静,无明显烦躁。术后不需追加抗胆碱药,90%患者不需追加镇静药。结论 长托宁对M受体的亚型具有高度选择性、强大的腺体抑制作用和一定的中枢镇静作用,更适用颈、颌面部肿瘤手术患者术前用药。  相似文献   

4.
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治疗脊柱恶性肿瘤的临床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治疗脊柱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12例脊柱恶性肿瘤患者,其中原发恶性肿瘤4例、转移性肿瘤8例。单一椎体11例,相邻两个椎体1例。术中先行双侧椎板开窗或切除,经椎弓根插入2根微波天线,诱导高温灭活15~30min,灭活温度50℃~85℃,灭活过程中硬膜外冰水降温。结果1例术后24h出现单侧下肢感觉、运动功能完全消失,3周后逐渐恢复,余无任何围手术期并发症。手术出血量300~850ml,平均550ml;手术时间1.5~3.5h,平均2.5h。术后随访3个月~1年,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较术前改善,1例转移瘤患者死亡,1例局部复发。结论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脊柱肿瘤具有手术出血少、缩短手术时间等优点,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5.
麻醉与手术创伤均可导致机体应激反应,影响机体正常精代谢。本文通过肿瘤病人围术期血糖浓度的监测,了解不同麻醉方法和手术部位对肿瘤病人围术期血糖的影响。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选择ASAI~Ⅱ级、术前肝肾功能正常、未使用过皮质激素类药物、无内分泌及代谢疾患的择期手术患者叨例,其中连续硬膜外麻醉15例,均为下腹部肿瘤手术;全身麻醉75例,其中头颈、普胸、胸壁(乳癌)、上腹、下腹部肿瘤手术各15例。年龄18~60岁。禁食时间8~14小时。二、麻醉方法:术前药均为苯巴比妥钠0.ig、阿托品0.5mp,人室前30分钟肌注。硬膜外…  相似文献   

6.
手术治疗十二指肠肿瘤患者12例,术前分别行B超、螺旋CT、钡剂造影、内镜检查;术中行常规冷冻病理切片检查;确诊良性肿瘤8例,恶性4例。除降部3例恶性肿瘤行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外,其余病例行十二指肠节段性切除。结果:B超、钡剂造影、螺旋CT、内镜检出率分别为5/7、81.8%(9/11)、8/9及83.3%(10/12);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手术平均时间2.5h(1.5~4h),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平均5.5h(4.5~6.5h)。所有病例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并发症出现。平均住院时间18d(12~23d)。随访时间30(3~48)个月,无肿瘤复发。回顾分析结果显示,螺旋CT在诊断十二指肠肿瘤方面具有优势,十二指肠降段及水平段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行十二指肠节段切除安全简便,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杂颈椎肿瘤治疗的外科手术策略。方法本组共治疗了14例复杂颈椎肿瘤,分别为:椎管内外哑铃型神经鞘瘤8例、神经纤维瘤1例、骨巨细胞瘤2例、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脊索瘤1例。年龄19~71岁(平均43.3岁),男7例,女7例。术前采用MR、CT、MR血管造影等技术对肿瘤性质、范围,肿瘤与椎动脉等周围重要解剖结构的关系进行评估,以易于显露肿瘤及尽可能不骚扰脊髓为原则,选择前路、后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入路,以尽可能将肿瘤完全切除并行力学重建。术前术后分别对脊髓功能进行JOA评分,评价手术减压效果。结果14例患者肿瘤被肉眼下完全切除,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2年,14例均获得随访。术前评分平均12.2±0.5分,术后平均评分15.4±0.6分。除1例脊索瘤患者患者及1例神经纤维瘤患者复发再次手术外,其余病例未见复发,疗效满意。结论对于侵犯颈椎椎管内外的哑铃型肿瘤、解剖部位较高范围较大的原发性椎体肿瘤,通过术前影像学检查,确定相应的手术入路,可以安全彻底的将肿瘤切除,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回顾分析了1987年1月17日~2004年1月l7日外科治疗15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诊断率60.0%(9/15),手术切除率73.3%(11/15).术后7个月~16年随访率80.0%(12/15).无复发者83.3%(10/12).2例黏液性囊腺癌术后6及8年仍健在。分析结果提示.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B超、CT)、实验室检查、囊内液肿瘤标记物、酶及细胞学检查综合分析.可提高诊断率;本病手术切除率及治愈率较高.应采取积极的外科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病人的预后 ,我院对妇科恶性肿瘤病人 ,术后依其肿瘤分期分别制定相应化疗方案并定期随访。本文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病人的超声监测及临床意义。材料及方法1 .材料  1 997年 1~ 5月我院共收治需化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病人 60例。年龄 2 7~ 74岁 (平均51岁 )。术后肿瘤分类 :卵巢原发肿瘤 47例 ,转移性3例 ,输卵管癌 5例 ,子宫肉瘤 2例 ,子宫内膜癌 3例。病人手术后平均时间为 1 9月 ( 2月~ 87月 ) ,均已接受正规化疗 1~ 2 4次 ,并每隔 2~ 3月做一次 B超检查。2 .仪器设备 采用 KRETZ公司生产的COMBISO…  相似文献   

10.
杨勇  刘坤  秦扬  雷永红  杨宏 《实用癌症杂志》2010,25(1):40-42,52
目的探讨术前化疗对肿瘤较大或有远处转移的肾母细胞瘤的手术帮助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肾母细胞瘤的诊治过程。Ⅱ期10例,Ⅲ期5例,Ⅳ期1例。16例患儿术前均经影像学检查及穿刺活栓明确诊断。所有病例均予术前化疗后行手术治疗。结果5例瘤肾根治性切除,1例手术过程中发生肿瘤破裂,术后病理检查有镜下残留。在术前化疗后2~3周手术13例,2例因术前化疗后肿瘤坏死彻底未获得术后病理分型,术后化疗方案制定依据术前细针穿刺结果。结论术前化疗可以使肿瘤体积变小,减少肿瘤破溃,改善瘤体对毗邻器官浸润程度,使外科手术变得容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来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手术切除101例,总结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策略。结果其中良性肿瘤38例,恶性肿瘤63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肿瘤完整切除率71.29%。良性肿瘤的手术完整切除率高于恶性肿瘤,术中失血少,需要合并切除的脏器少,术后复发率相对低。全部病人无一例术中死亡。术后复发33例,再次手术19例。结论手术完整切除是腹膜后肿瘤治疗首选的方法,术前准备非常重要,对复发的肿瘤应该争取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桥本病合并甲状腺恶性肿瘤有效合理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981年6月-2004年10月住院手术的196例桥本病中合并恶性肿瘤的25例病人进行回顾分析,对各种诊断方法进行利弊总结,以及对不同分化类型肿瘤病人.选择不同术式处理。结果本组桥本病合并恶性肿瘤病人的发病率为12.76%,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占12.24%,淋巴瘤占0.5%.漏诊率为16%(4/25);误诊率为20%(5/25)。结论中青年女性罹患桥本病又伴甲状腺单发不均匀结节时应警惕甲状腺恶性肿瘤,需进行B超、CT、ECT、FNAB以及术中冰冻切片等检查,以期尽量降低桥本病合并恶性肿瘤的误漏诊率。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小肠肿瘤2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金荣  吴斌 《肿瘤学杂志》2008,14(6):505-506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良性肿瘤5例,恶性肿瘤23例;术前诊断小肠肿瘤14例(其中位于十二指肠8例,空、回肠6例),诊断符合率50%;恶性肿瘤行根治性手术10例、姑息性手术9例、放弃手术4例:恶性肿瘤术后5年存活7例。[结论]小肠肿瘤术前诊断率低,恶性小肠肿瘤5年生存率低,预后差;改善预后早期诊断是关键.手术治疗是首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颌面部深部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经过治疗的15例患有颌面部深部恶性肿瘤的病人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手术进路及综合治疗等进行讲座分析。结果 经手术治疗及放疗、化疗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存活时间长,而未行手术治疗只进行放疗或化疗者治疗效果较差存活时间短。结论 颌面部深部恶性肿瘤的治疗应采用综合措施。先手术后放疗或化疗。  相似文献   

15.
肾移植术后因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现将本院肾移植术后 10例恶性肿瘤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85年 7月— 2 0 0 0年 11月我院共行肾移植术 45 0例 (其中活体肾移植术8例 ) ,现已随访 15例 ,至今共发现恶性肿瘤 10例 (占 2 .2 2 % )。此 10例原发病均为慢性肾炎尿毒症 ,移植术前无糖尿病史 ,无肿瘤病史 ,2例有乙肝病史、1例有丙肝病史。肾移植时平均年龄为 46 .4岁 (2 6岁~ 6 1岁 ) ,确诊恶性肿瘤时距肾移植时间为 12月~ 117月 ,平均为 5 0月。除 1例肝癌、1例肺癌、1例脑肿瘤未手术外 ,余均经手术探查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16.
99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诊断方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比较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诊断方法,确定各种临床诊断方法的应用原则:方法:回顾性总结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99年5月~2007年7月间经手术并经病理诊断的99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诊断治疗情况。结果:99例患者术前诊断率为29.3%.误诊率达到70.7%(70/99)。99例患者中行乳腺钼靶检查39倒,B超检查63例,针吸细胞学检查62例,术中冰冻病理63例,空芯针穿刺活检29例。其中乳腺钼靶检查诊断率23.1%(9/39),B超检查诊断率36.5%(23/63),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率11.3%(7/62),冰冻病理报告诊断率77.8%(49/63),空芯针穿刺活栓诊断率82.8%(24/29)。按照WHO标准,术后病理良性26例,交界性61例,恶性12例。共19例出现复发或转移,复发率为23.5%,其中良性3例,交界性11例,恶性5例。19例复发病例中,行肿瘤局部切除术8例,肿瘤扩大切除术8例,乳腺单纯切除术2例,改良根治术1例,各手术组复发率分别为24.2%、20.5%、9.0%和20.0%:结论:乳腺叶状肿瘤的术前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检查,而空芯针穿刺活栓是较好的诊断方法。对于可疑病例,术前应进行空芯针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从而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有效减少患者痛苦,避免不必要的再次手术,提高本病的总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32例经手术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与手术进行了对照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32例病人术中情况及CT术前判断能否切除。结果 CT检查判断肿瘤能否切除与手术中切除情况基本吻合。结论 此类肿瘤手术前必需行CT检查,以减少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避免手术盲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腹部肿瘤所致急腹症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手术后23例小儿腹部肿瘤所致急腹症患者的肿瘤种类、病理、临床特点等。结果腹部各脏器肿瘤均可导致肠梗阻、细菌及血性腹膜炎、消化道出血等类型的急腹症,不同部位和病理类型的肿瘤可导致不同或相同类型的急腹症。23例均行急诊手术,8例恶性肿瘤术后〈3年死亡,其余疗效满意。结论小儿腹部肿瘤所致急腹症缺乏特异性表现和检查手段,术前及术中均应警惕。恶性肿瘤应根据病理类型进行化疗及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小儿腹部肿瘤所致急腹症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手术后23例小儿腹部肿瘤所致急腹症患者的肿瘤种类、病理、临床特点等.结果 腹部各脏器肿瘤均可导致肠梗阻、细菌及血性腹膜炎、消化道出血等类型的急腹症,不同部位和病理类型的肿瘤可导致不同或相同类型的急腹症.23例均行急诊手术,8例恶性肿瘤术后<3年死亡,其余疗效满意.结论 小儿腹部肿瘤所致急腹症缺乏特异性表现和检查手段,术前及术中均应警惕.恶性肿瘤应根据病理类型进行化疗及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小儿腹部肿瘤所致急腹症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手术后23例小儿腹部肿瘤所致急腹症患者的肿瘤种类、病理、临床特点等.结果 腹部各脏器肿瘤均可导致肠梗阻、细菌及血性腹膜炎、消化道出血等类型的急腹症,不同部位和病理类型的肿瘤可导致不同或相同类型的急腹症.23例均行急诊手术,8例恶性肿瘤术后<3年死亡,其余疗效满意.结论 小儿腹部肿瘤所致急腹症缺乏特异性表现和检查手段,术前及术中均应警惕.恶性肿瘤应根据病理类型进行化疗及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