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失败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统计静脉留置针应用时间、使用过程中失败发生率,寻找产生的原因,探讨护理对策.结果 240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2 d~7 d,平均(3.08±0.76)d;其中静脉留置针使用失败20例,发生率8.33%,留置失败包括:多次多部位反复穿刺5例(2.08%)、局部渗漏肿胀5例(2.08%)、导管堵塞4例(1.67%)、导管脱出3例(1.25%)、静脉炎3例(1.25%).结论 进行静脉留置针操作时,应合理选择血管及留置针,正确掌握封管方法,精心观察与护理,可有效地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150例使用静脉针留置针患者的病理资料,并分析应用情况和护理措施。结果:15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最长的保留时间主要为8天,最短的保留时间为2天,其中3例(2%)患者发生静脉炎拔管,有8例(5%)由于烦躁自行拔管,其余139例(93%)患者病情通过临床护理,病情逐渐稳定发展,无需再继续置管。结论: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不仅仅将留置的时间延长,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将感染率降低,对于患者反复穿刺痛苦减少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并将手术中抢救的成功率提高。  相似文献   

3.
秦社灵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0):2557-2557
目的:研究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实用性、安全性。方法:选择前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等为穿刺部位。结果:1300例中新生儿穿刺成功1250例(占96.15%),失败50例(占3.85%)。结论:静脉留置针能减轻新生儿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保护浅表静脉,具有趣好的安全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近几年,本院临床已广泛应用静脉留置针,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Vialon材料制成的静脉套管留置针,观察患者1000例,留置成功(留置时间≥3d)的974例,留置时间(4+2)d,留置时间最长可达7d.由穿刺水平导致留置失败9例,由血管原因导致留置失败的6例,由于患者不配合导致留置失败的3例,留置成功的,因导管堵塞拔针3例,因液体外渗拔针3例,因静脉炎拔针2例,根据观察,认为正确留置静脉称套管针是保证穿刺成功的关键,正确的封管和护理可延长套管针的使用时间。静脉套管针护理体会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刘艺 《基层医学论坛》2016,(10):1447-1448
目的:探讨手术室静脉留置针输液的观察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6月收治的500例择期手术患者,术前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并给予相应的护理,观察其效果。结果患者发生输液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是穿刺失败和穿刺部位渗液,若给予全面护理,患者对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满意度达到90.6%。结论静脉留置针输液可以减少患者穿刺的痛苦,减少交叉感染,手术室提倡进行留置针输液治疗。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院临床科室普遍使用了套管针穿刺技术。套管针可用于临床静脉输液、输血、动脉及静脉采血,也可用于低能量氦氖激光等治疗,极大地方便了临床用药,保护了病人的血管,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使病人在输液时感觉更为舒适。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穿刺失败和留置期间静脉输液外渗及静脉炎等现象。现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护理对策。1临床资料2002年1月至10月,我科使用套管针200例,其中使用中穿刺失败5例,留置期间静脉输液外渗2例,使用套管针失败比例为3%。2套管针穿刺操作步骤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治…  相似文献   

7.
赵俊昭 《中原医刊》2003,30(20):61-61
目的:进一步提高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中的应用。方法:总结三年74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的体会,归纳出“选、穿、固定、保护”操作四步骤的技巧。结果:对74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患儿共穿刺1174次,一次成功率达82%,多次成功率达15%,穿刺失败3%。结论:正确灵活操作静脉留置针可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颈外静脉留置针使用的护理。方法:26例使用浅表静脉穿刺困难的患儿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总结穿刺及护理经验。结果:置管期间发生药液外渗2例,皮下血肿1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相对较长,并且安全、刺激性小,穿刺较容易,可广泛应用于常规穿刺困难的患儿。  相似文献   

9.
探讨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3月~2013年4月期间在我院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治疗的20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200例患儿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护理。护理结束后,我们观察这200例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成功率以及他们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经过我们悉心的护理,这200例患儿中有193例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成功,使用的成功率为96.5%,有7例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失败,使用的失败率为3.5%。使用静脉留置针成功的193例患儿其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平均为5.2±0.7d。结论: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成功率,延长其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时间。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肌梗塞患者溶栓后静脉穿刺的护理。方法 对180例心肌梗塞溶栓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与普通钢针静脉穿刺进行对比性观察研究。结果 留置针静脉穿刺保留时间为3~5天,平均4天,外渗12例(13%),局部红肿2例(0.2%);对比普通钢针穿刺保留时间为0.5~2天,平均1天,外渗66例(73.3%),局部红肿1例(0.1%)。结论 心肌梗塞溶栓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保留时间长,避免钢针反复穿刺引起患者紧张和恐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留置针的应用较好地保证了静脉通路的通畅,为治疗抢救赢得了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王晓红 《中外医疗》2010,29(15):159-15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采用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患者920例,其中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460例作为对照组,本组患者采用一般静脉留置针护理措施。将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460例,作为观察组,本组患者实施专门静脉留置针护理措施。记录2组患者在静脉留置针输液期间出现的静脉留置针相关并发症。结果 2组患者穿刺失败、局部渗漏肿胀、套管针阻塞、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专门的静脉留置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预防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静脉留置针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黄蓉  刘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3,(33):4386-4387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技巧和护理要点。方法对2012年1月-12月1960例住院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操作过程及护理要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因小儿哭闹自己拔管留置失败86例,护理人员原因留置失败20例,其余病例使用良好,无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护理人员严格遵守留置针穿刺程序,做好置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能有效提高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在血液肿瘤患者的应用和护理方法.方法:35例血液肿瘤患者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输血、输入化疗药物,记录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发生静脉炎、渗漏情况.结果:一次穿刺成功33例(94.3%),35例中,3例发生静脉炎(8.6%),1例发生渗漏(2.9%).结论: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用于血液肿瘤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可减少药物渗漏、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且可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4.
李春会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0S):162-162
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静脉留置套管针近年来在国内已得到广泛应用。减轻病人痛苦,减少重复穿刺,提高护理效率是其优点。据有关资料报道,最长留置时间可达27d。美国B-D公司推荐最佳时间为3~5d,但在临床使用中,发生留置失败的原因也屡见不鲜,现就我科自2003~2006年75例使用留针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供护理措施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头皮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方法。方法将550例患者(小于3周岁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75例)和改良组(27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留置针穿刺法,改良组采用改良后留置针穿刺法,分别观察统计2组病例的穿刺情况。结果改良后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法比对照组一针穿刺率提高8%,皮下瘀血率减少2.2%,各项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组静脉留置针穿刺术成功率高,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浅静脉留置针进行药疗患者,留置针感染的特征以及降低临床感染率的预防措施。方法:对340例采用浅静脉留置针行静脉药疗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并对拔针后其针尖进行了细菌培养。结果:340例静脉留置针中,有12根被细菌污染繁殖(3.53%),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余328根无细菌生长(96.47%)。粒细胞减少对患者浅静脉留置针感染的影响,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浅静脉留置针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护理技术,操作简便,易于固定,可避免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对采用浅静脉留置针药疗的患者,应加强护理及留置针管理,注意观察病人血象的监测,控制临床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策略在预防静脉留置针堵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6月在我院脊柱外科使用静脉留置针的294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集束化干预策略,比较2组患者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堵管发生率为16.33%,试验组堵管发生率为7.4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实施集束化干预策略,能明显降低留置针堵管的发生,减轻了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降低护士工作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正确使用和护理静脉留置针.方法对18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临床观察.结果留置成功的1750例,由穿刺水平导致留置失败6例,由血管原因导致留置失败的10例,由于患者不配合导致留置失败的11例,因导管堵塞拔针40例,因液体外渗拔针10例,因静脉炎拔针4例.结论使用它不仅减少了每日静脉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而且留置时间长便于用药和抢救,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牛培霞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3):189-190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护理对策。方法:本文通过对534例患儿的留置针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穿刺失败、套管针脱落、阻塞以及局部渗漏、肿胀甚至并发静脉炎等问题依然存在。结论:探讨并消除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不良问题,提高使用成功率,已成为儿科护理实践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临床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贝朗静脉留置针与B-D静脉留置针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选取200例需长期输液的6个月~2岁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2组(n=100),实验组患者选用贝朗静脉留置针进行长期输液;对照组患者选用B-D静脉留置针进行长期输液。2组患者均行特殊护理方式,1周后,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液体外渗发生率、穿刺处渗血率及静脉炎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平均留置时间(2.79±0.68)d,显著对于对照组的(4.95±1.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液体外渗率为2.0%,对照组的则为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穿刺处渗血率为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炎的发生率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贝朗静脉留置针较易穿刺,血管小易送管,从针头处易抽血,但是管质较硬,留置时间短,穿刺处易渗血;B-D静脉留置针管质较软,留置时间长,减少反复穿刺,穿刺点渗血少,但是血管小,模糊难穿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