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相关病例分析,探讨低钠血症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比较分析了167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的低钠血症与预后.结果 167例中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19.2%,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多;脑出血患者中,出血部位在基底节区及脑干者低钠血症发生率高于脑叶出血者;并发低钠血症的患者死亡率高于正常血钠者.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低钠血症的产生以出血性脑卒中多见,且与病变部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相关病例分析 ,探讨低钠血症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方法 比较分析了 16 7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入院后 2 4小时内的低钠血症与预后 .结果  16 7例中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 19.2 % ,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多 ;脑出血患者中 ,出血部位在基底节区及脑干者低钠血症发生率高于脑叶出血者 ;并发低钠血症的患者死亡率高于正常血钠者 .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低钠血症的产生以出血性脑卒中多见 ,且与病变部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相关危险因子[尤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发病特点、诊治要点、预后.方法 收集本院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286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56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信息,进行幽门螺杆菌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全面分析、探讨.结果 脑梗死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中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率65.8%,单纯脑梗死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3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消化道出血多出现在该病发生7d内,且多见梗死部位位于脑干及基底核;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死亡率(57.1%)远高于未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6.9%),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需早日诊断,早日抗HP治疗.临床上急性脑梗死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不低,需格外重视脑梗死这种并发症,尽早积极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4.
应激性溃疡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 SU)是指机体在各类严重创伤、危重疾病等严重应激状态下,发生的急性消化道糜烂、溃疡等病变,最后可导致消化道出血、穿孔,并使原有病变恶化的急性致死性并发症.SU为应激引起的胃十二指肠粘膜急性病变,包括应激性溃疡及出血较合理的命名应为上消化道急性应激性粘膜病变(acute stress mucosal lesion ASML)[1].危重病人合并应激性溃疡大出血的死亡率目前仍在50%以上[2].而近期研究发现,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高达14%~76%,致使其病死率高达78. 6%[3].因而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日趋被广大学者所重视.现就应激性溃疡的相关因素、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2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动态观察其甲状腺激素水平,同时检测80例同龄健康体检者血清甲状腺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血清T3和FT3降低(P<0.01)血清rT3、T4 、FT4增高(P<0.01),血清TSH无差别(P>0.05);与脑梗死组比较,脑出血组血清T3和FT3降低(P<0.05).②与轻型组和中型组比较,重型组血清T3和FT3降低(P<0.01),血清rT3、T4 、FT4增高(P<0.01),TSH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的保护性应激反应可引起T3和FT3下降,rT3升高,其中T3和FT3的降低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洛赛克治疗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上消化出血.方法用洛赛克治疗64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用西米替丁治疗50例作为对照组,用胃管抽了胃液监测临床效果.结果洛赛克组,总有效率93.8%,西米替丁组,总有效率38.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洛赛克是一种新型的胃酸泵抑制剂,它可以抑制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使胃酸分泌减少,使胃酸pH值上升.能有效地治疗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再发性脑梗死病人的意识状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总结经CT证实为急性再发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变部位与意识障碍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本组急性再发性脑梗死病人的意识障碍的发生率为15.8%;急性再发生性脑梗死病人的梗死体积、梗死部位与意识障碍呈正相关(p<0.05).结论 急性再发性脑梗死病人的梗死体积、梗死部位及其预后与意识障碍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赵筱英  全凤琼 《医学信息》2007,20(7):1294-1295
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是脑出血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常称为Cushing溃疡或应激性溃疡并出血。与其他胃溃疡不同的是在脑部损害未发生前无溃疡病症状,当脑部病变发生后才出现症状。国内文献报告,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预示脑率中病情严重,死亡率可达50~90%。因此,我们应尽旱合理治疗,有效护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洛赛克与西米替丁用于预防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价值. 方法将109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38例,加用洛赛克;Ⅱ组35例,加用西米替丁;Ⅲ组对照组36例,不加预防药物,观察3组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情况. 结果Ⅰ、Ⅱ、Ⅲ组溃疡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5.8%、42.9%和55.6%,Ⅰ、Ⅱ组总有效率(92.1%和71.4%),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5). 结论洛赛克与西米替丁均有预防溃疡出血的作用,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作为糖尿病组,其中男64例,女44例,选取同期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作为非糖尿病组,其中男65例,女43例,对两组DSA的颈动脉颅外段狭窄临床特点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糖尿病组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颈总动脉膨大部狭窄率、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率、颈内动脉主干部狭窄率均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密切相关,但与狭窄部位相关性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探讨老年人脑出血CT与临床特征.方法:对同期住院经螺旋CT确诊脑出血的老年病例(Ⅰ组)73例与非老年病例(Ⅱ组)57例的资料用卡方检验比较.结果:老年脑出血部位以基底节区较多(P<0.05);病情进展迅速,意识障碍发生较快,头痛发生率低(P<0.01);大多数有偏瘫,脑膜刺激征不明显(P<0.05) 结论:老年脑出血的临床症状多不典型,疑有脑出血者,应及时行CT检查、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胃粘膜病变的发生情况。方法:分析31例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及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时的临床表现及相应治疗。结果:脑出血部位,亮核13例、丘脑12例、脑叶4例、桥脑1例、小脑1例。出血量平均14.8ml。并发急性胃粘膜病变时多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出血量大时可发生休克,治疗给予制酸剂、止血剂等,有效率为77.4%。结论:对并发急性胃粘膜病变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应早期使用H_2受体拮抗剂或奥美拉唑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再发性脑梗死病的意义状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总结经CT证实为急性再发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变部位与意识障碍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病性再发生脑梗死病人的意识障碍的发生率为15.8%;急性再发生性脑梗死病人的梗死体积、梗死部位与意识障碍呈正相关(P<0.05)。结论:急性再发性脑梗死病人的梗死体积、梗死部位及其预后与意识障碍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罗杰 《医学信息》2008,(11):39-40
上消化道出血是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较严重的并发症,预后差,病死率高。重症颅脑外伤后,应激性上消化道病变的发生率高达80%,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为42%。其因此,预防已有黏膜病变不再恶化极为重要,预防重点在于积极消除应激因素,及时治疗原发病,防治休克、感染和内脏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经溶栓治疗后短期预后脑出血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7例.所有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短期预后脑出血进行多元Logistic分析.结果:157例经溶栓治疗后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26例发生脑出血,脑出血发生率为16.56%;经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发病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3 h)、糖尿病(有)、心房颤动(有)、溶栓后收缩压(≤140 mmHg)、溶栓前NIHSS评分(≥16分)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经溶栓治疗后短期预后脑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经溶栓治疗后短期预后脑出血的危险因素有发病到溶栓治疗的时间、糖尿病、心房颤动、溶栓后收缩压低于140 mmHg、溶栓前NIHSS评分高于16分等,需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降低脑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期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对老年高危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伴有高危因素的老年脑血管病患者320例,采取早期保护肾功能措施等治疗,与回顾性资料中未采取保护肾功能措施的脑血管病患者320例进行对照,分析两组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总有效率及死亡率.结果 防治组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脑血管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高龄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高血脂症和冠心病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极易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而影响其预后,早期防治可明显降低其发生率并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洛赛克与西米替丁用于预防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价值。方法 将109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I组38例,加用洛赛克;II组35例,加用西米替丁;Ⅲ组对照组36例,不加预防药物,观察3组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 Ⅰ、Ⅱ、Ⅲ组溃疡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5.8%、42.9%和55.6%。Ⅰ、Ⅱ组总有效率(92.1%和71.4%),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5)。结论 洛赛克与西米替丁均有预防溃疡出血的作用,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4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奥美拉唑对其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治疗组48例(常规+奥美拉唑),对照组48例(常规+西米替丁).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2.08%和16.67%(p<0.05).结论奥美拉唑可明显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TIMP-1、TNF-α水平监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48例脑梗死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使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TIMP-1及TNF-α水平,并分析TIMP-1及TNF-α水平与患者梗死面积、意识功能及存活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TIMP-1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面积梗死患者血清中TIMP-1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非大面积梗死患者(P<0.05);相较于无意识障碍,意识障碍组患者血清中TIMP-1及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死亡组患者血清中TIMP-1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检测TIMP-1及TNF-α水平在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质量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TIMP-1及TNF-α水平较高常提示急性脑梗死预后质量可能较差.  相似文献   

20.
杨雪英 《医学信息》2006,19(5):835-836
目的 探讨血浆GMP-140与老年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关系。方法 采用双克隆抗体二位点酶联免疫测定法对急性脑血管病老年患者73例进行血浆GMP-140含量测定。结果 老年急性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血浆GMP-140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脑梗死组高于脑出血组。结论 血浆GM,P-140含量在老年急性梗塞和出血两组不同性质的急性脑血管病人中与健康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高(P〈0.01,P〈0.05),升高程度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