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茴香枳术汤联合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6例。2组均静脉全麻,由同组医师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观察组在术后第1天起即加用茴香枳术汤,每日1剂,分2次胃管注入,每次100 m L,直到腹胀消失,大便通畅为止。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肛门排气时间、症状消失时间、WBC恢复正常时间、气液平消失时间。结果:治愈率、总有效率观察组分别为66.67%、91.67%,对照组分别为50.00%、77.78%。临床疗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排气时间、症状消失时间、WBC恢复正常时间、气液平消失时间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茴香枳术汤联合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疗效显著,且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及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茴香枳术汤对大鼠粘连性肠梗阻腹部立位平片的影响,为深入探讨茴香枳术汤对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备大鼠粘连性肠梗阻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承气汤组、茴香枳术汤低、中、高剂量组。正常组和模型组两组灌服生理盐水0.01 mL·g-1,DS组灌服1.43 g·mL-1大承气汤0.01 mL·g-1,HX-SL,HX-SM,HX-SH 3组分别灌服1.13,2.25,3.38 g·mL-1的茴香枳术汤汤液0.01 mL·g-1。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后第3,5,7天,共3个时间点,每时间点6只;腹腔麻醉后,拍摄腹部立位X线平片,观察肠梗阻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有大量积气积液,可见明显的气液平面,肠管扩张;与模型组比较,大承气汤组、茴香枳术汤低剂量组、茴香枳术汤中剂量组和茴香枳术汤高剂量组积气积液消失,肠管恢复正常,气液平面消失,肠梗阻缓解。结论:茴香枳术汤具有良好的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茴香枳术汤对大鼠粘连性肠梗阻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病理的影响,为深入探讨茴香枳术汤对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制备大鼠粘连性肠梗阻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承气汤组、茴香枳术汤低、中、高剂量组。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后第3,5,7天,共3个时间点,每时间点6只;处死大鼠取肠组织匀浆,测定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取粘连肠组织,观察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组织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组织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承气汤组、茴香枳术汤低剂量组、茴香枳术汤中剂量组和茴香枳术汤高剂量组组织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组织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病理显示肠粘连逐渐松解。结论:茴香枳术汤具有良好的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与抗肠组织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茴香枳术汤对大鼠粘连性肠梗阻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粘连性肠梗阻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承气汤组,茴香枳术汤低、中、高剂量组。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后第3、5、7天,共3个时间点,每时间点6只,切取病变肠管匀浆,取上清液,放免法测定组织NO含量与DAO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组织NO含量增加(P<0.05),DAO活性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承气汤组、茴香枳术汤低剂量组、茴香枳术汤中剂量组和茴香枳术汤高剂量组组织NO含量显著下降(P<0.05),DAO活性增加(P<0.05)。结论:茴香枳术汤对粘连性肠梗阻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保护肠屏障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茴香枳术汤对粘连性肠梗阻大鼠血浆一氧化氮(NO)含量、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的影响,为茴香枳术汤对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108只SPF级Wi st 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承气汤组,茴香枳术汤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依法制备粘连性肠梗阻大鼠模型,并于造模后第8天开始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后第3、5、7天,共3个时间点,每时间点6只大鼠股动脉取血,放免法测定血浆NO含量、DAO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浆NO含量、DAO活性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承气汤组,茴香枳术汤低、中、高剂量组血浆NO含量,DAO活性显著下降(P<0.05)。结论:茴香枳术汤具有良好的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保护肠屏障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茴香枳术汤对实验性大鼠粘连性肠梗阻营养状况及病理的影响,为深入探讨茴香枳术汤对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备大鼠粘连性肠梗阻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承气汤组及茴香枳术汤低、中、高剂量组。给予相应药物治疗,每日观察大鼠营养状况的变化,分别于治疗后第3、5、7日,共3个时间点,每时间点6只,处死大鼠,取粘连肠组织,观察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营养状况差,体重明显降低(P〈0.001);与模型组比较,大承气汤组、茴香枳术汤低、中、高剂量组营养状况逐渐好转,体重恢复,病理观察可见小肠黏膜损伤逐渐恢复,粘连逐渐松解。结论茴香枳术汤对粘连性肠梗阻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承气活血通腑汤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承气活血通腑汤保留灌肠。观察2组临床疗效、肠梗阻缓解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指标。结果临床疗效比较可知,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恢复排便时间、胃肠减压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降低,胃肠减压量减少,解稀水便时间、胃液清亮时间、胃管拔除时间和恢复正常饮食时间缩短(P0.05或P0.01)。结论承气活血通腑汤能明显改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痛、呕、胀、闭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朱晓铭  唐小勇  王自力  李亮 《新中医》2016,48(6):123-124
目的:探讨茴香枳术汤直肠滴入治疗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2例。治疗组术后给予茴香枳术汤直肠滴入,对照组术后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直肠滴入;观察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胃肠道症状积、肛门通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2%,对照组为57.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胃肠道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通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茴香枳术汤直肠滴入是治疗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与分析手术联合中药粘连松解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65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3例、3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于手术基础上加用中药粘连松解汤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恢复和复发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后排便时间和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经1~4个月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6.06%(2/33)明显低于对照组18.75%(6/32)(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粘连松解汤口服治疗,其可加速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0.
齐长磊 《新中医》2015,47(3):135-13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腹部手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的100例患者按随机对照表将患者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大承气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记录中医症状评分以及排气时间、正常排便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较对照组的74.0%高(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正常排便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恶心、发热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体征,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应用中药治疗方案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文收集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实施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06例作对比研究,以抽签的方式,将106例平均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3),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肠梗阻导管与生长抑素的联合治疗方案,观察组应用温阳通便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中药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中转手术率(0%)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症状消失时间、WBC恢复正常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温阳通便法临床疗效确切,可缩短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徐红艳 《新中医》2015,47(4):157-15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妇产科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经胃管注入大承气汤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等。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02%,对照组为76.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及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妇产科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疗效可靠,并可缩短病程,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在直肠癌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6例直肠癌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观察其疗效及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85.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排便、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有效改善直肠癌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且可提升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6):153-155
目的:探讨肠粘连缓解汤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肠粘连缓解汤,两组连续治疗3天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恢复排气时间、胃管拔出时间、恢复饮食的时间、住院时间等数据,测定两组患者炎症因子变化以及评价临床综合治疗结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排气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气液平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等炎症因子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为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肠粘连缓解汤可以显著降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排气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气液平消失时间,较少胃液排出量,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5.
张永强  孙崇秋  陈丽燕 《新中医》2014,46(8):153-154
目的:观察承气通梗汤鼻饲加灌肠配合针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承气通梗汤保留灌肠、鼻饲并针刺3种方法合用治疗;对照组给予温肥皂水灌肠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临床疗效显效率治疗组92.00%,对照组74.00%,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承气通梗汤鼻饲加灌肠配合针灸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霍巨 《吉林中医药》2015,35(2):161-164
目的观察自拟灌肠汤对治疗术后黏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由我院肛肠科收治的黏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0例,治疗组20例。对照组给予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使用抗生素等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灌肠汤150 m L保留灌肠,早晚各1次,至患者恢复排气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恢复排气、胃管拔除及恢复正常饮食时间,比较入院后第2、4、6天中医临床症状和体征。结果治疗组患者恢复排气的平均时间(38.86±18.76)h较对照组(59.24±24.33)h明显提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拔除胃管的平均时间(4.36±1.78)d较对照组(5.34±2.05)d有所提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恢复正常饮食平均时间(4.27±1.24)d较对照组(5.75±1.58)d有所提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4、6天治疗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体征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灌肠汤能使术后黏连性肠梗阻患者恢复排气时间、胃管拔除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明显提前;自拟灌肠汤能够明显改善术后黏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联合复方大承气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的53例为对照组,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联合复方大承气汤治疗的56例为观察组,分析对比两组排气排便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随访1年)及疗效。结果:观察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28.9±5.4h)、住院时间(12.7±3.1d)均低于对照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30.3±6.1h)、住院时间(13.0±2.2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3.3±0.9d)较对照组(5.7±1.5d)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复发率(19.6%)较对照组(35.8%)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4%)较对照组(79.2%)明显提高(P0.05)。结论: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联合复方大承气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直肠癌术后急性粘连肠梗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8例直肠癌术后急性粘连肠梗阻患者为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排便/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提高急性粘连肠梗阻患者治疗有效率,改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高渗中药液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生理盐水灌肠;观察组患者行大承气汤高渗中药液灌肠,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1.6%,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排气排便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承气汤高渗中药液灌肠治疗粘连性肠阻梗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通腑安肠汤治疗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通腑安肠汤治疗,疗程均为7 d。结果:两组治疗后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排气排便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消失时间及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腑安肠汤能够显著改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排气排便等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