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中医临床教学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多年的临床见习、实习的带教、接触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中医临床教学仍存在以下问题: 1 学生的基础理论掌握不牢固,甚至根本没有理解 由于中医学有着古老深奥、富于辨证思维的理论,因而学生难于理解,其基本观点及诊治方法都与西方医学不同,西方医学分析的、局部的、实验的方法更令从小耳濡目染于现代科学的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多年以来,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和方法基本上没有改进,无论是<黄帝内经>还是<伤寒杂病论>往往都是节选,存在断章取义之嫌,因而学生更难理解这些抽象的理论,进入临床也就无从应用.另外,中医院校的学生学习西医,与西医院校学生相比,由于课时及教学条件所限,学生对西医的生理、病理、解剖学等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够,造成日后临床上的缺陷.  相似文献   

2.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思  吴淑梅 《吉林医学》2009,30(8):761-762
中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的精华,为造福人类服务,无论是在西医医疗条件比较落后的过去,还是在医疗事业发达的今天,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目前国内西医院校,都开设了一定学时的中医教学课程。通过有限的中医教学,达到让学生了解中医、认识中医、对中医感兴趣,进而为在将来的医疗实践中,借鉴中医、挖掘中医、发展中医、光大中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我院中医学教学刍议兰医二院中医科崔笑梅,席玉珍我国高等西医院校设置中医课程这一方针的贯彻,对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及医疗水平的提高有着长远的重大意义。但在西医院校课程设置中,中医课时甚少,不足西医的1/40。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讲好中医课,使学生能...  相似文献   

4.
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困境颇多,主要表现在中医学教材内容繁多与学时有限的矛盾突出;教学方法滞后.临床见习示教机会较少等问题的困扰;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精力投入较少.要提高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优化教学内容,培养西医院校学生学习中医兴趣,提高自主学习和临床实践能力,就必须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逐步完善中医学教学模式.提出将比较教学法应用于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过程中,认为该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对中医基本理论的准确掌握和学生探索性思维的培养,结合中医学教学实践介绍了比较教学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关于西医院校中医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困境颇多,效果欠佳。主要表现在中医教学在西医院校中常不受重视,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不愿学,知识枯燥和玄奥,理论和实践得不到结合;老师不想教,学时少而内容多,理论抽象而单调。因此,要想提高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质量,中医教学改革刻不容缓。针对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江西省某中医院校与某西医院校在校大学生预防医学知识的了解与掌握程度,为中医院校《预防医学》课程内容、学时的设置提供依据.方法:以班级为单位,自制问卷从江西省某中医院校与某西医院校已开设预防医学课程的毕业班级中整群抽取350名在校大学生,对预防医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中医院校三本学生预防医学知识的平均成绩为(78.38±11.27)分,该中医院校二本学生预防医学知识的平均成绩为(79.99±10.53)分,西医院校学生预防医学知识的平均成绩为(86.15±9.36)分,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48,P<0.01).其中中医院校二本与三本学生预防医学知识平均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2.06,p>0.05),中医院校二本、三本均与西医院校学生预防医学知识平均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1=7.79,P1<0.01; q2=9.03,P2<0.01).该中医院校三本、二本及西医院校大学生预防医学知识的正确率分别为65.32%、66.66%和71.79%.结论:中医院校在校大学生预防医学知识的平均成绩低于西医院校,中医院校学生对《预防医学》现有内容设置满意度较低,说明中医院校《预防医学》内容设置不甚合理,导致中医院校大学生预防医学知识掌握较差,需要构建符合中医药院校特色的《预防医学》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的中医临床带教模式。方法;选择具有中医特色的病种示教,牢固掌握辨证施治,同时与西医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学生能应用中,西医的双重知识对疾病进行诊疗。结果:实现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结论:中西医结合的 中医临床带教模式可提高带教质量,促进中医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采用何种形式的教育方式才能适应现实需要及国内外健康事业对中医的长远要求呢?笔者与本教研室的同仁们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及3年来的改革,探索出一套中西医结合的教学模式,即明确目的,合理安排中西医课程设置比例,突出重点,理论与实践穿插的教学模式。1明确目的,合理安排中西医课时比例中医院校的学生对为何要学习西医知识仍有不少偏见,除了传统认识影响外,知识量多,畏难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学习热情。随着对世纪的到来,复合型高级中医专门人才更加受到社会的欢迎,尤其在妇产科学方面单靠中医是无法满足国内外民众需求的…  相似文献   

9.
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不同于中医院校的中医教学。因为西医院校的学生在二年级时才开设中医课程,学生普遍感到中医理论空洞深澳,繁杂难记,与所学的西医课程联系不上,加上学时少,授课内容多,所以,必须根据这一特点,上好西医院校的中医课。一、让学...  相似文献   

10.
针灸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西医院校学生中普及针灸知识是一项富有战略意义的工作.针对西医院校学生知识结构及针灸学课程学时少的特点,从教与学2方面进行改革,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促进针灸学术发展.  相似文献   

11.
如何在临床实习教学中培养学生辨证思维流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中医院校学生毕业实习类似传统的中医师承,在诊室随老师侍诊、抄方、心悟或聆听教师的心得,学生从病例中体会的基础知识常常是零散的、片段式的并缺乏整体观念。带教老师更愿意将自己的临床经验和诊疗特色教给学生,却忽略了对实习学生中医诊疗基本功的培养与训练。临床实习带教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基本的的辨证思维流程,第二步才是学习老师的诊疗经验和特色。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流程是引导学生进入中医临床的的重要教学工作。通过强化内科杂病辨证体系的应用、善用舌脉辨别虚实寒热、结合西医诊断依据、以及"十问歌"拾遗补阙,可以更快地培养实习学生建立临床诊疗的辨证思路流程,较快地掌握临床辨证施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前西医院校开设的中医学课程,按照1981年10月高等医药院校医学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会议要求,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中医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自1977年到现在,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的中医学授课时数已由320学时递减到现在的72学时。内容多,学时少成为当前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要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任务,必须首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优化教学内容目前我校教学大纲按72学时制订。总学时的2/3左右为理论讲授,l/3左右为示教及临床见习。使用自编教材,内容分三部分。学时分配是:讲授…  相似文献   

13.
《中医儿科学》是临床主要课程之一,其教学内容多而课时数有限,中、西医儿科学如何融汇贯通,应用到实际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中心议点。1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突出重点教学大纲规定中医儿科学总课时数为63学时,其中临床见习9学时,课堂授课54学时,为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中医儿科学知识,同时掌握一定的西医儿科学内容,首先必须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紧紧围绕主题,突出重点,在课堂上向学生阐明小儿生长发育规律、生理病理特点及疾病防治的手段和方法,使学生明白小儿不是成人的缩影,儿科学也不是简化的内科学,…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卓越的诊疗效果,不能为现代医学所取代,所以一直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医学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被列入西医院校非中医专业医学生的必修课。然而,西医院校普遍存在着中医学课程教学时数少和内容多的问题,且教学周期集中,既无前导课预备知识又无后续课的联系巩固,加上中医理论本来就深奥、抽象玄妙,因此学生感到难学、难理解、难记忆,易滋生偏见和缺乏认同感。  相似文献   

15.
董伟  詹臻 《中国医药导报》2006,3(19):134-135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西医学基础课程,也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必修医学课程。为了加深学生对微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根据中医院校微生物学课程学时短、学生基础医学知识薄弱的特点,我们应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中医中药的新进展,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综合分  相似文献   

16.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解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现状 ,对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等院校的附属医院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各院校中医理论课安排 36~ 83学时之间 ,教材大部分使用全国统编教材。对瑞金医院九一、九二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92 .3%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对瑞金医院各科医师调查 ,85%以上的医师在临床中使用中药 ;门诊处方调查表明 ,西医各科使用中成药并不明显低于中医各科。为搞好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 ,提出相应建议供有关部门决策。  相似文献   

17.
中医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医院校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中医学知识和技能,这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点,是我国现行“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重”医疗方针和政策的具体要求。但在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时数少、教学周期集中,且教学既无前导课预备知识又无后续课的联系巩固,故难学易忘现象较为普遍[1]。如何提高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质量,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笔者就近年来中医学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1阐明学科优势激发学习动机西医院校的学生对学习中医学的目的往往不是很明确,不少学生认为学习该门课程没有多大意义,对日后的临床工作帮助不大,抱着应付考试的心态听课,力求老师少“讲”少“考”,缺乏学习兴趣和热情。此外,学生已经较全面接受西医理论,形成了较稳定的现代医学思维模式,学习中医学时常有“先入为主”的思想,习惯地将中医的脏象理论与西医的器官系统等同起来。如心主血脉与西医的心脏是一个循环器官,具有泵血的功能联系在一起理解,但对中医的脾统血、肝藏血的生理功能则难以接受,对心藏神、能主宰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更是觉得不可思议,主观地认为中医比较玄奥。我们知道中西医两种理论体系是不同的,中医的某个脏腑可能涉及西医的多个器官...  相似文献   

18.
《中医诊断学》教与学的特点是实践性强、技能要求高,实践教学是本课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要学好这门学科,必须重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在学生掌握中医诊断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利用中医实验教学中心的舌诊软件、模拟脉象手、脉象仪、WF文锋-Ⅲ中医(辅助)诊疗系统等实验设备进行一系列诊法及辨证技能的训练,同时,更应借助临床见习基地,强化中医临床诊断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在模拟临床工作环境和真实的临床工作环境中体会中医诊疗过程,把课堂上用语言文字表达的理论和技能,通过实践得到印证,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中医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中医辨证思维能力,掌握诊察病情、辨别病证的各种方法,解决理论与临床脱节问题,使他们能顺利过渡到临床各科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基础护理是护理专业教学的基础课程,是从事护理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护理的内容广泛,学生反映基础护理的内容易懂但难记忆。为了使学生掌握好所学的知识,笔者在教学中运用了以下增强记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西医院校中的中医教学本来就存在很多难点,内容庞杂、不易记忆、教学课时少等问题.并且西医院校中对中医学习考察方法陈旧,标准模糊,后续教育落后.本文对西医院校的中医学习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中医课程考察的新模式及方法,以期为提高西医院校的中医诊断教学质量提供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