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经络学认为,脚上汇聚着人体五脏六腑相应的穴位;现代科学认为,脚是人体的第二个心脏脚掌上有着与大脑相连的无数神经末梢,是保健的“特区”。 1.浴足防病 养生浴足与通常的洗脚相似,但不尽相同。开始时水不宜过多,浸过脚趾即可,水温在40℃左右。  相似文献   

2.
正中医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脚底是各经络起止的汇聚处。脚背、脚底、脚趾间汇集了很多穴位,脚掌上有无数的神经末梢与大脑相连,是人体的保健"特区",充分开发这个"特区"的保健潜能,对预防某些疾病有一定益处。脚部保健方法有以下几种。浴足养生:浴足与通常的洗脚相似,但不尽相同。开始时水不宜过多,浸过脚趾即可,水温在  相似文献   

3.
<正>泡脚是一种很好的保健和养生方法。泡脚有益健康,但前提是正确地泡,包括水温、时长等都有其最佳程度。最佳水温:从38℃逐渐变热至43℃泡脚的水温不宜过热或过凉,一般维持在38℃~43℃为宜。如果有条件,可以先将脚放入38℃左右的水中,然后让水逐渐变热至42℃左右即可保持水温,足浴时水通常要淹过踝部,且要时常搓动。最佳时长:中青年30分钟左右,老年人20分钟很多人喜欢从水很烫泡到水全凉了,甚至有的不停添加热水,持续泡一两个小时,这是错误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顺应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的市场需求,扬州足溪轩养生保健有限公司旗下第一家养生保健会所——足溪轩养生会所于2010年8月9日开业。  相似文献   

5.
随着都市人对于养生保健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足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了,所谓“足疗”有人叫“足道”,有人叫“足底”,有人干脆就叫“洗脚”或者“捏脚”。  相似文献   

6.
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句健康谚语——“人之有脚,犹如树之有根;人老腿先衰,树枯根先竭”,足以说明脚与全身的关系是何等密切,对于人体健康所占的重要位置。以下介绍的方法教给您“动一足而健全身”。 干浴法 也称干洗脚。方法一是足浴后坐于床上,将一条腿放在另一条腿上,同侧手托住脚踝,对侧手用小鱼际部在涌泉穴做上下推擦,直到脚心发热为止;做完一条腿再换另一条腿。二是坐床上,两脚心相对,用两手拇指指肚自脚跟  相似文献   

7.
正中医认为,脚是人体之根,有足三阴、足三阳六条经络起于脚下,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有着密切联系。由于人的双脚远离心脏,供血相对较少,同时脚下的脂肪层又薄,保温能力差。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脚部的皮肤温度较低。寒邪极易通过脚底侵袭人体,损伤阳气而致病或致使宿疾复发,加重病情。由于老年人体质日渐衰退,对寒冷刺激的适应性和耐寒力相对较差,因此对足部的保护显得更为重要。每晚泡泡脚,对养生祛病大有益处。自古以来,人们就把"睡前一盆汤"看作是养生保健的有效措施。睡前泡脚可使百节  相似文献   

8.
正足浴是采用药物煎汤,将患者双足以药汤浸泡、洗浴,以治疗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历史悠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摩之浴之"之说。西周时期此法即盛行于宫廷中,冬季用来防病治病、保健养生。从唐朝起开始应用到临床各科,至明清进入盛行阶段。中医认为"脚为精气之根",是人体  相似文献   

9.
药浴     
《光明中医》2012,(6):1182
药浴是指将中药煎汤,选择适当的温度,通过一定方法洗浴全身或局部,以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一种外治疗法。按部位分全身药浴和局部药浴。局部药浴主要有:①头面浴②目浴③鼻浴④四肢浴(含足浴)⑤坐浴⑥其他部位浴。  相似文献   

10.
温水擦浴配合药物治疗小儿高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1.1 对象 未经治疗的初诊患儿60名,1~5岁,均为上呼吸道感染,体温(腋温)≥39℃。1.2 方法 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美林混悬液0.25ml~0.5ml/kg/次。试验组:口服同样剂量的上述退热药,另外用温水擦浴。水温为32~34℃。操作:操作者手裹毛巾,在患儿腋下、肢体、腹股沟、腘窝、背部等部位,以离心方向边擦边按摩,大血管处稍用力,禁擦胸前区、腹部、后项及脚心,每侧肢体擦  相似文献   

11.
人身的十二经络有6条起始于脚部,脚底的涌泉穴更是养生保健的大穴。药液洗(烫)脚是古传的妙方,千百年的实践证明,在热水中加入散寒除湿、行气活血、温经通络的药液,可使药性直达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旁通于手三阳、手三阴六经,贯串全身,可达到增强人体功能、祛病...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合并症,严重者合并感染并引发肢端坏疽。从1998年开始,本院在治疗并发糖尿病足的糖尿病患者时,在中西药口服治疗的同时,配合中药浴足疗法来治疗糖尿病足,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通过近7年在中药浴足疗法方面的实践摸索及方法改进,中药浴足由最先的静态浸泡、熏洗直到最后使用市售的保健按摩足盆,最终获得最佳效果。现将此足浴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汤足浴对亚健康吸烟人群血小板活性影响。[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80例志愿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三组,亚健康吸烟组(非干预亚组、干预亚组)、正常非吸烟组。非干预亚组热水浴足,水温3740℃,30min/次,双脚浴足。干预亚组化痰通络汤(法半夏、橘红、枳壳、川芎、红花、远志、石菖蒲各10g,茯神、党参、丹参各15g,炙甘草10g),1剂/d,水煎1500mL,水温3740℃,30min/次,双脚浴足。干预亚组化痰通络汤(法半夏、橘红、枳壳、川芎、红花、远志、石菖蒲各10g,茯神、党参、丹参各15g,炙甘草10g),1剂/d,水煎1500mL,水温3740℃,30min/次,双脚浴足。连续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2个月),观测临床症状、D-二聚体、膜糖蛋白CD62p检测值、不良反应。[结果]D-二聚体及CD62p检测值吸烟组高于非吸烟组(P<0.01);干预亚组优于非干预亚组(P<0.01),干预亚组与正常非吸烟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化痰通络汤足浴能有效改善亚健康吸烟人群血小板活性,延缓阻止血栓发生。  相似文献   

14.
孙光荣国师大师于养生颇有心得,于各养生方法中尤重睡眠养生。孙老将其睡眠养生方法总结为七点,分别为:厚垫薄盖、枕不过肩、右侧曲卧、睡前浴足、适当午休、醒后饮水、缓起慢行。并编有歌诀方便记诵施行。  相似文献   

15.
唐群 《光明中医》2012,(9):1739-1740
寒头暖足不仅是古代医家泻实补虚的治疗准则,也是一条养生保健的重要原则。本文从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的角度分别对寒头暖足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了一些养生方法。  相似文献   

16.
苏秋 《气功》2012,(4):324-325
我们所说的水浴是温热水浴的统称,根据浴水温度的高低,可以再细分为温水浴和热水浴,水温在36~38℃之间,称温水浴;38℃以上者叫热水浴。我国古代养生家认为沐浴宜用温水,如《老老恒言》说:"盖浴水不可太热,温凉须适于体,故必燂汤。"  相似文献   

17.
水温与保健     
正每天我们都要接触不同温度的水,而每个部位对水温感觉的舒适度是不一样的。有的部位畏寒,有的部位耐热,如何科学利用好水温,对不同年龄层次人的养生保健十分重要。脸:适合用温水(15℃以上,20℃以下),长期坚持,可保持肌肤弹性,使人精神振奋。若水温低于5℃,则会引起血管收缩,使肤色变得苍白、枯萎,皮脂腺、汗腺分泌减少,弹性丧失而早衰。另一方面,冷水让毛孔处于闭塞,不易清除深层污垢,容易长小痘痘。专家建议,习惯用冷水  相似文献   

18.
搓脚助长寿     
《养生大世界》2006,(2A):47-47
根据中医原理。脚在人体最下端,容易衰老。经证明,搓脚可调整人体机能。助人长寿。因为脚掌皮下脂肪少,易受凉,故有“寒由脚起”之说。睡眠时脚心不宜向风,常按摩脚心。可远离疾患。搓脚心宜早晚两次在空闲时间进行,先将双手搓热,再去搓脚心,直到搓热。  相似文献   

19.
人老先老脚。脚部保健能舒筋活血、补肾健脑、延缓衰老。(一)温水泡脚:温水泡脚可用脚桶,放水高度应使脚浸人40厘米以上,水温应在50~60°左右。旁边放一热水瓶随时加热水,每次浸泡时间最好达半小时。另外,温水中也可加入一些中草药煎汤先熏后洗。如腰痛肾虚用杜仲15克、六味地黄龙12克;血压偏高用罗布麻15克、稀签草15克、臭梧桐15克;风温骨痛用骨碎补30克、川椒15克、伸筋草15克。(二)弹脚:晚上临睡前、早晨醒来后或洗脚时,用大脚趾和第三趾弹200下。(三)搓足:睡前温水泡脚后,坐在床上,屈膝,将脚抬起,放在另一条腿上…  相似文献   

20.
家庭醋浴     
食醋不仅可以通过食用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而且还可以通过外用来实现人们健康的愿望。醋浴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下面就如何进行家庭醋浴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