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镜是检查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手段。自1957年Hirgchowitz研制纤维胃镜以来,在我国应用已有20多年历史,目前已在全国县级以上医院普及。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及医学科学的发展,一代新型电子胃镜问世。1984年我国引进了美国雅伦(Welch-Al-lyn)公司制造的第一代电子胃镜,1986年9月第二代  相似文献   

2.
我院从1992年至2002年,采用日本产纤维胃镜和电子胃镜对3872例息者进行检查,检出胃癌183例,检出率为4.73%,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最初的胃镜探测镜头是经口腔进入胃部进行检查的,所以称为"经口胃镜",与经口胃镜相关的还有纤维胃镜、电子胃镜、超声胃镜、胶囊胃镜等,均属于侵入性检查.此类检查容易引起患者较多的不适感,如恶心、呕吐、咬管等,因而造成部分患者拒绝进行胃镜检查.后来,在经口胃镜的基础上出现了经鼻胃镜,即把胃镜的探测镜头通过患者的鼻腔送入胃部.经鼻胃镜同时对连接胃镜和探测镜头的导管进行了改进,使该管管身直径变得更为细小.我院自2008年7 月购进Olympus GIF-XP260N 鼻胃镜,并检查了587 例患者.笔者对其检查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了整理分析,并总结出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4.
<正>胃镜检查是目前诊断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疾病最可靠的方法,其他任何检查方法,包括上消化道钡剂造影、胃电图和胃肠道彩色B超等都不能替代它。目前,临床上最先进的胃镜是电子胃镜。电子胃镜具有影像质量  相似文献   

5.
电子胃镜检查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电子胃镜的普及,人们对电子胃镜的认知度、接受度均有大幅增加,但当患者面临被插管的时候,还是会产生很多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心理反应。不良的心理反应直接影响了检查的效果,为此,笔者探讨在检查前及检查中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1年6月至1993年6月期间,经纤维、电子胃镜和结肠镜检查,诊断并行高频电凝电切和微波治疗,摘除息肉68例,收到预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少杰 《黑龙江医药》2023,(5):1155-1158
目的:探讨一次性电子胃镜与常规电子胃镜在上消化道检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94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电子胃镜检查,观察组采用一次性电子胃镜检查。比较两组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比较两组检查方式图像质量的差异;比较两组检查期间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结果:观察组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符合率为95.74%,与对照组的97.8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图像质量平均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期间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8.51%,低于对照组的29.79%(P<0.05)。观察组灵活性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辅助功能、治疗性操作以及操作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一次性电子胃镜与常规电子胃镜在上消化道检查的应用均具有较好的效果,相较而言,一次性电子胃镜具有同常规电子胃镜基本一致的疾病检出率与图像质量,且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张伟民 《天津医药》1992,20(11):683-684
随着纤维胃镜的问世及电子录像内窥镜的应用,1980年以来,有些学者又试用B超对慢性胃炎进行检查,不断地积累诊断经验,开创了一条新途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没有电子喉镜的情况下,利用电子胃镜,对咽喉部疾病进行检查。方法 1%丁卡因(Tetracaine)行咽喉部喷雾表面麻醉后,患者取端坐位,张口、伸舌,借鉴间接喉镜的检查方法,对咽喉部疾病进行检查。结果患者一般无明显呛咳及恶心,可持续观察咽喉部有利于诊断,并利用电子胃镜成像系统将检查结果保存于电脑。结论利用电子胃镜,对咽喉部疾病患者进行检查效果良好。拓宽了胃镜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拟行电子胃镜或电子肠镜检查的患者,行检查前的心理状况。方法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对140例电子胃镜、60例电子肠镜检查患者及正常人群健康自愿者200例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定及相关统计分析。结果电子胃镜及电子肠镜检查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组分值均高于常模,同时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中总粗分及标准分均值亦高于常模,由此表明电子胃镜及电子肠镜检查前患者的焦虑及(或)抑郁情绪明显升高。结论电子胃、肠镜检查前应积极的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采取一定的综合心理干预的措施,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减轻患者检查过程中的痛苦及不适,配合医师更好的完成检查,提高检查阳性率。  相似文献   

11.
1994年 1月~1999年12月,通过纤维胃镜及电子胃镜共检出十二指肠癌19例 ,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纤维胃镜的检查为临床消化道各种疾病的诊断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纤维胃镜下活检的主要作用是鉴别癌症和其他病变。胃镜下准确取材与否是病理诊断能否正确的重要前提,如果取材不当就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之一。活检组织病理学分析对早期发现和确诊消化道恶性肿瘤极为重要。目前纤维胃镜取活检已在基层医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我院2008年3月至2011年5月胃镜下取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的246例做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MiroCam胶囊内镜与传统电子胃镜对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56例同一天进行MiroCam胶囊内镜及传统电子胃镜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传统电子胃镜诊断为金标准,观察MiroCam胶囊内镜对十二指肠球部糜烂、溃疡及小结节的检出情况。结果856例患者中,MiroCam胶囊内镜检出十二指肠球部糜烂45例、检出率为5.26%,传统电子胃镜检出十二指肠球部糜烂31例、检出率为3.62%。Kappa=0.670,两种检查方法一致性较高。MiroCam胶囊内镜检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4例、检出率为1.64%,传统电子胃镜检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3例、检出率为1.52%。Kappa=0.511,两种检查方法一致性中等。MiroCam胶囊内镜检出十二指肠球部小结节15例、检出率为1.75%,传统电子胃镜检出十二指肠球部小结节18例、检出率为2.10%。Kappa=0.351,两种检查方法一致性较差。结论MiroCam胶囊内镜与传统电子胃镜对十二指肠球部糜烂的检测一致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何伟 《中国医药指南》2013,(12):195-196
目的探讨气钡双重造影结合传统的充盈压迫法造影对胃溃疡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42例胃溃疡患者在1周内先后行气钡双重造影结合传统的充盈压迫法造影和电子纤维胃镜检查及病理检查,以电子纤维胃镜检出结果为标准,回顾性分析X线胃肠造影对胃溃疡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42例患者中,由气钡双重造影结合传统的充盈压迫法造影检出胃溃疡患者39例,其中诊断为恶性溃疡8例;以电子胃镜检出结果为标准,气钡双重造影结合传统的充盈压迫法造影诊断胃溃疡的符合率为92.9%,假阴性率为7.1%。结论 X线胃肠造影与电子纤维胃镜检查各有所长,而X线胃肠造影对于以形态结构、功能异常为主的胃肠病变以及邻近脏器病变影响或侵及所致的胃肠异常有更明显的诊断优势,临床工作中应相互取长补短,以便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正内镜检查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针对消化道病变的一种无创检查方法,包括胃镜、结肠镜和小肠镜。它是利用一条长约120~140厘米、可弯曲、末端装有一个光源带微型电子摄影机的纤维软管,由口或肛门慢慢进入患者的消化道,以检查消化道部位之病变,如有需要可取组织检验或行息肉切除。  相似文献   

16.
<正> 我们自1979年3月至5月,对100例慢性胃病患者进行了舌象、舌乳头放大镜、纤维胃镜和病理活检的观察,试图探索对慢性胃病的一些诊断和治疗规律,今将观察资料分析如下: 方法患者均来自消化门诊,经纤维胃镜(日本Olympus—GIF—K)检查、有的进  相似文献   

17.
卓秀凤  陈建钦 《淮海医药》2007,25(3):222-222
我院近几年来经电子胃镜(胃镜)检查、手术及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43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8.
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和胃息肉的关系十分密切,临床分型多采用纤维胃镜、组织学、胃分泌功能和免疫学的方法。我们自1980年3—9月对纤维胃镜拟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64例进行了检查,分析。  相似文献   

19.
<正> 我院从1988年开展胃镜检查咽喉部,用于直、间接喉镜检查不成功,而又无纤维喉镜。这样,可达到视野清晰、准确度高、病人痛苦较小,并通过摄影,给病案的讨论及今后的随访提供了可靠依据。经一年多的临床观察、诊断48名,治疗7名,均获得成功,诊断阳性率达100%。纤维胃镜在喉科的应用,既提高了诊断价值,又提高了胃镜的利用率,弥补了无纤维喉镜的不足。检查方法:我院采用GIF-P_(10)胃镜,对检查者嘱当天禁食水:术前用2%利多卡因咽喉部喷雾然后,插镜用塑料导管对准喉部再喷2%利多卡因即可进行诊治。对分泌物多者肌注854-2。需要  相似文献   

20.
电子胃镜检查技术又称上消化道内视镜检查术,是诊断上消化道疾病最直观的方法。胃镜由口腔经咽喉至食道入口入食道、胃、十二指肠,视野清晰,安全、痛苦小,诊断准确率高。随着现代医学科学不断发展,胃镜技术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自2006年2月开展电子胃镜检查术以来,共检查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