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泪囊炎为基层医院眼科常见病症,主要由于鼻泪管阻塞,泪液潴留,细菌在泪囊内繁殖,引起溢泪、泪小点流脓等症状。既往是通过眼科医生经鼻外入路手术治疗,随着鼻内镜外科技术在鼻眼相关疾病手术中的应用,目前该病的手术方法有鼻外径路鼻腔泪囊吻合术、泪道置管术、泪道激光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开窗术。我科于2008年6月~2010年6月对23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实施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开窗术,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鼻腔泪囊插管术与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插管术与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优缺点。方法将慢性泪囊炎患者70只眼分为两组鼻内镜下鼻腔泪囊插管术(40眼)和鼻内下鼻腔泪囊吻合术(30眼)进行观察。结果第1组治疗成功33只,7只插管困难改行鼻腔泪囊吻合术,第2组一次成功28只,2只因术后粘连失败。结论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鼻内镜下鼻腔泪囊插管术简单,但对泪道探通困难的患者手术难以进行,必须改用第2种方法,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操作复杂,但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3.
慢性泪囊炎是临床常见眼病,好发于中年以上的女性,占75%~80%,可能与女性骨性鼻泪管管径较狭窄,鼻指数较大(鼻指数=鼻宽×100/鼻高)或女性好哭而擤鼻少,泪液滞留有关[1].目前治疗方法有泪囊鼻腔吻合术、鼻内泪囊鼻腔造口术及YAG倍频激光疏通术等.但作者认为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仍为本病的最佳治疗方法,现将作者手术病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09年6月我院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65例(72眼)做为观察组,选取我院2005年-2008年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患者61例(70眼)进行疗效对照。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6~12个月,其治愈好转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微创,不影响美容,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鼻腔入路埋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56例(7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均在鼻内镜下行鼻腔入路埋管术。随诊6个月~1 a。结果术后8~12周术腔逐渐上皮化,65眼泪道冲洗通畅,溢泪及溢脓症状消失;4眼冲洗通而不畅,需加压,有冲洗溢出;1眼泪道冲洗不通,仍有溢泪但无溢脓流出。总有效率99%。结论本方法与传统的鼻外径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或传统的鼻腔埋管术比较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面部不留瘢痕,治愈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应用鼻内镜下鼻息肉摘除联合泪囊鼻腔吻合方式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合并患有慢性泪囊炎的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采用常规手术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鼻内镜下鼻息肉摘除联合泪囊鼻腔吻合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鼻息肉并慢性泪囊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鼻内镜下鼻息肉摘除联合泪囊鼻腔吻合方式对合并患有慢性泪囊炎的鼻息肉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鼻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7例患者中82例治愈,占94.3%;好转2例,占5.7%。结论鼻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成功率高,创伤小且美观无瘢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72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同时将所得数据记录。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36例患者中,治愈18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为91.7%,对照组36例患者中,治愈14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9例,治疗有效率为75.0%。结论:对于慢性泪囊炎疾病的治疗,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患者帮助较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IEDCR)结合5-氟尿嘧啶治疗慢性泪囊炎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125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术中造口创面用5-氟尿嘧啶棉片贴敷;对照组不予5-氟尿嘧啶棉片贴敷。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泪道通畅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率92%,总有效率98%,对照组痊愈率81%,总有效率9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结合5-氟尿嘧啶棉片贴敷损伤小,出血少,方法简便,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0.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疾病。经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不影响美观、手术时间短、组织损伤小、出血少、视野清晰、手术效果好等优点。但如果忽视术后术腔处理,发生手术后吻合口出血、纤维组织增生、肉芽和瘢痕形成等,也常导致手术失败或手术效果欠佳。如何促进鼻内镜手术后术腔黏膜早期恢复,防止术腔粘连再阻塞,是鼻内镜手术后近年来颇受关注的临床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鼻内镜手术技术的成熟以及适应范围的扩大和鼻眼相关外科学的发展,传统的鼻外径路手术逐渐被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取代,具有术野直观、清楚;损伤少,患者痛苦小,术后反应轻;术后鼻腔无需填塞;面部无皮肤切口,避免术后瘢痕形成,术后多无需置管;手术便捷,入路短等优点。泪囊内侧壁与中鼻道前端仅有一薄骨相隔,故缩短了手术时间;该术式可同时处理鼻腔病变,去除病因,消除了术后复发的隐患;行泪囊吻合术后造漏口闭锁,再次鼻外进路手术难度较大,而在鼻内镜下易行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2.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女性多见,特别是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目前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很多,有鼻腔逆行插管术,泪道激光治疗术,鼻内窥镜鼻腔泪囊造孔术等.临床上泪囊鼻腔吻合术是目前泪道再造手术中效果较佳的一种手术[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对慢性泪囊炎患者158例(158只眼)施行鼻内窥镜下的鼻腔泪囊吻合术,术后追踪观察3~24个月。结果治愈150例(94.9%),有效6例(3.8%),无效2例(1.3%),总有效率98.7%。结论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手术成本低,效果良好,不遗留皮肤疤痕,基层患者接受程度高,适合于有鼻内镜下手术基础的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4.
鼻内窥镜在鼻泪囊吻合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操作复杂,术中出血多,术后面部遗留瘢痕.我院于1998年~2001年对慢性泪囊炎患者在鼻内窥镜下行鼻内鼻泪囊吻合术,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慢性泪囊炎为眼科临床常见病,多见于女性成人及老年人.它以鼻泪管阻塞、泪囊感染、溢泪、溢脓为特点,其治疗原则是重新建立鼻内引流通道,解除阻塞,消除感染.既往多采用经鼻外内眦部行泪囊鼻腔吻合术,随着鼻内窥镜的问世和内窥镜鼻窦外科的发展,近年来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这项技术已成为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临床上泪道疾病常表现为泪溢、流脓,影响学习及生活,我院自1996年以来,采用鼻内镜下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现将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1999年5月-2001年10月,笔者采用泪囊鼻腔吻合器在鼻内窥镜下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32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鼻腔泪道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总结1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经鼻内镜下鼻腔泪道吻合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分析,注要是术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及常规检查、术后体位护理、饮食护理、鼻腔护理、泪道护理、并发症观察及护理、个性化护理、随访。结果:10例患者全部平稳度过围手术期,得到有效治愈。结论:经鼻内镜下鼻腔泪道吻合术优于传统的手术方法,使手术变得小型化、显微化,面部无切口,避免术后疤痕形成。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增强患者手术信心,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改良式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慢性泪囊炎患者126例(142眼)按照完全抽样法分成2组,对照组63例(70眼)行传统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研究组63例(72眼)行鼻内窥镜下改良式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观察2组围手术期指标、疗效以及泪道通畅改善情况。结果 2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的溢泪程度评分、SchirmerⅠ实验与BUT实验指标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1),术中出血发生率及术后3、6个月时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6个月时的泪道通畅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改良式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好,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鼻内窥镜治疗泪囊一鼻腔吻合术后复发及原因分析。方法对于36例(37眼)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复发患者运用鼻内窥镜施行手术。结果术后通畅率100%,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运用鼻内窥镜治疗泪囊术后复发方法简便、可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