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近排腕骨切除腕关节成形术远期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1980年1月~1089年6月,应用近排腕骨切除腕关节成形术治疗陈旧性腕骨骨折脱位17例远期效果,经平均随访6.5年,其中16例腕痛消失,1例腕背伸时轻度疼痛不适。腕关节活动度显著增加.握力达到健侧握力的55%。X线片检查未见骨关节炎改变,腕关节稳定。除3例因严重合并伤,丧失劳动力以外,14例均恢复原工作。  相似文献   

2.
带筋膜蒂第一掌骨棒移位治疗腕舟骨骨不愈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介绍带筋膜蒂第一掌骨棒移位治疗腕舟骨骨不愈合的方法和疗效。方法1987~1996年,对40例42侧腕舟骨骨不愈合,采用带筋膜蒂第一掌骨棒移位治疗。术中凿取2.0cm×0.3~0.4cm第一掌骨近端桡侧骨条,骨条近端骨膜与筋膜形成与骨条相连的筋膜蒂,其宽度超过骨条的2倍。将骨棒置入舟骨骨孔内。术后管型石膏固定3个月。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4年,平均1.5年。按本组功能评定标准:腰部骨折的优良率为91.7%;近1/3骨折的优良率为25%;远1/3的优良率为50%。结论第一掌骨骨棒的优点是包含了骨膜、骨皮质和松质骨,骨瓣有一定的强度和血供,具有成骨及固定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3.
舟骨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的X线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新鲜舟骨骨折正侧位X线片的分析,阐明其合并腕关节不稳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近2年来就诊的38例新鲜舟骨骨折的X线平片进行测量。正位片测量:腕高指数(L2/L1)、尺腕距离比(CUDR)、舟月骨间距。侧位片测量:舟月骨间角(SLA)、桡月骨间角(RLA)、头月骨间角(CLA)。根据测量结果,判断腕不稳定的发生率。结果38例中有14例伴发腕关节不稳定,发生率为36.8%。腕关节背屈不稳最多,共7例,发生率为18.4%,其次为舟月分离、头月骨间不稳及掌屈不稳。伴腕关节不稳定者的腕高指数下降,腕背屈不稳(DISI)病例的SLA明显增大。结论侧位片中舟骨旋转移位明显的病例应警惕腕关节不稳定的存在。SLA>60度则可作为伴发DISI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月骨脱位及月骨周围性腕骨脱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12例少见的、新鲜的闭合性月骨脱位及月骨周围性腕骨脱位,其中月骨掌侧脱位6例,月骨掌侧脱位合并舟骨骨折3例,月骨周围性腕骨背侧脱位2例,经舟骨月骨周围性腕骨背侧脱位1例,全部以手法复位治疗,随访时间为6个月 ̄6年。结果:患肢日常生活无障碍者10例,轻度障碍者2例、本文对其损伤机制、诊断要点、治疗及预后方面作了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复合式神经移位术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88年11月~1994年12月,应用复合式神经移位术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89例。损伤原因为:摩托车撞击伤63例,机器牵拉伤21例,直接损伤5例。损伤类型为:上臂丛型47例,下臂丛型13例,全臂丛型29例。伤后至手术时间为3周~6个月。神经移位方式主要根据不同的损伤类型选用相应的移位方式。术后随访时间为1.5~6年。疗效最佳为膈神经移位,有效率达82.9%;其次为副神经,达66.7%;颈丛运动支达55.2%;肋间神经达48.3%;健侧C7神经根移位与患侧尺神经吻合,神经再生率达96.6%。作者认为,复合式神经移位术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尤其是对上臂丛根性撕脱伤,治疗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6.
附加限制环的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附加限制环的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的目的是在降低门静脉压力的同时保持一定的门静脉向肝血流量。作者自1988年12月至1994年12月间,共为154例患者进行了该手术。其中:ChildA级91例,ChildB级41例,ChildC级18例。在平均3.2年的随访期间内,住院死亡率为1.3%,总的死亡率为2.6%,再出血率为1.9%,术后肝性脑病、脊髓病发生率为4.1%,术后2、3、4、5、6年生存率分别为98.3%、96.6%、93.7%、89.2%、83.3%。该手术方式临床效果满意,特别是术后脑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以往报道。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该手术中放置的限制环,真正起到了持久限制分流的作用。附加限制环的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是我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组合式外固定器最佳拆除 时间及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1992年6月-1994年12月,用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24例,治疗过程中应用B超直方图检测骨愈合,为固定器高速及拆除提供量化指标。固定后6周,B超直方图值达到健侧50%-60%,拆除外固定更换夹板或行走石膏,为骨愈合创造较好力学环境,骨折在10-14周愈合,比通常认为需要3-5月更短。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近排腕骨切除术治疗创伤性腕关节炎的疗效。[方法]2009年3月~2014年12月,对10例创伤性腕关节炎行近排腕骨切除术。术后测量腕关节的活动度、握力和疼痛程度,腕关节功能评定采用Krimmer评分法。术后拍摄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了解腕关节骨性改变情况。[结果]术后随访8~66个月。腕关节屈伸活动度(腕关节掌屈、背伸角度之和)平均为73°(健侧为127°),尺桡偏平均为37°(健侧为67°);握力为24 kg(健侧为48 kg);疼痛值为30(术前为75);腕关节功能评分为82分(术前为56分)。腕关节X线片示:术后1例桡头关节形成关节炎。[结论]近排腕骨切除可保留腕关节部分功能,减轻腕关节疼痛,是治疗创伤性腕关节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1996年1月~1997年5月,我们采用早期削痂、清痂,大张自体皮片游离移植修复面颈部深度烧伤6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例,男3例,女3例。年龄13~45岁。烧伤面积1.5%~3.0%,均为面颈部深Ⅱ~Ⅲ度。火药烧伤...  相似文献   

10.
腕骨间融合联合带蒂豌豆骨移位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对采用腕骨间融合联合带蒂豌豆骨移位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的疗效作一评估。用此法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Ⅲ期,Lichtman)8例.月骨切除后用带血管蒂豌豆骨移位替代月骨;腕骨间融合采用舟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融合5例,舟骨、头状骨融合3例。随访8~44个月,平均29个月。8例腕痛全部缓解,腕关节活动比术前改善:背伸达正常侧的58.8%,屈曲达51.4%。握力比术前增加46.9%。X线片结果:带蒂豌豆骨移位骨位置正常,无骨硬化;1例术后2年发现豌豆骨萎缩。8例病人中有6例恢复原工作,2例因社会原因改换工作。我们认为腕骨间融合联合带蒂豌豆骨移位是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Ⅲ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头、月、三角、钩骨局限性融合术治疗舟月骨进行性塌陷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目的:介绍治疗伴严重腕痛舟月骨进行性塌陷(scapholunate advanced collapse,SLAC)的新术式。方法:11例均为伴有严重腕痛、握力显著下降、腕关节功能受限的Ⅲ期舟月骨进行性塌陷的患者。入院后均行SLAC腕重建术(头、月、三角、钩骨局限性融合)。结果:术后随访7个月-3年半,以最后1次随访结果为准,优7例,良2例,可1例,差1例。除差的1例外,10例的腕痛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平均握力恢复至健侧的80%,腕关节活动范围为健侧的51%。结论:SLAC腕重建术是治疗Ⅲ期能性舟月骨进行性塌陷的一种可靠的挽救性手术,术后能恢复握力、保留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肘部尺神经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目的:研究产生肘部尺神经卡压的解剖学基础。方法:观测50侧成人尸体肘部尺神经的位置及被动屈肘时尺神经的伸长长度。临床调查并检测200位正常人肘部尺神经的位置。结果:自肘部伸直位(0度)至完全屈肘位(135度),尺神经可拉长 6.6%±0.3%(x±sx自身对照,下同);屈曲度大于 90度后,伸展性明显减少,为0.8%±0.1%。200位正常人肘部尺神经半脱位发生率为9.5%(19/200)。结论:肘关节反复屈伸时尺神经不断被牵拉和压迫是造成肘部尺神经卡压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月骨周围性腕骨掌侧脱位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骨周围性腕骨掌侧脱位3例报告贵州省安顺地区医院(561000)杨学舟,曹清峰,孔令震月骨周围性腕骨掌侧脱位是一种临床罕见的腕部损伤,我们收治3例,现报告如下。例1,××,男、25岁,因右手机器压砸伤后腕部疼痛,出血、活动障碍6小时入院。检查:右腕部...  相似文献   

14.
脊柱侧凸后路术后矫正度丢失的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经长期随诊脊柱侧凸术后矫正度丢失的程度及原因。142例脊柱侧凸采用后路器械矫正固定,86例随诊6个月~8年6个月(平均3年4个月),术前、术后及随诊的X线片对比,分析丢失度与侧凸类型、年龄、内固定种类等之间的关系。28例(32.5%)丢失度大于15°,丢失度与年龄、侧凸类型无明显关系,而与内固定节段的选择、内固定种类及融合技术明显相关。正确选择内固定种类及融合节段,提高融合技术,减少假关节及脱钩的发生率,是长期维持脊柱侧凸术后矫正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大面积深度烧伤休克期切痂植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大面积深度烧伤休克期切痂植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 自1991年1月至1997年6月选择伤后及时入院的12例病人,烧伤面积平均78.3%±18.3,Ⅲ度面积平均69.2%±26.8%,其中6例合并吸入性损伤,3例气管切开。开始手术时间为伤后38.4±9.6小时,一次切痂面积39.3%±8.7%,以尿量、心率、SaO2和CVP为主要监护指标。结果 术中术后各监护指标都较平稳。与条件相似的1  相似文献   

16.
对我院1988-1992年间117例产瘫的手术疗效进行分析。通过对上肢肩外展、屈肘、伸指、屈指四项功能综合评估,术后肌力恢复≥3度者:(1)神经松解术(手术平均年龄41.7个月),为46.1%-61.9%;(2)神经移位术,为53.3%。我们认为手术时机选择应为6-12个月左右,术式的选择应根据年龄、伤情等多方面因素决定,而术后综合功能评估适于所有手术完成后的康复评价。  相似文献   

17.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腕月骨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报道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腕月骨缺血性坏死23例的临床效果。方法:3例采用带掌背血管蒂的骨瓣月骨植入术;20例采用月骨切除和带血管蒂的豌豆骨移位替代月骨。结果:随访8~51个月,平均30个月。22例腕痛缓解,腕关节活动改善,背伸达正常的53.4%,屈曲达44.2%,握力达正常侧的80.9%。X线照片显示带掌背血管蒂骨瓣月骨内植入后月骨密度降低。带蒂豌豆骨转移位置正常,2例术后2年发现豌豆骨萎缩。腕高比值0.49,McMurtry指数0.29.桡舟角平均56.8。结论:应用带血管蒂豌豆骨移位替代月骨是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Ⅲ期的一种有效方法,月骨缺血性坏死Ⅱ期应采用月骨再血管化手术。  相似文献   

18.
腰椎间盘摘除和侧隐窝扩大术:(附86例报告)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报告86例腰椎间盘突出,62例(72.1%)合并侧隐窝狭窄。年龄36~73岁,平均44.5岁。均行腰椎间盘摘除和侧隐窝扩大手术。3例经全椎板切除,51例半椎板切除,32例开窗式切除。术后62例经6个月~2年随访,优34例(54.8%),良21例(33.9%),可6例(9.7%),差1例(1.6%),优良率为88.7%。作者认为本病的诊断主要应根据患者年龄、较长的病史、症状和体征而定;手术应同时行侧隐窝扩大术,单纯摘除椎间盘效果往往不好。  相似文献   

19.
舍尼通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探讨舍尼通(cernilton)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效果,自1995年8月~1996年2月多中心应用舍尼通治疗BPH66例。3个月时显著改善率为6.0%,中度改善率35.6%,总有效率87.1%;6个月时分别上升到13.7%、54.9%和92.0%。3个月、6个月后与服药前比较及3个月与6个月时比较,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的改善、剩余尿的减少、最大尿流率的增加和前列腺体积的减小均很明显(P<0.05),而PSA无明显改变(P>0.05)。除1例性功能减退外,无其它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自1986年5月至1996年6月对32例陈旧性腕骨骨折脱位患者采用近排腕骨切除关节成形术。经长期随访,术后症状消失,腕关节活动恢复正常的14例(优);术后症状消失,关节活动度达健手70%,握力达健手60%者12例(良);症状减轻,仅劳累后疼痛,休息后缓解,关节活动度达健手40%,握力达健手40%者5例(可);术后腕痛减轻,关节活动度及握力不及健手20%者1例(差)。因此,对陈旧性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伴腕痛及关节活动障碍者,近排腕骨切除术是良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