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学习倦怠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陕西省10所高职院校2015级、2016级高职护生进行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和大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2 050份,回收有效问卷1 914份,问卷有效率93.37%。1 914名高职护生学习倦怠总分为58.11±9.97,3个维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行为不当、成就感低、情绪低落。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习态度、学习主动性、专业兴趣、焦虑、学习成绩、就业压力、有无兼职/社会实践经历、性别、年级是高职护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可解释学习倦怠水平46.4%的变异量。结论高职护生学习倦怠处于中等水平,教育者应采取措施改善护生的学习以及心理状态,同时关注高危人群,以降低护生学习倦怠水平,提高护生在校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安徽省某高职护理及助产专业学生学习拖延现状,分析学生学习拖延行为与其学习倦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19年3—4月,采用Aitken拖延问卷、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用分层与整群抽样方式,对477名安微省某高职院校护理及助产专业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对477名学生的拖延行为得分为53.63±12.35,其中无拖延41人(8.60%)、轻度拖延363人(76.1%)、重度拖延73人(15.30%),不同家庭居住地、是否独生之女、焦虑程度学生的学习拖延行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和专业的学生学习拖延行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77名学生学习倦怠总得分为44.46±10.24,其中情绪低落得分为21.62±5.72,行为不当得分为18.29±2.77,成就感低得分为20.66±6.70。不同年级、焦虑程度的学生学习倦怠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学习拖延行为与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以及总学习倦怠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安徽省某高职院校学生拖延行为、学习倦怠情况并不乐观,特别是高年级和存在焦虑情况的学生更为严重,年级、焦虑程度、情绪低落、成就感低是影响安徽省某高职院校学生拖延行为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有留守经历高职生学校满意度及其与学习倦怠的关系,为留守儿童教育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学校满意度问卷和学习倦怠问卷,对整群分层抽取的广西5所高职院校250名有留守经历高职生进行测试,并与无留守经历高职生683名进行比较。结果有留守经历高职生学校满意度低于无留守经历高职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留守经历高职生学校满意度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年级学生最高,二年级学生最低;学校满意度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其中有形性与学习倦怠关系更密切。回归分析显示,有形性能显著负向预测学习倦怠。结论留守经历对高职生学校满意度有较大影响,而学校满意度则影响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正念干预对留守经历实习护生负性情绪和人际接纳能力的影响,为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对扬州职业大学医学院临近实习的1 014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将其中488名有留守经历的护生随机分为正念训练组和对照组,2组各244人,正念训练组护生进行为期5周的正念训练,对照组护生则不进行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五因素正念度量表(FFMQ)和接纳他人量表(AOO)比较2组护生的心理状况、正念水平和人际接纳能力。结果干预前正念训练组与对照组留守经历实习护生比较,2组护生FFMQ、SCL-90和AOO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正念训练组与对照组留守经历实习护生比较,正念训练组护生SCL-90量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得分分别为(1.13±0.74)、(1.33±0.74)、(1.15±0.57)、(1.06±0.60)、(0.49±0.56)、(0.56±0.43)、(0.61±0.54)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生的(1.50±0.75)、(1.52±0.78)、(1.41±0.70)、(1.25±0.78)、(0.79±0.78)、(0.83±0.71)、(1.08±0.59)分;FFMQ量表总分、觉知行动得分、非反应得分、接纳他人总分分别为(124.13±7.79)、(29.97±3.92)、(21.20±3.71)、(63.04±6.17)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生的(113.94±11.09)、(26.46±5.23)、(18.71±3.26)、(57.48±9.8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正念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留守经历护生的负性情绪和人际接纳能力,促进其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5.
周静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9):1132-1134
目的 了解高职护生专业认同和学业倦怠情况,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2年5-6月采用问卷对整群分层抽取的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1 025名高职护生的专业认同和学业倦怠进行调查.结果 高职护生专业认同处于一般水平,不同年级、就读原因、是否担任职务、社团成员、参加比赛的高职护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学业倦怠水平偏高,是否担任职务、社团成员、参加比赛及不同就读原因高职护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专业认同程度与学业倦怠水平呈负相关(r=-0.323,P<0.01).结论 高职护生教育应注重专业认同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业倦怠问题,提高护生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6.
了解藏族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其特点,为制定降低藏族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对329名藏族大学生和362名汉族大学生进行调查,同时收集被试的一般人口学资料.结果 藏族大学生的身心耗竭(3.11±0.74)、学业疏离(2.50±0.73)及学习倦怠总均分(15.73±2.53)均高于汉族大学生(分别为2.98±0.83,2.21±0.71,15.26±2.25)(P值均<0.05);藏族男大学生在学业疏离(2.75±0.82)、低成就感(3.38士0.70)和学习倦怠总均分(16.60±3.04)3个指标上得分均高于藏族女大学生(分别为2.36±0.63,3.09±0.53,15.23±2.03)(P值均<0.05).不同专业和年级藏族大学生学习倦怠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专业和年级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表现为大一文科生在低成就感(3.22±0.86)和学习倦怠总均分(15.69±2.50)上均高于大一理科生(分别为2.94±0.51,14.80±1.69),大二理科生和大三理科生在低成就感(分别为3.21±0.57,3.43±0.60)和学习倦怠总均分(分别为16.23±2.81,16.38±3.06)上的得分均高于大一理科生(分别为2.94±0.51,14.80±1.69)(P值均<0.05);其他因素间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藏族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倦怠,其中性别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年级和专业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高职高专护生乡镇卫生院护理就业意向,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对缓解高校就业压力起到指导作用。方法 2015年6月对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不同年级层次979名高职护生的乡镇卫生院护理认知情况和就业意愿进行问卷调查。其中一年级322人,二年级347人,三年级310人。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高职护生乡镇卫生院护理认知得分分别为(17.37±3.21)、(17.57±3.20)、(19.10±5.14)分,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高职护生乡镇卫生院护理就业意愿率分别为15.8%、8.9%、10.6%,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政府应改善基层医院环境,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医学院校应做好基层就业指导,转变学生就业观念;注重基层护理专业教育,培养高质量应用型基层护理人才,提高护生到乡镇卫生院的就业意愿。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高职护生手机成瘾、学习投入、自我控制的现状,并探讨三者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学习投入量表、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对某高职院校居家线上学习的418名二年级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的手机成瘾为(2.65±0.64)分,学习投入为(3.46±1.45)分,自我控制为(3.05±0.57)分。不同性别、专业选择原因、睡眠时间、每日使用手机时长、睡前使用手机时长状况的护生其手机成瘾、学习投入、自我控制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手机成瘾与学习投入(r=-0.485)、自我控制(r=-0.624)呈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显示,学习投入、自我控制、每日使用手机时长、睡前使用手机时长是手机成瘾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高职护生的手机成瘾、学习投入低于中间值、自我控制处于中间值。应加强自我控制,增加学习投入,降低使用手机时间,改善手机成瘾行为。  相似文献   

9.
某中专学校护理专业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中护生应激性生活事件的来源及相关因素,为提高中护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菏泽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学生460名,进行一般人口学情况问卷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现场调查.结果:中护生生活事件总应激值为43.23±2.57,其发生频率从高到低依次是:就业压力、考试失败、被人误会、学习负担重、与好友纠纷等.中护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各因子的平均值在年级、性别、家庭类型、学习成绩、父母文化程度上存在差异.结论:学校应根据中护生的应激源开展健康教育,采取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长沙市三甲医院实习护生生涯适应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大学生生涯适应力量表、自我分化量表对长沙市5所三甲医院410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三甲医院实习护生生涯适应力得分为77.66±9.98,处于中等水平;自我分化得分为109.46±15.04,处于中等水平。自我分化与生涯适应力呈正相关(r=0.392,P0.01);性格、家庭月收入、是否担任过班干部、是否有兼职经历、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对就业前景的态度、自我分化对护生的生涯适应力有影响(R~2=0.266,F=22.220,P0.01)。结论三甲医院实习护生生涯适应力处于中等水平,护理教育者应根据不同特征的实习护生采取不同的对策提高其生涯适应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高职生学习倦怠和生命质量的现状及二者相关性。方法选取某高职院校6 620名学生,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和SF-36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习倦怠每题平均分低于中间值。3个维度上,行为不当维度得分最高,其次为成就感低和情绪低落。生命质量总分低于常模,心理健康状况低于生理健康状况。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生命质量的因素包括:自主招生、大一年级、性格外向、农村、双亲家庭、家庭月总收入越高、每天上网时间越少、睡眠时间充足、对专业满意度越高、就业前景越乐观、学习压力越小生活质量总得分高(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生命质量因素,除了招生类型和家庭月总收入外,余9个因素都有关(P0.01);相关分析显示学习倦怠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评分越低(P=0.01)。结论高职生学习倦怠不太严重,但行为不当维度严重。生命质量低于普通人群,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学习倦怠对生命质量有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研究。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将某医科院校的890名1~5年级护理专业的大学生(简称护生)纳入该组研究中,共采用情绪智力量表情绪智力量表统计调查大学本科、大学专科以及专科3个不同学历层次护生的情绪智力水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结果所有护生的情绪智力量表总分平均分为(3.64±0.47)分,可以看出大多数护生的得分均处于中等水平;在4个情绪智力量表中,所有护生的情绪调节调控得分>调控他人情绪得分>情绪感知得分>运用情绪得分。且3组不同学历层次护生在调控他人情绪量表和情绪感知量表2两项因子评分和情绪智力量表总分方面相比较数据有明显的差异(P<0.05)。本科护生的情绪智力量表得分为(3.58±0.41)分,大专护生的情绪智力量表得分为(3.77±0.43)分,中专护生的情绪智力量表得分为(3.47±0.42)分;可见大专护生的情绪智力量表得分>本科护生>中专护生。一年级到五年级护生的情绪智力量表总分分别为(3.65±0.43)分、(3.43±0.47)分、(3.72±0.53)分、(3.31±0.46)分、(3.43±0.52)分;可见三年级的护生情绪智力总分较高,其次分别为一年级、五年级、二年级和四年级。结论护生的情绪智力总体水平不高,教育工作者与管理者需加强对护生情绪智力培养的重视,提高情绪智力水平,提升专业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更好地融入到临床护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留守初中生学习倦怠的调查,了解初中生学习倦怠的年级和性别特征,探索其发展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对1 150名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大部分农村留守初中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农村留守初中生学习倦怠在性别、是否独生、是否班干部、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比较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各因子在年级维度上表现为在情绪耗竭维度和总分上,七年级和九年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九年级高于七年级;在师生疏离维度上,七年级和八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八年级高于七年级;在生理耗竭维度上,八年级和九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九年级高于八年级。结论大部分农村留守初中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他们在情绪耗竭、学习低能感、生理耗竭等学习倦怠上,总分均高于非留守初中生。  相似文献   

14.
薛丹丹  黄苗  牟绍玉  杨冰  杜鑫  唐晶 《中国校医》2021,35(7):497-500
目的 了解重庆某高校护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知识及心理状况现状,为后期开展宣传教育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方便抽取重庆某高校在校护生1250人,通过问卷星平台,使用COVID-19知识问卷、一般心理问卷及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护生知识得分为(7.26±1.33)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焦虑得分为(39.40±7.10)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级、独生子女情况、知识水平、朋友或同学等有无(疑似)感染者、所在社区有无(疑似)感染者是护生焦虑水平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护生COVID-19知识掌握较好,但知识全面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护生存在焦虑情绪,提示高校应加强COVID-19相关知识宣传,同时注重护生的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心理弹性状况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有效提高本科护生心理弹性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川北医学院护理学院在校护生,以班级为单位,按年级分层,共随机抽取12个班,采用心理弹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心理弹性总分为(61.81+4.46)分;不同性别、年龄、年级、生源地和是否独生的心理弹性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性别、年龄、年级、职务、生源地和是否独生是护理本科生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P0.05或P0.01)。结论护理本科生心理弹性处于中等水平,其影响因素较多。护理教育工作者应针对其影响因素给予相应干预,营造良好的学习及生活环境,以提高护理本科生的心理弹性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广州市在校护生手机依赖与学业拖延、学习倦怠之间的交互作用,为护生的心理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9年3—7月利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广州市3所学校357名护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方法调查护生的手机依赖、学业拖延和学业倦怠情况,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357名护生的手机依赖总分为47.25±12.87,手机成瘾率为8.96%;学业拖延量表总分为61.84±9.71;学习倦怠量表总分为62.49±10.74。每周睡前玩手机次数与手机依赖(r=0.187,P 0.01)、学习倦怠(r=0.145,P0.01)呈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表明手机依赖对学业拖延和学习倦怠有正向预测作用(β=0.49、0.43,均P0.05)。结论手机依赖对护生学业拖延和学习倦怠产生影响,也会对护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伤害,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加强管理并采取措施以降低护生的手机依赖程度,提高护生的学业兴趣。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高职生的自尊状况,为促进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对289名高职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3.3%的高职生表现为高自尊,36.7%为低自尊;自尊在性别、生源、家庭类型、专业和年级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尊在是否独生和是否恋爱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学生高于非独生学生,恋爱学生高于非恋爱学生。结论高职生的低自尊比率较高;高职生的自尊受到是否独生、是否恋爱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时间管理与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系,为提高本科护生时间管理意识和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中文长处问卷对安徽省5所护理本科院校1 215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时间价值感得分较高(3.645±0.529),时间监控观得分较低(3.219±0.440),积极心理品质的亲和力得分较高(3.838±0.419),意志力得分较低(3.362±0.405);时间管理在年级、是否实习、家庭教养方式、是否班级干部、兴趣爱好、学习成绩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积极心理品质各维度与时间管理各维度显著正相关(均P0.05);去除控制变量的影响,亲和力分量表对时间价值观的预测力为16.6%(△F=219.402,P0.01),意志力分量表对时间监控观预测力为27.7%(△F=501.520,P0.01),意志力(△F=385.835,P0.01)和亲和力(△F=72.867,P0.01)分量表共同预测时间效能感的28.7%。结论护生意志力和时间管理能力水平较低,意志力培养不但能提高护生积极心理品质水平,更能改善护生时间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视域下不同时间医学生学习倦怠的情况,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2015年和2017年各选取某校在校医学生100名为研究对象,运用《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和《大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问卷》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学习倦怠总体均值高于中值者占总人数的53.55%,其3个维度得分分别是情绪低落(2.65±0.50)分、行为不当(2.59±0.68)分和成就感低(2.93±0.51)分,2015年12月调查对象的倦怠总分为(2.89±0.51)分,高于2017年12月的(2.62±0.70)分,而其影响因素中,存在相关的前3位分别是2015年自我评价、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2017年自我评价、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结论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这一视域之下,学习倦怠不容忽视,随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有助于降低医学生学生倦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院校合作实习前引导干预对高职护生职业态度的影响。方法 2014年6月—2015年6月采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对2012级普通专科护理3个班181人的职业态度进行调查,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90人和对照组91人,试验组在实习前2周由院校合作引导干预;对照组由学校组织的常规实习前动员报告和护理技能操作练习,比较两组护生的职业态度。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实习护生总体职业态度均中立偏积极,分别为(5.34±0.87)、(4.95±0.74)分,试验组护生的职业态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9,P0.05)。结论院校合作实习前合适地引导干预有助于高职护生职业态度的转变和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