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评价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46例确诊子宫内膜癌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紫杉醇化疗,试验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化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化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术后2年内的生存率及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大致相当,试验组患者2年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改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子宫内膜癌安全有效,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加强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前后心理变化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发生率10.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5.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围手术期做好临床护理工作,加强心理护理,降低相关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对病情的控制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子宫内膜癌术后至TP化疗前阶段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3月—2014年8月收治的2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例,对其实施手术,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子宫内膜癌手术后至TP化疗前阶段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再进行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患者术后至TP化疗前阶段中护理的效果与作用,还要比较两组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结果:所选的这例子宫内膜患者治疗均得到了预期比较满意的效果,患者的情绪状态得到了有效改善,患者的病痛也有所减轻,观察组患者抑郁及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较大差异。除此之外,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内膜癌术后至TP化疗前阶段中的心理护理工作具有很好的疗效,最大程度地改善了患者的情绪状态,是一种很好的心理护理方法,值得使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认知护理干预对经TC化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生命质量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102例子宫内膜癌术后有化疗需求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认知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生命质量各项评分、整体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TC化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给予认知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李杨 《大家健康》2015,(5):128-129
目的:评价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46例确诊子宫内膜癌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紫杉醇化疗,试验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化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化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术后2年内的生存率及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大致相当,试验组患者2年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改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子宫内膜癌安全有效,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江秀凤 《中外医疗》2013,(35):152-153
目的 探讨优质的护理对膀胱癌患者术后灌注化疗药物的临床分析.方法观察在2012年5月-2013年1月份期间来该院治疗膀胱癌的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上患者都是经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药物进行治疗.把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患者则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别.结果两组患者完成全部化疗的比例之间有差异,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且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由于对照组.结论对膀胱癌术后进行灌注化疗药物的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全部完成化疗的比例,并且减少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实施普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2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行普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我们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抑郁及焦虑评分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进行普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缩短其住院的时间。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化疗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治疗,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而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总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CSQ总分、HAMA总分及HRSD总分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问卷(QLQ-C30)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以使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改善,还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从而提高乳腺癌患者生理和社会两方面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或保乳术后行化疗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两组患者术后第5~7天分别采用CTF(环磷酰胺、吡柔比星、5-氟脲嘧啶)、CAF(环磷酰胺、阿霉素、5-FU)等方案进行化疗,在化疗期间对照组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采取随机对症治疗及护理,干预组着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化疗期间的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化疗结束后的社会行为问题、个人情绪问题、习惯问题及学习工作问题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患者化疗结束后治疗依从率达98.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率较对照组提高更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服务态度、沟通技巧、病房环境、服务水平、护士仪表的满意度评分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化疗期间无一例出现皮瓣漂浮及渗漏,干预组患者护理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达22%,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2014年12月—2016年11月期间,共有乳腺癌患者72例来我院接受治疗,术后均行辅助化疗,依据其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对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帮助其减轻对化疗的抵触情绪,从而提升治疗依从性及其疗效,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子宫内膜癌合并高血压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66例子宫内膜癌合并高血压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2.72%,明显高于观察组的9.09%;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57.57%,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子宫内膜癌合并高血压腹腔镜手术中有着确切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大幅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子宫内膜癌的护理方法。方法:本组病例均为该院自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2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2例与对照组1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理念,给予子宫内膜癌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于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降低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0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的子宫全手术的患者98例,按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妇科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及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采用系统干预组的患者在神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等方面明显提高,而恶心呕吐以及疲惫疼痛等方面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子宫全切术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在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该院进行化疗的8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化疗期间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方案实施前后焦虑、抑郁情况、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护理方案实施后,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癌患者化疗期间进行心理干预可明显提升患者生存质量,降低不良情绪,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12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时予以的不同方案分为予以常规护理的对照组(68例)与予以整体护理干预的研究组(57例),对比两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子宫内膜癌患者,可有效缓解其负面情绪,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进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2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37例患者。我们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的患者,其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进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其满意度,从而确保手术顺利进行。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李岩   《中国医学工程》2013,(9):128-128,13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体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实施胃肠道肿瘤手术的60例患者,术后均给予体腔热灌注化疗,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每组各30例,对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体腔热灌注化疗期间,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围术期整体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2月入院治疗的16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随机数据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围术期常规基础护理干预,给予实验组患者围术期常规基础护理联合整体护理干预,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及止疼药物应用、围术期患者心理变化及出院前焦虑和出院后护理满意度追踪情况。结果本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对比发现,实验组术后止疼药物应用率、出院前焦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给予子宫内膜癌患者围术期常规护理联合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止疼药物应用率;疏导患者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减轻患者应激反应,缓解患者出院前焦虑、抑郁等症状;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其临床效果显著,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刘玲  刘奇奇 《大家健康》2016,(11):132-133
目的:对美罗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分析护理干预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化疗,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家用美罗华治疗,并给予特定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过程中药物对患者的影响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应用美罗华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生存率为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67%,P <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主要出现恶心呕吐、体重下降、腹泻等不良反应,但程度均较轻;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 <0.05)。结论:美罗华在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方面临床效果较为显著,配合特定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防治治疗中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帮助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任爱军 《河北医学》2014,(6):972-975
目的:观察对胃癌患者实施术后化疗联合DC-CIK生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对比分析生物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入院的胃癌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单纯应用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DC-CIK生物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胃癌患者进行常规术后化疗基础上,联合应用DC-CIK生物治疗技术,虽不能明显提升临床疗效,但可以有效减少化疗不良反应,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