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加强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杜绝漏报,减少迟报,提高报告卡质量,控制传染病疫情。方法:对市级某综合医院2007年-2009年传染病疫情报告自查工作记录和传染病报告登记本等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利用SPSS for Windows ( version 16.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近三年共查出应报传染病4230例,漏报68例,漏报率为1.61%。每年的漏报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病区是传染病报告的薄弱环节;重点监测的传染病无漏报。只有领导重视,坚持依法管理,严格每月自查,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奖惩分明,才能真正提高传染病报告意识和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2.
加强管理建立三级传染病管理网络,完善传染病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在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管理的各种相关制度。提高医务人员报告的能动性和自觉性,强化责任意识,是有效防止传染病迟报、漏报,不断提高报卡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进一步强化医护人员的报告意识。开展传染病疫情主动监测。抓中间环节、重点科室。医院传染病发现的源头在门诊、检验科及放射科。要从源头抓起。重视对此环节疫情报告流程的规划,只有协调好各部门各环节并加强控制,才能提高传染病报告监测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加强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提高报告质量。方法:建章立制,完善组织结构,并应用"五驾马车"管理传染病信息上报。结果:杜绝了传染病迟报、漏报现象,提高了传染病报卡的及时性、准确性。结论:加强对传染病报告的管理,可有效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增强传染病疫情的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综合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方法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一些老的传染病(如肺结核)死灰复燃,新的传染病种(如SARS)不断出现,我国传染病防治面临新的挑战,形势非常严峻.特别是经历了抗击“非典”战役的洗礼,国家对传染病管理工作日趋加强.从2004年开始,国家相继出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一系列与传染病防治有关的法律法规,2004年8月又重新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其中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要求更加严格,各级卫生部门的职责更加明确.2004年3 月全国实行了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2005年1月1日更新了《传染病报告卡》.与此同时我院相继建立了院内自查监督机制,完善了考核制度.在上述国家大环境和院内小环境的影响下,我院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越来越重视,传染病疫情漏报率明显减少.但是通过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疾控部门的多次检查和院内职能部门的多次自查发现,我院传染病疫情报告仍存在着许多问题,现将我院2004年以来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讨论,并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对策,以探讨综合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更合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加强门诊检验科传染病报告管理,减少漏报的发生。方法:院感科专职人员对2011年1月~2011年12月门诊检验科传染病报告及检验科传染病登记本对照检查。结果:通过对照检查最大限度降低了检验科传染病的漏报。结论:加强对门诊检验科医师传染病知识的培训,提高其主动性,采取综合措施加大检查管理力度以降低漏报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传染病疫情报告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减少专职人员的工作量。方法: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备科室联接成一个区域网,开发一套功能强大的医院感染监测和疫情直报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结果:各科室的数据由本科室医师录入到统一的数据库中,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并且能及时地将最新动态信息、各种统计资料和结果分送到各科室计算机中,供医务人员随时了解医院感染、传染病疫情报告基本动态,提高监控意识。结论:这套系统大大提高了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简化了工作流程,可实时监控医院感染、传染病疫情报告,具备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传染病报告信息化对疫情报告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探究传染病报告信息化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采用传染病报告信息化前后在绍兴市市立医院接受治疗的4240例传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实施前收治患者2120例,实施之后收治患者2120例。对比分析实施前后所有患者的报告卡出现漏报、错报、填报错误等情况。结果:实施报告信息化系统之后传染病的漏报率、迟报率较实施之前有明显的降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之后报告卡的准确率与完整率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染病报告实行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地改善疫情报告的质量,提高报告卡的完整率与准确率,减少漏报、迟报、错报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医院传染病报告的现状,探讨提高综合性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质量.方法:对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04~2010年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采取制度管理、人员培训、奖罚措施三管齐下措施前后的变化.结果:采取三管齐下措施后,传染病漏报率逐年减少,报告的及时率、完整率和准确率逐年上升,从医生诊断到网络报告所用时间逐年缩短,传染病诊断符合率逐年提高.结论:传染病报告质量提高,领导重视是关键,人员培训是基础,制度落实是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幼儿园暴发疫情特点,探讨防控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疫情共发病20例,集中在2个班。调查发现主要是因为幼儿园防病意识淡薄,防控措施不到位所致。结论:应加强对幼儿园管理,提高防病能力,切实落实晨检、消毒、疫情报告等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院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方法对我院2005-2009年上报的传染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05年上报11种共526例传染病,2006年上报10种共740冽传染病,2007年上报10种共671例传染病,2008年上报12种共629例传染病,2009年上报14种共740例传染病,合计3206例传染病;病毒性肝炎、性病、肺结核一直在前三位。结论病毒性肝炎、性病和肺结核仍是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领导支持,科室配合,适当奖惩是提高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我市从2004年起实施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并制定了相关制度和工作流程。经过多年加强管理,网络直报工作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但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为找出问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质量,落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满足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准确报告的要求,我们于2010年9-11月开展了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现状,为加强学校传染病监督管理,建立有效监管模式提供对策。方法:对本地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托幼机构和中小学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多数规范,大中专学校及职业技术学校相对较差,外来民工子弟学校隐患最多。各类学校传染病管理组织和疫情登记报告工作较完善,但制度措施的落实和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相对较差,校医院或卫生保健室传染病管理工作最差。结论: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建立有效、长效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在对《传染病防治法》的贯彻实施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受当前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某些医疗单位只重视临床医疗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防病工作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使《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在广大医务工作者中得不到充分实施,突出表现在,医疗单位疫情报告制度不健全,法定传染病迟报、漏报现象屡有发生,且难以杜绝。本文论述了《传染病防治法》在医疗卫生单位中不能充分贯彻实施的几点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传染病监督执法队伍综合素质与加强医疗单位内部管理"双管齐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建宇  李杨  文竹 《光明中医》2009,24(3):474-474
卫生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全国麻疹监测方案》,旨在加强麻疹疫情监测,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疫情的发生。《监测方案》提出,麻疹疑似病例定义为:具备发热、出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者;或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怀疑为麻疹的病例。传染病法定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一旦发现麻疹病例或疑似病例,应及时报告;对尚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城市必须在6小时以内、农村必须在12小时以内报至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武威市肿瘤医院2010年传染病报告病例情况,为传染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传播途径对武威市肿瘤医院2010年传染病统计资料进行分类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0年我院共报告法定传染病3842例,其中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最多占全部报告病例的91.62%,其次为呼吸道传染病占7.65%,再次为肠道传染病占0.68%,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最少占0.05%.呼吸道传染病为肺结核,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中乙肝病例最多,肠道传染病中细菌性痢疾病例最多,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中为包虫病.我院报告传染病病例顺位前5位分别是乙肝、丙肝、肺结核、梅毒和细菌性痢疾,分别占全部报告病例的80.77%、9.06%、7.65%、1.41%和0.31%.各种传染病1月、3月、7月报告病例数相对较多,9月和11月报告病例相对较少,报告病例季节性不明显.结论:乙肝、丙肝和肺结核是我院的重要传染病,应加强其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现状,为加强学校传染病监督管理,建立有效监管模式提供对策.方法:对本地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托幼机构和中小学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多数规范,大中专学校及职业技术学校相对较差,外来民工子弟学校隐患最多.各类学校传染病管理组织和疫情登记报告工作较完善,但制度措施的落实和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相对较差,校医院或卫生保健室传染病管理工作最差.结论: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建立有效、长效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2005年仁和区一起学校乙型流感暴发疫情的防控策略,为今后传统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的方法对2005年4月18日本校发生一起疑似流感疫情进行回顾性分析。时间从4月18日至4月26日,该校1100名(教师60人)师生员工中发病2539例,罹患率达24.3%。结果: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查确诊为一起乙型流感暴发疫情。结论:正确有效的控制措施使疫情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范围内得到控制。根据发病原因分析,学校加强晨检工作,加强健康教育宣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宿舍、教室的通风状况是预防传染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病例漏报原因,评价干预措施对降低漏报率的效果。方法:连续进行医院感染漏报率监测,比较采取干预措施前后医院感染漏报率。结果:2005-2007年医院感染漏报率为12.24%,2008-2009年为3.70%,后者与前者相比较医院感染漏报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感染病例漏报原因与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学知识水平不足,对医院感染重视程度不够,医院管理机制不健全等有关;加强医院感染学相关知识培训,完善医院感染管理机制,能够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乌蒙乡一起流行性风疹爆发流行的原因和传播特征,为控制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并经过统计学分析进行疫情分析及实际采取隔离、预防接种等疫情应急处理方法。结果:该起风疹流行以在校小学生发病为主,经综合处理,疫情很快得以控制。结论:加强儿童免疫接种工作,发生疫情及时采取综合措施,是控制传染病疫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了解我市目前传染病的发病动态,掌握居民中传染病的漏报情况,推算出比较接近实际的发病水平,为制订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规划及防治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我们于2012年3月开展了居民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现将结果小结如下: 1 调查内容及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