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9 毫秒
1.
张欢欢 《家庭育儿》2020,(2):0127-0127
规则意识是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社会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前提。《3~6 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他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指南》中提出:幼儿的学习是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所以以游戏、生活为主场,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体会规则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规则。  相似文献   

2.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幼儿园的数学认知活动提出了新目标:“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数学知识的掌握与学习具有逻辑性、科学性,且数学是比较抽象的课程,尤其对于学龄前的幼儿而言,如果实施传统的教学活动,幼儿能否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便成为一种未知数。可以确定的是,如果幼儿对这种枯燥无味的课程失去兴趣,将影响其对学习的态度,长此以往数学将成为幼儿学习道路上的绊脚石。所以幼儿阶段的数学课程的主要目标就是启发和培养幼儿的数学兴趣。  相似文献   

3.
《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合理安排幼儿的一目生活。因此,我们应树立“一日活动皆课程”的理念,充分利用一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对幼儿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4.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同时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幼儿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幼儿能在生活和学习中掌握基本的自主学习方式——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5.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强调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由此可见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地位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6.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说明"部分强调,实施《指南》时应"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并明确指出,"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  相似文献   

7.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而科学开展幼儿区域自主游戏活动,成为落实《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有效途径。在区域自主游戏活动中,我们要充分挖掘幼儿在游戏中的价值,进一步促进活动的有效开展。本文主要从创设室内多彩区域、玩转户外自主游戏以及探索园本特色课程的方面来讲述,把"真游戏"还给幼儿,让幼儿做他们最想做的事,玩他们最想玩的游戏,这样幼儿可以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获得良好的活动体验,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8.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提到幼儿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的发展起来的。游戏是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孩子学习的最好方式,通过游戏可以帮助幼儿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增长知识、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学会互助、合作、分享。在有趣的游戏中,培养幼儿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9.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中指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幼儿要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我们要为幼儿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教给幼儿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0.
《指南》中指出"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以农村自然条件为特色的开展户外游戏活动,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游戏中发展、游戏中进步.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而进餐素养是文明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大人们就教我们"食不言",教我们念古诗《悯农》,教我们勤俭节约、爱惜粮食,这其实就是一种"餐桌素养的教育"。2016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指出:"学生应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也对幼儿进餐提出了具体要求,如不挑食、吃东西要细嚼慢咽、饭后漱口等。  相似文献   

1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通过语言获取信息,幼儿的学习逐步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可见,《指南》中语言的学习和发展对幼儿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设计意图:户外体育游戏"抢椅子"可以锻炼幼儿的专注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游戏中还融入了数概念,椅子数量和人数之间差1的关系能够引导中班幼儿了解数的形成经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体会数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通过对"抢椅子"游戏的探索,引导中班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发现人数和椅子数量之间的关系,感知数的形成经验,并尝试运用数学经验分析、解决游戏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4.
顾艳 《家庭育儿》2020,(1):0104-0104
本活动为大班科学活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尝试用一些数学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当孩子们在户外活动中产生了对大树的粗细探究兴趣后,我根据幼儿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尝试通过自然测量解决自己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称《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共同进行的.要珍惜游戏与生活的特殊性和价值."教师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游戏之中",以实现游戏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教师应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并发现有益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游戏的吸引力,将知识、技能及道德素养还原成为游戏的经验,让幼儿充分感受世界的趣味.教师要依据幼儿的生活经验来制定和实施课程,课程所要展开的整个过程就是幼儿对于生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称“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技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的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称《指南》)中指出:"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户外自主游戏的评价能促进幼儿游戏的开展,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发展其创造力.  相似文献   

18.
李媛 《儿童与健康》2014,(12):23-24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贯彻实施是我国学前教育质量改善的又一个新起点,是一个深化学前教育改革的重要阶段,是我国新时期学前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的大事,是提高保教质量的重要艰巨任务。《指南》的颁布让我们重新审视修正自身的教育观儿童观和评价观,在《指南》的“说明”中明确提出教育要“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学习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主张,他认为"教育为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过什么样的生活,便受什么样的教育.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都是美的存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称《指南》)艺术领域指出: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幼儿共同确定艺术表现的主题,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 在幼儿看来,冬天是个快乐的季节,有洁白的雪花、可爱的雪人、温暖的围巾、亲切的圣诞老人……冬天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妙.笔者结合大班"冬爷爷来了"主题活动,与幼儿共创主题下的美工区,基于陶行知的"活"教育,投放"活"材料,内化"活"经验,开启一场真正的"玩"艺术之旅.  相似文献   

20.
午餐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幼儿的营养与健康,而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进餐能力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经常给幼儿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要求他完成并及时给予表扬,培养他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态度."中班幼儿已有一年的幼儿园生活经历,具备了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且能独立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树立了基本的责任感.因此,中班幼儿不管从认知还是能力方面,在自主就餐的能力培养上都有可操作的空间.这个时候,我们决定将餐前准备、取餐、进餐、餐后整理等内容交给孩子,让孩子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从"等待用餐"转变成为"自助式用餐",最大限度地支持幼儿自己动手拿餐具、盛饭菜、端碗盘、品尝食用、送餐具、维护卫生等,从而熟练掌握"自助式用餐"的整个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