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目的探讨螺旋CT应用多层螺旋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价值。方法2007年10月至2009年2月我科应用多层螺旋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诊断的264例肋骨骨折患者全部患者均行常规摄正位、斜位X线肋骨片,并进行比较。结果264例肋骨骨折经多层螺旋CT检查发现肋骨骨折321处,单根肋骨骨折180例,多发肋骨骨折57例。肋软骨骨折27例。264例肋骨骨折X线检查共发现明确肋骨骨折219例229处骨折,可疑骨折3例5处,肋软骨骨折0处,其余未见明显骨折。结论通过本组数据显示普通X线肋骨片检出率82.95%,漏诊率17.05%;螺旋CT应用多层螺旋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检出率100%,漏诊率0。说明多层螺旋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可从不同方位显示各复杂部位的骨折,详细了解骨折形态、累及范围和周围结构受累情况,提高检出率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并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后处理技术在输尿管梗阻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接收的130例疑似输尿管梗阻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130例疑似输尿管梗阻性病变患者进行X线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获取CT扫描原始图像后,采用螺旋CT自带的后处理技术对图像进行处理,实现三维立体重建,作出诊断。以手术诊断结果作为参照,计算X线、多层螺旋CT对输尿管梗阻性病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并计算X线、多层螺旋CT对不同输尿管梗阻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多层螺旋CT对输尿管梗阻性病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4.23%、96.15%、94.61%,均高于X线(P0.05);多层螺旋CT的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而X线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仅为中等;多层螺旋CT对不同输尿管梗阻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X线(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可对输尿管梗阻性病变予以准确检出,还可对不同类型的输尿管梗阻性病变予以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1):4062-4064
探究X线平片与CT在长期卧床坠积性肺炎胸部诊断中的价值。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的62例长期卧床伴坠积性肺炎患者临床资料,比较X线平片和CT扫描的检查结果,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对坠积性肺炎的检出率差异。X线平片对坠积性肺炎的检出率为69.35%(43/62),其中单侧坠积性肺炎、双侧坠积性肺炎检出率各为63.16%(12/19)和72.09%(31/43),漏诊率为30.65%(19/62);胸腔积液和胸膜病变检出率分别为95.45%(42/44)和61.29%(19/31)。CT扫描对坠积性肺炎的检出率为93.55%(58/62),其中单侧坠积性肺炎、双侧坠积性肺炎检出率各为89.47%(17/19)和95.35%(41/43),漏诊率为6.45%(4/62);胸腔积液和胸膜病变检出率分别为95.45%(42/44)和96.77%(30/31)。CT对坠积性肺炎、胸腔积液、胸膜病变的检出率均高于X线平片(P0.05)。X线平片对坠积性肺炎诊断的漏诊率较高,CT较X线的检出率高,更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9):3698-3699
筛选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拟诊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病理活检证实早期肺癌患者71例,肺部良性病变15例,于病理活检前行胸部X线平片、多层螺旋CT检查及多平面重建、容积重建,根据CT影像结果进行诊断,探讨螺旋CT诊断早期肺癌的准确性、敏感性与特异性,分析多层螺旋CT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螺旋CT对早期肺癌的敏感性为94.37%(67/71),特异性为86.67%(13/15),诊断正确率为93.02%(80/86),X线胸片敏感性为59.15%(42/71),特异性为46.67%(7/15),诊断准确率为56.98%(49/86),螺旋CT对早期肺癌检出率明显高于胸部X线平片,P0.05,并且与病理证实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层螺旋CT对于早期肺癌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较高,明显优于传统的胸部X线平片,并且其检出结果与病理实验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与X线平片对早期周围型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份我院收治的周围性肺癌患者152例,分别进行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CT的诊断,比较2种诊断方法对周围型肺癌临床典型征象及TNM分期诊断的检出率,并计算诊断符合率。结果: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空泡征、分叶征、胸腔积液、支气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等典型征象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P0.01)。X线平片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56.58%,多层螺旋CT为92.11%,2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显著(P0.01)。结论:与X线平片相比,多层螺旋CT可更好的对周围型肺癌的典型征象及临床TNM分期进行诊断,诊断符合率更加接近病理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胸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丰县人民医院经16层及64层螺旋CT诊断胸骨骨折的22例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本组均行多平面容积重组(MPR)及容积再现法(VR)后处理。22例胸骨骨折患者中横断位图像、MPR及VR图像发现胸骨骨折分别为21例、22例及19例,检出率分别为95%、100%和86%。结论多层螺旋CT横断位图像与MPR、VR成像等后处理技术结合在显示胸骨骨折中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6例胸部明显外伤的患者纳入本研究,进行X线平片检查及多层螺旋CT扫描,比较两种影像检查技术的检出率。结果 X线平片显示肋骨骨折46例,检出率82.1%,多层螺旋CT诊断肋骨骨折54例,检出率96.4%,后者明显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出并发症及合并骨折为89.4%,明显高于X线检出率(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诊断肋骨骨折比X线检查更准确,可防止漏诊,明确定位,发现肋骨骨折后的并发症及合并其它骨折情况也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0):3505-3507
目的探讨应用64排螺旋CT多种后处理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就诊的疑似肋骨骨折60例胸部外伤患者。均行DR摄片,并行64排螺旋CT轴位检查、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等后处理技术检查,比较后处理技术方法对肋骨骨折、骨折数量尤其是隐匿性骨折检出情况。结果影像学检查及复查确诊肋骨骨折146处,CT轴位、CT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例数检出率分别为96.00%和98.00%,显著高于X线平片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数量检出率为99.32%,高于X线平片、CT轴位的69.18%和8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漏诊情况:X线平片漏诊7例,36处,其中以肋软骨附近漏诊最多,占66.67%%;CT轴位漏诊2例、16处,分别是肋软骨附近4处,第1肋骨3处,腋段肋骨3处,膈下肋骨2处,前肋4处;CT后处理技术未漏诊,可疑骨折数1处。结论 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以及骨折数量检出率高,能有效降低漏诊率,弥补X线平片、CT轴位存在的不足,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9.
刘小琨  杨帆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2):2864-2864
目的 探讨X线平片和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检查在胸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150例胸部创伤患者的首次X线平片和首次MSCT检查影像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平片和MSCT检查发现肋骨骨折患者检出率分别为72.66%和92%,肺损伤患者检出率为30%和54.66%,气胸及液气胸患者检出率分别为6.67%和18%,两种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MSCT发现胸骨骨折5例、胸椎或横突骨折4例、纵隔血肿2例.结论 MSCT及后处理技术具有X线平片无法比拟的优势,可全面准确评估胸部创伤,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70例胸部创伤的X线平片及CT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性对比分析了70例胸部创伤者的临床、X线平片及CT扫描诊断。结果X线平片对胸部全貌、肋骨骨折数目及错位情况优于CT扫描,CT扫描对肺挫伤、肺撕裂伤及膈肌损伤、胸骨骨折的诊断具有很大优势,能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赵虹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5):3557-3558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手术治疗的40例肠梗阻患者。手术前均进行腹部X线及CT检查,判断肠梗阻情况。结果 40例患者中X线及CT的检出率分别为80.0%(32/40)和92.5%,CT组的检出率较X线组比较明显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平片对肠梗阻部位、原因及绞窄情况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52.5%、35.0%和30.0%。螺旋CT对肠梗阻部位、原因及较窄情况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2.5%、77.5%和70.0%。CT组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X线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X线检查相比,多层螺旋CT扫描对临床肠梗阻患者诊断准确性较高,漏诊率相对较低,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直观、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低剂量多层螺旋CT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110例临床疑诊肺癌患者,分别对患者行胸部平片、低剂量多层螺旋CT和标准剂量多层螺旋CT,对比病分析三种检查方式对肺癌的诊断准确率。结果:①低剂量螺旋CT检查和常规剂量检查总检测率以及≤5mm结节检测率明显高于胸部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螺旋CT检查和常规剂量检查结节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低剂量螺旋CT和常规剂量CT肺癌检出率明显高于胸部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多层螺旋CT对肺癌诊断准确性高,特别是能够显著提高肺内小结节检出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CT在胸部外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法从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胸部外伤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早期接受了X线平片检查,然后在接受CT扫描,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影像学结果,总结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CT证实,气胸23例,肋骨骨折74例,胸腔积液43例,胸骨骨折23例,而X线平片对以上病变的检出率均低于CT检查,说明X线平片难以对少量气胸、胸腔积液、轻微肺挫伤等疾病进行准确诊断,CT扫描具有更大优势。结论:CT在胸部外伤中的损伤程度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可为后期治疗和处理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诊断骨肿瘤患者时采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经病理学确诊的骨肿瘤患者,共计95例。所有患者均先后采取MRI检查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检查,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诊断敏感度为96.9%,特异度为93.3%,准确率为95.8%,误诊率为6.7%,漏诊率为2.1%;MRI诊断敏感度为89.2%,特异度为86.7%,准确率为88.4%,误诊率为13.3%,漏诊率为10.8%,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诊断准确率、敏感度与特异度均高于MRI诊断,误诊率与漏诊率低于MRI诊断;在检查骨样骨瘤时两种检查方法对比基本无差异(P>0.05);在检查骨软骨瘤、骨肉瘤、骨巨细胞瘤中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检出率更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诊断骨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诊断与对症治疗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4):674-676
对比观察X线平片、多层螺旋CT对桡骨远端并腕骨骨折的诊断价值。对80例桡骨远端并腕骨骨折患者先后进行X线平片、64层螺旋CT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对骨折的检出情况。X线检查出桡骨远端并腕骨骨折60例,漏诊14例,误诊6例,检出率为75.00%;64层螺旋CT检查出桡骨远端并腕骨骨折73例,漏诊5例,误诊2例,检出率为91.25%。两种检查方法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平片、多层螺旋CT都是临床诊断骨折的常用方法,桡骨远端合并有腕骨骨折在X线检查时有明显的X线征象,可作为骨折诊断的筛查方法。多层螺旋CT对骨折部位的软组织分辨率更高,对X线检查难以判定的复杂骨折可以明确诊断,漏、误诊率低,为下一步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诊断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应用床旁超声对胸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ICU收治的12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胸部床旁超声检查,并在超声检查后2 h内行胸部X线检查。以CT检查或手术探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床旁超声与X线检查胸部严重多发伤的诊断效能。多因素回归分析床旁超声诊断的影响因素。结果120例患者经CT检查或手术探查证实胸部严重多发伤60例,包括合并胸腔积液28例、肺挫伤12例、气胸10例、心包积液7例、创伤性膈疝3例。床旁超声诊断结果与X线比较,其对胸腔积液(92.86%vs.71.43%)、肺挫伤(83.33%vs.50.00%)、气胸(90.00%vs.50.00%)、心包积液(100%vs.14.29%)的诊断符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床旁超声对胸部严重多发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0.00%、100%、95.00%,与X线(76.67%、95.00%、85.83%)比较,敏感性和准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就诊时间>1 h、多发脏器损伤、ICU医师工作年限>5年均是影响床旁超声诊断效能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ICU应用床旁超声能够快速准确地评估胸部严重多发伤患者,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时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并探讨螺旋CT在股骨颈骨折诊治中的作用。方法:于2012年1月~2016年6月,选取该阶段内我院收治的80例确诊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接受X线检查、螺旋CT及MPR重建,以手术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X线、螺旋CT及MPR重建对股骨颈骨折的检出率,并比较X线、螺旋CT及MPR重建对股骨颈骨折解剖分型、garden分型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螺旋CT及MPR重建对股骨颈骨折的检出率为100%,明显高于X线诊断的93.75%(P0.05),且螺旋CT及MPR重建可对X线无法发现的骨折予以显示,对碎骨片和骨折旋转移位情况均能清晰显示。螺旋CT及MPR重建对股骨颈骨折解剖分型的诊断符合率为96.25%,对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的诊断符合率为100%,均明显高于X线诊断的86.25%、91.25%(P0.05)。结论:在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诊断中,采用螺旋CT进行检测,并进行MPR重建,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对各种类型的股骨颈骨折进行有效区分,为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9):3552-3553
目的探讨常规X线与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鉴别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常规X线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性、隐藏病灶显示情况以及病灶分布显示情况。结果常规X线检查确诊94例,诊断准确率为85.96%,多层螺旋CT检查确诊110例,诊断准确率为9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X线隐藏病灶明确显示率为13.79%,多层螺旋CT隐藏病灶明确显示率为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4个病灶中,常规X线检出92个,检出率为45.10%,多层螺旋CT检出198个,检出率为9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具有较高准确性,可对隐藏病灶以及病灶分布情况予以显示,在疾病诊断与鉴别中具有更高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技术在肺底积液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9例肺底积液患者的二维超声、X线片及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比较不同影像技术方法对肺底积液的检出率。结果二维超声、X线片及CT对肺底积液的检出率分别为96.3%、75.9%和93.9%,二维超声与CT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超声、CT检出率与X线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T、X线片比较,二维超声对肺底积液的检出具有检出率高,漏诊率低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0):3913-3914
研究多层螺旋CT在肋骨微细骨折诊断中的方法及其应用价值。选取38例临床怀疑肋骨骨折患者,依次行常规X线平片检测、多层螺旋CT扫描并行曲面重建,对比分析诊断结果。结果X线平片的总检出率、完全线性骨折检出率、不完全性骨折检出率明显低于多层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8例肋骨骨折患者中,常规X线平片诊断出12例,其准确率为31.58%;多层螺旋CT检测出37例,其准确率为97.37%。对比分析两组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术能够更加准确、高效地诊断肋骨微细骨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