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李枝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6):188-189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12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且观察组的体征、症状、心肌酶、心电图恢复正常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解毒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共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给对照组患者能量合剂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先给予能量合剂,然后给予益气养阴解毒方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95.56%,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77.87%,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搏心电图显示疗效对比上,观察组也要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89%,而对照组仅为68.89%,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解毒方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医院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查莉娜 《上海医药》2017,(20):31-33
目的:研究和分析核苷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核苷类药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定期复查、服药依从性、疾病知识掌握度以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定期复查、服药依从性和疾病知识掌握度例数分别为27例(90.0%)、28例(93.33%)和29例(96.67%),对照组分别为21例(70.00%)、20例(66.67%)和21例(7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为的73.33%(22/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人性化护理核苷类药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简要针对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疾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小儿心肌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治疗联合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5%(30/40),组间差异显著(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接收的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行对症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经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4.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治疗中,要及时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与病情变化,并做好随时抢救准备,以优化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6.
张莉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5):217-218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病毒性心肌炎心肌酶谱变化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8年10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7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种护理模式对病毒性心肌炎心肌酶谱变化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4%,略高于对照组的93.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肌酶谱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明显地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肌酶谱情况,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服务,两组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观察组显效39例(60.94%),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显效25例(39.06%),总有效率68.7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人性化的护理工作,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临床满意度。实践结果证明,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8.
段雁平  魏群 《中国药业》2001,10(4):45-45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和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能量合剂、病毒唑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与大量维生素C静脉滴注,每日1次,14天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显效率为56.7%(17/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22/30),显效率为16.7%(5/30),两组间疗效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静脉滴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病毒性心肌炎住院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磷酸肌酸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63.9%),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可提高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马欣 《中国医药指南》2014,(19):160-161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2013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5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及能量合剂、辅酶Q10改善心肌代谢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心肌酶及心脏彩超变化。结果 65例患者中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33/35),对照组总有效率76.78%(23/3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5.16,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重度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参脉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89例门诊及住院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按简单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参脉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28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综合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409,P<0.05)。结论参脉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具有良好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蒲公英熏蒸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上皮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40),阿昔洛韦滴眼辅以蒲公英熏蒸;对照组(n=40),给予阿昔洛韦滴眼.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92.5%、有效率达100%,对照组分别为80%和95%,二者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治疗组平均为(9.63±3.02)d,对照组为(14.56±2.31)d,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蒲公英熏蒸辅助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安全有效,可加速角膜上皮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类中药配伍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再配合益气养阴方(黄芪、人参、麦冬、生地、丹参、板蓝根等),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体征、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改变.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明显高于对照组76%(P<0.05).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心肌酶谱及心电图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方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张斌 《中国实用医药》2011,6(20):116-117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单纯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40例单纯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病毒唑治疗,观察组采用更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80%,观察组总有效率90%.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采用更昔洛韦治疗单纯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优于采用病毒唑治疗,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左卡尼汀联合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80例,收治时间在2011年3月~2013年4月,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左卡尼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左卡尼汀联合清开灵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cTnI(0.09±0.05)μg/L、CK-MB(3.29±1.34)U/L、BNP(38.51±11.27)PG/L、CRP(21.26.±4.57)mg/L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0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0%(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具有显著效果,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6.
杨旭 《中国实用医药》2013,8(22):156-157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病毒性心肌炎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加服曲美他嗪20mg,3次/d,以6周为一个疗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为77.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647,P〈0.05)。观察组心电图ST-T改变和心功能的改善也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曲美他嗪在应用于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时,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15例,好转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且两组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较小较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血压远期疗效.方法 将12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治疗组67例.对照组单纯使用贝那普利10mg/d,治疗组给予贝那普利10mg/d、辛伐他汀20mg/d联用,分别在疗程结束、治疗2个月、4个月和6个月的各阶段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8.50%,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月后两组病例血压无特殊变化.治疗组血脂开始下降;4个月、6个月,对照组出现血压反弹,血压上升至150±14/104±8mmHg,反弹例数18例,占治疗总有效率40%.治疗组血压恒定,血脂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前患者一般情况、血压、血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调脂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远期血压稳定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用调脂药治疗高血压远期疗效显著,尤其是高血脂合并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我院儿科病房收治的10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心肌酶与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护理结束时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过程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生长抑素治疗,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20例中,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20例中,显效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采用生长抑素治疗护理,具有显著的止血效果,不良反应小,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