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残胃癌外科治疗与预后。方法:对1990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17例残胃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残胃癌根治性切除率为76.47%,姑息性切除率为17.65%,根治性切除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4.62%、46.15%、30.77%,2例失访,随访率88.24%。结论:早期诊断是残胃癌预后的关键,根治性全胃切除是残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亦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映波  邵建永 《癌症》1997,16(2):132-133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本院近30年来收治经病理确诊的18例原发性淋巴瘤临床资料,其生存率由寿命表法计算获得,结果:本组术前GI和胃镜诊断率分别为31.5%和44.4%,手术切除率为88.9%,比本院同期胃癌手术切除率高,其3、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69.7%、51.1%和30.7%,结论:掌握本病GI的特点及胃镜取材深度,可望提高本病术前诊断率;治疗上应争取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3.
我院外科自1983年~1994年收治残胃癌、残胃再发癌49例.其中残胃癌20例,残胃再发癌29倒.死胃癌切除率为70%(14/20),残胃再发癌为37.9%(11/29),总切除率为51%.首次术式BI式切除率为78.6%,BI式为60%,BI式较BI式切除率有明显差异P<0.01,残胃再发癌首次手术未淋巴结清扫者,淋巴结转移组明显增加,阳性率在23%以上.术式的选择及早期诊断对再次切除成功率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我院外科自1983年-1994年收治残胃癌、残胃再发癌49例,其中残胃癌20例,残胃再发癌29例,残胃癌切除率为70%,残胃再发癌为37.9%,总切除率为51%。首次术式BⅡ式切除率为78.6%,BⅠ式为60%,BⅡ式较BⅠ式切除率有明显差异,残胃再发癌首次手术未淋巴结清扫者,淋巴结转移组明显增加,阳性率在23%以上,术式的选择及早期诊断对再次切除成功率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青年人胃癌的临床与病理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着重讨论青年人胃癌一些临床与病理特点,减少临床误滑诊率。方法 统计青年人胃癌占同期胃癌检出率3.55%;青年人胃癌病程短,恶性程度高,转移早而广泛,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本组有48例病人从确诊到死亡病程仅为6月(占63.15%)。结果 青年人胃癌早期缺乏典型临床表现,多以上腹隐痛、腹胀等就诊,如未做胃镜等检查仅给予对症治疗则易造成识破、漏诊。结论 Mori等统计青年人早期胃癌五年过生存率达100%,故提高青年人胃癌早期确认率,减少误漏诊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我院外科近六年来收集了29例残胃癌,其中25例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为84%,其中根治性切除占60%,术后病人存活率与胃癌手术相似,残胃癌好发于BillorthⅡ式残胃占84%.BillorthⅠ式残胃占16%,本病确诊距第一次手术时间平均为22.3年。文章对残胃癌的病因、诊断,外科治疗作了具体的介绍,提出胃良性病变行胃切除术后十年以上要警惕残胃癌发生,定期作胃镜检查是早期发现病变的有效手段,外科手术是治疗残胃癌的首选方式,不应轻易放弃。  相似文献   

7.
胃癌术后胃镜随诊2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镜检查对胃癌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已得到公认 ,但胃癌术后胃镜随诊的临床分析报告很少 ,现对我院 2 16例胃癌术后胃镜随诊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意义。1 材料与方法1979年 1月~ 1999年 1月 ,我院共收治 90 7例胃癌 ,手术切除 734例 ,切除率 80 .9%。对其中 2 16例于术后 2周至 2 0年进行胃镜随诊检查 ,每例检查 1~ 5次。本组患者年龄 2 8~ 81岁 ,平均年龄 57.6岁。胃癌术后接受胃镜检查者多有不同程度胃肠道症状及消瘦、贫血等。2 结果2 1 胃镜随诊对残胃及吻合口癌性病变的诊断1)残胃复发癌 胃癌手术后 5年内…  相似文献   

8.
残胃癌5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和分析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指导外科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了我院和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自1986年-2007年52例残胃癌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病理特点、预后、首次手术情况以及病变距首次手术时间间隔等。结果:本组病例中男性占绝大部分(42/52),平均年龄63。5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首次手术以胃溃疡行BillrothⅡ吻合为主,69.2%发病在吻合口,65.4%为中低分化腺癌,再次手术切除率73.1%。结论:胃术后患者应加强随诊;早期诊断和治疗残胃病,治疗以手术切除为首选,并尽可能行根治术。  相似文献   

9.
残胃再发贲门癌的再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本文旨在研究残胃再发贲门癌的再手术治疗。本组14 例病例均符合(1)第一次因胃癌行下半胃切除;(2)第二次手术证实原吻合口无复发灶。方法 术前根据X光钡餐检查,B超、CT和纤维胃镜对病灶切除率和切除范围进行术前评估,以减少开胸探查率;估计须作全胃切除或首次行毕氏Ⅱ式者以胸腹联合切口为好,其余可作左胸切口;消化道重建的原则是尽量切除瘤体,尽量减少创伤。结果 本组病灶切除率83% ,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院内死亡。切除者一年生存率为77% ,2年为44% ,3年为11% 。结论 对残胃再发贲门癌只要病人一般情况允许,术前评估正确,仍应积极手术,关键于在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10.
69例青年人胃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分析青年人(35岁以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青年人胃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986年1月至2000年12月15年间我院收治的69例青年人胃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共69例,男性29例,占42.03%;女性40例,占57.97%;年龄最小15岁。组织学表现以低分化腺癌(40例,占57.97%)和粘液腺癌(13例,占18.80%)为多见(两者共占76.77%);确诊的主要方法是胃镜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临床分期以Ⅲ、Ⅳ期占多数(58例占84%),年龄越小晚期比例越大。本组总的5年生存率为11.6%(8/69)。结论:青年人胃癌恶性度高,警示指标隐匿,较难早期诊断。提高对青年人胃癌的诊治水平对早期诊断、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分析残胃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2001年4月至2006年4月收治的16例残胃癌患者。结果 肿瘤切除率和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71.4 %、50.0 %;姑息性肿瘤切除患者2、 5年生存率分别为58.3 %、25.0 %,根治性肿瘤切除患者2年生存率70 %。结论 早期诊断、根治性切除肿瘤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消化性溃疡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残胃胃癌的发病率增高已屡有报告。随着纤维胃镜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胃镜并活检诊断的残胃癌在国内也陆续见有报告,但检出率只占受检病人的0.8~1.9%,白求恩医大一院于1977年7月至1987年3月,内镜检查消化性溃疡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的病人197例,经内镜并活检诊断残胃癌15例,检出率为7.6%,显著高于国内的检出率和国外的发病率,本文拟就提高残胃癌检出率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以期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残胃癌外科治疗与预后.方法:对1990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17例残胃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残胃癌根治性切除率为76.47%,姑息性切除率为17.65%,根治性切除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4.62%、46.15%、30.77%,2例失访,随访率88.24%.结论:早期诊断是残胃癌预后的关键,根治性全胃切除是残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亦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42例青年人胃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指导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 1月~1995年5月收治的42例≤35岁的青年人胃癌。结果 ①手术切除率为90.5%,其中根治性切除率占71.4%;②青年人胃癌以女性多见,男女之比为1:1.3;③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误诊率高达42.8%;④组织学分化差,分期偏晚,以BorrmannⅢ型,Ⅳ型居多;⑤预后差,五年生存率仅为21.4%;⑥根治性切除组与姑息性切除组及单纯探查组1、3、5年生存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Ⅰ+Ⅱ期与Ⅲ+Ⅳ期3、5年生存率差异亦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欲改善青年人胃癌的预后,早期诊断、减少误诊及早提高根治性切除率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4年间沂蒙山区4所市直医院共治的84例肝外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早年误诊率高达70.24%,近年来由于B超、CT等诊断技术的提高,术前确诊率明显提高。手术切除率由1990年前的24.4%上升到40.48%;姑息性手术对延肉的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的有肯定的临床价值。结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警惕,对可疑病人要实行早期检查、早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早期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6例残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胃镜和钡餐对残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胃镜对残胃癌的诊断率为80.8%,钡餐为50.0%.手术切除的20例中根治性残胃切除13例均生存≥3年;姑息性切除7例,术后生存2年5例,1.5年2例.行胃空肠吻合4例中3例于6个月内死亡,1例生存10个月.2例腹腔内广泛转移者仅行肿块活检术.结论:胃镜对残胃癌的诊断价值优于钡餐.早期诊断并行根治性残胃切除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7.
残胃癌24例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 1980年 1月~ 2 0 0 1年 10月收治的 2 4例残胃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残胃癌占同期收治胃癌的 2 .5 % ,手术切除率及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 70 .5 %和 4 5 .8% ,根治性切除和姑息性切除病人的 1、3、5年生存率分为 86 .5 %、4 4.2 %、32 .3%及 6 6 .7%、11.1%、0。结论 定期胃镜检查是早期诊断残胃癌的关键 ,根治性切除是外科治疗残胃癌的主要手段 ,亦是影响残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局部复发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胃癌术后局部复发再手术病例35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结果平均复发时间为2.6年(4个月~13年),肿瘤复发部位主要位于吻合口及残胃。根治性切除率为60.0%,复查发现组切除率高于非复查发现组。根治组4年生存率为30.9%,根治组预后优于非根治组。结论胃癌术后局部复发应积极争取手术治疗;根治性切除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许多学者认为残胃癌切除率低,预后不佳.本研究通过与近端胃癌对比,了解胃良性疾病术后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2008年间在我院施行手术的胃癌患者,其中残胃癌31例,近端胃癌144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患者预后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初次胃切除术后至确诊残胃癌的平均间隔时间为(16.87±4.30)年,残胃癌多位于吻合口(87.1%).与近端胃癌的患者相比,残胃癌患者的平均年龄较大,但肿瘤大小、分期、组织分型、浸润深度、淋巴转移、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特点及根治切除率均无显著性差异.残胃癌总体5年生存率为29.1%,与近端胃癌的39.7%无显著性差异(P>0.05).根治手术的残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38.3%,与近端胃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浸润深度和根治手术是本组残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与近端胃癌相似.早期诊断、接受根治手术,可有效改善残胃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总结转移性肝癌的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6—2003年70例转移性肝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消化道肿瘤是转移性肝癌的主要来源;不足半数的病例术前能被确诊,行一期切除者仅34.1%;术后确诊者切除率为15.4%。结论转移性肝癌的早期诊断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联合应用多种影像学方法是提高诊断率的有效手段,手术切除及选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是治疗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