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
院外急救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危重患者的生命,也是急诊服务体系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加强急救护理的质量管理,对患者在进院前得到及时的救治,进而挽救宝贵的生命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入院前,对于患者紧急救治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病患者的生命安危[2,3]。同时,随着近年来众多大中型的城市纷纷着手建立起覆盖全市范围的医疗急救体系,通过整合当前城市医院的医院资源,以及城市的各项医疗的资源,构建起一个更好的覆盖全市范围的紧急医疗的救援诊疗体系,逐渐来担负起各个医院的社会责任[4]。下面,本文就院外急救护理质量管理发展进行分析和探究,探讨如何加强院外急救护理质量管理,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院外急救(120)作为社会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显重要,逐渐成为社会的关注点和聚焦点。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较,池州市院外急救医疗服务工作相对滞后。为了推进全市安徽省城乡院外急救(120)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和完善,提高医疗紧急救援能力,保障院外急救医疗质量安全,市卫生行政部¨组织对全市城乡院外急救医疗服务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估。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各地的抗灾救援及处置突发事件的各项措施中,空中救援具有快速、高效、受地理空间限制较少的优势,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有效救援手段.在借鉴发达国家的现有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大胆创新,探索依靠空中救援商业险、通用航空、院外医疗急救机构的社会化合作运行模式,来弥补目前国内在院外空中急救服务领域的不足,以缓解当今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空中急救的迫切需求.总之构建高效的区域化院外空中急救体系是未来我国空中急救体系的发展趋势,社会力量参与的以空中救援商业险、通用航空、院外医疗急救机构的社会化合作运行模式建设的空中应急救援体系是现阶段院外急救体系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医疗救护员(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EMT)是指合格完成了各州紧急医疗训练项目,主要担负院外急救特别是基础生命支持的人员,与中国的医疗救护员概念相仿,EMT是美国院前医疗急救体系的基石,他们承担着院外急救的绝大部分救护工作。美国在长期的实践中培育和发展了较为完善的EMT培训和管理体系,对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甘肃省各市州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建设现状,指导全省紧急医疗救援体系规范化建设。方法对全省包括省会兰州在内的14个市州紧急医疗救援体系现状进行调查,采用逐一现场调查、书面调查,内容包括紧急救援组织机构、120急救网络,院外急救资源,依托医院院内急救医疗资源等。结果全省已设立紧急医疗救援中心6家,建成“120”调度指挥系统2家,共有专职院外急救人员217人怦均拥有3人,10万人),监护抢救及留观床285张(平均拥有5.4张,10万人),急救车辆96辆(平均拥有1.3辆,10万人),车载对讲机31部,手持对讲机26部,车载GPS12台,除颤监护仪55台,心电图机54台,车载呼吸机65台。结论目前全省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尚未真正形成,120急救网络建设尚需加强,急救投入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6.
院外医疗急救,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随着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建立和完善院外医疗急救体系,提高群岛新区急救能力,当疾病和各类突发事件时能否及时、高效、有序的进行各项应急医疗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在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方面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应急医疗救援问题,尤其是院外急救体系建设方面仍较薄弱.本文通过院外急救体系建设的SWOT分析,了解其自身的优势、劣势以及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更好地在提供院外急救服务规范提供科学的信息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院外急救作为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的首要环节,是急救过程的开始,也为院内救治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院外急救现场救治的核心一院外急救医生,与院内医生一样面临准入、培养和继续教育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法国紧急医疗救助中心(SAMU)急救医生的培养模式的介绍,分析了中国院外急救医生就业与再教育现状和培养模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介绍俄罗斯“涅夫斯基”列车脱轨事件的基本情况和医学救援情况。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列车事故医学救援:①加强平时准备,包括建立救援预案、进行技术培训、保障急救药材和构建救治体系;②统一指挥,多部¨协作;③统一医疗文件,包括文件的形式、内容与管理,以保障伤员救治及时合理;④加强现场急救,力争实现与院内救治的尤缝链接;⑤实施立体后送,尤其要重视列车和空运后送。  相似文献   

9.
建立消防医疗救助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是一个多自然、人为、和公共卫生灾害的国家。以往,我国处理灾难事故的模式一直是由政府调动解放军、武警、公安、急救中心等,采用随机组合,义务救援的方式,缺乏一个常设的救灾机构,难以形成合力。汶川大地震再次暴露了我国灾难医学“有概念,缺体系”的弊端。分析了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经验后,作者认为因消防部队分布相对合理,机构健全,配备完善,网络广泛,出动半径小,反应时间短,指挥系统完善,组织纪律性强,装备完善,人员年轻、体力好,拥有专用通讯网络线路,119号码已家喻户晓,是一支有效的无可替代的救灾突击队,应起协调作用。但大部分消防部队成员缺乏急救知识和技术,应对其加强训练,并设置由消防系统、地方急救中心、警察等组成的,以消防医疗救助为基础的消防紧急医疗救助队。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院外急救是急救医学的一个分支。急救中心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院外急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显著的成绩,院外急救医疗工作己经在医疗卫生体系中占有了一定的位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结合院外急救医学发展现状和天津市急救中心工作的体会,旨在探讨院外急救医学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鹤矿集团“11·21”矿难中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救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鹤矿集团“11·21”矿难中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救治,为矿山救护实践提供数据基础。方法147例矿难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妥善的院外抢救,积极实施高压氧治疗。结果除2例重症患者仍有精神症状外,其余患者病情稳定,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对群体矿难一氧化碳中毒,及时妥善处置,应用现有资源,采取高压氧治疗,应视为有效救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无锡市院外急救心肺复苏效果急救人员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提高院外急救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对2006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期间无锡市急救中心接诊心搏骤停患者并进行心肺复苏的急救医生进行分析,对不同学历、职称、工作年资、急救技能、现场组织抢救能力医生的心肺复苏病例进行比较。结果本科以上(含本科)组与本科以下学历组心肺复苏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级职称以上组与中级职称以下组心肺复苏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年资急救医生组与低年资急救医生组心肺复苏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能急救医生组与一般掌握心肺复苏技能急救医生组心肺复苏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现场组织抢救能力较强急救医生组与现场组织抢救能力一般急救医生组心肺复苏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救医生的学历、职称对心肺复苏效果无影响;高年资急救医生心肺复苏成功率高于低年资急救医生;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能急救医生心肺复苏成功率高于一般掌握心肺复苏技能急救医生;现场组织抢救能力较强的急救医生心肺复苏成功率高于现场组织抢救能力一般急救医生。  相似文献   

13.
新增120急救人员急救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29届奥运会期间新增120急救人员的急救能力。方法29届奥运会前夕,来自北京4家二、三级医院儿科、肿瘤科、神经科和精神科等的12名医生(男5人,女7人,平均34岁,本科4人,硕士7人,博士1人),13名护士(均为女性,平均31岁,中专3人,大专7人,本科3人),均为非急救医学专业人员,接受北京120急救中心急救专家3d的院外急救理论强化培训,跟随急救车实习1月。随后,查阅医疗工作记录,以评估他们的急救能力。结果25名医护人员均考试合格,随后独立担当起院外急救任务。每人每月平均救治患者约110人次;抢救危重症患者20余人次,抢救成功率100%;2min出车率100%;医疗文书的甲级率100%;投诉率为0,满意率98.5%。结论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的临床医务人员,经过一定时间的强化急救培训,都可以成为合格的院外急救人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在院外急救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遵循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标准的要求,对21例院外心肺复苏的患者分别经开放气道、呼吸支持、持续胸外按压、电击除颤、复苏药物的应用等治疗抢救。结果21例院外心肺复苏患者,经现场复苏至送达医院急诊科时出现自主呼吸、自主心率者2例(9.52%),无自主呼吸,出现自主心率者6例(28.57%),无自主呼吸、无主心率者11例(52.39%),现场复苏无自主呼吸、心率家属放弃送医院者2例(9.52%)。结论按照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标准的要求,普及急救常识,建立健全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SS)的建设,加强院外急救技术现场应用的熟练程度,可以提高院外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为院内的心肺复苏,特别是促进脑复苏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明显改善及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目前成爆发式增长,我国周边国家也相继出现新冠肺炎类似病例。疫情的迅猛发展,对城市公共卫生体系及医疗资源成了巨大冲击,日常医疗服务体系也受到严重影响。为降低院外急救人员感染风险及减少患者病亡率,探讨院外新冠肺炎与急危重患者防控救治方案,供全国院外急救同仁参考。方法本文按照国家卫建委关于新冠肺炎相关文件妬精神,对北京急救中心,2020年1月12日-2月29日在疫情期间救治急危重症合并发热患者,包括救治转运确诊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经验与分析,从调度指挥、院外急救装备、转运流程及防护洗消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制定针对疫情期间院外急危.重症换在救治方案。结果通过对2020年1月12日-2月29日北京急救中心发热患者的研究分析,目前院外急救人员无感染新冠肺炎,转运救治发热患者无死亡病例。结论通过院外急救机构对新冠肺炎的科学防控制度,合理高效的院外转运流程,能够有效做到降低院外人员感染风险及减少患者病亡率。  相似文献   

16.
2004年起,青岛市政府、卫生局积极推进郊县五市一区的农村基层院外急救网络建设。建立市、县、乡调度指挥一体的院外急救网络实现急救网络对接;统一调度,整合调配医疗资源;10余个子系统组成急救通讯网络,缩短急救半径、急救时间;仪器配置、合理整合信息系统等方面,建设青岛市农村急救网络。农村地区的平均受理时间由之前的3.56分钟缩短为0.96分钟,平均反应时间由38.4分钟缩短为15.6分钟;青岛农村地区平均每急救单元服务人数减少为8万左右。独立指挥+公立医院专业急救队伍的急救体系是当前中两部欠发达城市的发展方向。依靠原有医院网络快速发展院外急救网络体系的做法无疑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途径。二级调度指挥中心大多依附于医院。这种模式下调度派车出诊很难做到客观、科学,有时过多考虑了自身利益,人为造成急救半径长、反应时间长,而其他分中心救护车却时有闲置。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原地区是地震多发地带。高原地震早期伤病发生基本规律是:骨折伤员占比大,急性高原病发生率高,易发生冻伤与感冒,伤员早期死亡多。本文采用技术效果指标和保障难度指标,对高原地震灾害现场急救技术进行筛选。建立起包括现场紧急救命技术、外伤/伤口处理、急性高原病现场诊治、冻伤现场防治、伤病员搬运等适宜技术。高原地震灾害现场急救适宜技术群的构建,有利于科学组织实施现场急救,提高救援力量的技术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18.
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受伤部位最多在头面部,其次为胸腹部。受伤性质最多为钝器伤,其次刀伤。事件发生后,自治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动员卫生局、消防、交通、急救中心和军队,武装警察等医疗机构。建立了有关领导责任制和每日定期报告机制。紧急调动全市医疗资源,设立多个专科的医疗急救小组。指定几家医院救治受伤的群众和暴徒。抢救工作进展有序有效,但规范化的反恐医学救援体系有待建立;反恐医学救援能力较弱,如通讯系统滞后,医学救援监测预警系统不完善,医疗储备物资不足等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