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施科学检验,就是要解决“为谁检验、检验什么、怎样检验”的问题。科学检验,就是立足于技术支撑、基于客观事实、应用科学方法、尊重客观结果的检验。  相似文献   

2.
目前对中医药现代化的认识有一点是统一的,那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充分吸收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医药,达到创新、突破的目的。 中药现代化——高涨的呼声 近一个时期,有关中医药现代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据媒体报道:从1980年全国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提出“中医药要逐步实现现代化”至今,有关中医药现代化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止过,认为中医药必须现代化,否则没有出路者有之;认为搞  相似文献   

3.
踏进熊寥笙老人的家,记者不免有些吃惊。因为这套仅有五十平方米左右、显得有点老旧的房子似乎不太适合熊老的身份。要知道,熊老可是重庆市中医界的泰斗级人物。就在今年3月20日,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和重庆中医研究院还专门召开了一个“百岁著名中医专家熊寥笙学术思想研讨会”,足见熊老在重庆市中医界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实质上是传统的制度和观念在科学和技术进步条件下对现代社会变化需要所作出的功能上的适应,现代化既是产物,更是过程,是一个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过程。道理并不复杂,适者生存,不能适应社会变化的人或学科,都将被时代无情淘汰。中医现代化观点实际上是中西汇通思潮在医学领域的延伸,可追溯至十六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后半叶,已成为中医界,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患者极大多数因并发心脑等大血管及眼、肾、神经等微血管并发症而致残和死亡。第64届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年会最高奖项班丁奖得主,世界著名的糖尿病学者布朗利教授指出:“如果糖尿病没有血管并发症。就不再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难题。”足见血管并发症的干预治疗始终是糖尿病防治的一个主旋律。  相似文献   

6.
认识胡国华教授,是在上海图书馆举办的一次中医妇科科普知识的讲座上,他的谦和与热情感染着每一位听众。 他曾师从于著名医家哈荔田教授,又是著名中医妇科专家朱南孙教授的学术继承人,从医三十余年,对于妇科病的诊治颇有经验。他认为,治病不拘于一方一药,重要的是在于辨证遣药,在于“平衡阴阳、攻补得法”的治则治法,方可获得良效。  相似文献   

7.
科学家何柞庥院士一语惊人“陈晓旭是中医害死的!” 然后就是一片乱哄哄的争吵,有骂何祚庥的,有挺何祚庥的,就是没有讲道理的。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最近说:“这是借人们喜爱的影视演员攻击中医药的言论,很不严肃、很不道德、很不科学!”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佝偻病亦叫胎儿性佝偻病,这一病的诊断到目前尚属争论的问题,某些学者认为存在,某些学者又否定。М.С.Млолоя教授认为,先天性佝偻病不存在或者是没有实际临床意义。С.О.ДулнцEий教授认为先天性佝偻病有很大实际意义。А.Ф.Тур教授认为新生儿颞骨软是诊断先天性佝偻病儿  相似文献   

9.
邓铁涛,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著名老中医。擅长治疗多种疾病及疑难杂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拂痛外洗方是邓铁涛教授治疗糖尿病足的家传方,疗效很好。邓铁涛教授认为,糖尿病足属中医“坏疽”范畴,因体内气血失和导致,治疗的关键在于改善下肢局部血供。因此,既要重视内治,又要重视外治,  相似文献   

10.
目前,知识老化周期在5年左右,全世界正式出版的科技文献已达20多万种,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300多万篇以上,差不多每三十秒发表一篇。相形之下,中医科技论文不仅数量少,质量也比较低。这实在是一个值得重视与研究的问题。现对当前中医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浅述如下。 1.缺乏创新与发明:所谓“创新”是前人未曾有的。“在科学技术成就中只有改造客观世界的才是发明……至于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成就,则是发现”。许多中医论文多是引经据典重述古人的经验,写了一些人所共知的杂志文章,甚至抄袭拼凑,所以这些毫无价值可言。 2.缺乏理论:对自己的实践经验没有上升到理论来讨论。没有自己的论点、论证和创见。有理论也是重复古人的、别人的,缺乏新意和创新。不解决这一问题很难写出有质量的论文。也很难推动中医学术的发展。 3.缺乏准确性:许多文章对疾病诊断、治疗方  相似文献   

11.
运用近代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来整理和研究中医中药,以便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这是毛泽东同志为我国医学科学发展指明的正确道路,是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的根本标志。近几年来,我们战胜了林彪、“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种种干扰和破坏,把实践毛泽东同志的上述号召作为我所的基本任务,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探索了中医基本理论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上海医药》2009,(1):42-43
常打哈欠被归为亚健康的一种表现。“这就是中医里的‘善伸数欠’,是胃部出了病症,依靠哈欠把胃气舒展开。”中医专家曲黎敏说。曲黎敏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授,她写的《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等中医养生书籍长期位居各书店排行榜前列。她说,中医认为亚健康已经是不健康了。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温长路介绍,亚健康的概念是20多年前由前苏联科学家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3.
<正>中医到底能治哪些病?中医是不是科学?中医是否依附于西医?著名中医评论员毛嘉陵曾对话7位中医名家,讨论中医面临的严峻现实,探讨提高中医药疗效的方法。朱良春全国90高龄著名老中医,从医已68载。现任南通市中医院首席技术顾问、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博导。首先,中医是科学的,中医是有实效的,理论来自于临床实践,而临床实践的检测在于疗效。我们现在遇到很多疑难杂症,遇到很多棘手的疾病,愿用中医的  相似文献   

14.
最近,记者在杭州召开的一个以“记忆障碍及教授痴呆症”为主题的中外专家研讨会上获悉,美国著名神经学专家艾里克森博士认为,预防仍是目前对付老年痴呆的最好办法,而中国的传统中医就重在预防,应该在效果上比西医更理想。  相似文献   

15.
2003年的“非典”流行,在现代医学方面认为是一种没有前例可循的新型传染病,如果离开中医辨证论治就是孤军奋战,尤其结合自身参与抢救治疗腺病毒肺炎患儿的病例,从“非典”的发病机理及预防与治疗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在“疫情”危急关头,应中西并重,优势互补,特别是在西药无效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运用中医的理论思维方法和西医的支持疗法相结合,对减轻病痛、缩短疗程、控制发病、降低死亡定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由国家卫生部陈敏章部长,胡熙明、张文康副部长担任名誉总主编,著名中医学家董建华教授担任编委会主任,程昭寰等主任医师担任总主编的《基层中医临证必读大系》已经陆续面世,得到了广大基层医生尤其是基层中医的一致赞许,称颂该大系为“必读之作”,我们深感询不过誉。  相似文献   

17.
“形成性评价”以学生作为培养主体,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目标,是一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方法.医学培养不能只注重课堂知识的给予,更应重视临床操作能力的培训,注意培养理论结合临床的全方位医疗人员.现在中医领域学生临床操作水平普遍不高,为更好地完善中医男科临床带教,以该评价方法代替以往的出科考试,观察此评价方式对中医类医学生临床教学的推动及成效.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该评价方法更有利于临床学习,满意度与考核成绩相关性明显.  相似文献   

18.
所谓中药“鼻疗”,就是将药物塞人鼻腔内治疗疾病,是我国中医的一种常见外治方法(包括“涂”“嗅”“滴”等)。中医认为鼻为一身血脉所经及清阳交合之处,且黏膜下血管丰富,  相似文献   

19.
高军 《首都医药》2013,(21):8-13
2013年9月7日,由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中国药学会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13北大卫生经济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国家医改与生物医药:可及、优质与成本效益”。此次论坛由国务院国家医改专家咨询委委员、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北大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国恩先生主持。论坛邀请了十一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桑国卫院士、国家卫计委基本药物司郑宏司长、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于明德会长、国家发改委价格司郭剑英副巡视员、北京市医改办韩晓芳主任、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院长许树强教授等一批著名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20.
赵安琪 《中国药店》2014,(23):50-51
与行业内普遍的声音不同的是,先声再康董事长杨孝华认为,与2009年前相比,近几年的市场环境并没有太多不同,医保政策和药监政策也并没有实质性变化.“这几年之所以发展比较快,首先来自于我们管理团队更高的目标和追求.我们每年设定30% ~ 40%的增长目标,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