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内经》论飧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洪武  周波  王轶 《国医论坛》2002,17(1):46-47
飧泄是泄泻的一种 ,作为病证名 ,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它以泻下完谷不化为特征 ,《圣济总录》卷四十四云 :“夕食谓之飧。以食之难化者 ,尤在于夕 ,故食不化而泄出 ,则谓之飧泄。此俗所谓水谷痢也。”飧泄多由于脾胃气虚阳弱 ,或七情内伤 ,或风、寒、湿、热诸邪客犯肠胃等原因所致。《内经》对飧泄的病因、病机、分类、发病、证候特点均有论述 ,甚至对治疗及预后也有所阐发。本文就《内经》提到的飧泄作一简要分析。1 《内经》对飧泄病因病机的认识飧泄的病因病机 ,《内经》认为脾气虚弱、风邪入中、感受寒邪、水饮留肠、燥伤肺金、肝气…  相似文献   

2.
“泄泻”在《内经》称为泄 ,有“濡泄”、“洞泄”、“飧泄”、“注泄”等。《难经》有五泄之分 ,汉唐时代称为“下利” ,宋代以后统称“泄泻”。  对于本证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在历代医书中都有详细记载。可归纳分为以下几种 :   ( 1 )感受外邪 ,多为寒湿、湿热之邪。《难经》所谓 :“湿多成五泄 ,曰飧 ,曰溏 ,曰鹜 ,曰濡 ,曰滑 ,飧濡之完谷不化 ,湿兼风也 ;溏泄之肠垢污积 ,湿兼热也 ;鹜溏之澄清溺白 ,湿兼寒也 ;濡泄之身重软弱 ,湿自胜也 ;滑泄之久下不能禁固 ,湿胜气脱也。”寒湿泄泻治以解表散寒 ,芳香化湿之法 ,藿香正气散主之 ;…  相似文献   

3.
<正> 泻痢,即泄泻和下痢。指大便次数增多的现象。一般地讲,大便稀薄,时作时止叫泄;大便直下,如水倾注叫泻;临床多合称为“泄泻”。泄泻是由于风寒、湿热内犯肠胃,饮食不节,脾胃内伤等原因引起。可分为溏泄、泄泻、鹜溏、飧泄等,包括现代医学的消化不良,各种肠炎、肠结核、食物或药物中毒等病。如便中见脓血,则属“痢疾”范围。下痢则以腹痛、里急后重、泻下赤白为其特征。此病是由于肠胃内壅,摄食生冷以致湿热内蕴,毒滞肠中引起。根据症状可分为“时疫痢”、“休息痢”,  相似文献   

4.
<正>泄泻又有"鹜溏""飧泄""注下""洞泄"等别称,是以大便次数增多、便质溏薄甚至泻下如水样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泄泻病因涉及多方面而复杂,如外邪侵袭、饮食所伤、情志失宜等均可引起脾胃受损,湿困脾土,水湿不化,小肠无以分清泌浊,大肠传化失司,遂成泄泻。胡珂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40多年,师从已故全国名老中医陈瑞春教授,在  相似文献   

5.
泄泻在《内经》称为“泄”,有“濡泄”、“洞泄”、“飧泄”、“注泄”等名称,《内经》把泄泻分属于五脏。隋唐以前的《颅囟经》始有小儿的“水泻利脾冷”应“以温脾敬主之”的简要记载。隋·《巢氏病源》、唐·《千金要方》及《外台秘要》均称本病为“下利”。宋以后统称为“泄泻”。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据时令以定吐泻的寒热属性,热泻用玉露散,寒泻用补脾散,后世医家  相似文献   

6.
腹泻又称泄泻,指排便次数明显增多,粪质稀薄,水分增加,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粘液等。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本证在《内经》称为泄,有“濡泄”、“洞泄”、“飧泄”、“注泄”等。临床又有暴泻与久泻之分。  相似文献   

7.
利小便实大便治飧泄、洞泄、溏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志轩  赵云  王汉岑 《新中医》2015,47(4):330-331
利小便实大便法始于急开支河,治难治性泄泻,临床飧泄、溏泄、洞泄均常用此法。飧泄者下焦气化失职,完谷不化,多属肝郁脾虚清气不升;洞泄者湿胜邪留困脾,下利多清水;溏泄者湿滞胃肠不运,大便不爽,稀薄不成形。治疗虽同为利小便实大便,然辨证论治的侧重点却不尽同,决定着配伍用药及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泄泻症状见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水样大便。本病《内经》谓“泄”,有“濡泄”、“飧泄”、“洞泄”、“注泄”等称。汉唐医书多称“下利”,宋代以后统称为泄泻。历代医书对泄泻的病因、病机及证治,都有较详细的记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泄”。《景岳全书·泄泻·论证》说:“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熟腐而化气化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说明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为脾胃功能障碍和湿邪所胜。《张聿青医案·泄泻》:“上则嗳气,下则便泄,厥气不和,克制脾土。”这说明本病与肝旺克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中医对于泄泻的病理,认为是属于"脾土病变"的范围,从古代的文献上看来,基本上分为"飱泄"和"洞泄"两类,"飱泄"是泻下水谷不消化物;而"洞泄"是指泻下多量水分的稀粪情况.根据我院用针灸治疗泄泻40例的临床观察,患者大多数为儿童,其中尤以乳儿为最多.现将我们对本病的认识及在临床实践中的体会,简述于后,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小儿泄泻为一临床常见的疾病,在临床中,笔者常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收效较为满意,现整理于下:一、表散风寒法:“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脐以下皮寒,肠中寒,则为肠鸣飧泄”。小儿脾胃薄弱,如突遇风寒外袭,以致胃肠功能紊乱,症见大便清稀,色淡不臭,肠鸣或腹隐痛,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头痛无汗,周身酸  相似文献   

11.
小儿乃稚阴之体,发病多具肝有余、脾不足之特点,因而泄泻一证为小儿常见病证之一,古之飧泄、洞泄皆其别称,内伤、外感伤及脾、胃、肠皆可发病,“无湿不成泄,  相似文献   

12.
飧泄,又名风泄,故有“肠风飧泄”之称。宋代以后统属于“泄泻”门中,近代较少有人用此病名,几至湮没无闻。笔者从临床中体会到,飧泄的因、证、治别具一格,现就飧泄的辨证治疗,谈谈个人体会。飧泄的病因病机,在《内经》中约分为:(一)因于伏风: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久风为飧泄”;《灵枢·诊疾论尺篇》说:“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肠澼”。(二)因于饮食劳倦: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说:“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入五脏,则胀满闭塞,下为飧泄”。(三)因于阴阳升降失调: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归纳上述经文,飧泄不外乎脾虚肝乘、阴阳升降失调所致。临床常表现为肝气偏胜和脾虚清浊反干两个类型。  相似文献   

13.
泄泻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的病证。《内经》也称"濡泄"、"洞泄"、"溏泄"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景岳全书?泄泻论证》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  相似文献   

14.
清代名医叶桂在其《临证指南医案·泄泻》(下简称《临案》)中指出:“泄泻,注下症也。经云:湿多成五泄,曰飧、曰溏,曰鹜,曰濡,曰滑。飧泄之完谷不化,湿兼风也;溏泄之肠垢污积,湿兼热也;鹜溏之澄清弱白,湿兼寒也;濡泄之身重软弱,湿自胜也;滑泄之久下不  相似文献   

15.
腹泻,中医又称为泄泻,《内经》称“泄”,有濡泄、洞泄、飧泄、注泄等名,其症主要有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或可兼见腹痛等症。可见于现代医学的多种疾病过程中,如急慢性肠炎、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腹泻的致病因素较多,临床症状多变。  相似文献   

16.
泄泻,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目前以本病持续半年以上者称慢性泄泻,属祖国医学之“久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景岳全书·泄泻论证》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  相似文献   

17.
《医方考》所载六和汤被教课书方剂学列为藿香正气散之附方。有健脾化湿,升清降浊的作用。主治夏月饮食不调,湿伤脾胃,清浊不分,霍乱吐泻,胸膈痞满,舌苔白滑等证。但笔者认为加减可治疗五泄,试论如下。1病因病机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前人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以夏秋两季为多见。《内经》有“濡泄”、“飧泄”、“注泄”之称。《难经》五泄之分,汉唐时称“下利”,宋代以后统称“泄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泄”。《景岳全…  相似文献   

18.
<正>泄泻,现代医学称腹泻,指排便次数增多(>3次/日),粪便量增加(>200g/天),粪质稀薄(含水量>85%)n】。本证在<内经>称为泄,有"濡泄"、"洞泄"、"飧泄"、"注泄"等。《难经>有五泄之分,汉唐时代称为"下利",宋代以后统称"泄泻吡"。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利"、"痢"不分,皆以一"利"字统之。其中论述泄泻的条文远较论述痢疾为多。本文兹就<伤寒论》(明·赵开美复刻宋本)中止利(泄泻)诸法归纳总结为九种。如此,一者可总览《伤寒论》的治泻诸法;二者也为临床止泻提供思路,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泄泻一症始见于《内经》称本病证为“鹜溏”,“飨泄”,“濡泄”,“洞泄”,“注下”,“后泄”等等 ,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因于露风 ,乃生寒热 ,是以春伤于风 ,邪气留连 ,乃为洞泄”。《素问·举痛论》说 :“寒气客于小肠 ,小肠不得成聚 ,故后泄腹痛矣。”《素问·至真要大论》说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 ,皆属于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湿盛则濡泄。”《素问·太阴阳明论》指出 :“饮食不节 ,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月真满闭塞 ,下为飧泄。”《素问·举痛论》又…  相似文献   

20.
泄泻辨识     
《阴阳十一脉灸经》"大(太)阴脉:是胃脉也……其所产病:……唐(泄),死","唐(泄)"即泄泻。先秦两汉未出现泄泻病名,相关内容列为病证而论,《内经》所言诸泄涵盖全面,除无"泄泻"病名外,几乎包括了后世大部分泄泻病名:濡泄、飧泄、洞泄、鹜溏、后泄、遗矢等。仲景称为"下利",晋唐时期变化不大,宋代是病名分水岭(此前泄痢混谈),开始明确"泄泻"之名;明清时期认识趋于完善。现代研究认为病位在脾胃,脾虚湿胜重要因素,外因与湿邪关系最大,即所谓"无湿不成泄";内因与脾虚关系最为密切,肝、肾失调所引起。临床辨识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标准明确;辨证论治分暴泻与久泻分型施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