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焕彬 《中医杂志》2006,47(8):636-637
根据五版统编教材,《伤寒论》中论及“悸”的条文共11条,大致可分为以下3种情况:(1)“心下悸”5处,分别见64条、82条、96条、127条及356条中。(2)“脐下悸”1处,见65条文。(3)此类中“悸”历代注文多解为“心动”,意见相对统一,有“心中悸”(102条),“心动悸”(177条),“胃不和,烦而悸”(265条),“或悸”(318条),“吐下则悸而惊”(264条)。  相似文献   

2.
"亢害承制"学说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雷  烟建华 《中医杂志》2006,47(11):808-810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审视和解读“亢害承制”,认为其是蕴涵于五行、阴阳乃至一切能够存在与演化发展的系统中的普遍规律。通过“亢害承制”进行的系统控制,其目的是实现稳定,而非平衡。并对刘完素关于“亢害承制”的议论提出了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3.
李鼎 《中医药文化》2007,2(4):20-21
日本大阪东洋出版社举办的“中国研修之旅”到今年已是第十回,每一回都是组织日本一百多人的针灸专业人员到中国来研修、听讲、观摩。1995年3月,我初次接受邀请,去大阪、京都作专题演讲,这是属于“请出去”;后来则是组团进来,集中到北京或上海听中国专家讲出,这时邀请专家就多了。1997年在北京昆仑饭店举行的一次,把郭霭春、马继兴、张灿王甲、史常永等老一辈都请到了。  相似文献   

4.
本刊2003年第8期在“学术争鸣”栏目刊登了北京大学药学院李大辉博士、艾铁民教授关于“树皮年轮质疑”的文章。该文作者对树皮年轮的概念及其应用于判断树龄的科学性进行了评述,认为韧皮部纤维虽然存在分层排列的现象,但是不能称其为“年轮”。文章刊出后,本刊收到了赵中振教授对“质疑”一文提出的几点意见,根据其本人的要求,现本刊将“几点意见”刊出。应当指出,本刊接受并发表这类文章,只是从学术争鸣的角度讨论问题,双方的意见均不代表本刊的观点。本刊自创刊后,就推出了“学术争鸣”栏目,目的是繁荣中医药领域的学术气氛,在学术领域内对相关问题进行争鸣,这对促进学术的繁荣和发展是有益的。今后,本刊还会刊登各类针对性强而又言之有物的学术争鸣文章,也非常欢迎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吝赐稿。  相似文献   

5.
董卫国 《养生月刊》2003,24(8):348-349
耳鸣患者的烦恼是没有切肤之痛的人难以想象的——尽管周遭宁静安谧,悄无声息,但在耳鸣患者的听觉世界里却是天籁俱动,声声入耳。或如风过疏林,飒飒作响;或如尖锐哨音,长鸣不已……真是于无声处听“惊雷”。  相似文献   

6.
本草书籍中,常在每一药物的性味之下,标明“有毒”或“无毒”等字样。所谓“毒”者,物之能害人者是也。然而,祖国医学中“毒”的含义,远非如此。现就中药学中“毒”的含义,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以《伤寒论》原文为依据,从外感病发生、发展及证治规律角度,探讨《伤寒论》中“传”、“转”、“属”、“系”的内涵及诊断意义。“传”寓有邪气波及或速转他经之意,具有判定外感病发展趋势的诊断意义。“转”提示某经病完全或非完全转为另一经病,“转属”、“转系”属完全性转变,“转入”属非完全性转变。“属”是对某些外感病的宽泛诊断,即归属于某经病的诊断,包括完全归属性诊断和动态非完全归属性论断,既有对某些不符合提纲证的外感病做出诊断者;又有对初步确定病势趋向的外感病做出预见性诊断者。“系”是通过明确某类外感病的发病与某一经的关联性,提高对该类外感病发展变化趋势的预见性,其诊断意义与“传”、“转”、“属”不同。“传”、“转”、“属”之共性在于提示外感病的发展或转变。“传”旨在提示外感病的发展变化本身;而“转”、“属”则重在明确外感病发展变化后的诊断结论。就“转”、“属”而言,“转”较为具体、明确;“属”则较为笼统、宽泛。  相似文献   

8.
“十八反”、“十九畏”是中医界沿袭数千年的用药禁忌。中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与《中国药典》均列举了中药配伍禁忌有“十八反”、“十九畏”等药物。现代教科书一般把“相反”定义为“两药合用能产生毒副反应或副作用”;“相恶”定义为“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与另一种药物相作用而致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培土宁风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追溯发现,“培土宁风法”肇始于《内经》,发展于仲景及唐、宋,发微于金、元、明、清,王旭高则明确提出“培土宁风法”。本法之含义:一是通过健脾益气,实卫固表,达到抵御或祛除外邪;二是通过补益脾胃,益气滋阴,达到预防或消除内生风邪。  相似文献   

10.
何兆奇 《养生月刊》2008,29(3):262-263
“不通则痛,通则不痛”这句医学俗语,经过几年自我保健治病的体会,我认为其是一个正确道理。我按照上述“俗语”原则,自我运用了“对位疏通”,即哪里痛就“动”哪里的办法很快使日常所出现的“小病”缓解或达到病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