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探明激光对真皮下血管皮瓣血管重建有无影响,使用能量密度为3.15J/cm2的He-Ne激光照射兔随意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远1/3段。皮瓣血管内灌注墨汁,用组织切片、图像分析等方法对此型皮瓣的成活及血管重建状况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随意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早期血供范围受皮瓣长宽比例的限制。He-Ne激光照射可改善皮瓣的微循环,提高皮瓣成活率,主要原因是扩张了血管,尤其以静脉为著;并能促进与创缘和基底部血管的吻合生长。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激光对真皮下血管皮瓣血管重建有无影响,使用能量密度为3.15J/cm~2的 He-Ne激光照射兔随意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远1/3段。皮瓣血管内灌注墨汁,用组织切片、图像分析等方法对此型皮瓣的成活及血管重建状况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随意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早期血供范围受皮瓣长宽比例的限制。He-Ne 激光照射可改善皮瓣的微循环,提高皮瓣成活率,主要原因是扩张了血管,尤其以静脉为著;并能促进与创缘和基底部血管的吻合生长。  相似文献   

3.
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以12只家猪为实验动物,对随意型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及岛状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的减薄层次、范围及其血供的可靠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意型及岛状真皮下血网薄皮瓣减薄层次,在真皮下血管网的下方保留0.3cm脂肪和在真皮下血管网的下方保留1/3浅筋膜层,两种减薄层次的成活率无显著差异。随意型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成活的长宽比例为2.5:1,术后6天可断蒂。岛状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可减薄60%~70%。临床应用随意  相似文献   

4.
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透明标本、组织学观察及皮瓣成活率测定等方法对猪随意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与常规皮瓣术后血运重建作了对比研究。结束显示:血管网皮瓣术后3~/大内血流量高于常规皮瓣。透明标本示血管网皮瓣术后3天有微血管重建,术后5天基本建立,7天重建良好,常规皮瓣则较之慢2~3天。同时间内血管网皮瓣组织变性坏死程度相对较轻。血管网皮瓣成活率大于常规皮瓣(P<0.01)。本文对真皮下血管网皮辨的成活机理作了多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意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血供重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透明标本,组织学观察及皮瓣成活率测定等方法对猪随意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与常规皮瓣术后血运重建作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血管网皮瓣术后3-7天内血流量向于常规皮瓣。  相似文献   

6.
真皮下血管网岛状皮瓣血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临床报道较多,但其血供规律研究较少。本实验选用8只体重25~30kg的家猪为实验动物,在臀部两侧分别形成以旋髂深血管分支主干为蒂的岛状皮瓣和远侧50%修薄的真皮下血管网岛状皮瓣。用皮温测定、激光多普勒、皮瓣荧光染色、组织学检查、墨汁灌注及透明标本等方法,对两种皮瓣的血供特点进行了自身对照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皮瓣相比,真皮下血管网岛状皮瓣的血供显著降低,其实质是轴型皮瓣和随意型皮瓣的联合体。  相似文献   

7.
真皮下血管网随意型薄皮瓣血运重建的实验观察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以猪为实验动物,对真皮下血管网随意型薄皮瓣的血运来源,蒂的作用,加压包扎的重要性,及其与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的异同等做了观察。结果表明此型皮瓣实为随意型皮瓣和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的联合体。其血供源于蒂部长宽比例1~1.5:1范围的皮瓣成活,而皮瓣其余部分的成活则需靠受区创缘及基底的血供,与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的成活无异,加压包扎是保证其血运重建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研究进展杨勇何清濂林子豪吴其林早在1976年,Myers等[1]就已提出了藉真皮下血管网供血成活的随意型薄皮瓣。国内司徒朴等(1986)[2],胡安军等(1991)[3],马福顺等(1993)[4]相继报告在应用Tsukada(19...  相似文献   

9.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血循环途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肩胸区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临床应用于面颈部修复取得满意效果,为进一步探讨该皮瓣的成活机理,通过大白鼠和新鲜成人尸体的动脉灌注实验,对随意型皮瓣的血供进行了观察。发现此类皮瓣内的真皮下血管网供血能力很强,但静脉回流能力较差。肩胸区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在制作时适当剪薄,不仅保存了完好的真皮下血管网供血,而且增加了静脉回流的途径使静脉回流加强,较好地克服了静脉回流不畅的不利因素,从而加大了皮瓣的长宽比例。  相似文献   

10.
不同基底血供和断蒂时间对随意型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深入了解随意型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同基底血供和断蒂时间对于皮瓣的成活和质量的相互关系,以指导断蒂时机的选择,本实验设计随意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以硅胶膜分别阻断基底面积的90%、60%和30%,并分别于3,7,10天断蒂。结果显示:在同一断蒂时间下,受床血供不同,成活率有差异而在相同基底血供的皮瓣,在不同断蒂时间显示出不同的成活面积。实验还显示:皮瓣的成活不完全表明其质量。因此,认为;应根据皮瓣工血  相似文献   

11.
岛状远侧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血供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血供特点,选用家猪为实验动物,在臀部两侧分别形成以旋髂深血管分支主干为蒂的传统岛状皮瓣为对照侧和远侧50%修薄的真皮下血管网岛状皮瓣为实验侧,用皮温测定、激光多普勒、皮瓣荧光染色、透明标本等方法,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实验侧皮瓣的血供显著降低,临床吻合血管的游离移植结果与此一致。其实质是轴型皮瓣和随意型皮瓣的联合体。临床14例15块皮瓣,修薄最大面积占皮瓣总面积60%,平均49%,均获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深入了解随意型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不同基底血供和断蒂时间对于皮瓣的成活和质量的相互关系,以指导断蒂时机的选择,本实验设计随意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以硅胶膜分别阻断基底面积的90%、60%和30%,并分别于3,7,10天断蒂。结果显示:在同一断蒂时间下,受床血供不同,成活率有差异。而在相同基底血供的皮瓣,在不同断蒂时间显示出不同的成活面积。实验还显示:皮瓣的成活并不完全表明其质量。因此,认为:应根据皮瓣基底血供状况兼顾成活和质量效果,决定合适的断蒂时间。  相似文献   

13.
傍轴型血管型与随意型的SVN薄皮瓣成活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成活的差别。方法:以5只小型猪为实验动物,分别于胸腰背部形成随意型、于骼腹部形成倍轴型血管型的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所有皮瓣长、宽、蒂宽、形状、手术操作均相同。术后第7天观察。结果:两种皮瓣坏死面积不同(P<0.05)。结论:傍轴型血管型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成活情况明显优于随意型者。  相似文献   

14.
岛状远侧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血供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血供特点,选用家猪为实验动物,在臀部两侧分别形成以旋髂深血管分支主干为蒂的传统岛状皮瓣为对照侧和远侧50%修薄的真皮下血管网岛状皮瓣为实验侧,用皮温测定、激光多普勒、皮瓣荧光染色、透明标本等方法,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实验侧皮瓣的血供显著降低,临床吻合血管的游离移植结果与此一致。其实质是轴型皮瓣和随意型皮瓣的联合体。临床14例15块皮瓣,修薄最大面积占皮瓣总面积60%,平均49%,均获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大白鼠背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蒂部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蒂部对皮瓣成活的作用。方法以大白鼠背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为主要研究对象,相同部位的真皮下血管网皮片为对照,设计皮瓣长宽比例为4∶1。皮瓣及皮片采用肉眼观察及仪器两种观察手段。将实验动物分为条件不同的3组,以毛发生长为最重要的观察指标。结果对116只大白鼠进行的实验研究,表明各组皮瓣的近端1/4生长良好。结论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蒂部供血能力为皮瓣面积的1/4(长宽比为1∶1)。  相似文献   

16.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成活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以家猪躯干部皮瓣为实验模型,研究了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血供方式及成活机理。采用成活长度、ECT测定核素分布范围等方法证实,超长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远侧部分得不到来自蒂部的血供,这种皮瓣实际上是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与皮片的复合物,超长超宽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实际上大部分不是皮瓣而是皮片。超长超宽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成活大部分依赖创面及创周血供,为皮片样成活。  相似文献   

17.
早在1976年,Myers等就已提出了藉真皮下血管网供血成活的随意型薄皮瓣。国内司徒朴等(1986),胡安军等(1991),马福顺等(1993)相继报告在应用Tsukada(1980)首创的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的基础上,改为带蒂移植的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用于临床获得成功,近年来应用已较广泛。关于皮瓣的命名、设计、成活机理等,尚众说纷纭,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轴型血管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在创伤整形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应用轴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和临床经验。方法 对12侧下肢标本进行解剖观察。重点解剖观察前外侧和隐血管轴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轴心血管在浅筋膜层的走行,分支范围等情况。临床应用轴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对四肢外伤进行修复。以肌皮穿支为血供的股前外侧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制备时应采用“圆形”超薄法,以直接皮肤血管为血供的隐血管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制备时应采用“U形”超薄法。结果 37例皮瓣成活良好,经0.5-3年随访,皮瓣色色泽好,质地柔软,外形不臃肿,运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不同血供类型的轴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超薄方法不同,轴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具有明显的优点,在创伤整形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随意超薄皮瓣的超薄层次及长宽比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12只体重25~30kg的家猪为实验动物,对随意超薄皮瓣的超薄层次、长宽比例及断蒂时间与传统随意型皮瓣移植后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传统随意皮瓣成活的长宽比为2:1;皮瓣超薄至在真皮下血管网的下方保留2~3mm脂肪及在真皮下血管网的下方保留1/3浅筋膜,这二种超薄层次的皮瓣成活的长宽比例均为2.5:1,并可提前到术后6天断蒂。  相似文献   

20.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移植高建华罗锦辉真皮下血管网皮瓣(Subcutaneousvascularnet-workflap,SVNF)又称超薄皮瓣或薄皮瓣。是继游离皮瓣、肌皮瓣和筋膜皮瓣之后出现的又一新类型皮瓣。不仅因兼具美容与功能疗效倍受修复重建外科的青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