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指骨的X线测量及其性别判别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指骨各指节的长度及宽度进行X线测量,为法医学及人类学提供判别率较高的性别判别式。方法:随机选择健康汉族大学生186人(男90人,女96人),进行双手后前位X线拍片,分别测量各掌骨长与中点宽,将所得数据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指骨左右示指近节宽、中指近节宽及环指近节宽侧别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女性侧别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除小指近节指骨宽外,性别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应用Fisher法提出8个性别逐步判别式,判别率在86.0%-91.9%之间。结论:以上判别式对法医学及人类学的性别鉴定简单实用,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新疆哈萨克族成人掌骨长度进行X线测量,探讨其性别差异及其有性别判别方法的相关性,为法医学及人类学提供判别率较高的性别判别式。方法 随机选择健康新疆哈萨克族成人200人(男100人,女100人),进行双手后前位X线拍片,分别测量各掌骨长度,同时测量身高,将所得数据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男性第4掌骨长度以及女性第5掌骨长度左右手差别有显著性,男、女性第4、5掌骨长度左右手差别有显著性;同时应用Fisher法分析得出4个判别式,判别式分别为Y=2.824r1+2.563r4-0.654r5+0.614l7-0.039l9+2.452 l10-212.186,Y=2.350r1+2.377r4-0.995r5+0.445l7+0.046l9+2.966 l10-191.622,Y=0.393h1+3.152r1+0.435r5+1.250 r10-463.734,Y=0.362h1+2.785r1+0.028r5+1.834 r10-404.748,判别率分别为89.67%、86.55%、90.00%和87.50%。结论 新疆哈萨克族男、女身高增长与掌骨增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藏族拉萨青少年指骨各指节长度及宽度进行X线测量,探讨其性别差异及其与性别判别的相关性,为法医及人类学提供判别率较高的性别判别式.方法:随机选择健康的藏族拉萨青少年1 680人(男840人,女840人),进行左手前后位X线拍片,同时测量身高,将所得数据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男性与女性各指骨长度均无差异,男、女指骨宽度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唯环指近节宽和环指远节指骨宽在男女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将指骨与性别的判别分析为第1组,指骨和身高与性别的判别分析为第2组,应用Fisher法逐步判别分析得出2组判别式分别为Y=2.603X1+1.733X8+9.987X22+1.057X23+0.742X10+1.896X11-107.480,Y=2.292X1+2.448x8+8.709X22-0.319X23+1.685X10+0.516X11-92.976; Y=1.160X8+8.713X22-4.611X23-0.847X10-0.981X11 +2.231h1 -178.514,Y=1.849X8 +7.488X22-5.820X23 +0.001X10-2.253X11 +2.148h2-159.747.第1组判别率分别为80.2%、86.1%,第2组判别率分别为81.5%、86.1%,如Y(女)>Y(男)即判为女性,反之Y(男)>Y(女)则判为男性.结论:以上判别式对法医学及人类学的性别鉴定简单实用,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修勤  丁士海 《解剖学杂志》2000,23(2):181-183
目的为积累资料和探讨国人股骨髁的性别差异,方法随机对 33~76 岁 194 例健康人(男 138,女 56)拍摄膝部正侧位 X 线片;在正位片上测量了上髁宽和内、外侧髁宽,在侧位片上测量了内、外侧髁长和高。用 SPSS 软件计算出 5 个指数和 7 个性别判别分析式。结果所测 7 项均具有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t=3.53~13.94,P<0.01),5 项指数除髁高指数外,均无显著性性别差异;7 个性别判别式的回代判别率在 75.45%~89.73%间。结论股骨髁的 X 线测量对性别判别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修勤  丁士海 《解剖学杂志》2000,23(2):181-183
目的:为积累资料的探讨国人股骨髁的性别差异。方法:随机对33~76岁194例健康人(男138,女56)拍摄膝部正侧位X线片;在正位片上测量了上髁宽和内、外侧髁宽,在侧位片上测量了内、外侧髁长和高。用SPSS软件计算出5个指数和7个性别判别分析式。结果:所测7项均具有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t=3.53~13.94,P〈0.01),5项指数除髁高指数外,均无显著性性别差异;7个性别判别式的回代判别率在7  相似文献   

6.
示指基节指骨与身高的性别判别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探索示指基节指骨与身高的性别差异,提供判别率较高且适用于国人的性别判别式,作者随机对健康大学生202人(男100,女102人)的双手进行后前位X线片拍摄,同时测量了身高.每手测量了示指基节指骨的长与中点宽,结果(mm)为:男性分别为41.29±0.15,9.67±0.06,女性为 38.76±0.16,8.24±0.04.身高男女分别为 1717.00±4.97和 1600.78±5.26,三项均具有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按Fisher法求出三个判别式,其判别率均高达93%以上,对人类学及法医学鉴定性别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新疆哈萨克族成人掌骨长度进行X线测量,探讨性别差异及回归分析方法,为法医学及人类学提供准确率较高的回归方程式.方法:随机选择健康新疆哈萨克族成人200人(男100人,女100人),进行双手后前位X线拍片,分别测量各掌骨长度和身高,将所得数据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除男性第4掌骨长度以及女性第5掌骨长度左、右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无统计学意义,除男、女性第4、 5掌骨长度左、右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无统计学意义;经相关分析建立了哈萨克族成人掌骨长度推断身高的10个一元回归方程、20个二元回归方程、20个三元回归方程、6个四元回归方程、2个五元回归方程以及3个逐步回归方程.结论:建立了哈萨克族成人掌骨推算身高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8.
小指伸指肌腱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小指伸指肌腱的形态解剖学和功能解剖学特点,为小指固有伸肌腱移位后小指伸指障碍的防治方法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观察206只手的小指固有伸肌腱、小指指总伸肌腱和第四掌骨背侧指总伸肌腱尺侧束的解剖学特征,测量伸向小指的指总伸肌腱的倾斜角,并分类记录拍照:结果:①按形态学将伸向小指的指总伸肌腱分为四大类型:独立型8.3%(17/206)、分叉型及其“r”亚型51.0%(1051206)与“y”亚型29.60k(611206)、分离障碍型4.4%(91206)和缺如型6.8%(141206):②按生物力学特点也分为四大类型:力线标准型46.1%(951206)、力线偏离度小型40.8%(841206)、力线偏离度大型6。30k(13/206)和缺如型6.8%(14/206)。③除缺如型外,第四掌骨背侧指总伸肌腱尺侧束的尺侧头均以腱束止于小指伸肌腱[93.2%(1921206)]。结论:①第四掌骨背侧指总伸肌腱尺侧束的桡侧头是腱结合,其尺侧头是伸向小指的指总伸肌腱的延续,与EDCs是同一解剖结构,其出现率为88.8%。②分叉型、分离障碍型和缺如型是小指指总伸肌腱解剖变异的不同形式?③腱结合切断术、腱短缩术和腱重建术是防治小指固有伸肌腱移位术后小指伸指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盆骨有关变量在性差判别中的作用。方法:对24例(♀15,♂9)成年太行山猕猴盆骨15项变量时行测量,进行单变量性别判别分析和多变量逐步判别分析。结果:有6项变量性别间差异显著。选择盆骨有关变量建立的性别判别函数式,正确判别率为87.5%~100.00%。结论:用猕猴盆骨变量时行性别判别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1个猕猴种群中用掌骨和指骨的长度鉴定性别。方法采用直接测量法对11例雄性和25例雌性猕猴的掌骨和指骨长度进行测量。数据处理分析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结果手骨的性别正确判别率从近侧掌骨到远侧指骨逐渐增加。5根掌骨和5根远节指骨长度的性别判别率分别是88.9%和100.0%,第1根手骨(包括1节掌骨和2节指骨)和第5根手骨(包括1节掌骨和3节指骨)总长度的性别判别率分别是90.3%和100.0%。因子分析结果显示,19根手骨形态分组是以排(掌骨、近节指骨、中节指骨和远节指骨)为单位,而不是以列(5根指骨)为单位。结论猕猴掌骨和指骨长度变量可以有效地识别性别,对非人灵长类的生物系统演化关系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新疆锡伯族身高与同身寸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锡伯族身高与同身寸长的关系 ,为体质人类学填补空白 ,为生长 (年龄 )解剖学 ,法医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 135名 (男 5 9人 ,女 76人 )发育正常的锡伯族成人身高 ,同身寸长进行测量。结果 按年龄、性别分组将得出身高 ,同身寸长的基本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论 得出了新疆锡伯族身高 ,同身寸长的均值及由同身寸长推测身高的公式及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2.
新疆锡伯族身高与同身寸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锡伯族身高与同身寸长度的关系,为体质人类学填补空白,为生长(年龄)解剖学,法医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135名(男59人,女76人)发育正常的成人身高,同身寸进行测量。结果 按年龄、性别分组将得出身高,同身寸长度的基本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论 得出了新疆锡伯族身高,同身寸长的均值及由同身寸长推测身高的公式及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3.
手足骨肿瘤和瘤样病变154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手足骨肿瘤和瘤样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991~2002年间收集的154例手足骨病变进行临床病理的系统分析。结果手足骨病变软骨性肿瘤93例,其中内生性软骨瘤67例,好发于第2~5指、掌骨。软骨母细胞瘤好发于足部不规则骨。骨软骨瘤在手足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长骨。发生于指、趾骨末节的所谓“骨软骨瘤”多是甲下外生性骨疣,手足部瘤样病变是一组与创伤有关的反应性、修复性病变,包括甲下外生性骨疣、巨细胞性修复性肉芽肿,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和旺炽性反应性骨膜炎。良性骨病明显多于恶性(21:1)。在恶性肿瘤中以软骨肉瘤相对多见,但手足骨和长骨、扁骨之间软骨性肿瘤的良恶性特征有明显差异。结论手足骨较易发生与创伤有关的反应性修复性病变,这些病变与多种骨真性肿瘤需进行鉴别诊断。熟悉掌握其临床病理特征是避免误诊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The palmar metacarpal arteries in monkey hands were studied. The palmar metacarpal arteries arose from the deep palmar arch or catella palmaris proximalis and descended in the deep palm, forming the catella palmaris distalis at the distal end of the metacarpus. The palmar metacarpal arteries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four kinds in relation to the interosseous muscles and metacarpal bones: (i) the superficial palmar metacarpal (sM) arteries descending on the palmar surfaces of the interosseous muscles along the metacarpal bones, (ii) the superficial palmar intermetacarpal (sI) arteries descending on the palmar surfaces of the interosseous muscles along the intermetacarpal spaces, (iii) the deep palmar metacarpal (dM) arteries descending deep in the interosseous muscles along the metacarpal bones, and (iv) the deep palmar intermetacarpal (dI) arteries descending deep in the interosseous muscles along the intermetacarpal spaces. These findings largely coincide with those obtained from studies of the human hand by Murakami (1969).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腕掌部功力运动对掌骨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选择高水平单掌断砖功力运动者8人、普通体育运动者8人,均为男性。用螺旋CT扫描手掌部,对各掌骨进行二维和三维重建,测量其体积、骨皮质厚度和第Ⅴ掌骨弯曲度。结果功力组右手第Ⅱ至第Ⅴ掌骨体积均大于对照组(P<0.05)。右手第V掌骨体积大于左手(P<0.05)。功力组右手第Ⅱ至第Ⅴ掌骨横径均大于对照组(P﹤0.05)。右手第Ⅴ掌骨横径大于左手(P﹤0.01)。功力组右手第Ⅴ掌骨骨皮质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右手第Ⅳ和第Ⅴ掌骨骨皮质厚度均大于左手(P﹤0.05,P﹤0.01)。功力组右手第Ⅴ掌骨骨皮质厚度指数大于对照组(P﹤0.05)。功力组右手第Ⅴ掌骨弯曲度大于对照组(P﹤0.05),右手第Ⅴ掌骨弯曲度大于左手(P﹤0.05)。结论长期功力运动(单掌断砖)所引发的大负荷应力刺激可使掌骨形态结构发生特异性和适应性改变,表现为右手(发力手)骨体积增大、骨横径增大、骨皮质增厚和第Ⅴ掌骨弯曲度改变,该骨学特征是除了运动技巧以外腕掌部巨大爆发力或剪切力发生的功能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掌指关节的三维解剖及形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测掌指关节关节面的几何形态,为人工关节的设计和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0只成人手标本,解剖掌指关节,测量侧副韧带起点距掌骨头关节面的直线距离,三维数据检测仪获得关节面三维坐标数据,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成像。结果:掌骨头有双髁结构,桡侧髁略大,第1掌骨头形态特殊;各掌骨头高度的比较无显著差异;其掌侧关节面大于背侧,第2、3掌骨头关节面面积明显较大。近节指骨底在形态、高度和面积方面各序列相似;各序列侧副韧带起点桡侧较尺侧距离掌骨头关节面远。结论:手指人工关节的设计应符合解剖形态,并根据各序列形态的差异进行个体化设计,尤其拇指更应区别对待;手指人工关节的设计和应用中应注意软组织保护,关节的切除范围应注意保留侧副韧带的起止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肱骨的年龄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维彬  丁士海 《解剖学报》1999,30(3):270-272
目的 对肱骨上端骨松质长度和骨松质指数进行年龄鉴定。方法 随机拍摄10-93岁177例(男90例,女87例)汉族人上肢双侧肩部前后位X线片,。每个性别的观察对象分成9个年龄组,分别测量X线片上有上端骨松质长度,计算肱骨上端骨松质指数。结果肱骨上端骨松质长度与指数随年龄增长逐渐变小,与年龄呈高度负相关。根据肱骨上端骨松质长度和指数与年龄的关系得出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