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天津市河西区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程度,评价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企业、建筑工地外来务工人员1124人开展多种形式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被调查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户籍、年龄的外来务工人员干预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均明显提高(P<0.01)。85%被调查人员对干预活动表示满意。结论对外来务工人员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是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但要取得长远效果需要建立长期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索在外来务工人员中有效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在基线调查基础上,对干预对象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1个月后通过问卷调查,对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在艾滋病传播途径方面的知晓率有所提高,其中对蚊虫叮咬不会传染艾滋病(干预前为32.9%,干预后为53.3%)、安全套能降低感染性病艾滋病的危险(干预前为45.0%,干预后为60.1%)的知晓率明显提高;在态度方面干预后有显著改变(P〈0.05)。结论掌握安全性行为的观念和技能是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在外来务工人员中有效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在基线调查基础上,对干预对象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3个月后通过末线问卷调查,对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在艾滋病相关知识和传播途径方面的总知晓率从干预前的53.1%提高到干预后的78.2%;在对待艾滋病患者态度方面,采取"避免接触"、"同情,但避而远之"两种态度者,比教育前分别下降了7.4和6.6个百分点;在安全套的认识和使用方面,总知晓率从干预前的36.8%提高到干预后的59.5%.结论:通过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对于提高外来务工人员防治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贵阳市不同类型外来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熟悉情况、态度和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探索在外来务工人员中有效开展艾滋病行为干预的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调查问卷由贵州省艾滋病防治办公室提供,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贵阳市的商贸城、家政服务公司、饭店及建筑工地的外来务工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314名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匿名自填式基线期和末期问卷调查,在基线期调查结束后进行行为干预。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后8道问题的答对率均高于干预前;商贸城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由干预前的67.3%上升到干预后的99%;家政、饭店、工地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20.9%上升到干预后9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无论干预前后,家政、饭店、工地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均低于商贸城,其中干预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对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影响不大(婚姻﹥年龄﹥性别),而文化程度是其影响因素。结论受调查者所获知识较为片面,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行为干预的力度是当务之急。通过艾滋病防治知识综合干预,对于提高外来务工人员防艾知识是行之有效的。同时,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水平,普及义务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了解来邹城市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情况,探索健康教育效果,以期推广干预措施,提高其防控艾滋病的能力。方法:干预专业人员干预前对目标人群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基线期调查。随后召开管理人员会议,在讲解的前提下,提供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单,让他们对所属人员讲解、发放宣传单,进行初步教育。接着干预专业人员深人各现场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答疑。1周后(半期)及1年(远期)以相同内容问卷进行干预效果调查。结果:干预前(基线期)各类务工人员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正确对待HIV/AIDS态度行为人数上升至90%及70%以上,与基线期比较(P〈0.001)有明显差异。随着时间的延长。1年后(远期)全面知识知晓和正确态度者有所减少,与末期比多数差异不显著。结论:邹城市对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干预效果明显,可以逐步探索推广,如每年能强化干预一次,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外来务工人员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寻求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方法和措施。方法随机抽取5家单位,把调查期间一直在该单位工作的非永康籍外来人员列为调查对象,进行多形式健康教育干预,对干预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改变作比较,评价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后对艾滋病预防知识有较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在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方面的知识,安全套对预防艾滋病的作用及正确使用的方法等有非常显著的提高。但仍有1/3的人认为得艾滋病是不光彩的,愿与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交往的人仍不到40%,说明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和歧视心理很重;且大部分被调查者对自身感染性认识不足,对安全套存在认识与行为相分离,安全套使用率低,提醒我们工作重点应放在“百分之百”使用上。结论通过对外来务工人员采取深入浅出、易懂、实用,既有基础性知识,又有防治性病艾滋病的基本方法的多形式健康教育,效果是明显的,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的效果,指导外来务工人员开展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法]2007年,在昆山市选择1家外来人口较集中的某机械制造企业,对其中全部211名外来人员进行培训与评价。[结果]调查接受培训的211人,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培训前后分别为72.12%、90.05%,其中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3.60%、95.36%,非传播途径知晓率分别为62.37%、84.83%(P〈0.0i);对待艾滋病患者持正确态度者所占比例培训前后分别为58.85%、86.33%(P〈0.01);愿意使用避孕套预防性病/艾滋病、首选正规医院治疗性病者所占比例明显增高,赞同婚前性行为、赞同婚外情者所占比例明显下降(P〈0.01)。[结论]采用集中讲座、观看电视片和分发图文宣传资料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 1984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以来 ,到 1998年 12月31日已报告艾滋病病人 417例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12 6 39例[1] ,而据UNAIDS和WHO的一些国际研究机构和专家估计 ,截至 1997年底中国的实际感染数为 40万 ,成人感染率为 0 .0 6 % [2 ] ,表明艾滋病在我国经历了传入期 ,播散期 ,现已进入快速增长期。上海的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主要集中在中青年 (2 0~ 45岁 ) ,以性传播为主 ,静脉吸毒和经血传播呈上升趋势[3] 。改革开放以来 ,外来人口大量涌入 ,他们多为中青年 ,处于性活跃期 ,由于远离亲人 ,生活压力大 ,体力劳动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适宜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的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深圳市某区2家企业女性劳务工600人并随机分为3组,分别进行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性病艾滋病卫生知识总知晓率从26.67%提高到48.04%(P0.001);健康行为与态度方面,干预后"每次或者经常使用安全套"和"不赞成多个性伴侣"的形成率最高(100%),除干预组B在"每次或者经常使用安全套"行为外,A、B、C 3个干预组各项健康行为及良好态度形成率均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方案为性病艾滋病相关健康行为及良好态度形成的因素(P0.001)。结论频数多,方式多样的健康干预对女性外来务工人员性病艾滋病卫生知识知晓率的提高和健康行为及良好态度的形成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流出地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社区干预试验方法,对干预地区实施参与式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措施。于干预前后,对干预地区(干预组)和对照地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艾滋病知识、态度,干预前、后分别调查1006人和1010人。[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由29.38%提高到55.72%,正确态度总持有率由43.38%提高到57.41%;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P<0.001)。[结论]参与式农村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1.
工厂外来女工艾滋病干预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珠江三角洲工厂外来女工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信念、行为(KABP),探索适合该人群的有效的艾滋病干预模式。方法 采用匿名问卷法对外来女工进行基线调查后开展针对该人群的艾滋病综合干预措施,并对干预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工厂外来女工艾滋病知晓程度非常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生殖健康状况较差,是艾滋病的脆弱人群。干预后,其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的知晓率显著提高,安全性行为率增高,安全套使用率增高。结论 干预模式取得明显效果,可在该类人群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行为干预对铁路建筑工地流动人口在改变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的效果。方法整群抽取合肥市某铁路施工企业在外施工的2个工地的流动人口进行干预研究。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对干预对象进行为期4~5个月的小媒介宣传和同伴教育等综合干预,之后再随访调查。结果通过对比干预前943名和干预后随访到的671名建筑工地流动人口有关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发现行为干预在不同程度上使建筑工地流动人口对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知识等知晓率普遍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因恐惧和歧视心理而采取消极态度者分别由9.8%、10.5%降至6.3%、3.5%(P值均〈0.05);承认最近3个月内有过非婚性行为者的比例由干预前的24.8%下降到3.8%(P〈0.01);最近一次非婚性行为使用安全套者由干预前的41.9%提高到64.3%(P〈0.05),但在最近3个月内非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频率干预前后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行为干预对建筑工地流动人口在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方面是有效的措施;但要长期地改变民工与STI/AIDS有关的高危性行为应建立长效的行为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文雅  白俊梅  谢彧洋 《中国健康教育》2007,23(10):767-768,787
目的研究如何在高危人群中开展有效的艾滋病干预活动。方法对北京市20多家娱乐场所内提供性服务的小姐开展干预活动,在干预前后对她们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前后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的预防知识有了更加正确的认识(P〈0.01);对自己职业的危险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明显上升(P〈0.01)。结论有效的干预活动可提高高危人群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的认识及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杭州市开发区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程度,评价对流动人口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对流动人口实施艾滋病干预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对开发区流动人口开展多种形式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包括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宣传版面展示、提供咨询、发放宣传资料、免费提供安全套等形式,在健康教育前后对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对其健康教育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被调查人员对问卷中13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除“输血会传染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没有统计学差异外,其他12项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健康教育后被调查对象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与健康教育前比较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P〈0.05)。健康教育后被调查对象“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国家针对艾滋病的四免一关怀政策”两项知识的知晓率仍低于50%;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态度正确率也低于50%。流动人口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为电视(78.20%)、报纸和杂志(65.92%),喜欢的宣传方式主要为电视(58.13%)、报纸、杂志等(43.08%)。结论 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但被调查对象对艾滋病部分知识认知程度仍很低,应继续有针对性的加强该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社会网络干预对预防控制饭店女性流动人群性病艾滋病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合肥市12家饭店和蚌埠市14家饭店,以在饭店打工、农村户口、未婚女性为研究对象,从其中招募48名健康宣传员,将研究对象按与其关系密切程度分成4组,每组6~8人。先对健康宣传员实施干预,再由健康宣传员对其干预组成员进行宣传。比较干预前、后研究对象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变化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平均分分别为:13.87±6.27、11.61±4.19,干预后均增加到23.38±4.97、12.87±4.25;干预前最近两个月、最近1次和最近3次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6.9%、46.9%、27.0%,干预后分别为53.7%、63.4%、41.4%;艾滋病咨询机构知晓率和检测机构知晓率在干预前分别为85.4%和64.8%,在干预后分别为98.4%和92.8%;艾滋病咨询报告率和检测报告率在干预前分别为4.1%和6.8%,均低于干预后(19.4%、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851,P〈0.01;χ2=54.481,P〈0.01)。结论社会网络干预可有效提高饭店女性流动人群性病艾滋病知识、安全套使用率和规范卫生服务知晓率及利用率,是该人群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艾滋病流行因素广泛存在[1].由于建筑民工自发频繁的流动性和自身所处的社会弱势地位,容易与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相联系,有可能成为艾滋病传播中的脆弱人群[2].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计划生育干预服务对提高外来务工女性避孕知识水平及避孕措施落实率,减少人工流产率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上海市嘉定区两个外来人口集居公寓内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方法抽取干预组和对照组各一个。根据基线调查情况对干预组实施针对性干预,干预2年后对同一人群再次相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干预组干预后掌握避孕节育知识的合格率提高35.90%,每次性生活避孕措施落实率提高39.60%,人工流产率下降6.60%。结论:在外来人口集中地设立避孕节育服务站;妇女保健机构发挥培训、业务指导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同伴教育、区分不同人群对象开展针对性指导等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外来务工女性避孕节育知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浙江省流动人口艾滋病知晓率现状,探索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法. 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浙江省的三个区、县(市)的600名流动人口进行了艾滋病知识等的基线调查,然后分别采用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和"一对一"宣传教育等方法进行干预,干预后再对其进行随访. 结果 接受调查的流动人口中知道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血液、性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