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化疗泵行膀胱内灌注化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以来我们采用化疗泵行膀胱内灌注化疗 1 5例 ,疗效满意 ,特别适用于前列腺增生的老年患者。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1 5例 ,男 1 1例 ,女 4例 ,5 8~ 83岁。全部病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变移上皮细胞癌 ,临床分期T1 ~T2 期 3例 ,T2 ~T3期 1 2例 ,复发者 2例。全部病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 ,其中 4例行输尿管移植。膀胱内灌注药物 :1 2例采用 1 0 羟基喜树碱 1 5~ 2 0mg及 5 Fu 1 .0g交替灌注 ,每周 2次 ;3例采用塞替哌 6 0mg及丝裂霉素 2 0mg交替灌注 ,每周 2次。并辅助以其他药物的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2.
动脉内灌注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脉内灌注新辅助化疗对晚期乳腺癌疗效及病理特征的影响。方法36例晚期乳腺癌术前超选择动脉置泵灌注化疗。化疗方案为CEF方案:5氟尿嘧啶(5Fu)500mg/m2,环磷酰胺(CTX)400mg/m2,表阿霉素(EPI)60mg/m2。每周1~2次,2~3次为一个疗程,休息2周后可重复灌注化疗,2~3个疗程后进行手术。结果动脉内灌注新辅助化疗后,术前肿瘤病灶临床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25例,稳定(MR)5例,有效率(CR PR)86.1%。术后病理学检查发现:癌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核固缩,碎裂,胞浆凝固,变性;细胞间质水肿,纤维增生,炎细胞浸润;血管内膜增厚,血栓形成。结论动脉内灌注新辅助化疗可以明显改变晚期乳腺癌的组织学形态,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肝癌经肝动脉与门静脉同时插管灌注化疗25例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肝癌诊断率的提高和手术方法的改进,我国肝癌5年生存率在不断上升。但临床上碰到的已属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或合并转移性肝癌,手术的切除率不高。我们自1981年5月至1985年5月遇到25例中晚期肝癌,均采用肝动脉及门静脉同时插管,间断灌注化疗,效果尚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性别与年龄:男性23例,女性2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62岁。病理类型:①原发性肝癌20例,②弥漫性肝癌2例,③血吸虫性肝硬化恶变2例,④合并胃癌1例,均经病理证实。灌注血管:①肝动脉系统:肝动脉及肝固有动脉3例,胃网膜左动脉及大网膜动脉7例,胃右动脉5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动脉导管化疗联合膀胱灌注化疗在T1G3膀胱癌保留膀胱术后的辅助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4例接受保留膀胱术的T1G3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资料,其中经动脉导管化疗联合膀胱灌注化疗组22例(A组)和单纯膀胱灌注化疗组52例(B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个数及肿瘤是否初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保留膀胱术后2~3周接受经动脉化疗,方案为吡柔比星/表柔比星40~60 mg+顺铂60~ 80 mg,间隔4~6周重复1次,每3次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采用相同膀胱灌注化疗方案.中位随访时间为32个月,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术后的肿瘤特异病死率、复发率、进展率及复发间隔,同时评价经动脉导管化疗的不良反应.结果 A、B组术后肿瘤特异病死率分别为0% (0/22)和13.5% (7/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6);复发率分别为13.6%( 3/22)和46.2%( 24/52),进展率分别为0%( 0/22)和21.2%(11/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48).两组肿瘤中位复发间隔分别为15个月和6.5个月.A组出现轻微恶心、呕吐12例,白细胞下降2例,粒细胞下降2例,肝功能损害4例,肾功能损害1例,所有损害均轻微、可逆. 结论 经动脉导管化疗联合膀胱灌注化疗可能有助于T1G3期膀胱癌患者保留膀胱术后预防肿瘤复发、进展和延长患者生存,其不良反应较轻,可用于T1G3期膀胱癌患者保留膀胱术后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我们采用经皮穿刺组织间放疗加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5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年龄31岁~63岁,平均47岁。均经B超、CT及DSA造影证实,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且不能手术切除。肿瘤位于右叶4例,左叶1例。肿瘤直径为8.3~13.2cm。AFP>400ug/L4例。肝功能Child分为A级2例,B级3例。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破伤风85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79年~1998年10月共收治破伤风85例,经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85例中,男61例,女24例。最小年龄2岁,最大67岁,14岁以下儿童4例,50岁以上25例。12 发病原因 外伤感染84例,女性绝育术后1例。13 潜伏期 4~42d,2周以内者70例,。占824%。本组病例伤后无1例接受过破伤风抗毒素预防注射。14 治疗方法141 镇静药物的应用 首选安定20mg,小儿按15mg/kg体重,同时给东莨菪碱003~005mg/kg/次,4~6h1次,肌注。必要时给冬眠Ⅰ号1/3量肌注,4~6h重复,与安定交替。对抽搐频…  相似文献   

7.
我院于1991~2000年对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78例作肝动脉灌注免疫制剂和化疗加栓塞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78例病人中男75例,女3例;年龄25~74岁,平均42岁。全部病人均经临床检查、AFP测定、B超、CT和血管造影检查证实,并参照全国肝癌防治研究协作会议肝癌分期标准,Ⅱ期59例,Ⅲ期19例。全组病例AFP阳性72例,HBsAg阳性74例。瘤灶位于右肝叶51例(65.4%),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辅助介入化疗联合腔内手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1例确诊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4/G1~3)的患者行新辅助性介入化疗,先经股动脉入髂内动脉,尽可能到达供应肿瘤血管,给予丝裂霉素10 mg,吉西他宾1.0/m2,顺铂90 mg,明胶海绵暂时性封堵后拔管,1周后行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术后即刻用丝裂霉素200 mg或吡柔比星40 mg膀胱灌注.结果 21例治疗1次,7例治疗2次(间隔1个月),3例治疗3次(间隔1~2个月).31例随访4个月~4年,平均36个月,2例术后6、10个月复发,再次重复治疗,1例因盆腔转移治疗2次后拒绝治疗,半年后死于肺转移,其余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对于局限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采用新辅助性经髂内动脉插管介入化疗联合腔内手术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仍是以手术切除为主,但临床所遇的肝癌大多为中晚期的肝癌,如何提高手术切除率以便提高生存率是临床医生多年研究的课题。我科自1993年5月至1999年5月利用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及腹腔灌注化疗治疗大肝癌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根据临床影像学检查B超、CT动脉造影、碘油CT、AFP确诊的中晚期肝癌11例,其中男9例,女2例,最大68岁,最小43岁,平均52岁。肿瘤部位:肝右叶8例,肝左叶2例,尾叶1例。单个巨块型9例,弥漫型2例。肿块最大12cm,最小6cm,平均8cm。全部病人HBsAg阳性,合并不同程度肝硬化9例。A…  相似文献   

10.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综合治疗肝癌87例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3D-CRT)联合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及3D-CRT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肝癌的近期疗效. 方法对52例原发性肝癌先采用TACE治疗1次,休息2周后进行3D-CRT, 肿瘤剂量2~3 Gy/次,每天1次或隔日1次,3~5次/周,剂量范围42.2~60.0 Gy,平均52.2 Gy,放疗结束后再进行2次TACE.对35例转移性肝癌先化疗1个周期,然后行3D-CRT,放疗结束后再巩固化疗2个周期,进行疗效评价,有效者继续化疗3个周期,共6个周期. 结果完全缓解(CR)23.0%(20/87),部分缓解(PR)39.1%(34/87),病情稳定(SD)34.5%(30/87),进展(PD)3.4%(3/87).有效(RR)62.1%(54/87). 结论 3D-CRT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和3D-CRT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肝癌能够提高局部控制率,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自发性破裂出血是原发性肝癌的严重并发症,为肝癌患者死亡的四大因素之一[1]。我院于1986.2~1997.10月共收治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31例,其中手术治疗28例,现就其治疗结果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1例中男26例,女5例。年龄32~67岁,平均56.3岁。术前误诊6例,术前休克15例,保守治疗3例,分别于1~3日内自动出院。手术治疗28例,其中肝部分切除6例,肝动脉结扎13例,单纯填塞止血8例,经股动脉置管肝动脉栓塞1例。术后继续出血2例,2周内死亡4例,其中死于休克1例,肝功能衰竭3例、自动出院2例。获得随访14例,半年内死亡3例,…  相似文献   

12.
肝细胞肝癌术后隐匿性病灶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采用超选择性插管、小剂量、低流量持续动脉灌注栓塞化疗方法对肝细胞肝癌 (简称肝癌 )术后隐匿性病灶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 6 7例肝癌术后 4 0天~ 3个月内起开始作介入治疗的患者中 ,经肝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igital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检查发现 13例患者肝内 14处隐匿性病灶。病灶直径 0 .4~ 0 .8cm,平均 0 .6 cm。 13例肝癌患者术后经 BUS、CT、MRI等检查均未发现病灶 ,甲胎蛋白 (AFP)检查 >4 0 0 μg/ m l2例 ,2 0 0~ 4 0 0 μg/ m l4例 ,80~ 2 0 0 μg/ ml2例。对 13例患者 14处病灶作 1~ 3次超选择性插管、小剂量、低流量持续动脉灌注栓塞化疗。结果  13例患者介入治疗后 2周及 1个月后作肝脏 CT复查 ,见 14处病灶内碘油沉积良好 ,与 DSA检查所见病灶结果相同。经 1~ 3次介入治疗后病灶缩小稳定。原 11例 AFP阳性患者均降至正常。另 2例 AFP阴性患者仍为阴性。随访 2 5~ 5 1个月无一例肝内有新病灶发现。结论 肝癌术后隐匿性病灶的早发现、早治疗 ,对延长肝癌术后患者生存期有相当积极的作用。肝脏 DSA、碘化油 CT检查是发现隐匿性病灶的最敏感检测手段。超选择性插管、小剂量、低流量持续动脉灌注栓塞化疗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手术是治疗肝癌最有效的方法 ,但就大部分病人来讲 ,就诊时已失去机会 ,对此怎样采取有效的方法 ,既能更多的杀灭癌细胞使肿瘤缩小 ,又能改善机体的营养和免疫状态 ,延长病人生命或获得二期手术切除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采用营养支持 (PN)加肝动脉栓塞化疗 (TAE)及腹腔内热灌注 (IPHP)化疗治疗晚期肝癌 1 5例 ,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 1 5例 ,男 1 2例 ,女 3例。年龄平均 49岁 (31~ 5 8岁 )。均经血清AFP、B超、CT和血管造影等诊断为肝癌。大体病理分型 :结节型 9例 ,巨块型 4例 ,弥漫型 2例。最大肿块…  相似文献   

14.
腹部皮下药囊注射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部皮下植入式药囊灌注化疗是治疗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肝癌的手段之一犤1犦。但化疗药物外渗可引起疼痛、感染、化学性溃疡、坏死,甚至可导致坏死处伤口不愈合以致需拔除导管。如何避免化疗药物在腹部皮下药囊给药过程中发生意外,减少患者的痛苦,保证化疗过程的顺利进行是护理工作者极其关注的问题。作者对1997年1月~2002年10月我科出现的13例药囊灌注化疗药物引起外渗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3例,男11例,女2例,年龄42~70岁,均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了经药囊门静脉灌注化疗,在术后拆除腹部…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1997年3月~1998年9月期间应用一期肝切除联合全植入式药物灌注装置(DDS)治疗原发肝癌16例,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共16例,其中男14例,女2例;年龄27岁~70岁,平均49岁;均经术中、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肝癌,其中肝细胞癌14  相似文献   

16.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 ,现多采用综合治疗[1] 。我们对术前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前、后大肠癌细胞cyclinD1的表达进行了对比研究 ,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些参考。1.资料与方法 :1996年 1月至 1998年 6月 ,在我院接受术前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及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 2 2例 ,其中结肠癌 7例 ,直肠癌 15例 ;男性 16例 ,女性 6例 ;平均年龄 5 1岁 (2 2~ 71岁 ) ;均留取介入化疗前结肠镜活检标本和手术切除标本 ,进行PCNA和cyclinD1的检测。本组患者术前均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 (方案为 :5 氟尿嘧啶…  相似文献   

17.
思密达在小儿口腔溃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瑛 《护理学杂志》2001,16(6):372-372
1998年 5月至 1999年 4月 ,我科采用思密达治疗口腔溃疡患儿 5 0例 ,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本组 10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各组 5 0例 ,治疗组男 2 8例、女 2 2例 ,年龄 1~ 3岁 ;对照组男 2 3例、女2 7例 ,年龄 1~ 4岁。两组患儿的病情、年龄 ,溃疡深浅度、面积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具有可比性。方法 :两组患儿均予对症治疗 (不用抗生素 )。治疗组于漱口后用思密达粉涂口腔溃疡处 ,5~ 6次 / d;对照组于漱口后涂锡类散 ,5~ 6次 / d。疗效标准 :用药 2 d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口腔溃疡愈合为显效 ;用药 3d…  相似文献   

18.
材料与方法:病人分为二组,研究组43例,用于确定直肠癌术前放化疗的效果.活检证实均为直肠腺癌无盆腔外转移.经CT和乙状肠镜证实癌侵及肠壁全层.无腹部手术及放、化疗史.病灶中位直径<3cm,术后未再治疗.对照组为同单位1978~1993年回顾性资料56例,临床资料与研究组相似,术后经化疗或外照射治疗.术前放、化疗:放疗用光子射线或直线加速器,三野或四野,每周5次各180cGY,共25次总剂量45GY.化疗自首次放疗5天内开始,每日5-FU500mg/m~2快速静脉滴注,半小时后给顺铂20mg/m~2,连续5天.放疗最后一周重复上述化疗.每治疗前给甲哌氯丙嗪10mg、地塞米松10mg、苯海拉明50mg、胃复安2mg/kg.完成治疗2~4周后经乙状结肠镜观察治疗反应,活检无肿瘤为完全缓解、肿瘤减少>50%为部分缓解.化疗结束3~4周手术.结果:大部分病人能耐受洽疗,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腹泻(97%),5例因中度腹泻需减少5-FU用量,2例因严重腹泻中断治疗2周,1例末完成术前计划.1例因严重膀胱炎暂停治疗1周,1例放疗后发生放射性神经炎.6例见血液毒性,因贫血需输血但未中断治疗.放、化疗后乙状结肠镜检查所有肿瘤均缩小,22例临床完全缓解.34例行腹会阴切除术、5例低位前切除术、2例经肛门局部广泛切除术,2例因完全缓解拒绝手术.病理检查11例镜下无瘤,9例仅见  相似文献   

19.
56例一期不能切除肝癌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所从1980年3月至1990年12月共收治手术探查不能一期切除的块状型肝癌56例,一期术中及术后经多途径综合治疗,即肝动脉结扎、灌注化疗、液态硅胶栓塞,并于肝动脉远心端及门静脉分支内保留化疗管,术后分期灌注化疗。化疗期间经皮向癌灶内分点注射无水酒精。探查术后半年定期复查,依据癌灶缩小实况施行二期手术切除癌灶23例。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并加以讨论。1临床资料1.1年龄和性别本组病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72岁,中位年龄47岁。性别男32例,女24例,男女之比1.3:1。1.2临床检查结果经血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MMC)膀胱腔内热灌注化疗治疗高复发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TCC)的有效性。方法:选择高复发性TCC患者18例,男16例,女2例,年龄41~80岁,平均59.4岁。Ⅰ级、Ⅱ级各9例,病理分期均为T1期。复发次数3~12次,平均4.1次;最后1次复发间隔3~12个月,平均6.2个月;复发肿瘤个数1~20个,平均6.5个。所有患者入院后先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例,术后24h内膀胱灌注MMC 20mg,治疗45min,3天1次共4次;实验组9例,术后3天行MMC膀胱腔内热灌注化疗:先给予杜冷丁+非那根肌注,留置三腔导尿管,生理盐水600ml中加入MMC 80mg,治疗温度45℃,流速150ml/min,通过动力泵泵入膀胱,将进水管连接热交换器,进行膀胱体外循环治疗45min,3天1次共4次。治疗前后2天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治疗后2年内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2年后每6个月复查膀胱镜,了解肿瘤有无局部复发;同时检查X线、B超,了解肿瘤有无远处转移。结果:实验组男7例,女2例,平均年龄61.2岁;对照组男9例,平均年龄57.6岁。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肿瘤复发次数、肿瘤个数、肿瘤复发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入水温度44.7~45.2℃,出水温度43.5~44.0℃,温度差(入水温度-出水温度)小于2℃。患者治疗期间耐受性和依从性良好,无一例因出现严重并发症而退出治疗。治疗期间主要不良反应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症状在治疗后3天~2周内消失。患者均获得平均20个月的随访,均健在,无盆腔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对照组7例出现局部复发,复发时间平均6.4个月,肿瘤个数1~5个,平均2.6个;实验组局部复发3例,复发时间平均10个月,复发个数1~2个,平均1.7个。两组治疗后复发间期比较,实验组治疗后复发间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结论:对于高复发浅表性TCC患者,MMC膀胱热灌注化疗可减少肿瘤复发机会,使肿瘤复发时间延长,数目减少,可增强MMC治疗TCC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