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严郡 《黑龙江医药》2011,24(2):276-278
目的:研究近年来主动靶向制剂中经过修饰的药物微粒载体系统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大量国内文献检索,将主动把向制剂中经过修饰的药物微粒载体系统分类进行研究讨论.结果与结论:主动把向制剂中经过修饰的药物微粒载体系统发展的潜力巨大,应用的材料及技术都有很高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开发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微粒作为靶向制剂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综述了脂质体、微球、毫微粒、乳剂、红细胞5种包蔽型微粒载体系统和合成大分子、生物大分子、抗体3种化学交联型微粒载体系统的研究进展。微粒作为靶向制剂载体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成绩,并仍在迅速发展中  相似文献   

3.
肺靶向微粒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立  黄华 《中国药业》2006,15(12):1-2
目的 介绍国内外近几年对肺靶向微粒的研究情况。方法 检索已报道的有关肺靶向微粒制剂的研究论文、专著等,并进行整理、综述。结果 主要介绍了肺靶向微粒的制备工艺、载体材料、药代动力学参数、影响因素等。结论 肺靶向微粒的靶向机理、基本理论和大量实验数据为将来创制治疗肺部疾病的靶向新药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吕娟丽  孙慧萍  沈丹 《中国药业》2008,17(12):78-80
生物粘附性微粒是生物粘附给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生物粘附特性与微球制剂结合的给药载体的研究近年来广受关注。生物粘附性微粒制剂结合了生物粘附和微粒两种载体的优点,可通过各种黏膜吸收控制药物释放、达到靶向给药。该文介绍了生物粘附性载体的特点、影响因素、材料和应用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树突状细胞在免疫系统对抗原的捕获、处理及提呈过程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疫苗的靶向传递主要通过各种功能性载体微粒进行。研究表明,载体微粒大小、表面电荷以及树突状细胞表面不同受体设计的特异性靶向给药系统对疫苗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阐述了近年来树突状细胞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设计高效靶向肿瘤疫苗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国内靶向制剂的研究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粒靶向制剂作为药剂学科的热点研究方向,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靶向制剂包括被动靶向制剂、主动靶向制剂、牵制靶向制剂和物理化学靶向制剂四大类。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资助的药剂学项目中,靶向制剂的研究项目达25项,为数最多,占48.1%。这反映了靶向制剂研究在现代药剂学中的重要地位[1]。靶向制剂亦称靶向给药系统,是指将药物通过局部或全身血液循环而浓集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的给药系统。靶向制剂可利用载体将药物选择性地积集于作用部位,以达到提高药物在作用部位的治疗浓度而降低毒副作用的目的,尤其是细胞毒…  相似文献   

7.
抗癌中药靶向制剂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钢  张平 《中国药师》2007,10(4):382-383
靶向给药系统亦称靶向制剂(targeted drug delivery sys- tem,TDDS),是指给药后能使药物主动地或被动地选择性浓集定位于病变组织、器官、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新型给药系统。按载体的不同可分为脂质体、微粒、纳米粒(毫微粒)、复合型乳剂等。靶向制剂可使药物到达靶区,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是近年来国内外药品开发的热点。我国中药  相似文献   

8.
特殊性能毫微粒靶向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毫微粒是近年来研究的一咎固态胶体药物释放体系,是将药物溶解、夹嵌、包裹或吸附于聚合材料载体上制成的胶体固态颗粒,其粒径一般为10-100nm,是靶向制剂中粒径最小的一种。由于其粒子细,因而可供静脉注射和做成冻干品。毫微粒制品较脂质体稳定且易制易,是比较理想的靶向载体。本文就免疫毫微粒、磁性毫微粒、磷脂毫微粒和光敏毫微粒的特性、制备及用途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配体衍生化的微粒药物载体可以选择性地将微粒靶向特定细胞,因此可以进行集中药物输送。微粒药物载体具有高载荷、不需要与药物共价结合和可以保护药物不与酶作用而失活的优点。内在化配体和靶向血管内肿瘤细胞和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微粒药物载体在动物模型上表现出了好的效果。一些主动靶向微粒载体已经或即将进行临床试验。具有严格细胞选择性的细胞渗透肽的发现表明,这一方法在不久的将来会取得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微球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元振  成光  李洁 《河北医药》2004,26(12):991-992
微球(microsphere)是指药物溶解或者分散在高分子材料基质中形成的微小球状实体,常见粒径在1—40μm之间,属于基质型骨架微粒。微球用于药物载体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十分迅速。药物制成微球后,因其对特定器官和组织的靶向性及微粒中药物释放的缓释性,已经成为近年来缓控释剂型研究的热点。微球根据材料可分为生物降解型、非生物降解型;根据临床用途可分为非靶向制剂和靶向制剂^[1]。  相似文献   

11.
毫微粒载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希明  张钧寿 《药学进展》1998,22(3):133-138
毫微粒作为药物载体具有许多优点,现已成为药剂学界研究的前沿热点之一。本文以三种常见的可生物降解聚合材料为例,综述了毫微粒的制备方法,同时介绍了毫微粒载体在靶向释药,性能改善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多糖微粒制剂的研究进展。方法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报道,介绍和评价多糖微粒制剂的制备方法、性能和药效等,指出多糖纳米制剂的研究前景。结果多糖微粒制剂有助于改善多糖药物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不高以及对某些细胞穿透能力不强等缺点,并使多糖药物获得抗肿瘤增效、靶向等作用。结论多糖新型微粒制剂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靶向制剂——毫微胶囊和毫微粒制剂的新进展胡晋,冯秀坤,李范洙沈阳药学院生物研究所沈阳1100l5自从提出靶向给药这一概念以来,微粒制剂即成为热门研究课题,诸如静脉乳、脂质体、微球制剂、毫微囊等等。脂质体曾轰动一时,至今虽仍不失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但由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介绍多糖微粒制剂的研究进展。方法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报道,介绍和评价多糖微粒制剂的制备方法、性能和药效等,指出多糖纳米制剂的研究前景。结果 多糖微粒制剂有助于改善多糖药物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不高以及对某些细胞穿透能力不强等缺点,并使多糖药物获得抗肿瘤增效、靶向等作用。结论 多糖新型微粒制剂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药物载体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综述了药物载体系统在近些年的新发展,特别是对脂质体,脂微粒和毫微粒3种载体系统的制剂和药效学等方面研究进行了论述,为研究开发载体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使药物在体内的作用增加选择性,近年来发展了靶向给药系统(Targeting of drugs with synthetic systems),包括脂质体、受体靶向、毫微粒制剂的靶向给药等.  相似文献   

17.
抗肿瘤药物的发展已进入新时期,纳米技术、新型靶向制剂的研究日趋成熟。由纳米技术与现代药物学结合形成的载药纳米微粒是一种新型的药物输送体系。本文通过检索大量相关文献,对纳米粒和靶向制剂在脑癌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8.
肝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  王凯平  谭红艾  刘涛 《医药导报》2002,21(4):230-231
综述肝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治疗性的肝靶向药物有毫微粒及微球制剂、免疫导向药物、糖蛋白受体导向药物、信号靶向药物、肝靶向降胆固醇药物、抗疟药及促骨骼生长药等;诊断性的肝靶向药物有磁性毫微粒、无唾液酸糖蛋白受体介导的肝靶向药物等.肝靶向药物的研究开发,为肝脏疾病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脂质体作为一种微粒类靶向制剂载体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近年来在肿瘤化学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主要介绍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多柔比星、表柔比星、柔红霉素、伊达比星、吡柔比星及米托蒽醌的脂质体制剂的上市或研发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前,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作为3个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的化疗日益凸显了其对肿瘤治疗作用中的局限性,尤其是在肿瘤定位、肿瘤转移和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也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特别是其治疗作用中对正常细胞的杀伤性作用与不良反应并存的药物特性,使临床医师在使用这类药物时不得不在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之间反复权衡.肿瘤靶向药物为开发高效低毒高富集的抗肿瘤药物提供了临床思路,开发抗肿瘤药物的新型靶向载体系统、寻找新靶点、改善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动力特性、增加药物在肿瘤部位的富集、减少靶向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杀伤、降低不良反应,是近年来抗肿瘤药物的研究特点[1].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药物本身或者其药物载体的原因导致其仍然有很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表明,改进这类药物的载体,可能是降低此类不良反应的重要途径.目前药理学上对载体的研究大致包括大分子载体系统、微粒载体系统、磁性药物制剂系统及多重靶向制剂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