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江西省农村老年人抑郁症的流行病学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对461名江西省农村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江西省农村老年人抑郁症发生率为63.50%;患有身体疾病的老年人其抑郁症状增加的危险性较高(OR=2.888);与男性相比,老年女性抑郁程度增加的危险较高(OR=1.787);与小学组和初中以上组相比,文盲老人抑郁程度增加的危险较高(OR=0.499)。结论江西省农村老年抑郁症发生率较高,躯体患病者、女性和文盲老人是抑郁的高发人群,应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湖南省株洲地区农村留守老年人抑郁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及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204名农村留守老人入户调查。结果株洲地区农村留守老年人抑郁平均得分为(14.06±3.72)分,抑郁阳性筛查发生率为84.3%,其中77.9%为轻度抑郁,6.4%为中重度抑郁。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生活来源、客观支持、居住方式、年龄、性别是影响株洲地区农村留守老人抑郁情绪的主要因素。结论株洲地区农村留守老人抑郁情绪较重,应进行有针对性的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江西省吉安市社区老年居民焦虑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江西省吉安市社区老年人2 258例,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老年人群的焦虑与抑郁现况,同时观察该地区老年人群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SDS评分50分2 077例(92.0)%,>50分181例(8.0%)。SAS评分<50分2 099例(93.0)%。SAS评分>50分159例(7.0%)。不同的婚姻状况、性别、文化程度、性格、职业、情绪调节能力、社会支持、与家人情况、医保情况、锻炼情况、休闲活动、月收入以及住房情况会影响江西省吉安市社区老年人群的SDS、SAS评分。性别、家庭类型、住房情况、职业、月收入、社会支持、情绪调节、与家人关系、休闲活动是影响江西省吉安市社区老年人群SDS评分的重要因素。性别、医保情况、情绪调节能力、社会支持、锻炼情况、与家人关系以及家庭类型是影响江西省吉安市社区老年人群SAS评分的重要因素。结论绝大部分的江西省吉安市社区老年人群存在焦虑抑郁的不良心理情绪,并受到性格、社会支持、职业、家庭类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影响老年人群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因素出发,根据江西省吉安市社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健全社区医疗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改善本地区老年人群的焦虑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兴义市农村留守老年人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2013年8月在兴义市猪场坪乡8个行政村对147名60岁及以上农村留守老年人进行一对一面访问卷调查,采用老年抑郁量表(短表)测量抑郁状况。结果留守老年人有抑郁症者占63.9%(轻度抑郁症者占31.3%,中度抑郁症者占23.8%,重度抑郁症占8.8%)。不同性别、年龄、贫困户或低保户、2 w患病、慢性病、医疗单位距离、生病照护、家庭和睦、客观支持、家庭内主观支持等特征的留守老年人是否患有抑郁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留守老年人抑郁症构成比高,抑郁程度严重。性别、年龄、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医疗卫生服务及护理、客观支持、家庭内主观支持与其抑郁症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湘潭市社区居家养老老年人抑郁症现状及老年人抑郁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5年6~9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选择湘潭市社区居家养老老年人496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老年人社会人口学特征、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得分、社会支持量表得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得分,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老年人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496例老年人中CES-D得分为(10.13±5.39)分,抑郁发生率19.56%(97/496),老年人ADL评分为(16.34±7.23)分,自理能力下降发生率为20.77%(103/496);结构方程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月收入、文化程度、社会支持及ADL对老年人CES-D得分具有直接影响作用,即年龄越低、男性、文化程度高、年收入高、社会支持高及ADL得分低者抑郁程度越低;社会支持可通过对间接作用于ADL(-0.311)对老年人抑郁具有抑制作用,文化程度通过提升老年人社会支持间接降低老年人抑郁程度;老年人文化程度与月收入存在正相关关系(r=0.334,P<0.05)。结论湘潭市老年人抑郁现状不容乐观,女性、文化程度低、月收入低者为老年人抑郁症的高危人群,通过提高老年人的ADL和获得的社会支持能够预防老年人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四川城乡老年人抑郁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方法利用整群随机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的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和自编一般信息表对四川191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①老年人抑郁检出率为20.4%,农村(28.7%)明显高于城市(12.4%,P<0.01);②农村老年抑郁得分显著高于城市(P<0.01);③经济状况、可以帮忙的亲朋好友数预测农村老年人抑郁(P<0.001);而健康状况、经常见面的亲朋好友数预测城市老年人抑郁(P<0.001)。结论农村老年人抑郁状况较城市更严重,影响城乡老年人抑郁的因素不同,因此干预方法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城乡社区老年期抑郁症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城乡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的差异,分析社会支持与老年期抑郁症的联系及城乡差异.方法 抑郁症由GMS-AGECAT 进行诊断,用χ~2检验比较;单向有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社会支持与老年期抑郁症之间的联系.结果 城市社区老年期抑郁症患病率为3.59%,农村社区6.15%;城乡社区老年人在居住模式、最近亲人距离、健在兄弟姐妹距离、与孩子或亲戚联系情况、与朋友联系和与邻居联系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社区老年期抑郁症的影响因素有:独居、担心子女和每月与朋友联系1次;农村社区是:担心子女、从不与亲人联系、每月与邻居联系1次.结论 农村社区独居老人多于城市;农村社区老人较城市社区老人与亲人、朋友和邻居联系频繁;城市社区的独居老人是患老年期抑郁症的高危人群;城乡社区老人患老年期抑郁症的共同影响因素是担心子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肇庆市老年抑郁症的运动能力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及自编问卷表对肇庆市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716份。结果肇庆市老年人抑郁症发生率为16.62%;睡眠、经济收入、文化程度、性格、体育锻炼是老年抑郁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老年人抑郁症的运动能力明显低于非抑郁症组。结论抑郁症是老年人较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保持健身运动、与人和睦相处、积极心态与老年抑郁症低发生率有关,应加强老年人心理健康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沧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支持量表(SSRS)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整群随机抽样的12所养老机构内730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31.6%,其中体育锻炼、社会支持水平、睡眠质量、日常生活能力及业余爱好为老年人抑郁发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生活在老年机构的老年人抑郁情绪发生率高,影响因素复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得到社会和相关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老人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抑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对湖南省568名农村留守老人进行筛查,并对符合MCI诊断的186例采用老年抑郁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等进行调查。结果农村留守老人MCI患者抑郁检出率为62.37%。子女不给予经济资助、患慢性病为农村留守老人MCI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高社会支持为留守老人MCI患者抑郁的保护因素。结论农村留守老人MCI患者抑郁检出率高,多种因素均对农村留守MCI患者的抑郁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1.
农村空巢老人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 探讨农村空巢老人抑郁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及各因素对抑郁发生的作用.方法 以湖南省459名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老年抑郁量表、社会支持问卷及应对方式量表,对他们的抑郁症状、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评定分析.结果 抑郁的发生与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消极应对对抑郁情绪有更直接的影响.结论 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可以从多途径、多方面对抑郁的发生进行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12.
抑郁是一种负面情绪,症状较重并且给患者带来不利影响即为抑郁症(Depression)。抑郁症在老年患者中比较多发,约有30%~60%的老年人会持续抑郁症状,自杀率也较高,达到12%~14%,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本文旨在探讨下城区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老年人社会支持测定量表、自编个人资料问卷对798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社会支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独居老人的社会支持状况最差,其次是机构养老;女性为他人提供支持显著高于男性(P<0.01);城镇老人感受到的情感性支持和总支持显著高于农村(P<0.01);有配偶老人的各项社会支持显著高于无配偶老人(P<0.05);老年人受教育程度越高,情感性支持水平越高(P<0.05);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越好,社会支持水平越高(P<0.01)。结论养老模式、有无配偶、居住地、性别、年龄是老年人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对社会支持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民族地区空巢老人抑郁症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预防和治疗老年抑郁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和最小抑郁危险因素量表对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1 456例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湘、鄂、渝、黔四省边区空巢老人首次诊断抑郁症患病率为47.87%;其中轻度抑郁患病率为35.65%,中度、重度抑郁症患病率为占12.22%;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表明,健康自评差、生活自理能力差、负性生活事件多、独居、经济状况差、丧偶、高龄等因素与抑郁症患病率有密切关系(P<0.05);健康自评差(β=-6.32,OR=2.75,95%CI为1.38~2.92,P=0.031)是空巢老年抑郁症患病率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湘、鄂、渝、黔四省边区空巢老人抑郁症患病率高,社区护理和精神卫生保健工作应强化健康自评差,生活自理能力差,负性事件遭遇多的高危空巢老人人群的抑郁症防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城市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老年抑郁量表及自行设计的相关因素调查问卷对50例城市空巢老年人和50例非空巢老人进行入户调查,分析抑郁症状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结果 空巢老人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空巢老人,50例老人中有26人(52%)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单因素分析显示:与子女关系、经济状况、婚姻状况、居住方式、兴趣爱好与社会交往、文化程度与抑郁显著相关.结论 空巢老人的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复杂,家庭和社会应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预防或减少抑郁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其预防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茵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8):1013-1014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从而制定相应的预防与控制对策。方法选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上海闸北区北站街道133名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并对其中84人进行健康教育,比较教育前后老年人对抑郁症的认知情况。结果133名老年人抑郁症的检出率为27.07%,标准分为48.65±13.42,显著高于常模41.88±10.57(P<0.01)。经Logistic回归发现:老年期抑郁的发生与其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生活自理能力、有无兴趣爱好、心情抑郁时是否向人倾诉、是否去看心理医生及对抑郁症的认知有关。并发现:通过健康教育,老年人对心理健康知识、抑郁症影响因素、抑郁症的早期表现及抑郁症早期就诊益处的认识有了显著提高(P<0.01)。结论老年人抑郁症的检出率较高。加强社区健康教育,提高老人对抑郁症的认知;加强社会支持,及时宣泄不良情绪;早期就诊;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是预防和控制老年人抑郁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离退休老年人抑郁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与社区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离退休老年人抑郁症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老年抑郁量表 (GDS)和个人一般情况问卷 ,根据分层抽样方法 ,在唐山市约 8万名离退休老年人中 ,抽取 1 0 0 0名进行调查。结果 离退休老年人轻度抑郁占 1 7 2 % ,中、重度抑郁占 5 % ,其中退休、女性、文化程度低、缺乏社会支持、生活不充实、缺乏锻炼 ,健康自评差等因素与抑郁发生关系密切。结论 离退休老年人抑郁症患病率较高 ,在社区护理工作中要重视对离退休老年人的精神保健 ,特别是对离婚、丧偶、女性、文化程度低、退休者要格外关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长春市老人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长春市两个行政区,6个社区的348名老年人问卷调查,进行一般资料调查,老年人抑郁水平,社会支持评定问卷,睡眠质量调查问卷,并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抑郁发生率为19.54%。其中轻度占14.36%,中重度占5.17%。老年人女性抑郁发生率高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54,P=0.079)。婚姻状况、慢性病、体育锻炼的频率、近2 w负性生活事件对老年人抑郁的发生有显著影响(均P0.05)。不同睡眠质量、社会支持程度的老年人,抑郁的发生率不同(χ2=9.822,P=0.007;χ2=12.973,P=0.007)。结论长春市应加强关注女性、配偶丧失、慢性病、业余还好缺乏、体育锻炼次数少、睡眠质量障碍、社会支持程度低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海南省丧偶住院老年患者抑郁状况,探讨适宜的护理干预方法与路径。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在海南省干部疗养院住院的60周岁及以上的176例患者作为研究资料,采用老年人心理健康问卷测量其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评估分析。结果丧偶住院老人患抑郁症的比例为88.64%,离退休职业、丧偶年限、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情况,有无陪护等因素是老年丧偶住院患者抑郁症高发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良好的护理措施、护理支持、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社会支持环境对老年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与城镇空巢老人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农村与城镇空巢老人的抑郁及社会支持状况。方法中国各地空巢老人809位,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问卷、老年抑郁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其抑郁状况以及社会支持进行调查。结果农村与城镇空巢老人在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收入水平、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子女探望频率、宗教信仰等方面差异显著(P<0.001),农村空巢老人GDS平均得分高于城镇(P<0.01),抑郁的发生与一般资料、社会支持等多方面显著相关(P<0.05)。结论农村与城镇空巢老人在一般资料、抑郁状况、社会支持等多方面存在差异,应针对其不同特点给予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