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死亡可发生于疾病的任何阶段.临床表现以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目前的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近年来,应用三腔起搏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引起的心衰进展迅速,开展日益广泛,已成为心衰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但是该治疗的护理经验相对缺乏.我科2008年7月-2010年12月为 11例扩张型心肌病引起的心衰患者植入心脏三腔起搏器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相关的护理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以心腔扩大,心肌收缩功能障碍为特征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心力衰竭(心衰)、心律失常等,预后极差,发病5年生存率不及50%。多因感染、心律失常等诱发心衰急性加重、血压下降,常规性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效果不佳。我科2001年2月--2004年9月用硝普钠泵入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扩张型心肌病(简称扩心病)预后不良,死亡率高,5年病死率高达50%,详尽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3/4的患者进展甚快,2/3的患者心衰后1~2年内死亡。至今临床上尚缺乏特效治疗药物和手段,因此无法建立一级预防。扩张型心肌病病隶属中医学之“胸痹”、“心痛”、“心悸”、“喘证”等范畴,属于本虚标实之症,在本为心阳不振,脾  相似文献   

4.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原因不明,而起病缓慢隐蔽的疾病,患多在疾病明显甚至发生心衰时才就诊,其主要特征是一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期泵功能障碍,产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因本病病因未明临床上尚无特殊治疗方法。一般认为症状出现5年的存活率在44%。祖国医学中并无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以往各种中医书籍中都将其归为“心痹”和“胸痹”等,  相似文献   

5.
王英  田飞  杨艳丽  兰怡 《新疆医学》2007,37(2):109-112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心肌疾病,临床过程以慢性进展性心衰,显著性心室射血减低右室、左室或双室腔扩大为特征。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常发生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猝死率高,5年病死率为15%-50%,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负担,本文就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的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扩张型心肌病(简称扩心病)预后不良,死亡率高,5年病死率高达50%,详尽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3/4的患者进展甚快,2/3的患者心衰后1~2年内死亡。至今临床上尚缺乏特效治疗药物和手段,因此无法建立一级预防。扩张型心肌病病隶属中医学之“胸痹”、“心痛”、“心悸”、“喘证”等范畴,属于本虚标实之症,在本为心阳不振,脾肾阳虚,在标为痰湿水饮、瘀血阻滞;病位在心,与肺脾肾气血密切相关。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综合治疗扩张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开展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疾病治疗工作期间卡托普利+地高辛药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4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凭借数字奇偶法对本次研究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分组;对照组:临床开展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疾病治疗工作期间,应用地高辛药物施治;观察组:临床开展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疾病治疗工作期间,应用卡托普利+地高辛药物施治;对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病情疗效以及射血分数等指标差异回顾性分析。结果同对照组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病情疗效(87.14%)对比,观察组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疗效(98.57%)获得显著性提高(P0.05);同对照组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射血分数等指标对比,观察组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凸显显著性优势(P0.05)。结论临床在开展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治疗工作期间,用卡托普利+地高辛药物加以联合施治,对于射血分数等指标的改善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优化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以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自 1 975年Weagestein首次报道β受体阻滞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取得疗效以来 ,国内外陆续有临床报道。为观察β -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 (商品名 :倍他乐克 )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衰 )的疗效 ,对 5 5例慢性心衰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获得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1 998年 1 0月~ 2 0 0 0年 1 1月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共 1 1 0例 ,男性 60例 ,女性 5 0例 ;年龄 35~ 72岁 ,平均 5 5 5岁。原发病为风湿性心脏病 2 0例 ,扩张型心脏病 35例 ,高血压性心…  相似文献   

9.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沿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充血性心力衰竭 (congestiveheartfailure ,CHF)是常见而严重的临床综合征 ,其 5年死亡率达 5 0 %以上 ;在 2 0世纪中期 ,是从病理生理水平来指导抗心衰治疗 ,所以传统的抗心衰治疗 ,是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减轻心脏负荷 ,其初期疗效明显 ,但长期却增加死亡率。 1973年有人首先应用 β 受体阻滞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 ,拉开了 β 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序幕。 2年后首次报道了长期使用 β 受体阻滞剂对扩张型心肌病的益处〔1〕。1979年Lancet上发表了经过 3年的 β 受体阻滞剂治疗降低扩张型心肌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韦爱新 《广西医学》2003,25(11):2283-2284
扩张型心肌病 (DCM)是一种以心室扩张和心脏收缩功能障碍为特点的原发性心肌病 ,是心血管疾病中导致死亡和心脏移植的主要基础病 ,死亡的原因多为心力衰竭和严重心律失常。因本病原因未明 ,尚无特殊治疗方法 ,目前治疗主要是抗心衰、对抗心室重构、逆转心室扩大、防治心律失常。笔者应用β1受体阻滞剂美多心安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 1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2 5例DCM并心衰患者系我院 2 0 0 2年 1月~ 2 0 0 3年 1月住院病人及门诊病人 ,心衰病史 1月~ 5年 ,男 2 1例 ,女 4例。年龄 30~ 70岁 (5 3 2…  相似文献   

11.
我们对使用倍他乐克缓释片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CHF)70例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观察对象选择2008年因心力衰竭收入我病房治疗的患者138例,病种包括缺血性心脏病心衰,高血压心脏病心衰,扩张型心肌病心衰,以及心脏瓣膜病心衰,均无β受体阻滞剂禁忌证,随机分成治疗组70例,男性34例,女性36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心衰合剂联合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心内科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0例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的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衰合剂内服,连续治疗1周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B型尿钠肽(BNP)变化情况尿量及心功能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8.6%,与对照组74.3%相比较优势明显,两者差异明显(P0.05);在BNP变换方面,两者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治疗结束后观察组BNP水平显著降低,两者差异明显(P0.05);在尿量及心功能相关指标方面,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尿量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衰合剂联合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左室附壁血栓的治疗措施与疗效。方法 分析 1例典型病例的临床特点 ,治疗经过及预后。结果 心力衰竭获得有效控制 ,临床症状缓解。结论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左室附壁血栓虽属少见重症 ,但采用控制心衰与溶栓治疗是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1病历资料.患者男,42岁,因阵发性心悸,晕厥反复发作5年伴双下肢水肿6个月,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Ⅱ度、频发多源成对及成串室性早搏、心室颤动,于2001年12月26日在我院安装第三代,进行心衰纠正,临床症状缓解后于2002年1月16日出院.后因气短、夜间喘息不能平卧、双下肢水肿5 d于2002年12月9日在县医院住院治疗,12月15日晚9时关闭病房电灯开关时,ICD突然放电,患者紧张恐惧,急查血常规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62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与治疗前和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6.
控制快速心律失常可预防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引起心力衰竭的病因很多,而扩张型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具有临床症状重、治疗效果差的特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持续或反复发作的决速心律失常可引起扩张型心肌病。那么快速性心律失常引起扩张型心肌病在临床上有哪些特点及心电图变化?简单归纳如下:1.患者有较长时间持续住或反复发作的快速心律失常病史。2.症状集中表现为气急、心悸,体征为心室律加快、心界扩大、心尖区收缩期杂音。3.心电图可测得快速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可测得心腔扩大,室壁变厚,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减退。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主要是一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可改善心脏左右心室间收缩的同步性,减少收缩期前二尖瓣反流,改善心衰患者临床症状,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能够减少室速、室颤所致的心源性猝死。植入具有CRT和ICD功能的装置(CRT-D)可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其生存期~([1])。本篇个案汇报一例因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充血性心衰于我院行CRT-D植入患者住院及围手术期间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对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疗效。方法将60例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率、血压、超声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其疗效、心率、血压、超声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倍他乐克可以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扩张型心肌病是临床原发性心肌病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尤以中年人居多,可以突然起病,也可以隐匿起病。扩张型心肌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以心肌萎缩、纤维化为主,心腔扩大常伴有心腔内附壁血栓形成。由于心腔扩张较心肌肥厚明显,因而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以心肌肥厚作为代偿机制的机能,加上心肌的纤维化使心肌收缩力减弱,所以,在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心脏无力将血液排出去,表现为低心排量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栓塞。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常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心悸、易疲劳等症状。约10%的患者还会发生心绞痛…  相似文献   

20.
<正> 我院于1988年5月20日收治1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Ⅲ度的病人,住院期间曾三次发生心跳骤停经抢救成功,简介如下:患者姜某、男、58岁,因心悸气短,下肢浮肿,以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Ⅲ度入院。心电检查:ST—T 改变,频发室性早搏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治疗原则:强心、利尿、血管扩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