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目前治疗本病的药物众多,但疗效不一。1972年我国首次报道了临床应用痢特灵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我院消化内科自1975年开始将痢特灵应用于临床治疗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进行了动物实验,取得较满意的疗效,治愈率达80%,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2.
1978年以来,郑芝田等用痢特灵治疗消化性溃疡,近期及远期疗效均较满意。我们自1985年10月至1986年6月用痢特灵及甲氰咪胍治疗消化性溃疡40例,现总结如下。病例和方法 40例均经胃镜检查证实为消化性溃疡的门诊患者,根据就诊次序随机地分为痢特灵组(治疗组)  相似文献   

3.
消化性溃疡为农村常见多发病。笔者自1983年元月~1989年12月采用白芨、积壳与痢特灵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118例,并设随机对照组,治疗前后均由同一操作者作胃镜检查和复查,取得满意疗效,优于对照组。白芨、积壳及痢特灵药源广,价格便宜,特别适合农村应用,具有推广价值。现将临床观察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痢特灵续用中药参芪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痢特灵续用中药参芪汤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痢特灵治疗,疗程均为8周,治疗结束后,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91.7%,对照组为70.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对照组为10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痢特灵续用中药参芪汤治疗消化性溃疡,能较快缓解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用药不良反应,不失为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将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联合应用雷尼替相和痢特灵治疗,对照组单用雷尼替丁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以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应用雷尼替丁、痢特灵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方法。方法联合应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痢特灵治疗消化性溃疡。结果21例中16例治愈,5例好转。结论奥关拉唑可完全抑制胃酸分泌,迅速提高胃内pH值,使溃疡面免受胃酸刺激,促进损伤黏膜的修复。配合使用阿莫西林、痢特灵可以根除幽门螺旋菌感染。  相似文献   

7.
1.庆大霉素口服庆大霉素可治疗消化性溃疡。方法为庆大霉素4万u,1天2次,口服疗程4周,愈合率为70%。另有报道,庆大霉素加雷尼替丁,疗效更好,愈合率为100%,庆大霉素可杀灭幽门弯曲菌,与H_2受体阻滞剂并用,即能提高愈合率,又能显著改善胃粘膜炎症。 2.痢特灵又名呋喃唑酮,自1972年以来,国内外相继报道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良好。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认为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是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作者近二年通过200例纤维胃镜等检查结果发现HP阳性者为124例(占62%),用中药胃炎煎剂治疗HP阳性胃炎、消化性溃疡80例,并与西药痢特灵治疗44例进行了对照。发现胃炎煎剂总有效率为92.5%,痢特灵组总有效率为72.7%,中药胃炎煎剂组疗效高于西药痢特灵组,P值<0.05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正> 痢特灵又称呋喃唑酮,是治疗肠道感染的常用药物。近年来,由于发现它可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引起临床上的大量应用,使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不断增加,因而需要引起临床上的重视。本文兹结合有关文献,就痢特灵的不良反应作一浅述。一、药疹。十分常见。根据国内文献报道,痢特灵药疹具有起病急、皮疹广泛、水肿比较明显、瘙痒剧烈、消退缓慢、红晕显著、多伴有明显胃肠道症状及手足麻木感等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0.
消化性溃疡三种治疗方案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三种治疗消化性溃疡方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交确诊的消化性溃疡病人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H受体阻滞剂长期治疗、洛赛克、痢特灵二联疗法和洛赛克、克拉霉素(卡斯迈欣)、甲硝唑三联疗法3种治疗方案治疗,6周后检查溃疡愈合及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根除情况,统计溃疡愈合率、溃疡复发率和H.pylory根除率3项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溃疡愈合率:A组为89.1%,B组为93.0%,CXEG O 94.9%;溃疡复发率:A组为8.7%,B组为0,C组为0;H.pylori根除率:A组为13.0%,B组为88.4%,C组为92.3%;结论;治疗消化性溃疡,应首先考虑根除H.pylori;洛赛克加痢特灵一周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经济有效,应作为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一线方案。  相似文献   

11.
观察雷尼替丁、羟氨苄青霉素、痢特灵三联用和单用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对 88例消化性溃疡分别进行雷尼替丁、羟氨苄青霉素、痢特灵三联用药和单用雷尼替丁治疗比较。结果 :两组比较三联用药的治愈率 93.2 % ,幽门螺杆菌 (HP)消除率为 81.8% ;单用的治愈率 6 3.7% ,HP消除率为 5 5 .5 %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三联用药组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疗效甚佳 ,HP消除率高 ;而单用组疗效尚可 ,HP消除率较低。  相似文献   

12.
痢特灵、黄连素加铋剂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胜利 《右江医学》2001,29(6):476-477
目的 :观察痢特灵、黄连素、胶体铋剂联用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6 2例溃疡随机分二组 ,治疗组 32例采用痢特灵、黄连素和胶体铋治疗 ;对照组单用西咪替丁治疗。两组疗程结束后 1周内胃镜复查。结果 :4周后溃疡治愈率治疗组87.5 % ,对照组 80 % (P >0 .0 5 )。HP清除率治疗组 96 .9% ,对照组 3.3% (P <0 .0 1)。半年和 1年后溃疡复发率治疗组分别为7.7%和 2 0 .0 % ,对照组为 45 .5 %和 70 % (P <0 .0 1)。结论 :痢特灵、黄连素、胶体铋剂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近期疗效与西咪替丁相比无显著差异 ,但远期疗效好 (P <0 .0 1) ,提示根除HP可降低溃疡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痢特灵、阿莫西林及果胶铋联合根治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180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果胶铋及痢特灵四联疗法;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及果胶铋三联疗法。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结果: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痢特灵、阿莫西林及果胶铋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显著,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4.
痢特灵是治疗菌痢肠炎的老药。作为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在国内仅10余年历史。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口服痢特灵每日600mg(200mg每日3次),服用2周的溃疡愈合率为72.97%,明显高于口服甲氰咪胍每日1000mg(200mg每日3次,400mg每晚1次)的2周疗效。由于痢特灵的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幽门螺杆菌 (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 ,而消化性溃疡是在慢性胃炎的基础上发生的[1,2 ] ,故Hp是消化性溃疡的一个重要发病因素 ,我国学者发现呋喃唑酮 (痢特灵 )可促进溃疡愈合及消灭幽门螺杆菌[3 ] 。雷尼替丁可有效地抑制基础和夜间胃酸的分泌 ,为此 ,我科自 1999~ 2 0 0 1年 ,用呋喃唑酮与雷尼替丁合用治疗消化性溃疡 ,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本文 42例均在治疗前作胃镜证实为消化性溃疡 ,并且用尿素酶法测定Hp。合用组 2 4例 ,男 2 0例 ,女 4例 ;年龄 2 5~ 46 (平均 35 .5 )岁 ;平均病程 5 .8年 ;其中胃溃疡…  相似文献   

16.
对消化性溃疡治疗的药物很多,我们对常用的痢特灵、甲氰咪胍两组进行了临床治疗效果对比观察。临床资料:痢特灵组20例,男性17例,女性3例;年龄19~69岁。球部溃疡19例;胃溃疡1例。甲氰咪胍组20例:男性16例,女性4例,年龄21~56岁,球部溃疡18例,胃溃疡2例。以上病人均经胃  相似文献   

17.
王兴民  潘丽萍 《医学综述》1999,5(10):479-480
<正>痢特灵是呋喃唑酮(furazolidone,FZ)的商品名,是40年代后期开始使用的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效能,主要用于革兰阴性杆菌的治疗。有人在治疗细菌性痢疾的同时发现溃疡病的症状亦可缓解,因此便用于常见的溃疡病的症状治疗。《山东医药》1972,5:68首次报道了FZ治疗消化性溃疡之后,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结果发现FZ不但具有良好的近期溃疡愈合作用,而且还具有其他抗溃疡药物所不具有的远期疗效。该药还具有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的特点。我们认为在药价飞涨的今天,推广应用FZ会使经济紧张的溃疡病患者坚持治疗。为使更多的学者更进一步的认识FZ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机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消化性溃疡(PU)是一种慢性疾病,具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特点。我们于1993年8月~1996年2月,应用法莫替丁、头孢氨苄胶囊、甲硝唑、痢特灵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76例,与单用法莫替丁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及分组:全部病...  相似文献   

19.
<正> 消化性溃疡病是指胃肠道粘膜在某种情况下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所消化而形成的慢性溃疡,是内科常见多发病之一,复发率较高.98~99%的消化性溃疡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1980~1992年我院共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病20例,用痢特灵、胃得乐、黄芪健中汤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我们学习兄弟单位的经验,对消化性溃疡进行了痢特灵配健脾益胃汤辨证加味治疗,并设对照组以比较其疗效,兼作动物实验加以证实。现将治疗前后均经胃镜鉴定的92例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